书城文学最经典中国民间故事
18797400000042

第42章 梁山伯与祝英台

浙江上虞祝员外有个女儿叫祝英台。祝英台刚刚十九岁,聪明又漂亮。这一天,祝英台央求父亲去读书,祝员外只得答应了。第二天,祝英台扮成书生,丫鬟银心扮成书童,两人出发了。不久,她们来到一个叫“草桥亭”的地方休息,一位书生带着书童也走了进来。英台上去打招呼:“您贵姓?”书生连忙回答:“我姓梁名山伯。”就这样,他们聊了起来,聊到兴起,梁山伯提出要和祝英台义结金兰,梁山伯成为兄长,祝英台做了小弟。他们结伴而行,一起进入“崇绮书院”,拜师入学。

转眼,三年过去了。一天,祝英台收到一封家书,说母亲病重,要她赶快回家。祝英台想到回去之后可能再也见不着梁山伯了,心里十分难过。祝英台找到师娘说:“我因为想读书,才女扮男装来到杭州。可我喜欢上了梁山伯,不想就这样离开他。”

师娘说:“我怎样才能帮助你呢?”祝英台拿出一只玉蝴蝶扇坠,说:“我想请您帮我做媒,就用这只扇坠作为信物。”“好!”师娘微笑着答应了。

听说祝英台要回家,梁山伯亲自为她送行。走着走着,前面出现一个池塘,有对儿鸳鸯正对着池水梳理羽毛。祝英台指着鸳鸯说:“假如我是女子,梁兄愿不愿意和我做对儿自由的鸳鸯?”梁山伯笑着说:“贤弟真会开玩笑,你怎么会是女子呢?”祝英台无奈地摇了摇头。

过了河,祝英台故意将一只扇坠丢到地上,梁山伯捡起来,祝英台说:“你拿着它去找师娘,师娘有话对你说。”梁山伯将信将疑,点了点头。

这时,船来了。祝英台依依不舍地上了船。梁山伯也呆呆地望着船行的方向,久久不愿离去。

祝英台走后,梁山伯便急忙去找师娘问个明白。师娘从怀里取出另一只扇坠说:“这是英台临走时交给我的,她托我为她做媒,如果谁有同样的扇坠,就能和她结为夫妻。你这个糊涂孩子,英台其实不是男儿身。”梁山伯又惊又喜,直骂自己愚钝。师娘笑着说:“快去祝府提亲吧。”梁山伯谢过师娘,向祝府赶去。

祝英台日夜盼望梁山伯的到来。银心安慰她道:“梁兄很快就会来的。”祝员外从门外经过,听见她们的谈话,便走进来问:“谁是梁兄?”银心忙说:“他是小姐的意中人。”祝员外变了脸,问道:“大胆,婚姻大事,怎么可以自己决定?”

祝英台倔强地回答:“除了梁山伯,我谁也不嫁。”“这个由不得你,我已经将你许配给了马太守的公子马文才。”祝英台非常气愤,不吃也不喝。眼看婚期就快到了,祝员外很着急。这时,门人来报:“梁山伯前来拜访。”他让人将梁山伯带进来。祝员外很不屑地看了梁山伯一眼,就叫他去书房休息了。

祝英台听说梁山伯来了,急忙向楼下跑去,结果一头撞在祝员外身上。祝员外怒气冲冲地说:“不准你去见梁山伯。否则,我就当没你这个女儿。”

祝英台不顾爹爹的反对,向书房跑去。梁山伯见祝英台一身女孩打扮,比以前漂亮了不少,高兴地说:“我是该叫你贤弟呢,还是贤妹呢?”祝英台愁容满面地说:“梁兄,爹爹已将我许配给了马家公子。”听了这话,梁山伯惊得说不出话来。

这时,银心端着酒菜过来了,梁山伯抓起酒杯猛喝了几杯。突然,梁山伯吐出几口鲜血来。祝英台大哭:“梁兄,都是我害了你啊。”梁山伯说:“不怪你,只怪我太愚钝。”说完就要告辞,祝英台急忙扶起他。结果,梁山伯回到家就病倒了。

这时,祝英台被家人关了起来,她只好写了一封信让银心交给梁母。梁山伯看了书信,十分难过。这时,四九跑进来,说:“不好了,祝小姐要嫁人了。”梁山伯双目微微一颤,落下两行泪来。他对父母说:“我死后,你们要把我葬在山坡上,我想亲眼看着英台的喜船经过。”说完便咽了气。

祝英台听到梁山伯的死讯,悲恸欲绝,她请求父亲让她去梁山伯灵前祭奠,否则就撞死,祝员外吓了一跳,只好答应。

祝英台急忙赶到梁家,一进门就扑在梁山伯身上大哭:“梁兄,是我害了你,既然我们活着不能做夫妻,那就死在一起。”家人见祝英台不肯离去,就强行将她拖走了。

这时,马府提前了婚期,成亲这天,祝英台偷偷在嫁衣下穿了件白色的孝服。随后,祝英台被簇拥着上了喜船。当喜船经过梁山伯的坟墓时,祝英台便提出要去坟上祭拜。

祝英台越走越快,边走边脱去红色的嫁衣,露出雪白的孝服。她扑在坟头上,喊着梁山伯的名字,号啕大哭。霎时,只见地动山摇,飞沙走石。梁山伯的坟墓忽然裂开一条长长的缝隙,祝英台毫不犹豫地跳了进去。而那坟墓顷刻间又合拢在一起,如同没有裂开过一样。转眼间,一对儿翩翩起舞的蝴蝶,从坟墓里飞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