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女性常见病怎么吃怎么养
18797200000010

第10章 卵巢囊肿

卵巢囊肿是良性卵巢肿瘤的一种,为妇科常见病之一,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一般多见于中年妇女,分为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和良性囊性畸胎瘤。卵巢囊肿的发病与七情所伤密切相关,如经期或产后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或郁怒伤肝,造成正气内损、脏腑失和,日久而成。

卵巢囊肿有哪些症状

囊肿生长缓慢,早期无症状,往往在妇检时偶然发现。肿瘤逐渐长大后,会有腹胀不适感或自己摸到腹部有肿块,有的同房时疼痛。压迫膀胱可引起尿频、尿不畅;压迫输尿管可引起输尿管积水、肾盂积水而腰痛;压迫肠管可引起肠胀气和便秘。囊肿还会发生扭转、溃破、腹膜炎,造成严重腹痛腹胀、呼吸困难、食欲降低、恶心及发热。当影响到激素生产时,会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或体毛增多等症状。

如果囊肿长期存在,有可能恶变。必须及时发现,并到医院就医治疗。

如何治疗卵巢囊肿

一般来说,如囊肿直径小于5厘米,又无证据提示肿瘤的话,多为功能性囊肿,可以密切随访,即3~6个月检查一次,以后再根据情况调整检查间隔时间;若4~6周后缩小或未增大,则功能性囊肿的可能性较大。

若囊肿继续增大,尤其大于5厘米者,或者突然下腹部阵发性绞痛,可能是肿瘤性囊肿或发生了囊肿扭转或破裂,则应手术探查确定其良恶性,必要时手术切除。

传统的手术方法下,术后切口疼痛重、胃肠道功能恢复慢、一般术后7~10天才能出院。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切口小,手术后恢复快,一般术后2天即可出院。

怎样预防卵巢囊肿

卵巢囊肿如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则有预防恶化和转移的意义。

卵巢囊肿患者可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定期普查:不论良性或恶性卵巢肿瘤的早期病人,常无明显的症状,通过妇科普查、盆腔B超检查,能及时发现。

检查发现卵巢增大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所有卵巢实质性肿物都应及早手术;肿物如超过5厘米,经过1~3个月观察不缩小,或增大,须及时手术;月经期和产后妇女应特别注意摄养、严禁房事,保持外阴及阴道的清洁,心情舒畅稳定;注意保暖,避免受寒;饮食富于营养,宜清淡、易消化,保持身心健康。

食疗妙方

田七炖乳鸽

原料:乳鸽1只,田七2克,姜、盐各适量。

做法:乳鸽宰杀,去毛、内脏,洗净,放入锅中,加入洗净的田七、姜、盐、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烧沸,再用小火炖熟即可。

功用解析:本方可补气活血,适用于卵巢囊肿,证属气虚血瘀。

山药核桃母鸡汤

原料:净母鸡1只,山药40克,核桃仁30克,水发香菇、笋片、火腿各25克,清汤、黄酒、盐各适量。

做法:山药去皮,洗净,切片;净母鸡用沸水焯去血污,放在汤碗内,加黄酒、盐、清汤,将山药及其余原料摆在鸡上,上笼蒸2小时至母鸡熟烂即可。

功用解析:本方具有补气活血、化瘀的功效,适用于卵巢囊肿,证属气虚血瘀。

山楂木耳汤

原料:山楂30克、水发黑木耳100克、红糖适量。

做法:山楂洗净,加500毫升水煎煮,去渣取汁,加入黑木耳小火煨烂,加入红糖即可。

功用解析:本方可活血散瘀,适用于卵巢囊肿、月经不畅者。

菱角薏米花胶粥

原料:菱角500克、薏米100克、花胶(鱼肚)150克、陈皮半个、黏米、盐各适量。

做法:将材料全部洗净;菱角去壳取肉;花胶用清水泡发,切成块;瓦煲内加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放入上述材料,再次烧开后改中火煲至黏米开花成稀粥,加盐调味即可。

功用解析:本方可健脾去湿、解毒散结、滋养肝肾,适用于卵巢囊肿并见肥胖、带下量多、黏稠、色黄有异味、阴痒、舌淡红胎白腻、脉滑,证属脾虚湿盛者。

家庭理疗妙方

灸气海穴

位置:气海穴位于肚脐正下方1.5寸处。

施灸方法:采用温和灸。被施灸者平卧,施灸者手持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在距皮肤1.5~3厘米处施灸,以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5~15分钟。

理疗功效:温阳益气,治疗卵巢囊肿。

灸关元穴

位置:关元穴位于肚脐正下方3寸处。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被施灸者平卧,施灸者立或坐于一旁,手持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在距皮肤1.5~3厘米处施灸,以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5~15分钟。

理疗功效:培肾固本,治疗卵巢囊肿。

灸带脉穴

位置:带脉穴位于侧腹部,在第11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章门穴下方2寸处,左右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温和灸。被施灸者平卧,施灸者手持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施灸,以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1次,每次5~15分钟,灸至皮肤红晕为止。

理疗功效:排毒,解决卵巢囊肿问题。

灸曲骨穴

位置:曲骨穴位于肚脐正下方5寸处。

施灸方法:温和灸。被施灸者平卧,施灸者手持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施灸。以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5~15分钟。

理疗功效:调气壮肾,护理卵巢。

灸中极穴

位置:中极穴位于神阙穴(肚脐)正下方4寸(6横指宽)处。

施灸方法:采用温和灸。被施灸者平卧,施灸者手持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约1.5~3厘米施灸,以被施灸者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5~15分钟。

理疗功效:培肾固本,调气回阳,解决卵巢囊肿问题。

灸足三里穴

位置: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4横指宽),胫骨前肌上,左右腿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手持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5~15分钟。

理疗功效:调理卵巢,强壮、保健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