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云禅院又称大云院,位于山西平顺县城北23千米的龙耳山中。寺庙前有漳水缓缓流过,寺外悬崖峭壁,古朴的建筑奇观与美丽的自然风光相映照,组合成一幅绝美的画卷。
“新丰村、三里长,一里一个观音堂。七十二个连环洞,七堂八庙九狮蹲。九龙戏珠大云院,山中古景醉死人。”这句当地口耳相传的话语,说的就是山西平顺县城北实会村的大云禅院。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三个观音堂坍塌无存,72个连环的窑洞,如今仅存二十多处。在历史的沧桑巨变中,七堂、八庙、九狮、天梯、天蹬等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唯有这大云禅院,幸存了下来。
大云院,最初被称为仙岩院,始建于五代晋天福三年(938)。天福五年(940),大佛殿建立。后周显德元年(954),在大云院外建七宝塔。至北宋建隆元年(960),大云院已有一百余间殿堂。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寺名改为大云禅院。
大云禅院是我国现在仅存的九座五代木结构的建筑之一,其最主要的建筑是雄伟壮丽的大佛殿。殿内的五代壁画更是古代壁画中的瑰宝。据称,大殿如今尚留着面积达21平方米的五代时期的壁画。在东山壁绘有著名的历史典故“维摩经变”。画面上的人物神态庄严,向人们表述了文殊菩萨来探望生病的维摩,两人相对而坐,神情各异,若有所思,无比传神。画面背景以人物为衬托:罗汉、天王、舍利佛等均站在他们的背后,其上方则是天女散花,它与整幅画浑然一体。大殿正门扇面墙两扇门上分别绘有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两位菩萨,仪态端庄,雍容华贵,笑容可掬。在扇面墙的背面,则画着“西方净土变”,一派平和景象。画面下方则是8个正在歌舞的乐伎。她们舞姿优美,神姿仙态,无比美丽。拱眼壁和阑额上也存有五代的彩塑。在人们眼中,这五代时期的壁画有一种融合之美,晚唐风格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人物无不以丰腴见长,个个器宇轩昂。此外,大佛殿内还保存着一尊五代时期的石雕香炉,殿前则有北宋乾德四年(963)和咸平二年(994)时期的石经幢和石雕罗汉一尊。
在大云院的南面有座10米高的山冈,上面有一座青石雕刻的“浮图七宝塔”。这也是五代时期的名贵遗物。七宝塔最初有七层,如今仅存五层,高约6米。塔基为莲花池瓣底座,第一层的束腰上雕刻着各种活灵活现的狮子、麒麟、飞马等吉祥动物,第二层的束腰上则雕刻着翩翩起舞的乐人,第三层正面门上雕有双龙戏珠,门西侧立两个天王,周围转角龙蛇盘旋而上。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五层的顶端上还雕刻着云纹大圆盖的宝珠。充分显示出了古人的想象力和非凡的表现力。
美丽的实会村,古朴的大云院,它们一起组成了人间不可多得的一处美景。尽管五代十国的历史并不长,但作为这段历史的载体,大云院和龙门寺、平遥镇国寺一起,成为“中国地上文物博物馆”中弥足珍贵的“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