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会计学
18777700000039

第39章 财务报表编制方法(2)

【例9-13】某企业2009年12月31日结账后“应收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450 000元,贷方余额合计220 000元,对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为50 000元,假定“预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无借方余额。

该企业2009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项目金额为:

450 000-50000=400 000(元)

本例中,企业应当以“应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借方余额450 000元,减去对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50 000元后的金额,作为资产负债表“应收账款”项目的金额,即400 000元。应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贷方余额,应与“预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贷方余额加总,填列为“预收款项”,项目。

【例9-14】 某企业2009年12月31日结账后的“其他应收款”科目余额为63 000元,“坏账准备”科目中有关其他应收款计提的坏账准备为2000元。

该企业2009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应收款”项目金额为:

63 000-2 000=61 000(元)

本例中,企业应当以“其他应收款”总账科目余额,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为其他应收款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后的金额,作为资产负债表中“其他应收款”的项目金额。

【例9-15】某企业2009年12月31日结账后的“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余额为100 000元,“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余额为6 000元。

则该企业2009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股权投资”项目金额为:

100 000-6 000=94 000(元)

本例中,企业应当以“长期股权投资”总账科目余额100 000元,减去其备抵科目“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余额后的金额,作为资产负债表中“长期股权投资”的项目金额。

【例 9-16】某企业2009年 12月 31日结账后的“固定资产”科目余额为 1 000 000元,“累计折旧”科目余额为90 000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余额为200 000元。

该企业2009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项目金额为:

1 000000-90 000-200 000=710 000(元)

本例中,企业应当以“固定资产”总账科目余额,减去“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两个备抵类总账科目余额后的金额,作为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的项目金额。

【例9-17】某企业2009年交付安装的设备价值为305 000元,未完建筑安装工程已经耗用的材料64 000元,工资费用支出70 200元,“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科目余额为20000元,安装工作尚未完成。

该企业2009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的“在建工程”项目金额为:

305 000+64 000+70 200-20 000=419200(元)

本例中,企业应当以“在建工程”总账科目余额(即待安装设备价值305 000元+工程用材料64 000元+工程用人员工资费用70 200元),减去为该项工程已计提的减值准备总账科目余额20 000元后的金额,作为资产负债表中“在建工程”的项目金额。

【例9-18】某企业2009年12月31日结账后的“无形资产”科目余额为488 000元,“累计摊销”科目余额为48 800元,“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余额为93000元。

该企业2009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的“无形资产”项目金额为:

488 000-48 800-93 000=346 200(元)

本例中,企业应当以“无形资产”总账科目余额,减去“累计摊销”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两个备抵类总账科目余额后的金额,作为资产负债表中“无形资产”的项目金额。

9.2 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利润表(Income Statement)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报表。通过提供利润表,可以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的数额、构成情况,帮助财务报表使用者全面了解企业的经营成果,分析企业的获利能力及盈利增长趋势,从而为其作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从利润表可以看出,利润表分以下三个步骤编制:

第一步,以营业收入为基础,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去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和投资收益(减去投资损失),计算出营业利润;

第二步,以营业利润为基础,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计算出利润总额;

第三步,以利润总额为基础,减去所得税费用,计算出净利润(或净亏损)。

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已公开交易的企业,以及正处于公开发行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过程中的企业,还应当在利润表中列示每股收益信息。

9.2.1 利润表项目的填列方法

利润表各项目均需填列“本期金额”和“上期金额”两栏。在编制利润表时,“本期金额”栏应分为“本期金额”和“年初至本期末累计发生额”两栏,分别填列各项目本中期(月、季或半年)实际发生额,以及自年初起至本中期(月、季或半年)末止的累计实际发生额。“上期金额”栏应分为“上年可比本中期金额”和“上年初至可比本中期末累计发生额”两栏,应根据上年可比中期利润表“本期金额”下对应的两栏数字分别填列。

上年度利润表与本年度利润表的项目名称和内容不一致的,应对上年度利润表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年终结账时,由于全年的收入和支出已全部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并且通过收支对比结出本年净利润的数额。因此,应将年度利润表中的“净利润”数字与“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到“利润分配 ——未分配利润”科目的数字相核对,检查账簿记录和报表编制的正确性。

利润表“本期金额”、“上期金额”栏内各项数字,除“每股收益”项目外,应当按照相关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9.2.2 利润表项目的填列说明

(1)“营业收入”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2)“营业成本”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发生的成本总额。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3)“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业务应负担的消费税、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本项目应根据“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4)“销售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包装费、广告费等费用和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薪酬、业务费等经营费用。本项目应根据“销售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5)“管理费用”项目,反映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发生的管理费用。本项目应根据“管理费用”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6)“财务费用”项目,反映企业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本项目应根据“财务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7)“资产减值损失”项目,反映企业各项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本项目应根据“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8)“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反映企业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本项目应根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净损失,本项目以“-”号填列。

(9)“投资收益”项目,反映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本项目应根据“投资收益”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投资损失,本项目用“-”号填列。

(10)“营业利润”项目,反映企业实现的营业利润。如为亏损,本项目以“-”号填列。

(11)“营业外收入”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本项目应根据“营业外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2)“营业外支出”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本项目应根据“营业外支出”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3)“利润总额”项目,反映企业实现的利润。如为亏损,本项目以“-”号填列。。

(14)“所得税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本项目应根据“所得税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5)“净利润”项目,反映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如为亏损,本项目以“-”号填列。

9.2.3 利润表项目填列举例

【例9-19】某企业2009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贷方发生额为33 000 000元,借方发生额为200 000元(系11月份发生的购买方退货),“其他业务收入”科目的贷方发生额为2 000 000元。

该企业2009年度利润表中“营业收入”的项目金额为:

33000 000-200 000+2 000 000=34 800 000(元)

本例中,企业一般应当以“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两个总账科目的贷方发生额之和,作为利润表中“营业收入”的项目金额。当年发生销售退回的,以应冲减销售退回主营业务收入后的金额,填列“营业收入”项目。

【例9-20】某企业 2009年度“主营业务成本”科目的借方发生额为30 000 000元;2009年12月销售给某单位的一批产品由于质量问题被退回,其成本为1 800 000元;该企业的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日为2010年3月1日;“其他业务成本”科目借方发生额为800 000元。

该企业2007年度利润表中的“营业成本”的项目金额为:

30000 000-1 800 000+800 000=29 000 000(元)

本例中,企业一般应当以“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两个总账科目的借方发生额之和,作为利润表中“营业成本”的项目金额。当年发生销售退回的,应减去销售退回商品成本后的金额,填列“营业成本”项目。

【例9-21】某企业 2009年12月31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当年借方发生额为680 000元,贷方发生额为320 000元。

该企业2009年度利润表中“资产减值损失”的项目金额为:

680 000-320 000=360 000(元)

本例中,企业应当以“资产减值损失”总账科目借方发生额减去贷方发生额后的余额,作为利润表中“资产减值损失”的项目金额。

【例9-22】某企业2009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方发生额为900 000元,借方发生额为120000元。

该企业2009年度利润表中“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项目金额为:

900 000-120 000=780 000(元)

本例中,企业应当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总账科目贷方发生额减去借方发生额后的余额,作为利润表中“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项目金额,若相减后为负数,表示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以“-”号填列。

【例9-22】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某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发生额为1 990 000元,“主营业务成本”科目发生额为630000元,“其他业务收入”科目发生额为500 000元,“其他业务成本”科目发生额为150 000元,“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发生额为 780 000元,“销售费用”科目发生额为60 000元,“管理费用”科目发生额为50 000元,“财务费用”科目发生额为170 000元,“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发生额为50 000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为借方发生额450 000元(无贷方发生额),“投资收益”科目贷方发生额为 850 000元(无借方发生额),“营业外收入”科目发生额为100000元,“营业外支出”科目发生额为40000元,“所得税费用”科目发生额为171 600元。

该企业2009年度利润表中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计算过程如下:

营业利润=1990000+500000-630000-150000-780000-60 000-50 000-170000-50 000

-450 000+850 000=1 000 000(元)

利润总额=1 000 000+100 000-40 000=1 060 000(元)

净利润=1 060 000-171 600=888 400(元)

本例中,企业应当根据编制利润表的多步式步骤,确定利润表中各主要项目的金额,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①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

其中: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②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③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9.3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9.3.1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特点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Changes in Equity)是反映构成所有者权益的各组成部分当期的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应当全面反映一定时期所有者权益变动的情况,不仅包括所有者权益总量的增减变动,还包括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重要结构性信息,特别是要反映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让报表使用者准确理解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根源。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综合收益。综合收益,是指企业在某一期间与所有者之外的其他方面进行交易或发生其他事项所引起的净资产变动。综合收益的构成包括两部分:净利润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其中,前者是企业已实现并已确认的收益,后者是企业未实现但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已确认的收益。用公式表示如下:

综合收益=净利润+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其中:净利润=收入-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

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净利润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均单列项目反映,体现了企业综合收益的构成。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矩阵的形式列报,一方面,列示导致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交易或事项,改变了以往仅仅按照所有者权益的各组成部分反映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而是按所有者权益变动的来源对一定时期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进行全面反映;另一方面,按照所有者权益各组成部分(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和库存股)及其总额列示交易或事项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能够清楚地表明构成所有者权益的各组成部分当期的增减变动情况。

9.3.2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列报方法

1.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各项目的列报说明

(1)“上年年末余额”项目,反映企业上年资产负债表中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年末余额。

(2)“会计政策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项目,分别反映企业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的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金额和采用追溯重述法处理的会计差错更正的累积影响金额。

为了体现会计政策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的影响,企业应当在上期期末所有者权益余额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得出本期期初所有者权益,根据“盈余公积”、“利润分配”、“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等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3)“本年增减变动额”项目分别反映如下内容:

①“净利润”项目,反映企业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金额,并对应列在“未分配利润”栏。

②“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项目,反映企业当年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金额。其中: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项目,反映企业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当年公允价值变动的金额,并对应列在“资本公积”栏。

“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影响”项目,反映企业对按照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被投资单位除当年实现的净损益以外其他所有者权益当年变动中应享有的份额,并对应列在“资本公积”栏。

“与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相关的所得税影响”项目,反映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 ——所得税》规定应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的当年所得税影响金额,并对应列在“资本公积”栏。

③“净利润”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小计项目,反映企业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金额和当年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合计额。

④“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项目,反映企业当年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和减少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