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2009~2010
18777100000009

第9章 调查研究(8)

三、石嘴山市统筹城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认识上存在一定差距。有些地方对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意义和最终目标缺乏深刻了解。个别干部片面地认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就是城区和郊区一体化,在农村就是盖房子修路;存在重工程建设、轻经济发展的倾向,有些建设项目不切实际,资金缺口较大,给乡镇增加了新的负担。

缺少统一的政策性指导。至今,宁夏还未出台《全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总体规划》或统筹城乡发展试点指导意见。石嘴山虽然制定了一些内部的配套政策,但因担心与中央和自治区有关部门现行的一些政策有冲突、拿不准,一直没有正式出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农民持续增收有较大难度。石嘴山耕地面积117万亩,总量较小,且80%为中低产田,耕地质量不高,农业效益比较低,增收后劲不足。要实现到2020年农民收入翻一番的目标,必须保持每年8.8%的增长速度,根据测算,难度较大。

户籍制度改革制约因素明显。由于农村低保、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标准、计划生育政策等与城市均有较大差距,要打破城乡政策界限,实现标准统一均等,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在推进城乡医疗保险一体化过程中,就遇到了体制障碍。新农合属于卫生部门管理,城镇居民医保属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由于个人缴费标准不一致(农民自筹20元,城镇居民自筹230元),要实现城乡统一标准,需要自治区两个主管部门协调。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滞后。近年来,石嘴山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在国家财政的不断投入支持下有了很大的改善;相反,由于国家城乡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政策的不均衡,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入长期不足,问题越来越突出。

农村劳动力转移难度较大。一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短期难以缓解,企业对劳动力专业技术要求较高,但劳动者整体技能水平低;二是土地流转后45岁以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十分困难;三是土地流转后困难户和老年人家庭的住房、生活条件普遍较差,农民就医、养老等社会保障矛盾突出。

四、推进石嘴山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建议

尽快出台《全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总体规划》。目前,石嘴山市和大武口区、惠农区、平罗县都在制定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总体规划。据了解,其他试点县(区)也都在制定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总体规划,但全区尚未出台一个总体规划,市、县(区)在推动一体化进程的方向和重点有明显差别,大都处在探索阶段。建议自治区尽快组织力量,在借鉴石嘴山试点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全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总体规划》,规划要与沿黄城市带发展规划和其他规划相衔接,明确规定城乡经济一体化每个阶段的目标、重点、推进步骤,为各市、县(区)制定本地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规划提供指导。

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工业化是城镇化的产业支撑,城镇化则是工业化的载体。因此,必须坚持把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作为根本途径。通过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建立和完善合理有序的城镇体系空间布局,构建合理的城乡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框架,提高城乡产业依存度和相融度,大量扩展城乡居民就业机会和财富增长机会,增强城乡经济发展活力,实现工农业互动、城乡经济互融。

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积极探索建立土地收益分配新机制,要从土地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专项,用于投资农业和为失地、无地农民提供参加失业、医疗、养老保险的费用,使农民“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利”。

加大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是衡量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标志。中央提出“到2020年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石嘴山市提出的目标是到2017年实现城乡一体化。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要加大社会发展方面的投入”,宁夏也应进一步加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力度,逐年提高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推进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扶持乡镇工业科学发展。产业支撑是推进城镇化、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动力。要打破行政区划,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涉农产业向小城镇集中。引导农业产业向非农产业过渡,带动农民向市民过渡,提升农业工业化水平,构筑产业联系紧密、空间布局合理、资源深度整合、区域特色明显、基础设施共享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进一步完善户籍制度配套改革。按照“降低门槛、放宽政策、简化手续”的原则,全面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尽快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使有条件进城的农民真正成为市民,促进城乡居民平等地获得发展机会。宁夏职能管理部门应从统筹城乡发展试点的大局出发,制定政策措施,相互配合,共同研究解决统筹城乡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主持人:马建民 刘策

调研组成员及执笔:折强 张伟虎

200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