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2009~2010
18777100000067

第67章 调查研究(66)

三、宁夏制度创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观念转变难度较大,创新意识不强

一是在创新型宁夏建设中,一些地方和部门领导观念转变迟缓,只重视和强调项目建设和硬件建设,忽视制度建设的软驱力量,制度创新的意识不强,破除传统行政管理体制弊端的勇气不足,全社会支持和参与制度创新的积极性不高,没有形成浓厚的创新环境。二是制度创新作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不仅涉及利益格局调整,还涉及相关部门的办事程序、行政方式和服务意识,以及所有人员的综合素质,这些软件因素其实是同城化的最大障碍。三是近些年宁夏行政体制改革步伐滞后,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各项制度创新的进程。四是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较多,但鼓励和支持制度创新的政策措施少,有些地方、有些部门也想推进制度创新,但因涉及复杂的人事、利益关系,因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而无法进行创新。

(二)工作协调难度较大,创新成本较高

一是由于传统行政条块分割造成的体制机制弊端,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在一些大的制度设计上互相分离,甚至相互抵触,无法形成统一协调的制度体系。二是一些垄断程度高、封闭性强的行业,与其他行业的制度设计标准和层次差距太大,进行创新的难度更大。三是不同部门之间缺乏协调、联动、衔接与合作机制,创新制度必须首先打破现有的状态,难度很大。四是制度创新往往需要增加管理设备、改革管理手段,尤其系统性的现代化手段的运用,经济成本和政策成本都较高,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一些地方创新的决心。

(三)体制改革难度较大,创新障碍较多

一是在沿黄城市带建设中面临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统筹协调10个市县共同发展,既要打破原有体制本身存在的许多弊端,又要建立一种能够适应和推动城市带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体制,势必要对现有各种利益格局重新调整,将会遇到许多体制机制障碍、思想认识障碍、工作作风障碍等。二是在实现全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克服现有体制影响跨越式发展的一些制度惰性难度较大,尤其那些以程序性、规范化为名,四平八稳、按部就班、慢步不停、大步不迈的制度,革除难度更大。三是在经济发展中,各地区之间仍然存在许多人才、资本、资源和市场准入的政策壁垒,急需破除。四是一些垄断行业如金融、邮政、铁路、电信、电力等,在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和沿黄城市带建设中,系统和行业壁垒过多,要真正达到同城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打破系统和行业壁垒的难度很大。

四、宁夏制度创新的政策建议

切实转变观念,强化和提高对制度创新的认识。各地要在总结近几年创新型宁夏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化对制度创新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分析制度创新滞后的原因,寻找影响制度创新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工作作风等方面的原因,引导广大干部不断提高对制度创新的认识水平,切实通过制度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区域创新步伐。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和完善对制度创新的引导。政府职能转变和效能建设,既是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全社会制度创新的引擎。建议自治区政府总结政府效能建设的成功经验,以沿黄城市带、宁东基地和设施农业建设为契机,组织有关部门探索制度创新的新途径,并在全区推广先进经验。同时,建议把沿黄城市带作为宁夏制度创新试验区,进行制度创新综合试验,首先以沿黄城市带建设联席会议为突破,创新机制,推动工作。

推进综合改革,探索制度创新的科学途径。各地各部门结合行政机构改革、行风建设等各项综合改革,多渠道、全方位积极探索制度创新的科学途径。

依靠科技力量,提高制度创新的综合水平。应高度重视科技力量对制度创新的支撑作用,通过现代化建设途径,提高硬件建设档次,促进制度创新,提高制度建设的综合水平。

主持人:马建民 高树枝调研组成员及执笔:张学智 张其度 刘必隆

2009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