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2009~2010
18777100000042

第42章 调查研究(41)

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新兴产业——关于宁夏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新能源通常是指尚未规模利用、正在积极研究开发的能源。新能源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之一,是西部大开发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产业。近两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把新能源产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节能减排的重点产业来抓,新能源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好势头,为自治区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面了解宁夏新能源发展情况,自治区政府研究室对全区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为突出重点,本报告对新能源产业的调研仅限于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

一、宁夏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条件及现状

(一)风能资源及利用

宁夏处于甘肃、内蒙古、辽宁大风带,风能资源较为丰富,开发潜力大。根据宁夏风能资源评价报告普查结果,宁夏风能资源总储量2253万千瓦,适宜风电开发的风能资源储量为1214万千瓦。进入21世纪以来,宁夏已开发建设了贺兰山、青铜峡、长山头、红寺堡、宁东、太阳山等风电场。截至2010年8月底,已审查通过风电项目30个,装机容量148万千瓦,核准在建风电项目17个,装机容量83万千瓦,建成投运风机装机容量67.82万千瓦,年底将达到100万千瓦。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在风机制造方面,先后与德国恩德、日本三菱等公司进行技术合作,具备500台/年的风机生产能力,相关风机零部件配套生产企业达到8家,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2008年),齿轮箱等风机核心部件的国产化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太阳能资源及利用

宁夏地势海拔高,晴天日数多,大气透明度好,日照时间长,辐射强度高,年均太阳总辐射量在4950兆焦/米~6100兆焦/米,年日照时数为2250~3100小时,日照百分率50%~69%,是全国日照资源丰富地区之一,属于我国太阳辐射的高能区。据初步统计,全区可用于太阳能光伏电站建设的土地面积约700平方公里,太阳能光伏电站可开发规模约1750万千瓦。在太阳能光伏利用方面,呈现出太阳能光伏发电和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截至2010年8月底,审查通过光伏并网电站项目32个,装机容量79.3万千瓦,核准在建光伏并网电站项目14个,装机容量20万千瓦,建成投运光伏并网电站装机容量7万千瓦,年底将达到16万千瓦,比2009年底翻一番。

多晶硅、单晶硅等光伏材料生产已初具规模。按照产业发展规划,今年多晶硅产量将达到4000吨;单晶硅产量将达到2000吨。光伏电池组件目前已具备2万千瓦/年的生产能力。据测算,宁夏阳光硅业有限公司和国电宁夏太阳能有限公司多晶硅项目建成后,将年新增产值100亿元以上,带动整个光伏产业实现产值超过300亿元。

(三)生物质能资源及利用

宁夏生物质能资源主要有农作物秸秆、薪柴、畜禽粪便等。根据2008年宁夏牛、羊、猪、家禽养殖规模,畜禽粪便测算总量为2000万吨,畜禽粪便可利用量约1000万吨,折合标准煤450万吨。2008年,宁夏粮食总产量约达330万吨,秸秆总产量近400万吨,主要用于饲料、造纸、肥料等用途,扣除上述竞争性用途,能源化利用的秸秆约为200万吨,折合标准煤100万吨。

二、宁夏发展新能源产业的特点

宁夏新能源产业发展近两年取得了较大的成绩,除了得益于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和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以外,与外省区相比,突出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有些方面的工作甚至走在全国前列。

(一)建立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2009年5月,自治区政府率先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重点、主要措施。11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全区新能源产业发展目标、产业布局和保障措施。为进一步从政策层面上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自治区政府又在2009年年底出台了《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从财政、金融、税收、土地、科技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性政策措施,为宁夏新能源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建立完整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体系方面走在全国前例。

(二)各部门认识统一,大力支持新能源发展

自治区各有关部门在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方面,认识一致,相互配合。如: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动手早、行动快,较早地开始着手组织制订新能源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加快新能源项目核准速度;财政厅在预算中每年安排1亿元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资金;经济和信息化委制订了加快新能源配套产业方案;科技厅制订了科技支撑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意见,支持建设了一批新能源科研项目;国土资源厅制订了发展新能源项目免除国有荒地土地征用费用的优惠政策;其他有关部门也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三)各市县抢抓机遇,竞相发展新能源产业

各市县党委、政府发展新能源的积极性十分高涨,领导干部亲自抓项目,到外省市跑项目,新能源产业招商项目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10年8月份,银川市已建成和投产在建的新能源产业项目有11个,计划总投资41亿元,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形成产值120亿元,利税超过10亿元。石嘴山市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力争5年内使多晶硅产量达到1万吨,单晶硅产量达到500吨、太阳能电池片产能达到5400万片,太阳能组件产能达到40万千瓦。吴忠市截至2010年上半年,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35万千瓦;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3万千瓦;在建的风电项目9个,设计总容量87.7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7个,设计装机总容量27万千瓦。中卫市发展新能源也有新的突破,投资57.39亿元在沙坡头区腾格里沙漠南端建设25万千瓦光伏电站项目;投资12.61亿元建设2000吨单晶硅和2000吨多晶硅及10万千瓦太阳能组件项目;投资5.3亿元建设装机容量4.95万千瓦的风电项目。宁夏已形成了各市竞相发展新能源的良好局面。

(四)参与新能源项目开发的企业多、投资力度大

目前,全区参与开发新能源项目的大中型企业近50家,其中参与风电开发的企业21家,光电开发的企业26家。有国内五大发电集团、中节能等大型央企,正泰、尚德等大型民营企业,还有区内的宁夏发电集团、宁夏电力投资集团等企业都投身于风电、光电的项目建设之中。据统计,2009年全区主要新能源项目投资实现65亿元,同比增长161%。在一个地区参与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企业数量之多、投资强度之大,在全国实属不多。

(五)电力公司积极为新能源项目接入提供保障

由于新能源对电网的调节、运行要求较高,全国多数地区都遇到新能源电网接入困难。目前宁夏接入矛盾并不突出。宁夏电力公司为贯彻中央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积极支持宁夏新能源产业建设,超前谋划、加大电网建设力度,优化运行调度方式,主动解决新能源项目接入问题,为新能源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考虑到长远发展,电力公司在“十二五”电网规划中,研究提出了新能源“集中布局、集约开发、分期实施、以高电压等级并网送出”的模式,积极解决未来“并网难”问题。宁夏新能源项目入网保障程度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

(六)太阳能多晶硅研发优势明显,产业链条完整

宁夏发电集团在冶金法制备太阳能多晶硅研发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近年来围绕“电为核心、传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双齐飞”的发展战略,自主研发冶金法制备太阳能多晶硅技术,并投入到太阳能单晶电池的生产中,取得了投资省、流程短、能耗低的效果,形成了完整的太阳能产业链。目前,宁夏已建成和在建高纯硅产能达到11000吨/年,多晶硅产能达2200吨,光伏电站规模达10万千瓦,成为我国冶金法多晶硅及光伏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