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2009~2010
18777100000020

第20章 调查研究(19)

五、宁夏强化设施农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到2010年,全区发展设施农业100万亩、户均一亩的目标是能够实现的。关键要强化措施,在提质增效上下工夫。

(一)突出重点,分区指导,优化结构

今后设施农业发展,在区域布局上,灌区重点在非粮食主产区,南部山区重点是靠近水源的适宜荒地、沙漠地区。在设施结构上,灌区鼓励发展日光温室,提高比较效益;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靠近水源的地区重点发展中小拱棚,适地适度发展日光温室。在产品结构上,重点支持发展以无公害、绿色为主的高附加值精品和高端产品,稳步推进设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突出实用,加强培训,提升技术

深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改革,活化机制,壮大自治区级专家服务团队,提高市县专家队伍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建立技术服务基金和补贴制度,充分利用各地区育苗中心、企业以及社会技术力量,提高先进实用技术到位率。切实利用各地设施农业龙头企业、高校、职业学校培训资源培养农民土专家。不断完善“三支一扶”政策,引导现有农学尤其是蔬菜园艺专业大中专学生到生产一线从事生产或技术服务。大力支持高校、职业学校优化专业,提高办学水平,培养设施农业后备技术人才,为设施农业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三)突出信贷,调配财力,充实资金

依据金融支持为主,财政支持为辅的原则,解决设施农业发展资金不足问题。除执行现有支持设施农业的金融政策之外,灌区应大力推广永宁设施园艺融资模式,即建立设施农业投资公司,为农民提供担保贷款或再贷款;山区应着力推广同心利用部分土地使用权抵押联保贷款模式,扩大推广农民互助金贷款模式,解决设施农业发展融资难的问题。着力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加强诚信教育,优化信贷环境。合理调配财政支农资金,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市场体系建设和技术服务、新技术推广,确保政府公共服务政策到位,通过政府引导,社会服务,效益提高,激励农民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形成多元投入方式,为设施农业持续发展提供充实的资金支持。

(四)突出建设,面向外埠,开拓市场

按照现代产业发展规律的要求,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尤其是要加强主产区中心市场建设,重点完善市场管理机制,健全市场信息收集发布系统,发挥市场供需集散定价功能。要搞好冷链体系建设,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效益。要加强销售体系建设,重视规范合作组织,完善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其在产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按照发展内陆开放型农业的要求,依托各地清真食品产业园区、现代设施农业物流园区和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面向穆斯林世界的市场体系,加强产品认证和准入管理,提高农畜产品的比较效益。通过建立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市场体系,完善产业发展系统,为设施农业发展建立可靠的平台。

(五)突出质量,打造精品,提高效益

宁夏的土地、光照、环境质量有十分明显的比较优势,产业发展应走内涵型增长道路,依照质量保胜利,精品占高地的原则,全面加强设施农业质量建设。加强劣质日光温室的加固改造,完善水、电、路、耕、暖等基础设施。推广新技术、使用新品种,大幅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推广中卫市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的营销模式,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按照发展内陆开放型农业的要求,加强产品标准化生产,走精品路、打绿色牌,进一步开辟国外市场和高端市场,提高产业的整体效益。通过质量建设,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突出拓展,保护耕地,持续发展

对设施农业要做合理界定,从种植业向养殖业拓展,丰富发展内容,开阔发展空间,从基本农田逐步延伸到可利用荒地、甚至沙漠。设施农业对耕地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要采取一定措施,保护耕地,做到持续发展。

主持人:马建民 周鸣和调研组成员及执笔:韩治泰 常青 王慧春

200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