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产力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文化的发展和文明的更迭,本质上都是文化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因此,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为实现文化发展的前提,是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规律之一。
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属性划分
十六大报告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并列提出之后,关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划分就成为理论界探讨的一个重要话题。事业与产业是两种不同的管理体制,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划分旨在对文化内部不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采取不同的、更适合其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和方式。不同管理体制承担的职能是不同文化产品和服务属性的外在体现,它们不可能决定哪些文化产品采取事业管理体制,哪些文化产品采取产业管理体制。真正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是文化产品的自身属性,属性的演变决定了管理体制的变革。我国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划分正是对我国文化资源和产品产权属性变化的响应。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划分又是一个动态过程。由于文化资源和产品的产权属性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且随着技术发展和人们对文化消费需求的上升,文化资源和产品的公共性将进一步减弱,竞争性将逐步增强。基于文化资源、产品产权属性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划分将随之动态变化,且呈现出更多的文化事业部门逐步转变为产业部门,更多的文化事业需要采取产业化的方式进行经营管理的趋势。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分仅仅是对文化管理体制的区别,它们都是文化管理的不同形式,是为了提高文化创作、传播效率和文化资源配置效率而作出的体制调整。
文化事业是指以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和同化优秀域外文化,丰富和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思想觉悟、道德素养和才智能力,纯化和优化社会风气、生产秩序、行为规范与价值取向,并能给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为目的的文化建设。
文化产业则主要是指按照经济法则和价值规律,采取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以赚取利润和发展经济为目的的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活动。
文化事业具有公益性质和精神特征,文化产业具有经济性质与物质特征。
发展方式决定发展效果。长期以来,制约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把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相混淆,政府统包统揽,应该由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文化事业长期投入不足,应该由市场主导的经营性文化产业长期依赖政府,因而束缚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们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就是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两轮驱动,两翼齐飞,推动文化建设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
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根本任务,是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人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大众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以基层为重点,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以政府为主导,就是政府要切实履行在文化领域的公共服务职能,把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公共财政为支撑,就是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投入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扶持公益性文化单位,建设基本文化设施,购买文化产品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就是要积极推动公共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美术馆、文化馆、图书馆以及基层文化活动中心向全社会免费开放,提高公益性文化单位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效益。以基层为重点,就是优先安排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切实提高基层文化服务能力,满足基层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就是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就是引入竞争机制,对重要公共文化产品、重大公共文化项目和公益性文化活动,采取建立基金、政府招标、定向资助等手段,进一步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活力。
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根本任务,是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其显著特点是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发展文化产业,关键是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国有和非公有制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实现低成本扩张,打造一批战略投资者,带动全行业改革发展。发展文化产业,主要途径是实施重大文化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形成若干文化产业密集区,使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发展文化产业,其重点是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九大文化产业,壮大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发展文化产业,最终要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对外开放格局。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把政府职能归结为四个方面: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被明晰。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正式提出:“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再一次明确指出:“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0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抓手及工作要求。2007年,党的十七大将“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这是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的全新认识,是对文化工作在全党全国大局工作中地位和作用的全新认识。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为满足社会的公共文化需求,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向公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运行管理机制系统的总称。其实质是对提供什么样的公共文化、怎么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以及如何对服务过程实施科学管理的竖成条、横成块,条块结合的运行与管理系统。
从目前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该包括八大系统:一是公共文化政策、理论体系。它是提供公共文化政策法规、构建社会公益的价值观念系统,是公共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石和根本。二是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体系。包括各种文化历史遗存和文化馆、图书馆、文化广场、文化中心、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公共文化场所。三是公共文化生产、运营体系。指公共文化产品(服务)的生产和运营系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部门和直接作用于服务对象的服务机构体系。四是公共文化信息体系。它是一个关于公共文化社会信息的收集、分析、发布的系统,通过这一系统的运行,让广大人民群众直接了解公共文化服务的信息,同时政府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信息,为科学决策提供帮助。五是公共文化资金保障体系。包括政府的拨款、社会捐助、赞助、基金等,一个良好的资金保障体系是公共文化服务的血脉。六是公共文化人才体系。包括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业余文化队伍和支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管理人员、辅助人员等组成,是保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发展和运营的关键。七是公共文化创新体系。主要包括内容的创新、形式的创新、机制的创新以及服务的创新,是形成整个社会创新意识的基础组成部分。八是公共文化考评体系。就是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好坏、是否到位、是否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等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管,从而保证群众得到真正的公共文化服务。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文化发展理念逐步深化,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得到凸显,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保障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以基本阵地、基本队伍、基本内容、基本活动方式为重点,以重大文化工程为抓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服务能力得到提高。一大批标志性骨干文化设施在大中城市建成使用的同时,农村地区、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十五”期间基本实现“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目标,“十一五”末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的建设目标。近年来,国家相继实施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家书屋工程等一系列重大文化惠民工程。这些工程直接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对于丰富城乡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尤其是在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上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别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共建共享,在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缩小城乡之间文化发展上的差距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科学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趋势,深刻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任务的基础上,继经济、政治、教育、科技和卫生体制改革之后作出的又一项关系全局的重大决策。党的十六大作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决策并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了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党的十七大从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高度,对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全国各地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转变文化发展方式,破解文化发展难题,文化体制改革步伐逐步加快,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成效不断凸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气象,社会各方面为之振奋,文化建设开创了新局面。先行省区市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再次证明,文化体制改革早改早主动,晚改就被动,不改没出路。哪个地区、哪个领域体制改革进展快,哪个地区、哪个领域就有蓬勃的生机与活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坚定信心,把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正如刘云山同志在2009年8月“南京会议”上指出的,“几年来,改革的成功实践昭示我们:解放思想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前提,必须以思想的新解放推动改革取得新突破;体制创新是改革的本质要求,必须坚决革除体制性障碍,形成有利于文化发展的体制环境;职工群众的积极性是改革的原动力,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发展是改革的根本目的,必须以改革促发展、用发展的成果检验改革的成效;政策是推进改革的强大杠杆,必须不断完善政策、用足用好政策;领导重视是深化改革的有力保障,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这六个方面集中反映了近年来全国各地改革实践的成功经验,是我们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但总体来看,文化领域不少方面受传统体制的影响还很深,加快文化发展面临诸多制约因素。破解影响和制约文化发展的难题,解决文化体制改革“深水区”的问题,根本出路还在于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原则,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重塑文化市场主体,这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加快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使之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打破按部门、按行政区划和行政级次分配文化资源与产品的传统体制,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市场格局,加快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增强宏观调控能力。转变政府职能,按照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的要求,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推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逐步实现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由主要面向直属单位转为面向全社会,履行好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贯彻“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方针,积极推进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增强活力,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通过深化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文化发展的管理体制机制,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良好环境。
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全新的文化发展理念
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牢固树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坚持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文化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中央对文化的地位、作用、发展方向、发展目的等都作了全新的界定。把握和发挥好文化地位和作用,明确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明确文化发展方向,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确定好文化发展目的,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激发文化发展活力,坚持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破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理清文化发展思路,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一手努力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手壮大文化产业、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推动文化全面协调健康发展。改变文化发展格局,积极吸引民营资本、区外资本参与文化建设,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新格局。深化文化发展战略,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加强文化发展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始终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些重要的文化发展理念,初步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科学发展观在文化建设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发展规律的客观反映,一定要贯彻落实到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