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指南>;
《清史稿》是由中华民国初年特设的清史馆编修的,以馆长赵尔巽任主编,缪荃孙、柯劭忞等为总编纂,另设纂修、协修、提调、校勘等职。参加编写工作的先后有一百多人。
《清史稿》全书五百三十六卷,其中本纪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传三百一十六卷,以纪传为中心。所记之事,上起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国称汗,下至1911年清朝灭亡,共二百九十六年的历史。
《清史稿》编修工作历时十余年,到了1927年,主编赵尔巽见全稿已经初步成形,担心时局多变及自己时日无多,就决定把各卷刊印出版,以《清史稿》的名称刊行,以示其为未定本。
《清史稿》在刻印过程中,还出现了版本问题。袁金铠因忙于他事,转托金梁协助校刻此书。金梁却趁时局纷扰之际,利用职权,擅改原稿,并将印成的一千一百部书中的四百部运往东北发行,这就是所谓“关外本”。当原编纂人员发现金梁私自篡改原稿,便决定将留在北京的原印本更正重印。
《清史稿》编写的体例大致取法《明史》,但又有所创新。如本纪部分不仅逐年记载了皇帝的军国大事,而且在前代逊君还健在、无谥可称时,创了“宣统纪”的新格局;各志、表中除记录天文、地理、礼乐、选举、艺文、食货及皇子、公主、外戚、封臣等各方面活动外,新修的交通志、邦交志及表中的军机大臣、理藩院,都是前史所未有的。列传中创立了畴人、藩部、属国三传,反映了清代社会的新发展。另外,对于反清斗争的重要人物如张煌言、郑成功、李定国、洪秀全等,《清史稿》也都列了传。这些都是值得称赞的。
<;故事精读>;
1.努尔哈赤南征北讨——《清史稿·太祖本纪》节选
努尔哈赤生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姓爱新觉罗,他的母亲叫佛库伦,相传是感朱果而孕生下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幼年时继母对他不好,努尔哈赤从小就饱尝生活的艰辛。但他长大后学了一身本领,而且聪明过人。长大后,努尔哈赤平定了三姓之乱,于是大家奉他为贝勒,驻扎在长白山东的野俄朵里城,把他的部族叫作满洲,满洲从此开始。
古勒城主阿太是努尔哈赤伯父的女婿,他受到明朝总兵李成梁的攻击。当时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去看望阿太,阿太手下有个叫尼堪外兰的叛徒,他偷偷投靠了明军,骗阿太打开了城门,引明军前来攻陷了古勒城。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都死在乱军之中,他和弟弟舒尔哈齐则当了俘虏。但李成梁的妻子见努尔哈赤二人一表人才,就偷偷把他们放走了。
努尔哈赤回到部落后,几乎一无所有,只有祖先留下的13副盔甲。五城族的龙敦等人借口害怕明军来攻而受到牵连,多次加害努尔哈赤,有一次还打死了他的护卫。有一天夜里,努尔哈赤抓到一个偷袭者,左右都要把他杀了。但努尔哈赤却下令把他放了,说不想让仇恨加深。他派人问明军,说:“我的祖父和父亲犯了什么罪?”明军知道自己理亏,把他们的尸体还给了努尔哈赤。他说:“尼堪外兰是我的仇人,请你们把他交给我。”但明军没有理睬他。
努尔哈赤25岁那年正式起兵报仇。第一次讨伐尼堪外兰的时候,援兵没有及时赶到,让他逃走了。努尔哈赤紧紧追赶,一直追到了明朝的边境上,明军出来反击,尼堪外兰趁机逃走。努尔哈赤虽然没有能够杀掉尼堪外兰,但这一仗树立了自己的威信,很多部落都跑来依附,他的实力壮大了很多。
努尔哈赤经过多年的战争,基本统一了女真各部,登基称帝,定国号为“金”,历史上称为”后金”。
两年后,努尔哈赤下令整顿军备,决定和明朝作战,他指出了对明朝的七大恨:一、明军无故杀害他的父、祖;二、明朝偏袒女真族的叶赫等部,欺负自己的建州部;三、明朝违反双方划定的边界范围,强令努尔哈赤赔偿所杀越境人之命;四、明朝派兵保护叶赫部,干涉女真内政;五、叶赫部得到明朝支持,将许给努尔哈赤的女子转嫁蒙古;六、明朝强迫努尔哈赤退出已经开垦耕种的柴河、三岔、抚安,不让女真人收获当地庄稼;七、明朝守备尚伯芝在建州作威作福。
努尔哈赤还建立了八旗制度,将女真人分为八个旗。八旗制度是由牛录制度发展而来的,早在女真没有统一的时候,人们行军打猎是按照部落的次序行动的。每10个人设一个首领,称为“牛录额真”,也就是箭主的意思。努尔哈赤把女真人合并起来,规定每300人为一个牛录,设一个牛录额真,这里的牛录额真是佐领的意思。牛录额真以下设两个副手,也就是骁骑校。5个牛录组成一个甲喇,首领为参领。5个甲喇组成一个固山,固山就是旗的意思。刚设立旗的时候只有黄、红、白、蓝四个旗。后来兼并的部落越来越多,四个旗明显不够用了,于是又增加了镶黄、镶红、镶白和镶蓝四个旗,形成了八旗制度。
八旗军队战斗力非常强,接连打下了东州、抚顺等重要城池。不久,又在萨尔浒歼灭明朝前来讨伐的大军。从此,后金成为明朝最大的敌人。努尔哈赤赢得萨尔浒大战后,休整了几年,又相继攻陷沈阳、辽阳。
第二年,努尔哈赤又进攻广宁,打败了明朝的援军,攻占了广宁。明朝大将王化贞和熊廷弼因为此役的失败而被杀。努尔哈赤节节胜利,正在志得意满的时候,却在袁崇焕所守的宁远城碰了钉子,怎么攻都攻不下来,死伤惨重,只好退兵。努尔哈赤回到沈阳后就病倒了,他对儿子们说:“我自从25岁起兵起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没想到却被袁崇焕阻挡,实在让人不甘心!”不久,他就病死了,终年68岁。
史家评论:太祖努尔哈赤天生神武绝伦。虽然多次蒙难但心志不改,归附他的人越来越多,阻挡他的人慢慢都消亡了。用兵三十余年,建国立业。经萨尔浒一战,平定了天下。后来迁都沈阳,国家也越来越强盛了。
2.多尔衮皇父尊荣——《清史稿·多尔衮传》节选
睿忠亲王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最开始被封为贝勒。天聪二年,太宗皇太极讨伐察哈尔多罗特部,破敌于敖穆楞,多尔衮立有大功,被赐号为墨尔根代青。
多尔衮和他的同母兄弟阿济格、多铎三人都能征善战,为巩固后金立下了汗马功劳,逐渐控制了八旗中的正白旗和镶白旗。皇太极去世后,诸王、贝勒、大臣商议,以郑亲王济尔哈朗与多尔衮共同辅政,誓曰:“有不秉公辅理、妄自尊大者,天地谴之!”
最初,多尔衮想按照努尔哈赤的遗言让自己继位,但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势力也很大,双方争得很厉害。多尔衮见反对他的人很多,就退让了一步,同意立皇太极的儿子为帝。但他不愿意让年富力强的豪格继位,就挑选了最年幼的福临为帝。福临就是顺治帝。当时就有郡王阿达礼、贝子硕讬等劝多尔衮自立为王,多尔衮诛杀了阿达礼和硕讬。多尔衮立了福临,自任摄政王,控制了朝政。
多尔衮善于笼络人心。多尔衮的弟弟多铎勇猛善战,最受多尔衮的喜爱。多铎是个粗人,内心里一直看不起汉人,但他对汉族女子倒是兴趣很浓。他看上了大学士范文程的妻子,不管范文程也是朝廷重臣,经常派人到范文程家附近侦察,想伺机抢人。范文程知道汉人在满洲没什么地位,虽然自己官很大,但也惹不起多铎。可多铎派的人天天在附近骚扰,范文程终于受不了了,把这事透露给了多尔衮。多尔衮知道这事后非常生气,马上狠狠处罚了多铎。
多尔衮这一招很快就把汉族大臣的心揽了过来,从此他们更加死心塌地地为清王朝卖命了。范文程感动之余向朝廷上书,提出了进兵中原的计划。多尔衮觉得有理,于是带领大军向山海关进发。
走到半路上,吴三桂派来的人把他们拦住了。原来明朝已经灭亡,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家被抄了个精光,小老婆也被起义军抢走了。吴三桂愤愤不平,又不敢和起义军开战,只好派人去见多尔衮,请求清朝借兵给他。多尔衮正愁山海关兵精粮足难以攻下呢,看到吴三桂主动来降,高兴坏了。他到山海关和吴三桂签订了盟约,帮助吴三桂打败了李自成。
清兵进入北京后,多尔衮把明朝官员全部召集起来,告诉他们自己是来替他们报仇的,不会伤害他们。他还假惺惺地为崇祯皇帝发丧,赢得了民心。多尔衮占领北京后,决定把都城从盛京迁到北京,但遭到了反对。他说:“当年太宗皇帝曾经说过,如果打下了北京,就马上迁到那里,以便占领中原。所以迁都势在必行。”几个月后,顺治帝带领文武百官开进了北京城,清朝正式成为统治中原的大帝国,多尔衮立了头功,被封为皇叔摄政王。
多尔衮权力越来越大,国家大事根本不和大臣们商量,他自己一个人说了算。就连皇帝的玉玺,他也给搬到自己家里去了。多尔衮自己已经拥有了两个旗,可他还嫌不够,把正蓝旗也划归自己名下。当时皇帝也只掌握正黄旗和镶黄旗两个旗,多尔衮的势力比皇帝还大了。多尔衮虽然足智多谋,但他没能改掉清朝贵族的某些恶习。满族人抢占土地是用的圈占法,也就是让人骑上马,在规定的地方跑马,跑完一圈回来,这一圈的土地就归那个人所有。
多尔衮入关后还用这个办法划分土地,被圈走的土地上的百姓只能搬家,但什么东西都不准带走。光是在北京,满洲贵族就圈走了1000多万亩土地。满洲人还强迫汉族百姓投靠到自己门下当奴隶,如果谁敢逃走的话,抓到后就处以重刑。这些措施大失人心,但多尔衮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多尔衮的骄横引起了顺治帝的不满,他死后,群臣说福临年幼时,本应是济尔哈朗与多尔衮同辅政,但后来多尔衮独擅威权,不准济尔哈朗干预朝政,以同母兄弟多铎为辅政叔王,独揽大权;并且妄自尊大,自称“皇父摄政王”;礼仪方面屡屡僭越;构陷威逼,使肃亲王不得其死,将其妻女财产据为己有等等等等。于是便废除了多尔衮一切称号,削去爵位,财产充公。
史家评论:多尔衮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然而他生前尊荣,死后却被追究生前谋篡大位之罪,诏削爵,撤庙享,这际遇让人不能不感叹啊!
3.顾炎武手不释卷——《清史稿·顾炎武传》节选
顾炎武是字宁人,原名绛,昆山人。顾炎武生下来就有奇异的双瞳,中白边黑。他读书一目十行,因为见到明朝风雨飘摇,便一心专研经世之学。
明朝灭亡后,顾炎武带着母亲王氏避兵常熟。这时候昆山县令杨永言起兵抗清,顾炎武也参加了义师。鲁王封他为兵部司务,但是这支义师很快被剿灭了,顾炎武幸运地得意逃脱,这时他的母亲去世了,唐王以兵部职方郎职位召顾炎武,但顾炎武以母丧的原因未奉召。
顾炎武认为自己是有才能的,再加上学了那么多经世致用的学问,他想用于实践看看。他在山东开过荒、在山西放过牧,都获得了成功,积累了很多财产。他先后4次到朱元璋的孝陵参拜,6次去北京参拜崇祯帝的陵墓。他认为陕西人喜欢经世致用的学问,尊重读书人,又关心时势,所以最后在陕西定居了下来。
顾炎武特别喜欢读书,随时随地都会把书籍带在身边。他旅行的时候都要带上几头牲口搬运书籍,随时找机会看书。他每次走到一些险要地方的时候,都要找当地老兵询问当地的风土人情。如果和他以前听说的有出入的地方,他就马上拿出书本对照,一定要弄个明白。如果在平坦的地方行走,他就骑在马上背诵。
顾炎武的学说讲究实际,不像其他学者流于空谈。他反对空话、大话,主张知识一定要应用于实践。他对国家的典章制度、漕运、兵农、地方志等等都要弄清原委,并考证出其中的得失。他把这些东西整理出来,写成了一本《天下郡国利病书》。
顾炎武写的书很多,他有个习惯,学习当中有点心得体会就会写下来,如果日后发现错误,马上修改,和古人议论重复的就删掉。这样天长日久,他积累了很多材料,最后编成一本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书——《日知录》。这本书论述政治讲究有名有实,名实相符。顾炎武对礼教格外用心,认为当时风俗衰败,很多人都失去了廉耻之心,所以他想用礼教来指引人们。在这本书里他说了这么一句话:“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明朝的音韵学有很大发展,其中陈第是开创者。顾炎武认为陈第虽然对古韵研究有很大贡献,但他的学问还不够,顾炎武亲自进行研究,写了《音论》。还写了《诗本音》一书,在书中他赞同了陈第关于诗没有协韵的说法,也不争论关于本音的问题。他根据本经的音韵互相考证,再用别的材料加以证实,让人明白本音并不是勉强迁就的。他还试着根据《周易》来考证古音,取得了很大成果。
顾炎武喜欢交朋友,和朋友们一起讨论学术,虽然他学问已经很大了,但从来不骄傲自满,而是能够虚心向人请教。他总是说自己这里不如别人,那里不如别人,把别人捧得很高,仿佛自己只是浪得虚名,实际上当时的人们都把他看成是一代宗师。
康熙帝为了笼络人心,下令开设了博学鸿词科,专门招揽社会上的名儒,给他们官做。很多隐士都动摇了,纷纷跑去考试。有人觉得以顾炎武的学问,考上肯定没有问题,就想推荐他去。顾炎武宁死不去,他说:“我已年近古稀,还当什么官?我差的就是一死,如果非要
逼我去的话,那我只能一死了之。”这话传出去,再也没人敢劝他去应征了。后来清朝编修《明史》,人们都推荐顾炎武,但他还是不去,没过多久,他因病死在家里。
史家评论:顾炎武博学于文,但屡次参加科举都没有考中,后来感四国之多虞,尽管遁迹商贾,炎武依然心存故国,希望能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4.康熙帝抚平三藩——《清史稿·圣祖本纪》节选
平三藩是康熙主要的功绩之一。“三藩”指的是镇守云贵的平西王吴三桂、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他们原都是明朝的将官,在明朝衰亡之际先后投降了清政权,而在灭亡明朝和镇压农民起义军的过程中,立功封爵为王。吴三桂势力最大占据了云南和贵州,尚可喜驻防广东,耿仲明驻防福建。他们在当地拥兵自重,一年的军费开销占了整个清朝一半以上的财政支出。其中最骄横的是吴三桂,他任命的官员比朝廷任命的还多。多年来,云南不但没向中央交过一分钱,反而还要中央负责他们的开支。
康熙帝虽然贵为皇帝,但是他派到云南等地的官员根本没有实权,权力都掌握在那三个
藩王手中。正好尚可喜觉得自己岁数大了,一直在广东驻守显得力不从心,加上思念故乡,所以请求让儿子尚之信继承王位,自己回辽东养老。康熙帝想借这个机会试探下另外两藩的态度,于是下令批准尚可喜回老家,但不准他儿子继承王位,实际上就是剥夺了平南王的头衔。这一来,吴三桂和靖南王耿精忠(耿仲明之孙)就坐不住了,他们也想试探下康熙帝的态度,于是假惺惺地提出要撤除藩王职位,回家享清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