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二十五史故事精选大全
18755200000072

第72章 《明史》(3)

陈友谅又改用大船攻击。虽然朱元璋的水军普遍都是小船,但朱元璋却毫无惧色,见有的士兵畏缩不前,下令斩杀了十几个临阵退缩的人,这才鼓舞了士气。由于人少船小,朱元璋的军队虽然作战勇猛,但也只能勉强和敌人打成平手。战到下午的时候,刮起了东北风,朱元璋想到可以用火攻的方法击败对手。于是他准备了7艘小船,在里面堆满芦苇,芦苇下面放上火药,派敢死队驾驶小船顺着风向陈友谅的大军扑去。接近敌人大船时,敢死队员们点上火,任凭小船冲向敌船。顿时火乘风势,烧红了半边天。陈友谅的大船纷纷起火,水军大乱。朱元璋乘机发动总攻,陈友谅自顾不暇,哪里还能腾出手来对付朱元璋?敌军被烧死淹死的人不计其数,而陈友谅又一次临阵脱逃。不久,双方再次交战,陈友谅大军士气已经低落下来,很快就吃了败仗,不敢再战。朱元璋也不急于进攻,和对方相持了3天。陈友谅部下两员大将见他大势已去,投降了朱元璋。

没过几天,陈友谅的军粮吃光了,只好组织突围。朱元璋率领众将领从上游拦击他,陈友谅边战边跑,黄昏时仍不能逃脱。陈友谅从船中探出头来指挥,突然中流矢,贯穿眼睛和头盖骨而死。他的军队完全崩溃,太子陈善儿被俘虏。

太尉张定边连夜挟带陈友谅次子陈理,载着陈友谅的尸体逃回武昌,陈友谅富豪奢侈,曾经制造镂金床,非常精巧,宫中的器物都和这类似。死去以后,江西行省将此床进献。朱元璋叹息着命令有关官员毁掉它。

史家评论:陈友谅、张士诚这些人从刀笔吏小盐贩兴起,趁乱世窃据帝位,仗恃自己富裕强盛,但最终都因为这些条件而失败。推究他们发迹覆灭成功失败的原因,朱元璋预料得十分准确。

8.开国大将徐达——《明史·徐达传》节选

徐达,字天德,濠州人,家里世代以农为业。徐达年轻时就有远大志向,他身材修长,额骨很高,刚强坚毅,威武勇猛。朱元璋做郭子兴部将的时候,徐达二十二岁,前往跟从朱元璋,两人一见面说话就很投合。等到朱元璋南征定远时,徐达就是首先被选中的人员。

后来徐达跟随朱元璋在滁州涧打败元军,又随从攻取了和州,郭子兴授徐达为镇抚。郭子兴抓住了孙德崖,孙德崖的军队也抓住了朱元璋,徐达挺身而出到孙德崖的军中请求代替朱元璋,朱元璋才得以回来,徐达也得以脱身。

进攻吴地时,徐达派使者向朱元璋请示事宜,朱元璋敕令慰劳他说:“将军才略胆识超过同辈,故而能够遏止暴乱,削平群雄。如今有事一定来禀告,这是将军的忠诚,我很赞赏。然而将领在外,国君不能驾御。军中有紧急的事情,将军可以见机行事,我不会从中干预。” 朱元璋对他就是这样信任。

不久平江被攻破,抓获张士诚,送往应天,获得兵源二十五万人。城将被攻破的时候,徐达和常遇春约定说:“军队攻入的时候,我的队伍在左边,您的队伍在右边。”又对将领士兵下令说:“抢夺百姓财物的处死,毁坏百姓房屋的处死,离开军营二十里的处死。”入城后,吴地百姓和原来一样安定。

徐达不仅作战勇猛,还擅长出谋划策。他待人宽厚,率领的军队纪律严明。朱元璋曾经对将领们说过:“带兵稳重,纪律严明,得胜后最有大将风度的就是徐达,你们都不如他。”在攻打北方的时候,徐达担任了主将,为平定北方立下汗马功劳。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任命徐达为右丞相和太子少傅。徐达继续为朱元璋南征北战,灭掉了元朝,最终帮助朱元璋统一了天下。

天下安定后,徐达每年春天都会在外统兵,冬末的时候再回京城,回来后就把将印交还朝廷。朱元璋对徐达很好,把他当成布衣时期的兄弟看待,而徐达反而更加谦虚谨慎,深得朱元璋的好感。朱元璋曾经说:“徐大哥功劳那么大,还没有合适的住宅,可以把我当吴王时期的住宅赐给他。”徐达坚决推辞。有一天,朱元璋和徐达一起到那栋房子里去玩,故意把徐达灌醉后抬到卧室。徐达醒过来后,吓得赶紧跑了出来,跪下高呼死罪。朱元璋在一旁偷看,心里非常高兴,下令给徐达盖了另外一处府邸,并且在府邸牌坊上写上“大功”二字。

胡惟庸当丞相的时候,想和徐达拉关系,但徐达鄙薄他的为人,不愿和他打交道。胡惟庸怀恨在心,一次收买了徐达的看门人福寿,让他陷害徐达。徐达知道后也没有追究福寿,只是常常劝朱元璋对胡惟庸多留个心眼,说他不适合掌权。后来胡惟庸果然因为谋逆而被处死,朱元璋因此更加看重徐达。

不久,天象发生变化,月亮侵犯上将星座,朱元璋很忌讳这事,对徐达开始不太放心了。徐达在北平生了病,背上长了毒疮。稍微好点后,朱元璋就派徐达的长子徐辉祖代表自己去慰劳他。第二年,徐达就去世了,当时有人传说是朱元璋把他毒死的。

徐达去世后,朱元璋很悲痛,亲自去参加了葬礼,把他列为开国第一功臣。朱元璋曾经称赞他说:“接到命令后立刻出动,完成任务就马上回来。不居功自傲,不贪图女色财宝,处理问题正直无瑕,如同日月一样皎洁明亮,只有大将军一个人罢了。”

史家评论:明太祖自滁阳奋起,平定四方,虽说是上天授予,但其中徐达、常遇春出力很多。中山王谨慎稳重有谋略,功高而不自夸,自古闻名于世的辅佐大臣没有人能超过他。

9.郑和七次下西洋——《明史·宦官传》节选

郑和,是云南人,也就是世人所说的三保太监。当初在藩王府侍奉燕王,后来因为跟随起兵有功劳,受到燕王的器重。明成祖朱棣即位后,因此没找到建文帝的尸体就怀疑他逃亡海外,想跟踪追击他,并且想炫耀武力于国外,显示中国富强。

永乐三年六月,明成祖命令郑和以及他的同辈王景弘等人前往西洋为互通使臣。郑和的船队在当时世界来说是最大的,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可以说是庞然大物了。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有五种类型的船舶。第一种类型叫“宝船”。最大的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载重量八百吨。这种船可容纳上千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它的体式巍然,巨无匹敌。它的铁舵,须要二,三百人才能举动。第二种叫“马船”。马船长三十七丈,宽十五丈。第三种叫“粮船”。它长二十八丈,宽十二丈。第四种叫“坐船”,长二十四丈,宽九丈四尺。第五种叫“战船”,长十八丈,宽六丈八尺。

郑和首次出海,从苏州刘家河航海到福建,又从福建五虎门扬帆起航。途经占城(今越南南部)、爪哇、旧港(苏门答腊岛东南)、苏门答腊、马六甲、古里、锡兰等国。他每到一国,都会把明成祖的书信交给当地国王,表达友好来意,并送上珍贵的礼物,遇到不服从的就用武力威胁。那些国王看到郑和带领那么庞大的船队,再加上郑和的态度谦恭,还送上那么多珍贵礼物,都非常欢迎郑和的船队。

船队经过旧港的时候,当地有个酋长听说郑和船队带了大批宝物,很是眼红,于是策划要偷袭郑和船队。这个消息被郑和知道后,没放心上,认为自己带了两万多人,哪会怕一个小小酋长,于是并没有逃跑,而是设下埋伏,引酋长上钩。晚上的时候那个酋长果然也被俘虏了。

这次出航花了两年多的时间,郑和等人回来时,各国使者跟随郑和来朝见。郑和献上俘获的旧港酋长。皇帝很高兴,赏赐爵位不等。后来这位酋长杯杀于都城中集市上示众。

之后,郑和再次率领船队出海。在锡兰,国王亚烈苦柰儿引诱郑和到他们国中,勒索金币,出兵抢劫郑和船队。郑和侦查贼人已经出来,国内空虚,率领所统领的二千余人便乘他们不注意攻破该国的都城,活捉亚烈苦柰儿及其妻子儿女和官属。抢劫郑和船队的人听到消息,回来救助,官军又大败他们。回国后,郑和把俘虏献给朝廷,明成祖赦免了他们,并且释放他们回国。从此以后,各邦国更加震惊恐惧,来朝见的一天比一天多。

就这样明成祖一次次地派郑和下海,前后一共去了七次。郑和第六次出海回来的时候明成祖已经死了,不到一年时间,即位的明仁宗也死了,刚即位的明宣宗还很小,由祖母和几个大臣掌管朝政,他们认为郑和下西洋的花费实在太大,国家有点吃不消了,于是就停止了航海事业。

郑和经历并侍奉三个朝代,先后七次奉命出使,所经过的有占城、爪哇、真腊、旧港、暹罗、古里、满刺加、渤泥、苏门答剌、阿鲁、柯枝、大葛兰、小葛兰、西洋琐里、琐里、加异勒、阿拨把丹、南巫里、甘把里、锡兰山、喃渤利、彭亨、急兰丹、忽鲁谟斯、比剌、溜山、孙剌、木骨都束、麻林、刺撒、祖法儿、沙里湾泥、竹步、榜葛刺、天方、黎伐、那孤儿,共三十多个国家。所取得的没有名称的宝物,不可完全计算,而中国的耗废也不可计算。

史家评论:从宣德以来,远方国家时常有使者来,总不如永乐时代,而郑和也年老将死了。从郑和以后,凡是奉命出使海外的人,没有一个不盛赞郑和而向藩臣夸耀的,所以世间流传三保太监下西洋,是明代初年的一件盛事。

10.于谦勤王卫国——《明史·于谦传》节选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他七岁时,有一个僧人认为他很奇特,说:“这是日后挽救时世的宰相。”永乐十九年于谦考中进士。后来被封为御史。上奏对答的时候,言谈博雅流畅,皇帝也每次都认真倾听。汉王朱高煦谋反失败,投降的时候,皇帝命令于谦口头数落他的罪过。于谦义正词严、声色俱厉地斥责朱高煦,朱高煦被于谦骂得伏在地上直发抖,皇帝见了之后非常满意。

于谦奉命巡查各地,解决了很多地方疑难问题。河南靠近黄河的地方,不时有河水冲击而决口。于谦命令加厚修筑堤坝,按里程设置亭,每亭有亭长,责令督促统率修筑维护。并命令种树凿井,榆柳夹种在路的两边,使道路上没有口渴的人;大同孤零零地悬隔在塞外,按察山西的官员不能按时到达,他上奏书建议另外设置御史管理它。全部强取守边将官私自开垦的田地作为官田屯种,用它来资助边防用度。他的威望和惠德到处传播,连潜伏的盗贼听说他的名字都赶紧避开。

王振得势的时候,于谦由于刚正不阿得罪了他,被陷入狱。当时山西和河南的官民纷纷上书,请求释放于谦的人数以千计,连诸侯王也为他说好话。王振见众怒难犯,只好把他放了出来。

土木堡之变后,形势非常严峻,于谦当时担任兵部侍郎,由于兵部尚书邝婪战死,所以由他来负责兵部的事务。为了安定人心,皇太后任命成王朱祁钰为监国,代理皇帝职权,召集大臣商讨如何对付瓦剌的入侵。有个叫徐有贞的大臣说瓦剌现在兵强马壮,明朝又刚吃了大败仗,硬拼是肯定拼不过的,他说自己观察天象,北京城会遭到大难,所以建议把都城迁到南方去。于谦一听就很气愤,他反驳道:“主张逃跑的都该杀!京城是国家的命根子,要是一跑,国家就完了,大家难道忘了南宋的教训吗?”

他的一番话赢得了大多数人的赞同,反对他的人也慑于他的正气不敢说话了,纷纷推举他负责守城,太后和监国也都安下心来了。吏部尚书王直拉着于谦的手说:“国家现在依靠的是你这样的人才,今天这种情况,就算有一百个王直又有什么用呢?”

于谦一方面布置防御守城的兵力和将领,另一方面抓紧捉拿瓦剌奸细,还下令各地将领尽快带兵进京勤王。然后他上书朝廷,建议宣布王振的罪状,捉拿他的同党,以稳定民心,通过这些措施逐渐安定了京城的人心。也先俘虏了明英宗,觉得很高兴,把明英宗当做人质,挟持着他进犯北京。由于皇帝在他手上,沿途的守军不敢放手进攻,瓦剌军进展神速,很快就打到北京城下。针对这种情况,于谦等人上书,要求监国即位做皇帝,把英宗奉为太上皇,这样就能消除英宗在敌人手上的不良影响了。

正统十四年十月,瓦刺军抵达北京城下,在西直门驻扎下来,准备发动进攻。大将石亨认为敌人兵强,建议把军队撤进城,凭借城墙死守,这样瓦剌见短时间内攻不下来,也许就会主动退兵。于谦拒绝了这个建议,他认为这样就是对敌人示弱,反而会助长敌人的嚣张气焰,应该主动出兵,先杀他们一个下马威。

于谦把各路人马布置在京城各个门外,命令把城门都关起来,表示有进无退的决心。他还下令说如果将领上阵逃跑的,就斩将领,士兵逃跑的,就由后面的士兵就地正法。这样既严明了军纪,又表明了坚决保卫北京城的决心,大大鼓舞了将士们的士气。这时候,各地前来增援的人马也陆续赶到,都驻扎在京城外面,总共有二十二万人之多,更加坚定了大家必胜的信心。

于谦派遣几名骑兵前去诱敌,也先果然中计,派了上万人前来冲锋,结果中了埋伏,死伤惨重,连也先的两个弟弟都丧了命。也先大怒,调遣部队攻打西直门和彰义门,又被击退。

当时很多太监受于谦爱国精神的激励,加上看到瓦刺军败退,一下子冲出好几百人前去追击,结果反而把自己的阵形冲乱了。瓦刺军乘势反攻,打到土城的时候,连老百姓都爬到城墙上向瓦刺军扔石头土块,许多瓦剌人被砸得头破血流。一连打了5天,瓦剌军损失惨重,只好退兵。于谦看到挟持明英宗的队伍走远了,才下令开炮,炸死不少后面的瓦刺士兵,北京保卫战最后以明朝的胜利而告终。也先看到明英宗留着也没用,勒索了一大笔赎身费后就把他放回去了。

于谦性格本来就刚直,遇到有不如意的事,就抚胸叹息说:“这一腔热血,到底洒在什么地方!”看到那些怯懦的大臣、有功勋的旧臣和皇亲贵戚,内心颇轻视他们,于是怨恨他的人更多。明英宗复位后,对于谦当年扶持别人当皇帝有点不满,再加上被于谦斥责过的徐有贞和石亨说坏话,于是给于谦安了个谋反的罪名,把他杀害了。

史家评论:于谦任巡抚的时候,名声和功绩都显著,卓然怀有治理国家的才干。等到遭遇艰难危险的时候,他整治军队固守边境。景帝既已推心置腹,于谦也忧虑国事忘了家事,他关系到国家的安危,立志保存宗庙社稷,他的功绩伟大啊。事变起于夺门复辟,隐伏的祸患突然发生,徐有贞、石亨之流尽力排挤置他于死地,当时没有人不说冤枉。

11.才子徐渭发狂杀妻——《明史·文苑传》节选

徐渭,字文长,山阴人。他自幼聪颖过人,十多岁时就仿效扬雄的《解嘲》作《释毁》,长大后以同里季本为师,在当时非常有名气。

总督胡宗宪将他招到幕府管理文书。一次,胡宗宪得到一头白鹿,打算献给朝廷,令徐渭草拟奏章,并将其它门客所拟奏章一同寄给相处友好的学士,选择优秀的上奏。学士将徐渭所拟奏章上奏皇帝,世宗非常高兴,更加宠爱胡宗宪,胡宗宪因此更加看重徐渭。

徐文长常常与朋友在市井饮酒,总督府有急事找他不到,便深夜开着大门等待。有人报告胡宗宪,说徐秀才正喝得大醉,放声叫嚷,胡宗宪反而加以称赞。当时胡宗宪权重威严,文武将吏参见时都不敢抬头,而徐文长戴着破旧的黑头巾,穿一身白布衣,直闯入门,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