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二十五史故事精选大全
18755200000059

第59章 《新五代史》(2)

李存勖亲征叛军,但跟随的士兵纷纷逃散,李存勖急了,对身边人说:“刚才听说蜀国被平定了,得到了五十万两金银,我决定全部赏给你们。”他们回答:“陛下赏赐得太晚了,现在得到赏赐的人也不会谢你的。”李存勖听后大哭。他让主管内库的张容哥找出东西来赏赐给将士,张容哥说:“东西都给完了。”将士们大骂:“让我们的皇上落到这个地步,都是你们这些人造成的!”张容哥气愤地说:“明明是皇后吝啬,不愿意把财物拿出来赏赐军队。你们却怪在我头上,如果有什么不测,我说得清楚吗?”他说完后投水自尽。

郭从谦反叛,庄宗中流箭,伤重卧在绛霄殿廊下,渴得想喝水,后叫宦官送奶酪,不亲自看望。庄宗死,皇后与李存渥等人焚嘉陵殿,率百骑从师子门出逃。后在马上用皮袋装金器宝带,想在太原建寺当尼姑。在路上与存渥通奸,到太原就削发为尼姑。明宗即帝位,派人赐皇后死。晋天福五年,追谥曰神闵敬皇后。

史家评论:刘氏为瞒出生棒笞生父,为掌朝政残害忠良。她勾结伶官,聚财敛民。贪财为了享乐,但却没想到贪财也会让人丧命。

3.悲情才子李煜——《新五代史·李煜传》节选

唐后主李煜是南唐皇帝李琮的第六个儿子,他五个哥哥都死得早,所以他才能被立为太子。李璟死后,李煜继承了皇位,人称李后主。他虽然是个很聪明的人,但并没有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在处理国事上面,而是成天沉溺于填词作诗,根本不关心国事。他很器重一个叫韩熙载的大臣,认为他敢说真话,有政治才能。但实际上韩熙载是个放荡的人,他家里养了几十个小妾,那些小妾经常到外面私下侍奉宾客,李煜以此难为他,降韩熙载为右庶子,分到南都任职。韩熙载斥责众妓妾,单车上路,李煜高兴地留下他,恢复他的职位。不久众妓逐渐故态复生,李煜说:“我没有办法了!”对此非常失望。

韩熙载以前和李谷是好朋友,一起在北方为官。唐明宗即位后,韩熙载来到了南方。在临行的时候,李谷来送他,两人话别。韩熙载对李谷说:“江南如果让我当宰相的话,我一定能带兵北上,平定中原。”李谷却说:“中原如果让我当宰相的话,我收复江南和探囊取物一样容易。”李谷在后周时期果然当上了宰相,他率军攻打南唐,收复淮南。而韩熙载却毫无作为,可见这个人没有什么真本事。李煜器重这种人,说明他不善于观察人和用人。

开宝四年,李煜派他的弟弟韩王李从善到京师朝拜,于是被扣留没有送回。李煜亲自写奏疏请求让李从善回国,宋太祖皇帝不准许。李煜曾怏怏不乐,忧虑国势窘困,每天和臣子们宴饮,愁思悲歌不断。

五年,李煜下令降低规格。下诏书改称教,改中书、门下省爵左、右内史府,尚书省焉司会府,御史台为司宪府,翰林为文馆,枢密院为光政院,诸王都为国公,以尊崇朝廷。

李煜性格非常奢侈,喜好声色,又喜好佛教,高误阔论,不问政事。内史舍人潘佑上书极力论谏,李煜收捕他投入狱中,潘佑上吊而死。

宋朝强盛起来,宋太祖皇帝派使臣诏李煜去朝廷,李煜称病不去,后来宋兵攻克金陵。

李煜被俘送到京师,宋太祖赦免了他,封李煜为连命侯,拜为左千牛卫将军。

李煜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荒废的生活,风格柔靡,但是这并不是他向往的生活,多为空虚无奈;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题材扩大,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力。后人将他与李璟的作品合辑为《南唐二主词》。

史家评论:帝王兴起,天下一定归于统一,可以来的,就来;不可以来的,就讨伐;称帝割据的,必然被扫荡平定而后停止。

4.五代明君柴荣——《新五代史·周世宗本纪》节选

周太祖圣穆皇后柴氏,没有儿子,收养哥哥柴守礼的儿子作为养子,这就是周世宗。柴守礼字克让,因是皇后的亲族,拜为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吏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周世宗登位,加授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光禄卿。

北汉刘崇听说郭威去世,新登基的周世宗又是个年轻人,认为进兵中原的时机到来了,于是联合契丹人想入侵中原。周世宗听说刘崇和契丹人居然不顾道义,趁自己国丧期间兴兵,顿时大怒。他排除众议,决定御驾亲征。当时后周的军队素质并不是很高,周世宗知道凭借这么一支军队对付刘崇还勉强可以,但要对付身经百战的契丹骑兵可就麻烦了。他下诏招募亡命之徒,知道那些人武艺高强,而且不怕死。他下令,即使是山贼强盗,只要来从军,一律免罪。周世宗用这个办法招募了不少勇武之人,组成了一支强大的军队。

周世宗带领部队亲征,在高平遇上了敌军。有人来报:“刘崇手下有三万骑兵,另外还有l万多契丹骑兵,已经摆好阵势了。”周世宗下令出击,刘崇阵势严整,第一次冲锋并没有奏效。周世宗重新摆列好阵势,发动了第二次猛攻。没多久,大将樊爱能和何徽不战而逃,东面的部队顿时乱了阵脚。周世宗大怒,命人前去命令两人重新回来指挥作战,谁知道那两个胆小鬼居然说已经失败,不愿意再打了。周世宗亲自来到东面督战,他身先士卒冲入敌阵,将士们见皇帝都如此勇敢,一个个热血沸腾,不要命地猛攻敌阵,把敌人杀得大败。天黑的时候,敌人在江边摆好阵势,阻止周军的攻势,又被周军杀得大败。

一开始,风向对周军不利,但一交战,风向却突然发生变化,朝着敌人方向吹去。一时间飞沙走石,敌人连眼睛都没办法睁开,结果被打得根本无法还手。打了胜仗之后,周世宗下令追查那些临阵脱逃的人,把他们全部抓起来斩首示众,而那些英勇作战的将士都受到了很优厚的赏赐。在此之前,很多将领仗着手握兵权而不太听皇帝的命令,经过此事以后,那些骄兵悍将才开始有所收敛。

周世宗有三个皇后。其中宣懿皇后符氏,出生于高贵的将相之家,为人明敏果断,胸怀大志。最初嫁给李守贞的儿子李崇训。李守贞在汉做官,任河中节度使时,已有二心。

有一个术士善于听人的声音来判断吉凶,李守贞让家里人出来叫他听各人的声音,他听到皇后的声音,吃惊地叫道:“这是天下的母亲!”李守贞更加自负,说:“我儿媳都是天下的母亲,我夺取天下还有什么疑义呢!”于是决定反叛。

这时汉派遣周太祖讨伐他,过了一年,攻破他的城池。

李崇训知道不免一死,亲手杀掉家人,然后轮到皇后,皇后逃跑躲藏,用幕帐遮住自己,李崇训慌乱中没有找到皇后,于是自杀。

汉兵进入他家,皇后庄严地坐在大厅上,看着军士说:“郭公和我父亲有交情,你们不要动我!”军士们见此情景不敢逼迫。

周太祖听说后,认为一个女子能使乱兵不敢冒犯,很惊奇,对她加以安慰勉励,送回给符彦卿。皇后感激周太祖不杀之恩,拜周太祖为义父。

她的母亲因皇后夫家灭亡,而她一人在战乱中免于一死,认为是天幸,想让皇后削发为尼,皇后不愿意,说:“死生有命,这是天意。何必轻率地毁掉我的容貌头发!”周太祖对皇后有恩,而周世宗天性尤其英气勃勃,听说皇后这样,更加把她看得神奇不凡。到刘夫入死后,就娶她做继室。周世宗登位后,册封为皇后。

周世宗性情急躁常常暴怒,而事后又往往追悔,每次对手下人发怒,皇后必定从容地观察他的脸色,慢慢为手下人开脱,周世宗怒气也随之而消,因此更加看重皇后。

周世宗征伐淮南,皇后认为皇帝不宜亲自出征,坚决地劝阻他,周世宗不听。出师很久一无所获,又碰上酷暑大雨,皇后忧虑成疾而死去。议事的人因为正用兵打仗,请求简化丧礼,于是百官在西宫上朝祭吊,三天后脱去丧服,皇帝也在七天后脱去丧服,安葬在新郑,陵墓名懿陵。

后来,在北方收复三关时,周世宗患病,返回京城。仅仅十天后就去世了,梁王登位,这就是恭皇帝。

史家评论:唉!大公之道,是天下共同遵循的。事有是非曲直,即使父亲怜爱儿子,有时也不能为他谋私。周世宗很这么优秀的一个皇帝却短命,在位仅仅6年就去世了。他死后不久,大将赵匡胤夺取了皇位,建立了北宋王朝。

<;后人评价>;

《新五代史》在编撰体例方面改变了《旧五代史》的编排方法。《旧五代史》分梁书、唐书等书,一朝一史,各成体系;《新五代史》则打破了朝代的界限,把五朝的本纪、列传综合在一起,依时间的先后进行编排。《旧五代史》不分类编排列传;《新五代史》则把列传分为各朝家人传、死节传、死事传、一行传、杂臣传,等等。

由于欧阳修编写《新五代史》后于《旧五代史》,看到了《旧五代史》编撰者所没有看到的一些资料,他往往采用小说、笔记之类的记载,补充了《旧五代史》中所没有的一些史实。如王景仁、郭崇韬、安重诲、李茂贞、孔谦、王彦章、段凝、赵在礼、范延光、卢文纪、马胤孙、姚顗、崔税、吕琦、杨渥等传都或多或少地补充了若干事实,有些则插入比较生动的情节,以小见大,使读者加深对五代时期的人物和事件的了解。就历史资料方面而言,新五代史和旧五代史是可以互为补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