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二十五史故事精选大全
18755200000052

第52章 《旧唐书》(5)

史家评论:李靖出身草莽,但是忠义有嘉,不做与时势违背的事情,将功名贯彻始终。贤明啊,遇到战事出征,凛然决断。权位过重懂得避让,功劳越大越谦虚,壮美啊!

12.首席男宠薛怀义——《旧唐书·外戚传》节选

薛怀义,京兆鄠县人,本姓冯,名小宝,以卖台货为业,他身躯魁梧,强健有力,在洛阳做买卖,得以遇见千金公主的婢女。千金公主了解他后,进宫说:“冯小宝有非同寻常的资质能力,可以让他充当近身侍者。”因而得到武则天召见,对他的赏识厚待日甚一日。

武则天想隐蔽他的行迹,便于他在宫中进出,就将他剃发为僧人。还考虑到薛怀义不是世家大族出身,于是将他改姓为薛,让他与太平公主的夫婿薛绍联为一族,叫薛绍把他当自己最小的叔父侍奉。从此薛怀义进出宫廷都乘坐宫廷马厩的马,由宦官随身侍从,武氏在朝中有权势的众显贵官员,都匍伏在地行大礼谒见他,民间称呼他为“薛师”。

武则天垂拱初年,薛怀义劝说武则天在故洛阳城修复原白马寺,薛本人总领兴修;白马寺修复完成后,他自任寺院主持。薛怀义极其倚仗武则天的宠爱狂妄横行,他的下属犯法, 没有人敢于议论。左台御史冯思勖多次据法弹劾他,薛怀义在路上碰到冯思勖,命令随从人员殴打他,几乎致死。他又在建春门内的敬爱寺里面,另建庙堂殿宇,将敬爱寺改名为佛授记寺。薛怀义被授予左威卫大将军官职,封为梁国公。

薛怀义与法明和尚等编撰《大云经疏》,陈述符谶预言,称武则天是弥勒佛转世,做中华及东方诸国君主,李唐王朝运将要衰微。因此武则天改朝换姓立朝称“周”;薛怀义与法明和尚等九人一并封为县公,各赏赐不等的财物;一概赐予紫袈娑、银龟袋。他们随心所欲编造的《大云经疏》颁发天下,每个寺院各藏一本,命令各寺主持高僧登上法坛宣讲解说。

后来,薛怀义厌倦再进宫中,平时大多居住在白马寺,刺血绘画大佛像;又挑选体力强健的平民将他们剃度为僧,人数上千。侍御史周矩怀疑他心怀奸谋,上奏弹劾他,武则天不准奏;周矩坚持奏请弹劾,武则天说:“你暂且退下,朕立即命令他离去。”周矩回到御史台, 薛怀义也来到这里,骑着马顺着台阶下来,然后袒露胸腹仰卧在床榻上。周矩叫来御史台吏役,准备制止他,薛怀义突然骑上马离去。周矩将以上情况一一奏报武则天知道,武则天说:“这个和尚的疯病发作, 无法深究。他所剃度的僧人任凭卿审问论罪。” 周矩审讯他们, 将审得的情状全部禀报给了武则天,众僧人全部发配到边远的各州郡。武则天提升周矩为天官员外郎,最终,周矩遭薛怀义构陷,投入监牢,免去官职。

后来,有个叫沈南趚的御医得到武则天的宠爱,对薛怀义的恩遇渐渐衰减,薛怀义极为怨恨恼怒。证圣元年,宫殿失火,火烧新建的宣布政教的明堂、天堂,两座殿堂全部化为灰烬,武则天心中有愧但隐瞒了这件事,又让薛怀义担任使臣监督兴修;并在再建的明堂下安放了九州鼎,用铜铸成十二生肖塑像,分别放在与自己本命星相应的干支辰位上,各生肖铜塑都高达一丈。薛怀义亲自做呼喊号子的头人率领役工安放生肖铜塑。此后,薛怀义更加骄纵傲慢,武则天对他厌恶起来,叫太平公主挑选体力强健的宫中妇女数十人,对他严密防范,考虑如何对付他。有人告发了薛怀义的阴谋,太平公主的乳母张夫人命令强壮的卫士捆住薛怀义将他勒死,然后用车子载着他的尸体送到白马寺。薛怀义的近侍僧众,全都流窜逃亡到遥远荒僻的地方。

史家评论:外戚里面的贤者,懂得避宠畏权。不懂得避免招惹祸患的人,很少有能保全的。福气过满了就会衰败,势力过大者就容易颠覆。武则天目光敏锐,能够分辨错对。

13.高力士弄权——《旧唐书·宦官传》节选

高力士,潘州人,本姓冯。武则天喜欢他的聪慧机敏, 况且年幼仪美, 就让他在身边供奉。后因高力士犯了小错,被鞭打赶出。一年后,武则天又召其入宫。高力士身长六尺五寸,天性谨慎细密,擅传诏令,授官宫闱丞。

景龙年间,玄宗在藩国,高力士对他倾心侍奉,因此获得了玄宗的恩宠。到唐隆年间平定内难,玄宗便表奏高力士进入太子官署内坊,每日侍奉左右,被提拔为朝散大夫、内给事。那时候,宦官逐渐权重,往往担任监军之职。监军则权力超过节度使,出使则令各郡惊惧退避。其郡县丰饶,宦官一到军中,则所期望的以千万钱计算,修功德所获捐款,买鸟兽所费资金,每到一处,则不止千贯。当时京城中最豪华的宅第,京畿内最好的田产、果园、池苑,宦官竟占其中一半。

每有四方进呈上奏文表,一定会先呈送给高力士,然后再转给玄宗,小事高力士便自行裁决。玄宗常说:“高力士应承于前,我歇息则安稳。”这样一来,很多人都来依附高力士,以期其在君王前讲好话。肃宗当太子的时候,称高力士为二兄,诸王公主都称呼“阿翁”, 驸马们称其为“爷”。高力士在寝殿傍帘帷中休息,殿侧有一院落,其中有修炼功德之处,雕饰琢磨得璀璨夺目,极其美观精妙。岭南节度使于潘州找到高力士生母麦氏送至长安,高力士让两位老妇人同处高堂,美食供养。金吾大将军程伯献与高力士结拜为兄弟,麦氏去世, 伯献在灵前筵间,披头散发,穿戴孝服,接待来宾吊唁酬答,很不成体统。

开元初年,瀛州吕玄晤在京城做官,他的女儿长得很漂亮,高力士娶了她为妻,提拔玄晤为少卿、刺史,吕氏子弟都做了王傅。吕夫人去世,葬于城东,葬礼很隆重。中内地方官员争相赠送祭祀物品的,充溢京城大道,从高力士宅第到墓地,车马络绎不绝。

高力士家资殷实丰厚,非一般王侯所能比拟,他曾经在来庭坊建造宝寿佛寺、在兴宁坊修建华封道士观,宝殿珍台之宏富,与国力相当。高力士还在京城西北截取澧水建造碾房,五轮同转,每日可碾三百斛麦子。

后来又有一个宦官袁思艺,特别承蒙玄宗恩宠。然而高力士为人乖巧谨慎,大家都很喜欢他;思艺骄狂倨傲,人皆疏远惧怕。天宝十四载,玄宗命令设立内侍省,有内侍监两名, 官阶正三品,由高力士、思艺分别担任。玄宗出巡蜀地,思艺跑去投靠安禄山,高力士则侍奉玄宗至成都,晋爵为齐国公。

上元元年八月,逊位后的玄宗移居太极宫甘露殿,高力士与宦官王承恩、魏悦等人,因侍从太上皇登长庆楼,被李辅国设计陷害,流放黔中道。高力士行至巫州,见当地荠菜多而人们却不懂得食用,感伤不已而歌咏道:“两京作斤卖,五溪无人采。夷夏虽不同,气味终不改。”宝应元年三月,遇大赦回返京城,到郎州,碰到流放之人谈及京城事,才知太上皇已去世。高力士北望号啕痛哭,吐血而死。

史家评论:宦官的兴起,始于秦、汉。赵高、阎乐这等宦官,竟然变乱了秦始皇的宗室。帝王治理天下,内有宰相辅臣,外有边疆大臣,怎么能让宦官参与朝政呢?

<;后人评价>;

《旧唐书》具有不可抹杀的价值,它保存了丰富的史料,记事比较详细,便于读者了解历史事件的过程和具体情况,因而受到重视。

《旧唐书》还保存了不少很有价值的文章。如《吕才传》、《卢藏用传》分别登载了两人反迷信的重要文章,《贾耽传》登载了他进奏所编地理图志的表奏。这些都是中国思想史和地理学史的重要文献;《旧唐书》记述唐代少数民族以及外国的情况,超过以前各史,保存了唐代民族政策与对外关系的史料;《旧唐书》编撰所遵循的指导原则是纂修须按于旧章,即忠实于唐代遗留下来的原始资料,对历史事实的记载完全按照当时人的思想认识,这样就真实地反映唐代不同时期的思想认识和时代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