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二十五史故事精选大全
18755200000049

第49章 《旧唐书》(2)

率。当时附近有好几支起义军,经常前来骚扰,但他们都不招惹窦建德。当地长官因此认为窦建德和那些人有勾结,把他全家老小抓起来杀掉了。窦建德听到家人遇害的消息后,带了两百人前去投靠高士达。后来孙安祖被杀,他的部下全都来投靠了窦建德。从此窦建德的势力壮大起来。他待人宽厚诚恳,和士兵们同甘共苦,大家都愿意为他效死力。

几年后,朝廷派兵前来围剿高士达,高士达认为窦建德比自己强,就把军队都交给了他。

窦建德请高士达看守物资,自己挑选出7000人前去应战。他假装成和高士达有矛盾而背叛的样子,高士达也宣布窦建德背叛了自己,还杀了一个妇女,说她是窦建德的妻子。窦建德向前来围剿的官军诈降,让他们松懈下来,然后发动突然袭击,将官军杀得大败。从此窦建德的势力更加兴盛。

不久,杨义臣率部前来讨伐,击破了另一支起义军,乘胜进入了窦建德的地盘。窦建德建议高士达避其锋芒,拖垮对方,趁敌人疲倦的时候再出击。但高士达被以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听他的话,贸然领兵出击。开始的时候取得了小胜,高士达骄傲起来,结果被杨义臣击败,自己也战死了。窦建德手下没剩多少人,只好逃跑。跑到饶阳后,在那里重新发展,很快恢复了元气。

当时其他起义军抓到隋朝的官吏和士人后,不分青红皂白一律杀掉,只有窦建德得到那些人后会以礼相待,所以很多士人都来投奔他。隋朝的很多地方官害怕被别的起义军杀害,纷纷向窦建德献城投降,窦建德的实力猛增,士兵多达十几万。

一年后,窦建德自称长乐王,建立了农民政权,多次打败前来围剿的官军。河间郡的王琮多次抵抗窦建德,杀了很多人。隋炀帝死讯传来,河间粮食又吃光了,王琮只好投降。窦建德和王琮说起隋炀帝的死,王琮伏在地上痛哭不已。窦建德深受感动,也哭了起来。部将们都很恨王琮,请求窦建德杀了他。窦建德说:“王琮是个义士。我想提拔他,好鼓励那些忠臣,怎么可以杀他呢?以前我们当强盗的时候可以随便杀人,现在要拯救百姓,争夺天下,不能杀害忠良。”于是重用了王琮。从此以后归降他的郡县越来越多。

李渊建立唐朝后不久,宇文化及也称帝了。窦建德认为宇文化及杀害隋炀帝,自立为帝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决定讨伐他。当天就带兵攻打宇文化及,连战连胜,将宇文化及击破,杀死了宇文化及等人。

窦建德每次打了胜仗后,得到的战利品都会分给手下的人,自己什么都不要。他吃穿都很简单,也不好女色,待人宽厚。但他也有大义上的原则,他本来和王世充结盟,王世充称帝后他马上与其断绝了关系。

窦建德认为唐朝是他的主要竞争对手,所以先发制人,向唐朝发动了进攻。他先攻打相州,李神通战败逃走。然后又打下了黎阳,俘虏了李世劲和李神通。滑州刺史王轨被仆人杀死,仆人带着他的头向窦建德投降。窦建德说:“奴仆杀主人是大逆不道。我怎么可以接纳这样的人!”他将那个仆人杀死,把王轨的头送回滑州。滑州的百姓很感激他,当天就率城投降了。

窦建德让李世勋镇守黎州,不久李世劫逃回了唐朝,但他的父亲被留了下来。窦建德手下的人要求杀李世勋的父亲,窦建德说:“李世劲本来是唐朝的人,他不忘自己的主人,逃了回去,这是忠臣的行为。而且他的父亲又没有什么罪。”最后也没有杀李世勐的父亲,把他和李神通等人安排在专门的地方,以礼相待。

窦建德手下有员大将名叫王伏宝,有勇有谋,立了很多功劳。有很多人嫉妒他,在窦建德面前诬告他造反,窦建德相信了,杀掉了王伏宝。王伏宝临死前说:“我并没有罪,大王为什么要听信谗言,砍掉自己的左右手啊!”王伏宝死后,窦建德作战就经常失利了。

窦建德连战连败,最后被李世民打败俘虏。虽然窦建德为人仁厚,对唐朝被俘的官兵都很好,但是唐朝统治者还是怕留下后患,将他押解回长安后就把他杀了。

史家评论:建德在家乡以义闻名,后来占据了河朔,抚慰士卒,招集贤良。杀死了宇文化及,不杀徐盖,沉着镇定英明善断。但是后来宋正本、王伏宝被谗言杀害,于是还是覆灭了,可谓有个好的开始却没有好的结束。这就是天命有归,不是人力所能扭转的。

5.平阳公主统率娘子军——《旧唐书·平阳公主传》节选

平阳公主是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女儿,母亲是太穆皇后窦氏。高祖就要起义时,公主和她丈夫柴绍都在长安,高祖派人秘密通知他们前去。柴绍对公主说:“老大人要扫清天下灾难, 我要去参加起义。我们一起去是不可能了,我一个人走又担心你日后遭受祸患,想个什么办法呢?”公主说:“你应该快去。我是一个妇女,到时容易隐藏,自己另想办法。”柴绍立即秘密赶到太原。

公主于是回到讄县乡下的家里,花掉家产,招募山里逃亡的人,得到几百名,起兵响应高祖。当时有个少数民族山大王何潘仁在司竹园邀集了一伙人,自称总管,还没有找到归属。公主派仆人马三宝去用利害关系说服他,他就跟随公主去打讄县城,攻下了。马三宝又去游说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伙草寇,他们各自带领几千人众到县城会合。这时京城留守官员接二连三地派兵讨伐公主,马三宝、何潘仁一次又一次地挫败了他的锐气。公主扩大地盘打到銩稨、武功、始平三县县城,都攻陷了。每到一地都宣传法纪,严禁士卒抢劫民众财物,因此各地投奔她的人很多,队伍发展到了七万人。公主派秘密使者去报告高祖,高祖非常高兴。

义军渡过黄河后,高祖派遣柴绍率领几百骑兵赶到华阴县,靠近终南山迎接公主的队伍。这时公主带领一万多精兵跟太宗李世民的部队在渭北会合,与柴绍各自分设将帅营帐,一起包围京城长安,军队里把她的队伍叫作“娘子军”。长安平定后,高祖封她为平阳公主,由于她有独特战功,每回赏赐规格都比其他公主高。

高祖武德六年,公主逝世。准备安葬时,高祖命令增加四十人组成的羽葆、鼓吹、大车、旌旗、班剑仪仗队伍作为前导,全副武装的勇士作为后卫举行送葬仪式。负责礼仪的太常卿向高祖上书说,按照礼仪制度,为妇女送葬不用鼓吹乐队。高祖说:“鼓吹是军乐。从前平阳公主在司竹园起兵响应起义,亲自指挥作战,建立了克敌制胜平定天下的大功。周文王姬昌妃太姒,被武王姬发列入十个具有治国平乱才能的大臣,平阳公主按功勋应当列入辅佐大臣,不是普通妇女能够比的。怎能没有鼓吹乐队!”于是特地增加这项仪仗,来表彰她的特殊功业; 依惯例叫有关部门按照“明德有功曰昭”的规则,给予平阳公主的谥号为昭。

史家评论:响应唐高祖起兵,深得民众拥护,建立了强大的娘子军,为攻下长安立下了巨大功绩,封为平阳公主。多有军功,是女中英雄啊!

6.房玄龄千古流芳——《旧唐书·房玄龄传》节选

房乔字玄龄, 齐州临淄县人。父亲房彦谦,爱做学问,广泛涉猎儒家经典,曾任隋朝的泾阳令,《隋书》里有《房彦谦传》。

房玄龄小时候聪慧敏捷,博览群书,擅长草书、隶书, 会写文章。曾经跟随父亲到京城,当时天下太平,舆论都认为国运会很久长,房玄龄却私下里对父亲说:“隋帝本来没有功业德行,只是欺骗迷惑百姓,不替后代做长远打算,混淆了嫡庶子的亲疏尊卑关系,致使互相倾轧争夺,太子王侯,比赛着纵欲享乐,最后必然自相残杀,不能保全帝位国家。眼下虽然太平,它的灭亡可以很快等到。”房彦谦听了又惊恐又诧异。

适逢义军进入关中,太宗李世民到渭北攻占土地,房玄龄驱马奔赴军营门前请求见李世民,两人一见如故,房玄龄从此便尽心尽力,为李世民出谋献策。每当平定叛军,人们争先恐后寻求珍宝文物,房玄龄单单急着接纳人才,安排到幕府供职。

天下平定后,隐太子李建成见太宗李世民功德最高,产生了猜忌。太宗有一次到隐太子那里,吃了东西,发现中毒,回到自己府中全府震惊,又无法处理这个问题。房玄龄因此对长孙无忌说:“我有一个主意,不如仿效鲁周公姬旦诛杀、流放叛乱的管叔、蔡叔来辅佐成王姬诵的做法,对外使得天下太平,对内使得朝廷安定,以礼仪孝敬侍奉太上皇帝。丧失国家政权和牺牲个人生命名声,哪种损失重大?”长孙无忌说:“早有这个想法,没敢说出来,你的话,完全符合我的心意。”长孙无忌就到秦王府把这事告诉了李世民。房玄龄劝李世民说:“您的功德高于天大于地,应当君临天下,这是上天的帮助,不是靠人强求的。”因此跟秦王府属吏杜如晦同心合力辅佐李世民。

隐太子即将发动事变时, 李世民命令长孙无忌召唤房玄龄和杜如晦, 叫他们道士打扮, 秘密来到阁中商议对策。太宗登上帝位的贞观元年,房玄龄接替萧王禹任中书令。论功劳大小进行奖赏,数房玄龄以及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个人为第一等, 晋升房玄龄以邢国公的封号,赐予他收纳一千三百户租税的实封。

房玄龄负责统管朝廷各部门政务以后, 他忠于职守从不懈怠,尽心竭力,不愿出现一点失误。听到别人的优点长处,就像是自己有那优点长处一样高兴。他熟悉百官的情况,多讲优点来鼓励他们,研究制订法律条例,立意是宽容公正。取用人才不求全责备,不用自己的长处苛求别人,按照才干安排职务,出身低微也无妨碍。公众舆论赞扬他是贤相。他有时出了差错被皇上批评,就一连几天在理事的朝堂里叩头请罪,惶恐不安,好像无地自容。

房玄龄后来在担任尚书左仆射的同时兼任太子少师。这时皇太子李治就要举行拜师仪式,备办了礼物等着他,房玄龄迫切地希望降低自己的权位,又不敢上表陈述,就自动回家去了。有识之士没有谁不尊重他的辞让精神。房玄龄自从官居中书令、尚书左仆射十五年时间,女儿嫁给了太宗的儿子韩王李元嘉为妃,儿子房遗爱娶太宗的女儿高阳公主为妻,实在显贵到了极点,多次呈表辞职,太宗老是劝阻。

贞观二十一年,太宗在终南山翠微宫休养,任命司农卿李纬为民部尚书。房玄龄这时留守长安, 有个官员从长安来到翠微宫,太宗问他:“ 房玄龄知道李纬担任民部尚书后有何看法?”那官员回答:“房玄龄只是说李纬的胡须漂亮,再没说别的。”太宗很快调任李纬为洛州刺史,当时太宗把他的话简直当了行为准则。

贞观二十二年,太宗在玉华宫休养,当时房玄龄老病发作,太宗下诏让他带病统管留守长安的事。后来病情逐渐沉重,房玄龄赶到玉华宫,坐着担舆让人抬进宫殿,快到太宗座位跟前才下来。太宗一见就对着他流泪,房玄龄也感动得声音哽咽无法承受。太宗下令派遣名医抢救,负责太宗伙食的官员每天送御膳给他。如果病情略有好转,太宗就喜形于色; 如果听说病情加重,就面带伤感。后来房玄龄病情恶化,于是凿穿院墙开了便门,太宗不断派遣中使探望。太宗还亲临病榻,握住房玄龄的手诉说别情,悲痛得承受不了。皇太子也到房玄龄的床前跟他诀别。当面任命他的儿子房遗爱为右卫中郎将,房遗直为中散大夫,让他亲眼看到儿子们官高名显。不久房玄龄逝世,终年七十。

史家评论:房玄龄、杜如晦两个人,都以经世之才,又恰好碰到了明主,于是出谋献策,使得国家四海升平。当时的人都用他们比拟汉朝的萧何、曹参!房玄龄知杜如晦眼光宏远能决断大事,杜如晦知道房玄龄善于筹措谋略,两人贤达,相辅相成。如果用以前的先贤比拟,那么房玄龄就是管仲、子产,杜如晦则是鲍叔、罕虎了。

7. 谏议大臣魏征——《旧唐书·魏征传》节选

魏征字玄成,巨鹿曲城人。魏征幼年丧父,家境贫寒,穷困失意却有远大志向,不从事谋生的职业,出家当了道士。他喜爱读书,能融会贯通,见天下越来越乱,特别留意先秦纵横家的学说。李密起兵后,魏征投靠了他。魏征对李密提了十条计策,李密很欣赏那些计策,但是却没有采用。久而久之,他对李密很失望,认为李密成不了大业。

李密失败后,魏征跟随他一起投降了唐朝。到了长安后,魏征很久都得不到重用,于是请求让自己去安抚山东地区。当时李世勘还没有投降,魏征给他写信,将其劝降。窦建德攻下黎阳后,魏征当了俘虏,窦建德失败后他再次回到唐朝。李建成听说魏征很有才干。于是将他任命为太子洗马,很器重他。魏征见李世民的势力太大,劝李建成要早做防备。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找来魏征,问他:“你为什么要挑拨我们兄弟二人的关系?”魏征说:“太子如果当初听了我的话,就不会落到现在这个田地了。”唐太宗其实并没有责怪魏征的意思,他知道魏征是个有才能的人,登基后将他任命为谏议大夫。

唐太宗励精图治,想建立一番丰功伟业。他多次把魏征请到内室,向他询问得失。魏征很有才能,而且性情耿介,从来不会屈服。唐太宗和他谈话,都能欣然采纳他的意见,魏征很高兴能够遇到明主,所以更加努力地进谏。唐太宗曾经说过:“魏征前后给我提了两百多条意见,如果不是一心为国的话,那是不可能办到的。”不久,有人弹劾魏征徇私,唐太宗派温彦博去调查,查出是诬陷。温彦博上奏说:“魏征身为大臣,应该检点自己的言行,但他却不能避开嫌疑,所以才会有谣言出现。虽然他并没有徇私,但也有应该责备他的地方。”唐太宗命温彦博去责备魏征,并告诫他以后要多注意下影响。魏征不服,上奏说:“我觉得君臣之间应该相互和谐默契,像一个整体一样。哪能不顾公道,只注重自己行为的影响的?如果大家都这样做的话,国家迟早完蛋。”唐太宗很吃惊,对他说:“我知道错了。”魏征继续说道:“我希望陛下让我做良臣,不要让我做忠臣。”唐太宗不明白,问道:“这也有区别?”魏征回答道:“后稷、契和皋陶他们属于良臣,而关龙逢和比干是忠臣。良臣能让自己和君主都获得美名,而忠臣只能让自己遇到杀身之祸,还给君主留下骂名,两者区别很大的。”唐太宗接受了他的意见,并赏给他500匹绢。

唐太宗到九成宫居住的时候,有宫女要回京城,住在县城的驿站里。不久右仆射李靖和侍中王硅也来了,县吏按照规定让宫女们搬走。唐太宗知道这事后很生气,说:“李靖那些人也太霸道了!当地官吏为什么偏袒李靖而怠慢我的宫女?”就下令查处那些人。魏征劝阻道:

“李靖他们是陛下的心腹大臣,而宫女只是给皇上皇后打杂的奴婢。要论各自的职守,两者根本没得比。再说李靖等人因公外出,各地官吏要向他们打听朝廷的纲纪,回来后,陛下也要向他们询问民间疾苦,他们当然应该和下面的官吏见面。至于宫女,除了要供给她们饮食之外,官吏没有义务去参见她们。如果以这种罪名处罚他们的话,恐怕对陛下仁德的名声不利。”唐太宗才息怒,宣布不追究县吏和李靖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