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二十五史故事精选大全
18755200000032

第32章 《魏书》(3)

当地少数民族羌族的人深居于山谷之中,虽然同当地的人互相攀结,但朝廷的人极少到那个地方去。李洪之派人砍伐山林开辟道路,路宽十余步,向那里的羌人显示要派兵前来的架势,并把军队开到他们的边境之地。山里的羌人十分害怕。李洪之带领几十名骑兵进到他们的村寨里,安抚他们的妻子儿女,向他们询问痛苦忧患,并给他们送去必要的物资。羌人们皆大欢喜,主动请求把他们编入户籍,课纳户税,从那里所得到的户税收入十倍于以往。李洪之善于治理戎夷,能够做到恩威并举,然而认为他施政苛刻厉害的说法在朝野之中都有所闻。

当初,李洪之地位微贱的时候,他的妻子张氏帮助李洪之经营家中的资产,他由贫困而至于富贵,也多得益于他的妻子张氏,家中男女人口达几十人。李洪之后来又娶了刘氏, 是刘芳的堂妹。李洪之对刘氏非常敬慕尊重,而对张氏则逐渐疏远轻视,把她们分开在两所宅舍居住,而偏厚刘氏之室。从此两个妻子之间妒嫉争宠,经常在他面前互相告状争辩,两方面的母子,往来相处如同仇敌。李洪之后来到西州,就让刘氏跟随在身边。

李洪之平时不怎么清正廉洁,经常接受他人的财物。当时高祖开始建立官禄制度, 法制禁令相当严峻, 负责监察的官员听说李洪之接受贿赂之事, 没有一个不主张严加追究的。于是李洪之被逮捕送到京师。高祖亲临太华殿,在殿前集会朝廷群官,有关官员向皇帝启奏李洪之受纳赃物很多,又兼以为官残酷暴戾。高祖亲自责备他的罪过,但因为李洪之是朝廷大臣,就决定听任他在家中自杀。

李洪之生性激昂慷慨,无论什么事都能够忍受,他生病的时候用艾灸治疗,每个艾炷周围将近两寸,头部和双脚十多个穴位上,同时用艾炷烧灼,但他却谈笑自若,不停地接待宾客。到他将要自尽的时候,他从容地沐浴完毕,更换好衣服。他让守卫他的士卒扶持着,出出进进环绕着家中庭院走遍各处,像这样一而再再而三,久久地哭泣长叹,最后才躺下把毒药喝掉。

史家评论:士人树立名声,途径不一样,有的以循规矩遵仁良而进升,有的因严酷残忍而著名。伤人肌肤,等同于木头石块;轻视人的性命,看作连猪狗都不如。长期作恶不改,很少有如此的。所以李洪之等人有的身陷于死罪杀戮,有的忧愁愤怨而颠覆陨灭。以不同的途径都死亡了,各人都是罪有应得。

9.房氏割耳明志——《魏书·列女传》节选

巨鹿人魏溥的妻子,是常山房家的女儿。父亲房堪,搪任慕容垂的贵乡太守。房氏温婉顺从高雅聪明,少年时就有贞烈的操守。

十六岁时,丈夫魏溥患病快死,望着她说道:“人生如白驹过隙,死了不足遗憾,只是夙愿和志向,死后就再也不会知道了。深感痛心的是母亲衰老家境贫困,供养侍奉没有依靠;孩子尚在婴幼,血脉香火孤苦艰危。这就是我抱恨黄泉而难瞑目的。”房氏流着泪哭着答道:“我有幸承蒙先人的教导,出嫁侍候夫君,打算终生服侍你。有这样的心愿却不能实现,这是命运。老夫人在堂,婴儿在襁褓,只恨我就一个身体,不能陪你一起长辞人世。”不多久魏溥就死了。

到了大殓的时候,房氏拿起刀割下左耳,丢进棺材中,接着说:“鬼神如果有知,就等着到黄泉相会吧。”鲜血泉涌,协助丧事的人全都悲哀惊异。

婆婆刘氏止住哭对她说:“新丧夫的媳妇为什么要这样!”房氏答道:“新丧夫之妇年轻就遭此不幸,我实在是考虑到父母可能不了解我的想法,希望用这种做法来自我发誓罢了。”在场的人无不感动悲怆。

那时儿子魏缉生下来还不到百天,她在后房之内哺育抚养,从未出遇门。而且终生不听丝竹音乐,不出席宴饮。

魏缉十二岁,房氏的父母还活着,于是回娘家居住。父亲兄长依然有将她别嫁的想法,魏缉暗中听到了,就告诉了母亲。房氏就叫人赶车撒谎说她要到某地去一趟,于是就偷跑了回来,娘家人不知道。走了数十里才发觉,兄弟忙来追赶,房氏哀叹着不肯回去。她就是如此执着自己的信念。

史家评论:妇女的事务,只在于纺织缝绣、柴米油盐而已。至于像嫫母在轩辕家的训则,娥皇成就虞舜的大业,涂山氏的三位妇女,协助兴旺了两个邦国,她们就绝不是一般的匹妇了。还有一些明晰知识表现操守,文辞和言论均达到要求,名声来自闺阁家庭,称誉显耀于列邦列国,各代都不乏其人。

10.赵修小人得志——《魏书·恩幸列传》节选

赵修,字景业,赵郡房子人。赵修原本在东官任事,为太子左右的护卫。世宗元恪即位后,他仍旧充当禁中侍卫,皇帝对他的宠爱和待遇日益深厚。但是他天性愚笨,不熟悉写字作文章,因此不能参与舞文弄墨之事。

世宗亲政以后,每次升官设宴庆贺,世宗都亲自到赵修家中赴宴,朝廷的王公卿士都跟随而往,世宗还要亲自探望赵修的母亲。

赵修酒量极大,每逢饮宴都要逼劝他人饮酒,即使是北海王元详、广阳王元嘉这样的权贵也不放过,一定要让他们大醉方休。每逢郊庙祭祀,赵修都乘车在皇帝身边相陪。出入皇家官苑,也常常骑马径直进入。

咸阳王元禧被杀以后,赵修为他的父亲办理丧事时,自王公以下的文武百官没有不来吊祭的,用来盛酒的犊车以及祭祀拜奠用具,多得填塞了门街。赵修在京师为父亲墓地制作碑铭,运驮石兽、石柱都征用民间的车牛,传达到本县。殡葬所花费的钱财,全部出自公家;丧事所用的车近百辆,沿途所需的费用也全都出自官府。

当时朝廷将举行武艺演习,世宗留下赵修要他一同前往。赵修惟恐误了葬期,便乘驿马赶赴葬会,左右随从和特使几十人。赵修一路上嬉戏玩乐,一点悲戚的样子也没有,有时还与宾客一道抢掠妇女,让她们赤身裸体供其观赏,随从的人都议论纷纷,背地里骂他没有节操,无不对他既害怕又厌恶。

这一年,赵修又扩建房宅,兼并他人许多土地,他屋门深幽,厅堂宽敞高大,廊宇宏伟,园林曲折,其富丽堂皇可以与诸王爷府相比。

赵修出身于卑贱的行伍,暴发致富贵,十分傲慢无礼,为众人所痛恨。慢慢地朝廷中就有人婉言向皇上检举他的罪行。开始的时候,王显恭顺地依附赵修,后来因私愤而产生了矛盾,便暗中注意赵修的过失,谋划陷害并惩治他,而赵修对于自己的过错和短处,却不加以注意和悔改。王显则收集他的前后所有的过失,列举他在葬父途中淫乱不轨的行为,又掌握了他与长安人赵僧拊图谋藏匿玉印的事件。高肇、甄琛等人也罗织赵修的罪状,秘密报告皇上,原先甄琛和李凭等人极力迎合赵修,无所不至,现在害怕受到牵连,就争相检举斥责,帮助抨击惩治赵修。

于是皇帝下诏书道:“小人难抚养,朽木不可雕,犯下种种罪恶又不思悔改,岂容再对其爱抚姑息。可将他鞭打一百,发配到敦煌充军。其家宅修造的役徒立即停工。其在宫内任职的亲信一律逐出。朕由于看人和处理不明,豢养了这样一个豺狼之徒,回顾以前的谬误,确实有愧于臣民,但可以作为借鉴,时时告诫自己,用来报答朝野上下之期望。”

这一天,赵修在领军于劲的府第同他赌博,筹码还没有赌完,几个羽林军相继而至,说皇帝有诏令召他前去。赵修大惊,起身跟随出门,一路上羽林军士牵着赵修乘的马直达领军府。甄琛和王显监督执行对赵修的处罚,事先准备好五个有力的人轮流鞭打,想用此法将他整死。圣旨决定鞭打一百下,但实际打了三百下。

赵修一向身体肥壮,腰阔背圆,能够忍受鞭打的痛楚,受刑时身子动也不动,三百鞭打完后,甄琛等人立即召来驿马,催促他出发离京。出了城西门,赵修已不能直起身子,就被捆绑在马鞍上,赶着马急速奔驰。赵修的母亲和妻子在后追随,不能同他说话。就这样行走了八十里,赵修就死去了。

史家评论:不过奉承君主的颜色,偷取主子的光宠,威风像秋风,气焰如夏日,哪朝哪代又没有这类的人呢?这正是周公告诫朋党,诗人痛诋群小的原因所在。赵修之流只是出于近习趋走之地,坐着擅施刑威,势倾城乡,得之无道,君子是瞧不起的。

11. 建筑大匠蒋少游——《魏书·术艺列传》节选

蒋少游,乐安博昌人。在慕容白曜平定东阳的时候,蒋少游被俘而到了平城,成为平齐人,后被发配到云中当兵。蒋少游性格机敏灵巧,擅长绘画和雕刻。他颇有文思,经常吟咏诗句,有时还写一些小诗。

后来蒋少游寄居在平城,以代人写书信赚钱维持生计,仅仅在市镇上有些名气。蒋少游后来被朝廷征召到中书省当写书生,与高聪一同依附于高允。高允器重他们两人的文章写作才能,就向朝廷同时举荐他们二人,蒋少游与高聪一道补任中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