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俞源:神奇的太极星象村
18741300000005

第5章 俞源古村落的形成发展

俞源古村落位于浙江武义县西部,是武义县俞姓聚居的大村。古村俞源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民间有“宣武咽喉,括婺要冲”之说。它地处括(丽水)婺(金华)交界,北去金华45公里,南往丽水90公里。因东西群山阻隔,括婺之间唯有一条南北通道,古时近道旱路往返二地必经俞源,俞源便成为客商、肩贩的集散地,由此一度带来俞源经济的繁荣,成就了俞源村的形成和发展。俞源村北经王宅镇距县城20公里,东连宣武乡,南界坦洪乡,西倚陶村,距延福寺12公里。俞源村庄呈北斗形,群山环抱,峙耸绵延,林木茂盛。村东村南有两条小溪,一条发源于清风岭,一条发源于九龙山,两溪在村头汇合,当地称之为俞源溪,向北绕村而过,流入武义江,属钱江水系。村口溪呈S形,有300年以上古树70余棵,古朴苍劲。(1)

第一节 俞氏的兴起与宗族发展

一、俞氏宗族的渊源与早期发展

俞源俞氏宗族的渊源是个谜。记载族史、村史的权威典籍《俞氏宗谱》对俞源始祖有两种解释,一是“陷柩结藤”说,二是“雅爱山水”说。“陷柩结藤”说法依据的是俞氏22世孙、廪生俞大章在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修撰宗谱时所写的《增修宗谱序》的记载:“盖自始祖讳德公者,原籍杭城,授官于松邑教谕,在任辞世,而行柩以回经宿于斯,昼夜之顷,柩遂陷地,紫藤结络,次日柩不果行即庐墓之。虽不敢云所居成聚,爰处数载家业渐兴,而人丁亦渐盛焉。”这段叙述所说的大致是,俞源的始祖俞德,原籍杭州,南宋时期在松阳县任儒学教谕,病逝于任上。其子俞义,护送父亲灵柩回故里,途经处州与婺州交界的朱颜村时,天色已晚,停柩投宿。没想到奇迹发生了,一夜之间,停放在溪边草地上的灵柩竟然下陷入地,且被紫藤缠绕起来。俞义暗参其中机缘,认为这是块风水宝地。围观村民也纷纷议论:这是天意!于是,俞义便留柩不行,置地卜葬,自己留下来守墓。丧期届满,俞义与当地女子成婚,繁衍后代。但这种说法支持者不多。

“雅爱山水”说在俞氏宗谱中则有多种版本记载。如明朝万历四十二年(1614)编撰的家谱中后序上写道:“始祖处约府君德者??雅爱山水之奇,数游览括婺间,见婺界有所谓九龙山者,其下溪山秀丽,风气回环,欣然有卜居之想矣,仕无几何,辄尔脱却名利关,创此安乐境,则今俞氏千百世不拔之业实托始焉。”这段叙述大致说的是,俞德小时跟随在义乌任佥判的父亲一起生活,学业卓著,南宋时被“征辟”为松阳县儒学教谕(相当于现在的县教育局长的职务)。从俞德的家乡到松阳,当时只有一条山路,九龙山下的朱颜村是必经之地。屡次往返于此的俞德,十分喜爱这里的秀丽山水,他觉得反正“仕无几何”,便选择“脱却名利关,创此安乐境”。依笔者之见,这种说法似乎更有说服力。

原因之一:俞源俞氏家族的历史上,自明洪武廿八年(1395)首次修谱,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末修谱,共修谱17次,除乾隆四十九年(1784)所修宗谱以外,其余16次所修的俞氏家谱,都没有记载上述有关始祖的“陷柩结藤”之说,多种版本则记载了“雅爱山水”之说。

原因之二:俞德将朱颜村选为托身之所,除了“雅爱山水”的因素,也有社会政治的因素。南宋末期,元朝已立,宋室偏安江南一隅,出现了继东晋之后又一次政治文化中心南移。在这一时代,对于长期饱受战争之苦的人们来说,为避世乱,寻求一处相对封闭安稳的“世外桃源”,是头等大事,特别是厌世求安的文人学士,更是如此。朱颜村地处古处州、婺州交界,四面环山,山水形胜,当然被俞德看中,身处兵乱浊世的俞德从此不事张扬地在九龙山下享受着偏僻山乡的清风明月。

原因之三:“陷柩结藤”之说多少带有一定程度的神话“天意”色彩,太过巧合,可信度不高。“雅爱山水”之说,更加人性化,更加贴近当时社会现实,因此可信度更大。

总之,有一点是一致肯定的,即俞德被认定为俞源俞族的一世祖。他的一次偶然选择,竟然演绎了俞源俞氏家族800余年的历史。

似乎是应了“天意”缘故,俞源村的前身本是朱村和颜村,但自俞姓定居后,人丁日渐兴旺,而朱、颜两姓却渐趋式微,直到绝嗣。俞源村现有俞氏宗祠左后侧三间老屋,相传是当年颜氏的古祠,被俞氏家族同样视为古记;坐落内坞口的朱氏太公的石质大坟,仍然被存留着;与朱颜两姓相关的颜背江、后朱路等地名,也一直被沿用至今。

如前所述,俞源村的前身是朱颜二村,朱村位于今俞源上宅。朱村有前朱、后朱之分,前朱在今内坞口一处,后朱在裕后堂一片。俞源村上宅双枫巷原定名“后朱巷”,民国初年才改称为双枫巷。从双枫巷到白虎山脚、裕后堂屋后的石子大路至今仍沿用古名后朱路。后朱路上端为金屏山脚,至今尚留存朱姓祠堂完整的墙脚,为一般溪滩石砌成,基上部坭筑在上世纪50年代被生产队掘去用于烧焦坭灰。俞源村口两溪合流处叫“颜背江”,下游为古代颜村,古村遗址现已建小学大楼。俞源四世祖俞仍娶妻颜氏,一半子女随母姓,故俞源也叫俞颜村。当时村落由于受水、旱、瘟疫等自然灾害,朱颜二姓人丁大减,大部分外迁。随着时间的推移,朱颜二姓逐渐衰退,直至最后消失。而俞氏由于社会交往广,在松阳同行下代、杭州祖处亲房叔伯支持下,得到了钱财及医药的支持,从而度过了难关。由此,俞姓逐渐替代朱颜二姓,朱颜村变成了俞源村,这就是俞源的由来。

从俞源一世祖俞德起,三代单传,至第四世俞仍(字元八)才得有三子俞涞、俞浪、俞汪,人丁开始兴旺,以后愈衍愈繁。一百多年后,至明朝开国,俞源已经形成一个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俞姓村落。

二、俞氏渊源

据《史记》记载:“黄帝之时,有臣俞跗,后代以其名字中的俞为氏。”俞姓作为我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出自上古时期,至今有4000多年的历史。

俞姓起源河内(今河南武陟县西南),祖宗俞跗。宗祠堂号一说:河内郡流水堂;一说:河涧郡流水堂。(2)

俞姓历史上出过许多名人。南朝宋有俞佥。唐代有俞文俊,武后时文俊上书说“陛下以女主居阳位,反易刚柔,故地气隔塞山变为灾,臣以为非庆也”(3),这番大胆的奏言,激怒了女皇帝,文俊因此被流放到荒僻之地岭南。宋代有屯田郎中俞汝尚,武宁主簿俞君选,承议郎俞松,中书舍人俞烈文,诗人俞灏、俞琰。元代有学士俞弈会、翰林国史院编修俞述祖。明代有开国名将俞通海、抗倭名将俞大猷、山东参政俞泰。清代有小说家俞万春,著有长篇小说《荡寇记》;清末有学者俞樾,曾任翰林院编修、河南学政,先后主讲于苏州、上海、杭州等书院,授徒多人,著述500余卷,主要有《群经评议》、《诸子评议》、《古书疑义举例》等。

据俞源《俞氏宗谱》记载,俞氏宗祠堂名流水堂,出自春秋战国时期俞伯牙的传说。俞伯牙虽属楚人,官星却落于晋国,湖广荆州府之地,仕至大夫之位,因奉晋主之命,来楚国修聘,一日览胜探奇,行至汉阳江口,时当八月十五中秋之夜,命童子烧香罢,捧琴调弦,谱入琴声,其词云:“可惜颜回命早亡,教人思想鬓如霜。只因陋巷箪瓢乐——”(4)到这一句时,就绝了琴弦,不曾弹出第四句来。钟子期在岸上接曰:“留得贤名万古扬。”从此,俞伯牙得高山流水遇知音——钟子期也。俞氏就以“流水”为堂名,一直沿用至今。

俞源俞氏宗祠堂号为河涧郡流水堂。《俞氏宗谱》序:(1)洪武乙亥年,江夏黄池伯撰:“予闻俞氏出于姬姓之后,其始封分土在河涧,入春秋八十年,周襄王八年,鲁僖公十有七年,公有淮之会,未返而师灭。齐桓虽有讨于鲁,而不果,复其国。其后子孙多在鲁,而因封以为姓,历世相传,皆有显者。”(2)万历甲寅年,中大夫宗善言撰:“俞氏实姬姓,后期始封分土在河间,食采于俞,其后子孙因以为姓,称河间郡,蔓延天下。”

关于俞姓,在河内郡文中记载:黄帝之时,有臣俞跗。与河涧郡俞氏出于姬姓相符。由此可以肯定,俞源俞姓也是古老姓氏之一。为何有河内、河涧之别,有待进一步考证。

三、俞氏繁衍

据俞源《俞氏宗谱》记载,俞姓出于周姬之后,周封支子于俞为俞侯,因以为姓。春秋支分东鲁,至五代继入武林(杭州),嗣后蔓延括、婺、明、越。俞源之族则从南宋开始。

始祖俞德的身世至今仍是一个谜,因谱牒遭兵毁之故,宗谱中有关俞德的身世没有明确记载。谱牒中虽有提到俞德的出处,但表述都极为模糊,难能自圆其说。如明万历四十二年谱序说:“俞德的上世,其在钱塘者有允升父子兄弟,唐季董昌之乱徙居越城。”虽有此提却不明其实。又如明万历四十二年修谱中,在姓氏源渊一文中俞冲说:“余尝闻祖父曰:予家于五季末,自钱塘迁居风林乡(义乌),再迁孝顺镇(金华)。”也就只说了这么一句笼统的话就断了线。俞冲是俞德第八代孙,明永乐名教授,其祖父就是善护。俞德的身世历史上没有定论,缘是过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未经详考或者谱毁查无结果之故。始祖身世尚待考证。

自从俞德创居后,人丁逐渐发展。俞德生义,义生至刚,至刚生仍,仍生涞、浪、汪三子为第五世。俞涞字巨川,号二泉,生四子:长子善卫,字原善,号西峰;次子善麟,字原瑞,号竹坡;三子善诜,字原礼,号石山;四子善护,字原吉,号皆山。俞浪字巨渊,号少川,生二子:长子善存,字原贞;次子善章,字原积。俞汪字巨源,号三峰,生二子:长子善伦,字原叙;次子善仁,字原性。

为了日后繁衍子孙序昭穆分伦次,元朝至正年间,刘伯温就为俞涞子孙排辈取字目,从第五世开始。首取行第字目十个字:敬、卫、恭、仪、像,权、衡、福、寿、昌。以后随着人丁日繁,又续取了三十个字:荣、华、成、礼、义,富、贵、遂、贤、良,孝、友、经、纶、焕,慈、祥、恺、悌、彰,修、齐、崇、正、直,长、幼、乐、安、康。至民国十四年葺谱,因嫌长、幼、乐、安、康的“康”与“坎”谐音,改作弘、毅。

下列九代世系为俞族前期繁衍情况:

一世祖俞德,字处约,二八府君。

二世祖俞义,行第五传。

三世祖俞至刚,字守学,行第无传。

四世祖俞仍,元八。

五世祖俞涞敬一;俞浪敬二;俞汪敬三。

恭十道珠——仪八、仪十三、仪十八、仪二三

八世以下至三十二世可查俞氏宗谱,在此不作赘述。

俞族自南宋俞德开始至今已繁衍32代,历800余年。今天的俞源已是以俞姓为主聚居的一个大村。经考证,至今的俞族子孙是由涞和汪二支繁衍发展而来的,而浪公已断枝绝叶。涞公名下只有善麟、善护二支沿袭至今,善麟一支分布在上宅与下宅;善护一支分布在前宅下市街。汪公仅善仁一支,分布在前宅大屋里。

四、三姓睦居

俞姓定居繁衍,朱颜两姓逐渐消失,俞源村替代了朱颜村。尔后,俞氏家族一统俞源的状况,到明代洪武年间即1370年前后,被一位丽水青年改变了,他就是李彦兴。据李氏家谱记载,李彦兴系唐北海太守李邕的第24代孙。李彦兴只身来俞源创业,不久娶俞涞的孙女(俞善卫女儿)为妻,成家立业。李彦兴遂成为俞源李氏一世祖,至今已传22代,历600余年。现在,李姓居户在俞源约占12%。清康熙年间即1684年前后,又有董姓人迁入,改变了俞源村俞、李一家亲的格局。俞源董姓始祖董洪定居大王岭头,到现在已繁衍了13代,历320多年。李家古居在李宅,名曰“陇西旧家”,后向南延伸至六峰山麓一带。李宅有座傍山而建的环翠楼,今存《环翠楼记》有段精彩的描述:“以有形之翠为翠,以无形之翠为翠,不是目遇之翠为翠,而是心通之翠为翠。楼高望月,心旷神怡,宇明爽恺,神仙好居,天光云彩,万象皆翠。”(5)可惜,不到十年,这座精美的堂楼在清顺治十二年(1655)遭兵燹。始建于明万历元年的李氏宗祠,三遭兵毁,在乾隆、嘉庆年间重修后,又于同治年间毁于火灾,历经磨难的李氏宗祠,在光绪年间重建后,一直保存至今。李氏家族最知名的贤达,是贡元李嵩萃。他身为乾隆年间俞源首富,为公益事业竭心尽瘁,为蒙学立“家训阁”,为消遣建“八角亭”,为养老辟“养老轩”,其古迹至今犹存。为此,获得了邑侯雷公题赠的“急公好义”匾额。李姓家族曾一度兴盛,但还是比不上俞姓。全村现有人口中,俞姓人口十中有七,村内现存精美恢弘的古建筑,也大都是俞姓祖先所留。

第二节 俞源古村落的堪舆与选址

大凡显名的历史文化古村,在当地百姓传言或地方史籍记载中,往往是风水大师的杰作。兰溪诸葛村,始迁祖宁五公“堪天道、舆地理,上吉宅高隆上宅,聚族于斯”(6),按八卦图形设计村庄布局,成为一奇。与俞源同时列为全国首批1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武义郭洞村,始迁祖何寿之“相阴阳,观清泉,正方位”(7),营造了酷似《内经图》形状的古生态村。被誉为“江南第一风水村”的安徽宏村,明朝堪舆大师何可达,根据村址地理形貌特点和优势,规划设计了牛形村落,成为独特一例。(8)与风水巨匠刘基相关,且被称为太极星象村的俞源,自然也不例外。

俞源前身朱颜村所在地,既然能被“雅爱山水”的俞德教谕看中,必然是一块风水宝地。村东南九龙山、六峰山为括苍山余脉。村庄四面环山,从北往西依次环列丛蓬岗、青龙山、白虎山、金屏山、九龙山、龙宫山、梦山、经堂山、李丁山、背山头、西山等,山峰最高海拔为801米。有银河溪和前宅溪,银河溪发脉于啸云坑、九龙坑和龙宫坑,前宅溪发源于大黄玲。两溪在村西汇合为俞源溪,在村口呈S形太极河向西北流出,注入熟溪,汇流武义江、钱塘江。银河溪将整个村庄分隔成前宅和后宅,后宅又分上宅和下宅。堪舆书《宅经》认为:“宅以形势为骨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俞源环村青山奇峰形成了健实的骨体,双溪绕村形成了丰沛的血脉,村北一片宽阔且平坦、肥沃的土地,是腴厚的皮肉,村周茂密的古林植被是森然毛发。所有这些都十分合乎古人对风水古宅的选址要求。

俞源村整体上坐北朝南,以笔架形的六峰山为朝山,馒头形的梦山为案山,高耸的李丁山为祖山。一般村落只有上、下水口,俞源却多一处中水口。上水口位于洞主庙前,是两条坑泉合一的上宅溪上游;下水口位于村北丛蓬外;中水口为大黄岭峡谷溪水入村处。刘基在《堪舆漫兴》中以七言诗论述了祖山、案山、朝山,其中认为:“两水夹来为特朝,朝山此格最清高。”如此说来,俞源的朝山可谓“清高”之山。《入山眼图说》则说:“凡水来处谓之天门,若来不见源流谓之天门开;水去处谓之地户,不见水去谓之地户闭。夫水本主财,门开则财来,户闭则财用不竭。”《地理大书·山法全书》也说:“去口宜关闭紧密,最怕直去无收。”对照这些要求,俞源村堪称上佳的风水所在。

在俞源人看来,俞氏宗族的兴旺发达,主要缘由是村庄风水好。尽管这种观念明显偏颇,但有利于增强族人对故土的依恋性和归属感,有利于宗族的团结与生存。现代建筑学泰斗梁思成,也如此说:“风水等中国思想精神,寄托于建筑之上。”(9)俞源的祖先就是凭着自身对环境风光的审美观和选址定居的风水观,青睐朱颜村这片土地,但它也不是完全合乎古代风水学要求的。正因为如此,他们将自己的生活希望和风水理念,贯注到改造俞源生态环境之中,贯注到与众不同的“太极、星象”营造之中。以现在的科学常识来看,人们目前还难以完全解释村庄布局的“旺丁兴族”功能,于是往往只以“迷信之说”、“无稽之谈”评述之。至少,俞源祖先名贤的村落风水观,在相当程度上鼓舞了一代又一代子孙的生活信心,使他们持之以恒地改造环境,在原有水土基础上,创造出一个宜耕宜居的洞天福地。

第三节 古村落的兴盛与衰落

一、古村落隶属关系的演变

武义县始建于唐天授二年(691),传武则天执政时,新设郡县均冠以“武”字,因县东有百义山,故以武义名县。后改名武成县,唐天元年(905)复名武义县,隶属处州府(丽水)治。明景泰年间,今丽水地区西部发生了较大规模的矿工起事。平息后,朝廷为了加强对这一山区的控管,于景泰三年(1452)将丽水县西面的三乡设为宣平县,俞源隶属于宣平。清末,实行区庄制,宣平分为六区,俞源属原宣平县集贤区。1930年改村称镇属第4区,1935年后设俞源乡,1949年6月武义解放,设俞源乡。1956年成立俞源农业社。1958年,宣平县不单独建制,原属宣平的柳城、桃溪划属武义县,俞源村属跃进人民公社俞源管理区。1959年又并入永康县,1961年恢复武义县,原宣平县被分成两部分,南下乡区划并入丽水市,俞源村所在的北上乡区划属归武义县,建立俞源大队,属俞源人民公社。1985年成立俞源村委会,辖17个村民小组,隶属俞源乡,现在俞源村是乡人民政府所在地。现有村民730多户,2000余人口。其中,俞姓约500余户,约占总人口70%以上;李姓约90余户,约占12%;董、潘、林、陈、周等26姓总共约占18%。

二、俞源古村落的百年兴盛

自元朝至大元年(1308)俞涞出生至清末的600年中,俞源的发展变迁,大致经历了三个兴盛期。它的阶段性基本上是由国家政局的兴衰变化决定的。元末明初,从俞涞成年至永乐年间约100年,由俞涞及子、孙二代,创造了俞族第一个兴盛期。俞涞谙文墨,喜交社会贤达。受他的教育和影响,四个儿子也同样精通文墨,善于吟咏。他们与刘基、宋濂、章溢、苏平仲等一代名人结为布衣之交,使俞源成为当时婺处两州的一个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其间,民居建筑从俞涞定居的前宅,向溪流东岸扩展,形成上宅、下宅等片区。更引后人赞叹的,还不在于此期所建的民居,而在于一大批公益性建筑。元末,俞涞捐建了村西的利涉桥和村东的康济桥。康济桥现已扩建为公路桥,利涉桥则形貌如初。人们看到这蛮石古拱桥,往往会脚底痒痒,禁不住轻步上桥,感觉一下祖先足迹的余温,设想当年俞涞携刘基赏桥吟诗的情形。

明洪武七年(1374),俞涞四子为17年前逝世的父亲建了孝思庵;洪武年间,还建造了迎玩堂、皆山楼、崇本堂、团峰亭、静学斋等,使俞氏家族成为初具规模、文化设施齐全的名门望族。同时,俞族的科举人才也有了可喜开端。仪字辈的俞冲,永乐年间考取经明行修,征辟为福建邵武府教授;俞涞孙俞继祖,则由刘基推荐为南京锦衣卫镇抚,后由其儿子俞擎世袭,出任山西晋府典仗。

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至成化十年(1474)的50余年,历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五代,俞源未曾建过堂楼,孝思庵毁于景泰三年(1452)的战火;明成化十年至嘉靖四十四年(1565)长达90余年中,只在成化年间建造了急公好义宅和李家大厅。可见,这是俞源文化发展和村落建筑处于低潮的时期,由此可以推断,这一时期是俞源发展史上的一个衰落期。毁孝思庵的战火,是今丽水地区西部发生大规模的矿工起事燃起的(10)。

明朝中期嘉靖年代,由于科举入仕众多和兴建大规模的俞氏宗祠,呈现出一个比较短暂,但奇峰独傲的鼎盛期。嘉靖年间,俞族可谓科举隆盛,人才辈出。如:进士俞大有,任礼部观政;贡生俞英,任建德县学谕;岁贡俞世美,授江西宜黄县令;间贡俞瓒,出仕四川富顺主簿;贡生俞款,担任山东青州左卫经历;俞施,官授礼部铸印儒士;贡生俞昭,任山西代府审理;武举人俞彬,任温州黄华关把总??短期内涌现如此之多的骄子,俞源村名声骤隆。俞氏家族在隆庆元年(1567)动工兴建婺处两州规模最大的家庙——俞氏宗祠,于隆庆六年(1752)竣工。为俞氏宗祠题赠“壬林堂”匾额的,竟是当朝丞相严讷。

自嘉靖之后的明后期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和崇祯五代,以及清前期的天命、天聪、崇德和顺治四代,长达近百年的时间,俞源俞氏家族的发展又处于低谷。其间,仅建筑一座声远堂后堂;俞氏宗祠的两廊两庑和前排门楼,则兵毁于顺治年间;科举入仕情况也大不如前,明末清初的60多年中,仅出一名岁贡,没有人入仕。

第三个兴盛期,为太平盛世的清朝中期,历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四代近200年。此间,俞氏富户大兴土木,竞相建筑厅堂大厦。形成为俞源古建筑群的现存建筑物,大都建于这段时期。不妨罗列一下主要的民居建筑:康熙年间,建造了声远堂、六峰书馆;乾隆年间,建造了上、下万春堂、裕后堂、遗安堂、家训阁、养老堂、厅下楼等;嘉庆年间,建筑了高座楼、真贞楼、谷仓楼、书厅楼,修复了俞氏、李氏两座宗祠;道光年间,建造了精深楼、七星楼、六基楼、青峰楼、金层楼,并重修了俞祠和洞主庙。所建民居全部雕梁画栋,精致坚固宽敞明亮,至今雄姿不减。上述四朝,虽经历了清康熙十三年(1674)的耿精忠兵灾,但丝毫不伤俞族元气,除了康熙与乾隆之间的雍正当政的13年中没有作为,俞源俞氏以及李氏家族,在上述200年内都获得了相对持续的迅速发展。

而到了道光之后清代末期的60余年,俞源便极少有新的建筑物出现,太平军临村时还毁了思忠厅、上宅厅和李祠。至于后继的民国年代,就鲜有像样的民居建筑落成了,也就是说,道光之后,是俞源经济文化发展的消退期。

“源之深者其流长”,(11)然而,古俞源的辉煌终于告结,留给后人的则是一处有特殊魅力的古生态文化经典遗存,一个以古建筑群著称的历史文化名村。

三、俞源古村落的战乱破坏

俞源地处括婺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数百年来,战乱也曾给俞源古村落带来深重的灾难。

俞氏宗谱载,万历四十二年(1614),古堇吴从周拜撰的一篇谱序中说:“??俞嗣??是隐其德,不仕者三叶。至第五世敬一处士涞者,因地利藉世,资业擅素封者存康济。时元政衰乱,盗贼蜂起,因命四子纠集民兵保卫郡邑,又尽出其所积以赏卫士,卒赖保全。”其意是说:元末国家动乱时,山寇肆行,至正十四年(1354),俞涞组织民兵武装保卫郡邑,从而使得村落得以保全。明景泰年间,今丽水地区西部发生了较大规模的矿工起事,战火殃及俞源。谱载:“明景泰三年(1452),山寇入境,人皆逃散,焚屋劫掠,宗祠东西二厅尽毁,谱牒散失。”孝思庵遭受破坏,寝庙东西二厅尽毁。寝庙东西二厅,至道光二十一年(1841)才得以重建。清顺治十二年(1655),祝融司晨旱寇为虐,民罹其困。第二年盗贼四起,老幼逃窜,房屋毁烬,毙于锋镝,陷于饥饿者百余人,宗祠前厅与两庑及戏台均遭毁坏,至嘉庆十六年(1811)才得以修建恢复。“清康熙十三年(1674),耿精忠叛乱,遍地若狂,踞府坐县,民不堪命,家囊殆尽,堂室萧条,谱牒散乱”。(12)

咸丰十一年(1861)五月,太平军李仁寿部占领永康,各乡民团拼命顽守,太平军时进时退。八月太平军数万人在天安萧大富率领下,占领县城。同治元年(1862)四月十一日,占领武义。谱载当时太平军势众“不知其几十万数,合邑乡村,此往彼来,无处不到”,“清咸丰十一年,同治元年,广西流寇蔓延两浙,蚁聚两岁之久,烧毁厅堂两所(俞思忠厅与上宅厅),被掳者、殉难者30余人”。(谱载广西流寇指太平军)

近代对俞源破坏最惨痛的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俞源所犯下的滔天罪行。1942年5月中旬,日军发动了一场旨在摧毁衢州机场、武力侵占浙江新昌、嵊县、诸暨、东阳、义乌、武义、金华等七个县萤石产地的所谓“浙赣战役”,企图建立一个年供15万吨的萤石生产基地。为此,日军70师团于1942年5月15日拂晓,从奉化出犯。16日陷新昌、嵊县、诸暨。20日陷义乌、东阳。21日陷永康。22日夜民国武义县政府撤至岭上乡新宅村。23日,日军从桐琴方向进陷武义城。次日撤出县城,出西门,经三角店和清塘村,与日军13旅团会合金华,进攻汤溪。是年端午节(6月18日),日军22师团,于履坦方面窜袭武义城。19日,日军主力经徐村,出新宅,偷袭了丽水大港头兵工厂。7月6日,日军22师团一个后续大队,再陷武义,武义县城正式被日军侵占。日军分兵盘踞武义城乡,分布兵力,建筑工事,四出扫荡,杀害人民。侵占武义的日军先是70师团105大队,后是22师团85联队,联队司令部设童庐,系日寇在武义的最高侵略机关,辖3个大队。一个大队盘踞县城,守备壶山、溪南汤、双路亭、猫形、石龙岗、龙形及东西南城门各炮台;一个大队分踞与童庐毗邻的邵宅、后陈、东吴等地,拱卫童庐,并守备项村、羊角湾、上茭道及永康八字墙一带交通要道;一个大队盘踞履坦,与金华方向之日军取得联络,防守县境西北部,并戒备岩山炮台。各据点均配有便衣情报人员若干组,深入我方各地刺探军情及政治动态,抓捕军民。县城还有日军宪兵队和伪军一个大队,以担任巡逻,维持治安为主要任务。据记载,日军在武义的兵力常年保持近1000人,其中步兵常年保持700人以上,骑兵200人以上。此外,日寇还设有梅机关一处,驻白溪童庐,专事收容我方被俘官兵等特务活动。当时武义县辖25个乡镇(不包括原宣平县并入的区域),几乎每个乡镇都受日军窜扰。(13)

俞源村内桥头,原有一幢木雕艺术在全县首屈一指的四合院式花厅(见注释专栏1.1)。可惜在63年前被侵占武义的日军烧毁。1942年农历七月十九日,烈日当空,酷暑未消。一股日军从松阳窜来,于下午2时左右在俞源宿营,日军及其战马、辎重陆续进入北厅堂,据当时守护北厅堂的俞大本、陈舍宜二人目睹,日军进入后,日酋在屋内浏览,还不时停住脚步仰望梁楣,站立窗前,对其中的雕刻艺术虎视眈眈。突然,他发出叽哩咕噜的一阵怪声,下令军士,搜来铁锤、斧头将所有门窗上的木雕敲毁,大概日军还认为破坏得不彻底,又放火焚烧。不到两个钟头,这座费时6年、落成才30年、用血汗智慧建造的艺术珍品化为灰烬。(14)

注释专栏1-1

俞源花厅

该花厅始建于1906年,1912年落成,共21间,占地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厅堂建筑物件上布满精湛的艺术雕刻,因而人们称其为花厅。上中堂的梁楣上各雕有“八仙过海”、“天官赐福”、“东周列国”、“三国演义”等传记人物。大房、厢房、进房及两厢二间小厅的窗户上雕有花草竹木、鱼虫鸟兽,一应俱全。我还记得左边大房的窗户上所雕的一幅是一群身穿古代服装、头留长垂髻的儿童在做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每个儿童的神态各异,表现得天真活泼,背景上衬映着芭蕉竹木、亭榭楼阁、嶙峋怪石,整个雕刻富有立体感,十分美观典雅。下厅前檐下马腿上两只呈现立体形的“狮子拿球”,刻工精细,神态栩栩,形象逼真。那狮子拿球,表面是古钱图案组成,十分精致,球心被凿剔空,图案古钱的孔又与球心穿通,圆球显得玲珑轻巧。其高超的造型艺术,精湛的工艺技巧,可称得上是鬼斧神工,看了令人叹服。

徐兆荣供稿

根据俞松发老人的回忆,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日军流窜俞源的暴行。俞松发回忆:

1942年8月30日(农历七月十九日)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这是日军践踏洗劫俞源,百姓遭受深重灾难的一天。

那年我才15岁,因战乱,读书停停读读。那年农历七月十九日,烈日当空,骄阳似火。我吃过午饭,就跟随哥哥到田里去挑稻草。一到田里,就见前面干活的人紧张地跑回来,说“日本兵”来了。我们远远一看大行岭,真的有很多人下岭来。那下岭来的一阵人愈来愈近时,看人数不多却都是轻装。大家纷纷往山上逃避。我与哥哥回到家里,哥嫂就抱着孩子去了。母亲像木头似的没有半点惊慌的感觉,她坚持待在家里不走。母亲呆着,我只好跟着在家。过不多久,日军进村来了,很快外面便传来了砰砰嘭嘭的敲门声,母亲这才惊慌起来,她一人躲进牛棚里去,我只得避到隔壁邻居处。隔壁邻居只有一老太在家,她是念经信佛的。听到急速的敲门声,她顾自念经以镇定自己。我进去后一头就俯伏在她的经桌上,她默默地没说一句话,我头也不敢抬。霎时就进来了几个兵,他们翻柜倒箱,我一昂头拔腿跨出门外往山上跑。一口气爬上半山腰隐蔽处,那里东一堆西一群的已躲着很多人。在山上,我们远望村边的晒谷场上,净是马匹人头。过不多久,隐隐听有传来猪嚎的声音。又过片刻,大概是下午2时左右,村中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日军在放火烧房子。火光一直延烧了三个多小时才压下来。这一夜躲在山上的人几乎人人没有合眼。到凌晨4时左右,村里有人上山来告知,说日本兵已经走了。这时大家才放心下山来。一进村就闻到股股臭气。我回到家里喊叫母亲,她听到我的声音就从牛棚走出来,总算躲过了这场劫难。我见家里也被毁坏得一塌糊涂,抽屉开着,衣服摔在地上,栏里的猪没有了,鸡也不见了。村中一片狼藉,猪头、猪骨、猪内脏、鸡头鸡尾满地丢着。也不知被宰了多少猪,杀了多少鸡。人屎人尿满地拉,擦屁股的绸片到处丢。很多家里的衣箱以及缸、钵、罐里净是尿粪。连锅里饭中也是粪,鬼子真是禽兽不如。各家许多器物被砸坏,两座祠堂里集满了各家抢来的草席,有的也被拉上粪便。更惨的是:一座雕刻精致的大厅堂计24间全被烧毁,损失难以估价,还毗连烧毁两座土房。两位老人被害致死,一位是时年72岁的俞樟元老人,他呆在家里,敌军要他拿什么东西,因话语不懂一时迟疑就被一刀砍了肩膀,鲜血直流。另一位是时年66岁的俞嘉荣老人,人称硬汉,也呆在家里,他给敌军烧了两钵热热的茶水,敌军反而向要他凉开水,也因不懂话语,一时结巴,敌军就端起那滚烫的茶钵砸向他的头部,顿时满头血泡,肿胀睁不开眼。两位老人因伤势严重,创口腐烂,不久便离开了人世。十多位妇女被强奸,一位体弱的被十多个敌兵强奸后,一病不起,不久亡故。

时间虽已过去半个多世纪。当年亲历目睹的青少年现都已年过古稀,那场不共戴天的国耻,俞源的老人们将永远铭记在心,更不会忘记农历七月十九那一日。

四、俞源古村落在新时期的发展

1949年12月俞源的解放,给古村落注入了新的生命与活力,俞源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在“文革”期间,俞源的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了影响,特别是破“四旧”使得俞源村内的古建筑及历史文物又遭受了一次劫难。俞氏宗祠被征用为国家粮库;洞主庙被用作战备盐库,庙宇遭到严重破坏,塑像全毁。众多家谱、史料被作为“四旧”毁掉。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古代《俞氏宗谱》是俞松发老人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并精心保存下来的,这对我们了解俞源的村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俞松发老人回忆说:

我收藏俞源宗谱,有段鲜为人知的故事,说来是偶然的一次机遇所得。那是“文化大革命”的后期,1975年的一个早上,我去自留地浇水,在村口的桥头见有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内露出有宗谱模样,那堆杂物是村口一户人家拆房改建扒出来的。于是我抱着好奇心,放下担子随手去捡出一本看了一下,便对主人说,宗谱不要烧掉,让我拿去看看。我一拨一捡竟有20多本,有道光、同治、光绪、民国四种版本,但鼠咬漏渍残破,都已残缺不全。我回想这些宗谱是我族房卫七公(即俞涞第四子善护)名下遗存下来的。“土改”因公房征收分配到户,而那放在楼上壁角的一箱宗谱却无人理会,屋主人也不知何用。长年累月,有时会去扯几张擦擦灰尘,或抽几本盖盖钵罐。今房子一旦拆建,就当废物丢弃了。我取回宗谱后,经过拉摺整理装订,使之便于翻阅。宗谱,我小时候一次在祠堂里见族长们晒谱看到过,但那时年小不懂事,不知何用。我当时取回宗谱还是破四旧的气候,有人劝我烧掉,也有人讽刺我是书腐,可我都不去听,认为看看可以陶冶自己的心情。宗谱全是文言文,没有标点,还有一些生僻的古体字、异体字。我经过一段时间的大致翻阅,看见谱里有刘伯温的名字。刘伯温是家喻户晓的,又听前辈说是卫七公的朋友,这使我更加发生了好感。

时光流逝,斗转星移,时间一晃二十多年过去。1997年,有一次俞步升来我店里,闲谈中向我借阅宗谱之事,谈起刘伯温都来了兴趣。俞步升拿去阅读以后,从中发现了更多从未所闻的东西,于是一传播就扬开了。到1998年县里的同志也有来索取观阅。此前俞源气功师俞森会发现了村口巨型太极图,武义马林先生听到消息到俞源考察古建筑,他又发现说俞源古村落是天体星象的布局,所以种种迹象似乎都与刘伯温有关。俞源发现了这么多的奥秘,这就引起了县领导的重视,媒体也竞相报道,于是无形中便揭开俞源神秘的面纱。名人效应,明清古建筑,巨型太极图,星象的布局,都有机地连成一体。为了振兴俞源,1998年俞源正式向外开放旅游。我接着为完整宗谱起见,又搜寻拾遗补缺,凑齐了道光廿一年和民国十四年两个版本。道光廿一年版本为县档案局取去代为保存,我手中留的是民国十四年的版本。以后宗谱为多个媒体单位和历史专家取阅。想不到一部尘封了半个多世纪的宗谱,一下子会发迹,涉足大江南北,去上海,去北京,还被国外复印,漂洋过海传进美国。

从俞松发老人保存下来的古谱记载中可以了解到俞源耕读文化的发展,田园生活的乐趣,尊礼重教的家训,敦厚勤劳的创业,养生长寿的提示,急公好义的慈善等等。这是俞源祖先留给后世的一笔宝贵文化遗产。

目前,如何保护这笔遗产是俞源村的一件大事。早在70年代群众就为保护俞源的历史文物作出过努力。例如俞氏宗祠,那时本拟拆建为现代化的储粮库,后群众知道起来张贴大字报,强烈要求保护,才幸免于毁。又如圆梦胜地洞主庙,80年代搬走备战食盐后,群众就自发筹资整修。正因群众的保护,今天的人们才得以欣赏到这些古建筑。但目前有些群众对保护文物的意识并不怎么强,认为房屋是公家保护,渗漏损坏,甚至倒坍,好像都与己无关。尤其是明朝建筑,大多趋于破损状态。所以亟须有个责任分明的保护措施,做好保护还任重而道远。

为了发展农村经济,武义县针对俞源特点,决定在俞源发展旅游业。1998年初,俞源乡政府成立了俞源旅游管理办公室,着手筹建俞源开发工作。1998年“十一”黄金周,俞源旅游正式对外开放。如今已有8年的开发历史,当时有上百家媒体对村中的太极星象布局进行宣传、报道,太极星象图奇妙的构思和神秘的历史渊源吸引了国内外大量的旅客,澳大利亚学者对中国风水研究倍感兴趣,曾把俞源的太极星象布局作为一项课题进行研究。1999年游客达到2万人次,2005游客就增加到4万人次,总收入达到68万元,已有70多个国家的游客到此观光、调查,其中日本、韩国的游客比较多。如今,每年正月十三闹龙灯、“六月戏”和六月圆梦节都如期举行,高峰期都可达两三千人。

俞源村离武义县城近,交通便利,集旅游、观光、休闲于一体,正逐渐成为城市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俞源村最初的游客主要来自周边地区,大多是怀着好奇心情来看太极星象的布局,后来随着宣传力度和宣传范围的扩大,游客范围扩展到华东三省,其余省市的游客则相对较少。俞源的旅游旺季主要集中于三个黄金周以及农历六月二十六日前后,每一个旅游旺季的特色却各不相同,“五一”、“十一”以秀丽的风景和特色农家菜吸引游客,春节则以浓郁、古朴的春节氛围成为亮点,圆梦节则以圆梦、祈求平安为特色。当然,这些都以奇特的太极星象布局和气势宏伟、雕刻精美的古建筑为基础。俞源村是远近闻名的“长寿村”,村民俞道奇享寿百岁,村中70岁以上的老人共有159个,90岁以上的老人5个,为了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每年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又称老人节)所举行老年人的各种娱乐活动,也吸引了很多游客,这也有望成为一个新的旅游旺季。

旅游开发的管理人员认识到仅以太极星象图和古建筑来吸引游客是远远不够的。他们以旅游为契机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地方休闲、度假产业,不断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现已拓宽公路(宋村-俞源),新村建设,停车场,票房,公厕,牌门(庆丰门,宣武门,牌楼)的修建;各种古玩店、工艺品、农特产店不断增多,工艺品店和农特产品店铺的增多,带动了当地传统特色经济的发展,无形中提高了当地传统特色产品的知名度,村中旅馆的档次也不断提高,还开发了钓鱼、斗牛等各种娱乐活动。

从整体上看,俞源村的旅游开发已形成规模,在发展中努力挖掘自己的亮点。但由于村里资金有限,配套设施建设方面相对缓慢,在挖掘景区特点、亮点上相对比较滞后。同时,村中的旅游开发由县旅游局区管理处经营,俞源乡政府和村集体控股,主要由乡政府管理,这种政企不分的管理模式,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令人欣慰的是俞源乡政府已经认识到问题的症结,并在着手把管理权交还俞源村,村委决定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融入资金对现有旅游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在管理上也逐渐走向正规,进行商业化运作。

注释:

(1)1974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在这里拍摄过故事片《连心坝》外景。1989年11月,由浙江省电视剧制作中心摄制,武义县婺剧团演出的电视戏曲片《梨园情话》又在此拍摄外景。

(2)俞步升:《中国古村俞源》,俞源村内部资料,第37页。

(3)《中华之骨——中华民族姓氏略考》,http://zhummzyking.bokee.com/viewdiary.11518704.html.

(4)俞步升:《中国古村俞源》,俞源村内部资料,第36页。

(5)武义俞源《俞氏宗谱》,2005年修,第34页。

(6)兰溪《诸葛宗谱》,第39页。

(7)武义郭洞《何氏宗谱》,第26页。

(8)安徽宏村,http://www.chinavr.net/anhui/hongcun.htm.

(9)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百花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第64页。

(10)朱连法:《太极俞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5页。

(11)《俞氏宗谱》,2005年修,第35页。

(12)《俞氏宗谱》,2005年修,第58页。

(13)以上参考http://www.sino.uni-heidelberg.de/database/wenshi/htmfiles/Zhejiang/book/yt262/20/000035.pdg所提供的的文史资料。

(14)以上根据俞源俞松发等人提供材料整理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