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佛本行集经
18713300000063

第63章

梵天劝请品下

尔时世尊。作如是念。我所证法。此法甚深。难见难知。如微尘等。不可觉察。无思量处。不思议道。我无有师。无巧智匠可能教我证于此法。但众生辈。着阿罗耶(隋言所著处)。乐阿罗耶。住阿罗耶。喜乐着处。心多贪故。此处难见。其处所谓十二因缘。十二因缘。有处相生。此之处所。一切众生。不能睹见。唯佛能知。又一切处。疑道难舍。一切邪道。灭尽无余。爱之染处。尽皆离欲。寂灭涅槃。我今虽将如是等法向于他说。彼诸众生。未证此法。徒令我劳虚费言说。尔时世尊。如是念已。为于此事。昔未曾闻。未从他得。未有人说。而心自辩即说偈言。

我今辛苦证此法  不可辄尔即应宣

诸欲痴嗔恚法缠  一切众生有此难

唯应逆流细心智  所可睹见如微尘

乐欲贪着难见知  为彼无明闇覆故

以如是故。如来见是甚深事已。其心欲乐阿兰若处。不欲向他说于此法。而有偈说。

见诸众生烦恼重  邪道邪见过患多

解脱法者甚深难  知故欲住阿兰若

尔时娑婆世界之主。大梵天王。在于梵宫。遥见世尊发如是心。知已即作如是思惟。此世界中。诸众生等。多坏多失。今日如来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既证如是无上法宝。获成办已。世间未知。而心忽然愿乐兰若。不欲说法。时梵天王。譬如壮士屈申臂顷从大梵宫。隐身来下。至世尊前。顶礼佛足。却住一面。合掌向佛。而白佛言。善哉。世尊。今此世界一切众生。无有归依。善坏失尽。今者世尊。既得如是无上法宝真证。见已而心忽欲入阿兰若。不乐说法。我今劝请无上世尊。为诸众生。莫寂静住。唯愿世尊。慈悲说法。愿修伽陀。怜愍说法。现今多有诸众生辈。少于尘垢。诸根成熟。结使微薄。利根易化。不闻法故。自然损减。若当如来为说法要。使得证知世尊法相。尔时娑婆世界之主大梵天王。说是语已复更以偈重请佛言。

世尊今在摩伽国  说于众生杂种因

先开甘露妙法门  然后次第清净说

如人不上须弥顶  岂能得见世界边

大圣菩提道已成  速登法堂智眼照

引导群盲令离苦  悲愍一切诸众生

世尊疾舍此树间  遍世游行广济度

自得己利天人胜  诸苦尽已得清凉

佛不增减诸善根  到于清净法彼岸

如来世间无有比  况欲胜上亦复无

三界独步称世尊  修罗非是山王匹

于苦世间作悲愍  仁今不可舍众生

具诸德力无畏人  唯尊能度诸含识

众生久来被毒箭  所谓天人等世间

值遇世尊应拔除  愿为彼作归依处

诸天及人生生世  发心欲听密法门

彼愿世尊今已成  速说莫今彼等退

世尊如我今得见  众生若当是事知

或他闻已及自闻  即来顶礼世尊足

假令父母男女等  死已骨散发纵横

而不忧彼命终时  亦不回哭彼人辈

彼等未知尊清净  从兜率天来下生

是故我今请世尊  多时失路今化取

不闻正义无量劫  如羸瘦人得脂腴

如干土地得水浇  唯愿世尊降法雨

诸佛无有悭惜法  三世诸圣乐行檀

过去诸佛入涅槃  无不说是正真法

尊今亦是祁罗种  能度无量诸众生

共彼诸佛无有殊  教众善法今时至

开诸众生清净眼  普令得见正道途

入于邪见荆棘林  应示纯直离险迳

乘此路已得甘露  世尊众瞽欲堕坑

余人济拔悉不能  大险引导世尊是

又能方便教发意  今时已至愿莫辞

共圣多劫不可期  犹如优昙花难值

诸佛出世既难遇  今日忽遭大导师

仁于精进力无边  身体庄严众相具

未说无有发心者  金囗终不出异言

三世成就是事来  所以今日自度讫

度他须起精进力  真实言誓宜及时

世尊灭暗然诸明  佛大法幢愿速竖

时至妙言说正法  师子吼如天鼓鸣

我请如来置法船  来世得导无量众

世尊已渡烦恼海  众生没溺须出之

譬如人得伏藏财  持以富他不触用

世尊得法无尽藏  愿为众生分别宣

尔时世尊。闻梵天王劝请偈已。为众生故。起慈悲心。以佛眼观一切诸世佛眼观已见诸众生。生于世间。增长世间。或有利根或有钝根。诸众生等。或以成就易证于道。或有众生。见未来世一切过患。心生恐怖。而不放逸。或当来世。亦可得道。譬如或有青优钵池。波头摩池。拘物头池。分陀利池。其内所有一切诸花。或优钵罗。及波头摩。并拘物头。分陀利等。已从地生。而未出水。在于其间。没而未现。应须养育。四大和合。然后出水。或有优钵分陀利等。从池涌出共水齐平。或优钵罗分陀利等。出水开敷。而不着水。如是如是。世尊佛眼。观诸世间一切众生。生于世间。增长世间。或有利根。或有钝根。或有易化。或易得道如是知已。向梵天王。而说偈言。

大梵天王善谛听  我今欲开甘露门

苦有听者欢喜来  至心听我说法味

尔时梵天。闻此偈已。作是思惟。如来世尊。当说此法。修伽陀。当欲说此法。世尊怜愍。为我受请。欲说法故。以是因缘。心生欢喜。踊跃充遍。不能自胜。顶礼佛足。围绕三匝。在于佛边。没身不现

尔时世尊。作如是念。我今于先初说法处。谁能不违一如我意。知我法体。而证知已。不恼于我。

尔时世尊。作如是念。其优陀罗迦罗摩子。心应巧智。辨了聪明。长夜成就。其心虽复少有尘垢。诸使结薄。根熟智利。我今应当于优陀罗迦罗摩子。对于其前。先为说法。我所说法。彼能速疾。证知我法。

世尊如是思惟念已。时有一天。在于空中。隐身不现。来向佛所。而出声言。迦罗摩子。其命终来。已经七日。

世尊更复内心智。见优陀摩子。实命终来。已经七日。

世尊复念。优陀摩子。命终已后。当生何处。而世尊心。复生智见。优陀摩子。命终生于非非想天。

尔时世尊。复如是念。非非想天寿命几许。有边际不。是时世尊。心生智见。非非想天寿命。八万四千大劫。

尔时世尊。复如是念。优陀摩子。生非非想。彼寿终后。复生何处。

尔时世尊。心生智见。知优陀罗。迦罗摩子。今在非想。彼处命终。后还堕落生于此处。受飞狸身。而彼既得飞狸身已。若有众生。生于水中。或居陆地。或空飞行。常当杀害于彼生命。或复共彼诸众生等。行于欲事。报尽于后。饥饿而死。

尔时世尊。复心思惟。其优陀罗。迦罗摩子。舍飞狸已。复受何生。

尔时世尊。心生智见。知优陀罗迦罗摩子。从飞狸身。命终已后。生于地狱。

尔时世尊。心复如是思惟念言。呜呼呜呼。汝优陀罗迦罗摩子。空然受身。失于大利。不得人间妙好善报。而优陀罗迦罗摩子。不得闻我如是善法。若优陀罗迦罗摩子。得闻如是诸善法者。即应速得证于此法。

尔时世尊。复如是念。我今为谁初说此法。我说法时。不违我法。不烦恼我。而能速疾证于我法。

尔时世尊。内心如是思惟。而知其阿罗逻迦罗摩种。极巧智慧。聪明细心。长夜成就。虽少有垢。结薄利根。我今应当诣于彼间阿罗逻迦罗摩种边。初说此法。彼若得闻我所说法。其必速疾应当证知。

世尊如是思惟念已。时有一天。隐身不现。往世尊所。而出声言。彼阿罗逻迦罗种姓。昨日命终。

尔时世尊。心生智见。知阿罗逻迦罗种姓。昨日命终。

尔时世尊。复如是念。阿罗逻种。从此命终。受何处生。

尔时世尊。内心生智。知阿罗逻此处命终。生不用处。

尔时世尊。复如是念。不用处天。寿命多少。有于限量边际以不。

尔时世尊。内心智见。知不用处寿命有边。六万三千大劫寿命。

尔时世尊。复如是念。其阿罗逻不用处天命终已后。复何处生。

尔时世尊。内心智见。知阿罗逻从不用处命终已后。还堕于此处。在边地不识法处。当得作王。

尔时世尊。复如是念。其阿罗逻从无识法边地之王。命终已后。复受何生。

尔时世尊。内心智见。知阿罗逻从边地王。其命终后。堕大地狱。

尔时世尊。如是思惟。呜呼呜呼。汝阿罗逻迦罗种姓。空受人身。大有所失。不得善利。而不闻我如是妙法。若彼得闻我是法者。即应速疾得证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