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安民为天
18688400000009

第9章 家产重量30吨

1999年5月的一天,云阳县普安乡丰河村移民钱良财起了个大早,天不亮就约了几个大汉来到张飞庙老码头,把自己事先用车拉来的“货物”往船上的底舱抬。他的这批“货物”很特别,除了他的家具,还有200块沉重的石碑,每块石碑100多公斤重,一块石碑上船要两个大汉使劲抬,200块石碑就有近30吨重。

乡移民办主任王满一下就傻了眼:“我的天老爷!你一个人就装这么重,其他移民的家具还装不装?”

“这是我的私有财产,搬家之前你们干部就说了的,财产要随人走,怎么屙一泡尿的功夫就变了?”钱良财擦着汗珠,一脸不高兴地说。

由于这是三峡库区移民外迁工作的试点,此时此刻,叫他不装走也是不可能的,王满和护送的移民干部们对此也无可奈何。

从严格意义上讲,钱良财装运的这批石碑应该叫碑石,上面没有刻字,是做墓碑的石块。钱良财是一位石匠,三十七八岁,长得人高马大,成年累月打石头,练就了一身蛮力气。

前些日子,他作为外迁对象,全家被安排迁到江津市油溪镇安家,他在去移民接收地油溪镇考察时发现,当地人“仙逝”之后,要到几十公里远的地方去买碑石。这一发现使他兴奋不已,就产生了到新家开一个石碑门市部的想法。三峡老家附近的石料不错,就赶在搬迁之前挥锤抡钎打了一些碑石,然后又拿钱买了一部分,凑足200块碑石,随家具一路搬迁。

云阳县是移民大县,地处库区腹地;江津市地处库区上游最尾端,同属重庆库区,两地水路相隔500公里,乘船逆江而上要航行四天四夜。当时移民外迁处于试点阶段,移民搬家怎样搬?要搬多少东西?都不太清楚,没多少经验。所以,试点期间移民愿搬多少就搬多少,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乘船,可多装一些家什。

钱良财,真不愧自己带有“钱财”二字的姓名。他本来就打算到了新家做石碑生意,可租车租船装石料要花一大笔运费,成本增加,收入肯定减少。随全家搬迁时多装一些石料,省下一大笔运费就是增加的利润,何乐而不为之?

就在钱良财挥汗如雨,“嗨哟嗨哟”地往船上抬石料时,一同搬迁的移民开始“闹龉龃”、有意见,纷纷找到王满诉说心中的愤懑和不平:

“王主任,钱良财心恁个黑,你们护送干部管不管?”

“他一个人就装几十吨,船都压下去一尺深了。”

“早晓得的话,我猪圈屋的几块石板都应该搬走。”

“我家的‘搭斗’都没搬,肥料也没装完,他反倒装一船石头。”

“我家拆下的砖瓦也要搬过来,一碗水还是要端平嘛。”

“船上装200名移民和护送干部,他龟儿子装200块墓碑,不吉利,预兆都不好,出了事谁负得起这个责任?”

王满对钱良财惹出的麻烦和移民的议论感到哭笑不得,他只有不停地解释,做一些劝阻工作。

云阳县移民局党组书记付远全熟悉钱良财这个人,而且到过他的家。钱良财有经商头脑,在云阳老家都是出了名的。这次他趁搬迁之机搭一船碑石,就是他商业脑袋一次精心“预谋”的行动。

王满虽然心里很窝火,但也打心眼里佩服他善于“抓住搬迁机遇”的机智和狡黠。后来,护送干部专门为运输的安全问题开了一次会,船长再三保证绝对安全,轮船才拔锚启碇……

经过四天四夜艰难的航行,200名移民到达了江津市油溪镇,卸货时,当地来欢迎移民到新家的人群,看到钱良财搬来的“家具”,一个个都吓得直吐舌头。

外迁移民试点在江津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库区十几万移民开始大规模迁往十多个省市……

事后看来,钱良财在装运自家的“私有财产”问题上也为库区各级政府和移民接收地提了个醒,也是移民试点工作的一个重要“成果”。后来,各区、县对每一户外迁移民家具的重量、体积都做了一定的规定。大卡车,两家人共用;小卡车一般都是一家装一车。人和货物不允许混装。

古人说得好:“不患寡而患不均”;对移民搬迁,重要的就是要“一碗水端平”。钱良财一家搬迁,就运走近30吨重的货物,他这种“别出心裁”的做法,在百万移民搬迁的众多故事中,也算是一个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