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纯沙质和沙丘高大密集的环境中修筑长距离公路的难度可以想见。路修成后,在沙漠特殊的环境中如何养护它,使它不致受风沙侵蚀,其中更有“绝活”。经内行人指点,我们注意到沙漠公路两旁几十米内的沙地里,密布着一米见方纵横交错的芦苇网络。这些由人工编织、埋入沙地的芦苇网络,看似不起眼,可就是它们“罩”住了流沙,护卫了公路。再往远处看,黑色半透明的尼龙布支撑起一道防沙墙,绵延不绝,抵档沙丘向公路方向侵移。这种防风固沙方法是中国人奇思妙想的独创!事实证明它确有成效,沙漠公路已通车四五年,从未出现过因风沙侵蚀阻断交通的情况。从1995年到现在,塔中油田区已有450多亩的绿色植被,最高的新疆杨树已长到4米。塔中油田区还与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台作,发现了80多种耐干旱、耐盐碱、防风固沙效果好的植物,并引进以色列滴灌技术,建成4公里的沙漠公路绿化试验带。
身处大沙漠腹地中心位置的塔中油田四号作业区,一片生机盎然。塔中四号作业区的“职工之家”是座红白相间的漂亮小楼,处在沙漠中央。周围沙枣树正开着浅黄、浅红的小球花,还有红柳、沙棘、梭梭等多种植物及大片的草坪。
新疆建设兵团——走生态农业之路 据《塔里木报》(1999年6月5日)载文,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新疆建设兵团十四团,在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闯出了一条生态农业发展之路,万亩荒漠变成了绿洲。从1990年到1998年,8年中,十四团向沙漠直线推进10公里,有8万亩戈壁变成良田,成为优质粮、棉生产基地。
十四团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北缘,是塔里木垦区最边远的一个团场,严重的盐碱、干旱、风沙等不良因素制约着团场的农业发展。从1958年建团到1989年的30年间,这个团耕地面积不足4万亩,粮、棉单产始终徘徊在150千克和30千克左右,农场连年亏损,人均负债近万元。面对严峻形势,该团决定科学治沙,走发展生态农业之路。十四团把营造防风固沙的绿色屏障放在首位,对原始胡杨林进行管护,对次生胡杨林进行培育。在新开垦的沙漠地上种植防护林,做到垦荒到哪,树就栽到哪里。如今新种植的人工林与恢复生机的10万亩原始胡杨林形成道道绿色屏障,保护农田,改善环境。到1998年底,这个团耕地面积由原来的4万亩扩大到12万亩。
沙棘(沙柳)——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先锋树种沙棘,顾名思义,沙中的荆棘,它生命力强、适应性广,是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理想的先锋树种。沙棘在我国分布广泛,有着“小灌木、多功能、大产业”的特性,其果、叶维生素C的含量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沙棘尤其适宜在我国三北地区的干旱、半干旱和水土流失地区生长,开发利用这一资源,对防治沙漠化,增加当地农民收入有重要意义。
沙棘生长迅速,根系发达,水平根幅可达到2~10米,垂直根系可达3~5米,主侧根系主要分布在20~80厘米土层内,形成密集根系网,且自我繁殖能力极强,能在串根过程中萌发大量幼苗,“独木就可成林”。沙棘苗第一年发育较为缓慢,之后生长迅速,每亩有成苗70株左右时,4~5年就可郁闭成林。沙棘适应力极强,喜光耐荫,喜寒耐热,喜水耐旱,喜肥耐膺,喜平耐陡,在侵蚀严重、肥力很低的荒山陡坡、砂岩及河滩地,都可生长良好并形成灌丛林地。在10°~35°的坡地上,4年生以上的沙棘林,就可基本保持水土不流失;当覆盖度达到40%以上时,则能十分有效地固定住沙丘。在河谷和冲刷严重的河道,种植沙棘可控制沟谷扩大和河床改道,治理效果非常明显。
此外,沙棘治理砂岩有奇效。在黄河中游晋、陕、内蒙古三省交界地带,有一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的巨大砂岩地区,被专家称为“世界土壤侵蚀之最”,年均输沙量2.6亿吨,属黄河多沙粗沙来源地,是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地区。经过多年连续治理,在该地区已种植沙棘100多万亩,不毛之地绿了,生态景观变了。专家们高兴地称,“利用沙棘进行砂岩沟壑治理、坡面治理非常成功”。
经过10多年发展,我国的沙棘开发利用形成一门综合性产业。全国已有沙棘生产厂家200余家,产品包括药品、食品、化牧品等几十种。据统计,收购1吨沙棘果实,成本大约为1000元,经过初加工后的产值至少可达3540元。山西省苛岚县以前是出名的贫穷县,通过十几年大面积的沙棘种植,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成为全省养羊第一大县。现在这个县农民的人均畜牧业纯收入达547元。人们曾担心,农牧民为卖钱,滥伐沙柳,会带来新的生态破坏。但实践证明,现在农牧民把沙柳当成摇钱树,比任何时候管得都好。内蒙古的伊盟伊旗的中密度纤维板厂,每年通过收购沙柳为当地农民增收750万元,每年促使30万亩以上的荒沙披上绿装。东胜市刨花板厂的投产带动当地66%的农户大种沙柳,户均年收入超过1500元。厂子所在的漫赖乡,过去年造林面积不足2000亩,现在都在万亩以上。内蒙古的伊盟总面积8.6万平方公里,风蚀沙化面积占了一半。近年,大片种植沙柳,全盟每年造林面积均以100万亩速度推进。到2001年,沙柳面积达到562万亩,起到了防风固沙的作用,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目前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在推广利用沙棘。继1995年成立“国际沙棘研究与培训中心”后,2001年我国成立了“国际沙棘学会”。专家们认为,应把发展沙棘与实施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防止单纯追求经济效益、把沙棘当成经济树种发展的错误倾向;同时更要注意因地制宜,不能过分强调集中连片,要力求林草、乔灌木间种、套种,做到树种多样化。
应用保水剂,沙漠变绿洲 水源不足是荒漠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荒漠地区只要有了水,又能保持住水,就会变成良田。20世纪60年代初,日本、美国等国科学家相继开发成功一种新材料——高分子吸水树脂。这种聚合物像蓄水池一样,能吸收相当于自身含量数百倍的水分,人们称它为储水剂。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材料不仅吸水速度快,而且有很强的保水能力,吸水后即使用力挤压,水也不会流出但将其放在沙漠中,水分却能慢慢蒸发释出,因为有了这种特性,人们又称它为保水剂。这种材料是一种具有电离性基团的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聚合物因轻度交联而形成网络性结构,其吸水保水机理可用高分子电解质组成的二元网络结构来说明。高分子长链互相靠拢,纠缠在一起,交联成三维网络结构,从而达到整体紧固状态。保水剂内外的渗透压力差、水和高分子电解质之间的亲和力,以及网络结构的弹力,使其具有高吸水和保水性能。这种保水剂的主要成分有丙烯酸、聚乙烯醇、异丁烯等。
美国是生产和应用保水剂最早的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在干旱地区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不仅增加了作物产量,而且节约了农业用水,减少了水资源的消耗。从1990年开始,日本科学家与埃及合作,在埃及进行改造沙漠的试验;将保水剂颗粒混和在沙土中,保持水分不被蒸发和渗漏,供作物吸收,作物便能顺利成长。实验证明,保水剂有可能把沙漠改造成绿洲。
侠北生态建设的基础——发展草产业 陕北干旱缺水,树木成活率低,生长周期长,单一种树难于发挥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而种草则见效快,固土固沙的作用大。一是草本植被蓄水固土、涵养水源的作用强。草本株丛,低矮密集、茎叶繁茂,能够形成紧贴地面、覆盖严实的草被,既可遮档降雨,避免暴雨直接冲刷地面,又可增加地面粗糙度,有效地延缓和减少径流,拦截泥沙;草本植物根系紧密,可固结土壤,抵抗径流侵蚀。二是草本植被生长快,分蘗萌生能力强。一般当年就可产生蓄水保土效果。三是能发挥乔、灌、草的互补功能。草林间作、草林混交可弥补单一植树的先天不足,提高治理水土流失的质量。坚持种草先行,乔、灌、草结合,是陕北地区提高生态治理效益的最佳选择。
种草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对农民增收可以起到促进作用。据有关资料显示,国际市场每年向我国求购草粉1000万吨,仅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省每年需求菌蓉粉就达250万吨以上,供不应求。菌营草和棉花倒茬种,连肥都不用施,投入劳动力少。一些种草的农民算账:在坡耕地上种紫花苜蓿,每亩可产干草500干克,每千克按0.6元计算,亩产值为300元,扣除各种费用支出,纯收益290元;若作为紫花菌管良种繁育田,第一茬成熟采收种子,亩产菌蓉种子15干克,干草300千克,每千克草种按16元计算,连同干草亩产值420元,扣除生产费用,纯收益400元,远远高出种粮收益。大面积种草是陕北实现现代畜牧业的基础。陕北群众有养羊的习惯和经验,但是,多少年来,陕北黄土高原草、牧矛盾突出,由于过度放牧,草场严重超载,造成天然草场严重破坏;春天栽树,夏天羊啃,冬天树死,是造成年年造林不见林的主要原因;而冬贮干草的缺乏,使得羊夏饱、秋肥、冬瘦、春死亡的现象也很突出,导致养羊的经济效益十分低下。解决这一矛盾的出路,就在于将养羊发展畜牧业与种草结台起来,以草兴牧。近几年,陕北一些县乡从兴草促牧入手,着力研究羊品种的改良换代和优良草种的引进,提出了“封山禁牧,舍饲养羊”的新思路,逐步呈现出草多——畜多——肥多——钱多的富裕景象。陕北生态建设从发展草产业起步,既给光秃的大地盖上“被子”,又给群众手头增加“票子”,寓生态效益于经济效益之中,使农民看得见、摸得到。
百个林业生态模式,确定防沙治沙的总体布局国家林业局在总结过去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和西部地区生态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整理筛选出100项林业生态建设与治理模式,并在西部地区推广。他们将西部地区划分为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西北风沙区3个大区、16个亚区,根据不同的气候、地形地貌、立地条件等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同的治理模式。每个模式包括治理对象的气候、地形地貌、立地类型特征和影响植被建设的主要因子;林业生态建设与治理的总体思路;治理模式的主要技术要点和措施;治理模式适宜推广的区域等。这些模式中,既有综合治理的模式和内容,例如沙区生态经济圈综台治理模式,适合以家庭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开发;利用沙地浅层地下水,治理与开发相结合,农、林、牧相结合,营造防风固沙林与种草放牧、造田相结合。治理规模为60~100亩沙地,3~5年治理完成,建成后不仅固定了沙丘,还有经济效益。群众赞誉是“打出一眼井,造上一片林,围住一片沙,富了一家人”。也有以单项关键技术为主,其他措施相配套的治理模式,如半干旱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汇集地表径流造林模式,可使林木的成活率分别提高20%~30%,生长量提高15%~20%。
我国确定了防沙治沙的总体布局。2000年5月15日国家林业局在召开的防沙治沙专家座谈会上宣布,我国以工程治理为重点的防沙治沙总体规划已初步确定。根据规划,防沙治沙工作将主要集中在八大沙漠周边、四大沙地以及黄河故道沙地3个范围区,涉及1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占全国沙化土地面积的73.4%,其中近期适宜治理的沙化土地38.92平方公里,占沙化土地面积的31.5%。依据沙区气候、自然地理条件、沙化地现状与分布特点,上述范围区划分为三大生态类型区,内设9个治理工程。三大类型区分别是:干旱的沙漠边缘及绿洲类型区,主要包括塔克拉玛干、古尔通古特、巴丹吉林、腾格里、库姆塔格五大沙漠的周边地区;半干旱半湿润的沙地类型区,包括内蒙古、河北等北京风沙源区,主要问题是人口密度较大,人为破坏严重;高原高寒风沙类型区,位于青藏高原高寒地区,多数地区海拔在3000米以上,沙化土地集中分布于青海柴达木盆地和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区。根据不同类型区的特点,治沙工程将采取不同的治理模式,分类治理,分区推进。防沙治沙的整体目标是: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遏制沙化扩展的趋势;用3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人进沙退;到2050年,凡能治理的沙化土地基本得到治理,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7 西部开发应防止一哄而起,急于求成
7.1 防止一哄而起、急于求成,向西部转移污染
据记者王慧敏介绍(见人民日报2000年3月13日文):近几年,东部地区一大批高耗能、重污染的企业正在西进。如西北五省区已经集中了约300家高耗能大中型企业。此外,有色金属冶炼、化工等重污染企业也纷纷西迁。在市场的作用下,许多方面已经由过去的政府行为转变为企业行为,在这当中,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否引起了高度的重视?令入担忧的是,有的地区甚至公开表示欢迎重污染企业去投资。有些领导片面强调抓机遇,盲目增加开放度。一个地区专员对王慧敏介绍情况时说:“开发西部,这是个干载难逢的机遇。大年初三地委和行署主要领导就带队到东部招商引资。一个礼拜就引进项目43个”。王慧敏要了一份项目清单,发现大多是东部已淘汰的产业:43个项目中,小造纸、小化工等污染环境的项目就占了39个,有的现已破土动工。为了避免西部的环境污染,2000年10月9日,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出《关于禁止向西部转移污染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环保和经贸部门高度重视污染西移的情况,要加大执法监督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坚决遏制污染向西部转移。《通知》指出,对于国家要求关停、淘汰的15类严重污染小企业和小火电机组、小水泥厂、小炼油厂、小钢铁厂及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设备及产品,一律不得在西部立项建设。《通知》指出,各地环保、经贸部门要建立工作责任制,对违规审批和监管失职的,要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从历史上看,20世纪50年代的“大跃进”、70年代的“洋跃进”、80年代大量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都曾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并使以后的经济建设付出了巨大的调整代价。西部大开发,如果大家一哄而起,不仅会造成新一伦的重复建设,使有限的投资不能充分发挥效益,而且可能会因某些投资的失败而挫伤广大投资者的开发热情,甚至使人们对西部开发丧失信心。另外,大量的民工涌向西部,也可能会因一时找不到活干而给社会的治安与稳定埋下隐患。
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经济中的急于求成、盲目铺摊子、一哄而上,曾经让我们饱尝了苦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西部开发,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任务,是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事业,要遵循经济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既不能消极悲观无所作为,也不能盲目乐观、急躁冒进。《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指出:“西部地区要立足于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作好长期奋斗的准备。”西部大开发,心要热、头要冷;要有艰巨性和长期性的思想准备。
7.2 治理荒漠化的重要思路要遵循生态学的原理
北京林业大学罗菊春教授前往甘肃省、内蒙古等地考察了一些退耕还林还草和治沙试点工程,发现普遍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同一流域,不管坡度如何、原有植被怎样,从山上到山下一律改为梯田,用来栽种果树或同一种用材树;有的用同一种高规格的整地方法,不管缓坡还是陡坡,上万亩采用大块整地,一米见方的大块,四周土埂高达30多厘米,高低整整齐齐,整个山坡寸草不留。参观了这些地方,看上去让人觉得很气派,但却违背了适地适树的生态学原理。结果,花了很多钱,费了很大劲,改了土,蓄了水,可是改变不了小气候。而且,让一个地区的植被全部趋同,也违背了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第二个问题是统一施工,吃大锅饭。国家给苗,农民出力,施工完了之后,不管本人愿不愿意都一律分户管理。眼下,看上去工程很有起色,但以后苗子死了怎么办?因此,建议各地由林、农、水行业的科技人员协同调查,搞一个符合生态原理的土地利用规划。确定该地今后的牧业发展水平,需要多少地种牧草、需要多少荒山草地做牧场。还要确定发展多少经济林,其中多少水果、多少干果。重点是抓好25°以上的退耕地与荒山荒地的调查设计。凡是荒山荒地现有植被覆盖度达50%的应划为封育地,尽量一坡一沟地封,便于管理。黄土高原降水量400毫米以上的地区,只要封起来,便可见效。如缺乏更新,则是当补播乔木、灌木种子。在无植被覆盖的秃山要严格整地造林。25°以上的退耕地一般土壤较好,可造林或育草。特别是在山脊与梁峁上,应按坡度划出50~100米的地带来重建或恢复乔、灌、草混交的森林群落。这将对整个流域起到涵养水源、暴雨滞洪和提高生物多样性的作用,对改善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有特殊的好处。
有些地方有很好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遗址,应开发旅游业。总之,退耕还林,不能仅盯着退下来的那几亩地,而要通盘考虑经济发展道路。例如,目前西北地区在退耕地上种了大量果树,而且以苹果和梨居多。西北地区的光热条件固然有利于水果的生长,但大家都搞水果种植,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因为水果要求水肥条件好,而在严重缺水的西北地区,水容量是有限的,果树喝饱了,人和庄稼就会挨渴。此外,种果树要松土、锄草、施肥,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并失去生物多样性。而且,目前全国苹果和梨的产量越来越高,销售不畅,再盲目种植将难以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西部地区应多发展一些核桃、柿、枣等干果类树种。这些树种对水肥条件要求不太严格,还可以散栽于各种破碎的地块上,且果品易于储存,经济价值也较高。不少地方缺乏科学性,因而费劲不少,效果却难如人意。要解决以上问题,关键是要懂得生态原理,懂得农林草等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找到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点,只有这样,西部的生态环境建设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7.3开展水土保持,实施西部十大生态治理工程
中国工程院院士徐乾清认为,保护水土资源、建设生态环境,是西部大开发的先行和基础性工作,也是西部大开发成败的关键所在,应遵循如下原则:
(1)总结经验,防治并重,搞好规划,防止盲目行动或一哄而起。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差异很大,治理保护的重点和方法应因地制宜,不要简单地推广异地经验,不能生搬硬套某种治理模式,必须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以确能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当地生产面貌,并使当地群众获得实际效益为目标,克服盲目性,防止一哄而起。
(2)重视工程质量,加强工程管理。在开展一项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时,要自始至终将工程质量放在重要地位,宁愿少些,但要好些,不要盲目追求进度、追求规模,必须搞一项成一项、受益一项;要自始至终注意工程的养护维修和人工造林种草的抚育保护,要尽快建立并完善管理工作体系。要认真吸取过去种草不见草、造林不见林的历史教训。
(3)坚持不懈地开展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实验,推广实用技术,提高各种措施的科学技术含量,使各种措施技术先进、效益可靠。
为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2000年8月,水利部确定了西部十大生态治理重点工程。这十大重点工程是:(1)在塔里木河、黑河等流域的中下游,实施内陆河区生态绿洲保护工程,使绿洲面积缩小的趋势得到遏制;(2)在黄河、长江源头实施节水型植被建设工程,针对干旱缺水的突出问题,实行以草定畜,配套发展节水灌溉,建设节水型家庭。(3)在内蒙古伊克昭盟、宁夏东北部、陕西榆林等水利、风力侵蚀交错地区,实施农牧交错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4)在山西、内蒙古接壤的砂岩地区,实行砂岩工程,开展以小流域为单位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计划在10年内种植80万公顷沙棘,可减少流入黄河泥沙量2亿吨;(5)在陡坡沟壑深的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实施沟道整治工程,力争到2030年使70%的沟壑区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基本治理,每年新增拦沙能力3.6亿吨;(6)在长江中游实施坡面水土整治工程;(7)在石灰岩地区实施土地拯救工程;(8)在滑坡、泥石流地区实施治理示范工程;(9)在重点水源区实施保护工程;(10)实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工程。全部工程覆盖110万平方公里,涉及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占西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的26%。
7.4建立防沙治沙的利益导向机制
新华社2002年6月17日电,以利益驱动为核心的新型机制将在我国逐步建立起来。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在谈到我国下一步防沙治沙工作思路时指出,防沙治沙工作的主体是广大农牧民,要从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制定各种政策措施,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我们既要有治沙模范无私奉献的精神,又要充分考虑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我国将突破传统的防沙治沙经营机制和管理机制,在利益分配上建立起以利益驱动为核心的新型工程建设运行机制。在投入政策方面,将对不同经济成分参与防沙治沙、承包造林管护等,给予同等的信贷和资金扶持;在税费政策方面,将逐步实行优惠的税赋政策,轻税薄费,甚至是零税收政策,减轻经营者负担;在沙区逐步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在土地使用政策上,将积极鼓励各类经济组织承包治理荒沙荒地,承包期可以延长到70年;鼓励不同经济成分购买沙地使用权,进行治理开发;积极推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开展股份台作造林;进一步明晰产权,坚持谁投资、谁治理、谁受益,治理者享有优先开发权,治理成果允许继承和转让。通过完善政策,活化机制,把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防沙治沙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变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8 沙产业拓展了人类生存的空间
8.1 倡导沙产业
沙漠给人的印象是干旱、少雨、气温高、多风沙、寒冷荒凉。现在,人们发现沙漠蕴藏着巨大的能源。首先是太阳能,沙漠长年日照时数在3000小时以上,而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喝。开发太阳能获得电能或热能,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因此,太阳能是有待人类大量开发的新能源。其次是风能,我国沙漠气候特点是风大沙多,大风常常带来许多灾害,但也携带特有的能量。风速提高1倍,它的能量就提高8倍。风力带动风车发电、吸水灌溉,可以变害为利,解决生产和生活用能。石油是沙区的地下宝藏,世界上50%以上的石油储量都埋在沙漠地带。世界上主要石油输出国,如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等都在沙漠地区。
沙产业理论是1984年由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一次农业现代化的讨论会上提出来的。在承认沙漠、戈壁不利自然要素的同时,不把某些自然资源条件的亏缺看作人们无能为力的限制,而是相信资源有限,智慧无穷的道理,集一切可能运用的技术、材料、新知识,加大智慧资本的投入。沙产业依赖的能源是天赐的阳光或阳光的转化形态;利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最大限度地固定太阳能。钱老所倡导的沙产业,其远瞻性的导向作用和全局性的战略意义就在于它告诉我们:占陆地面积1/3的干旱、半干旱沙漠地区,这些通常被称为“荒无人烟的原野”,由于有充沛的阳光,能造就极高的植物生产力,变不毛之地为沃土,拓展为人类生活和生存提供物质需要的空间。这是用全新的观念、全新的思维方式看待沙漠。群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概括沙产业的技术为“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甘肃张掖地区在年降水仅150毫米的龙首山下百里不毛砾石戈壁上,汇集雨水,建造半地下温棚,用滴灌、无土栽培等先进的手段,使每亩的效益超过万元。
沙产业所倡导的是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是运用科学理论和技术知识来从事固定太阳能的农业生产产业。目前的地膜、温室、阳光的利用,虽然改善了地表的水热条件,提高了效益,但只是一个初级阶段。钱老所预言的真正沙产业,包括有助于提高光合作用的新知识、新材料,包括信息革命的成果和生物工程的手段,是创造一种新的生态农业智慧文明。
8.2 向沙漠要粮、棉、油
在控制荒漠化发展的同时,全面开发沙漠地区资源,向沙区要耕地,要粮棉油,要肉蛋奶。甘肃省敦煌市的阳关林场,是在荒漠化地区边缘建立起来的。林场一开始就注重增加经济林的比重,他们不仅依靠高大的防护林阻档了风沙的侵袭,而且林场的果园、葡萄园早已使他们摆脱了艰难的生活,过上了小康日子。他们正把林场建成一个沙漠公园,让驯服的沙漠同葡萄长廊、大漠中充足的阳光一起,成为游客的一种享受,并直接为降服沙漠的人创造财富。
林业部门提出把单一的生态型防护林体系向生态经济型转化的思路,很快在防治荒漠化工程中得以实施。几年前荒漠化地区的绿色大多是白杨、新疆杨、小叶杨等,现在已经出现了如速生丰产的樟子松林、薪炭林、大大小小的果园。河西走廊的沙漠沿线,已形成了黄河蜜瓜、林泽小枣、核桃、桑园、苹果园等具有相当规模的经济林带。现在,三北防护林体系已年产木材800万立方米,年提供薪柴700万吨,解决了500万农牧民的烧柴问题;经济林的比重占27.02%,年产干鲜果品60亿千克,新增产值60多亿元。人们在与荒漠化的斗争中,不仅仅改变了自己的生存环境,而且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了。
9 治理荒漠化 各国有高招
联合国把防治荒漠化列为《21世纪议程》的优先行动领域,加快治理荒漠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使命。许多国家在研究治理荒漠化的对策和措施,并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
9.1 印度利用卫星编制荒漠化发生系列图
印度西部干旱严重的拉贾斯坦邦58%的土地均为流沙地和沙丘,严重威胁着农田、公路及其它建筑物。目前,印度已利用卫星编制了荒漠化发生发展系列图,基本摸清了不同土地利用体系下土壤侵蚀过程及侵袭程度;开发了一系列固定流沙的技术,如建立防风固沙林带,即沿大风风向,垂直营造多层次的由高大乔木和低矮灌木、灌丛组成的林带,建起绿色屏障,以减缓风速,减低风力,抵卸风沙。
9.2 以色列用先进技术开发和利用荒漠化
以色列的荒漠化面积占其国士总面积的75%,他们采用先进技术,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水土资源,在被世人视为地球癌症的荒漠地区创造出了高效益的成就。为了提高荒漠地区的产出,科技人员大力研究开发适合本地种植的植物资源:一是广泛引种驯化,他们派出科技人员,前往世界各地广泛收集世界干旱地区有价值的物种进行试种研究,其内盖夫古里扬大学从20世纪60年代就引进了世界各地的1000多个树种,通过驯化,许多已经成为当地的主要品种;二是开展植物杂交育种,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倍育出抗盐碱耐干旱的新品种;三是对作物的引种、倍育、种植都是以市场为目标,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作用,在欧洲占据很大市场份额,取得高额回报。以色列的农产品和植物开发研究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使沙漠化劣势成为自然优势。
9.3 美国为治理荒漠化“保驾护航”
美国受荒漠化严重影响的土地面积约80万平方公里,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有乱采滥挖、毁林开荒、草原过度放牧、土地盐碱化、不合理利用地下水以及气候异常等。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制定了专门的法律,为治理荒漠化“保驾护航”,如限制土地退化地区的载畜量,调整畜禽结构,推广围栏放牧技术;引进与培育优良物种,恢复退化植被;实施节水保温灌溉技术,保护土壤,节约水源;禁止乱开滥伐矿山、森林等。另外,国家鼓励私有土地者种草植树,在技术、资金上予以支持。这些政策和措施有效地遏制了土地荒漠化的扩展。
参考文献
1.刘芝,沙漠变良田的希望一保水剂,中国科协报,2000,4.6
2.杜弋鹏,沙尘暴呼唤保护性耕作,光明日报,2000,7.3
3.薛惠尹,西部生态建设需要科学引路科学时报,2000,9.4
4.《生态危机与林业建设》,中共中央宣传部等编,学习出版社,2001,9
5.水利部确定西部十大生态治理重点工程,科学时报,2000,8.4
6.周生贤,关于林业工作情况的报告,中国林业杂志,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