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世界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由自然和人类社会所组成。任何一方的健康存在和兴旺都依赖于其他方面的健康存在与兴旺。②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所有在这个星球上的其他物种一样是永恒生态规律的对象。所有的生命都依赖于自然系统的不间断的运转,这保证了能量和营养物质的供应。因此,为维护世界社会的生存、安全、公正和尊严,所有的人都必须担负起生态责任。人类的文化必须建筑在对自然的尊重上,具有与自然相一致的观念,并认识到人类事物必须在与自然的和谐平衡中进行。③我们必须在生物学限度内工作,但这种限度不是对人类努力的限度,而是对如何使人类事物能维持环境稳定性与多样性提供方向和指导。④所有物种具有固有的生存权利。维持生物圈完整性和生物圈内多样化物种。⑤持续性是所有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应选用于增加植物区系、动物区系和人类经历的丰富程度。这种道德基础将能使自然的许多利用价值——在食物、健康、科学和娱乐方面的价值——被公平地分配并保存给子孙后代。⑥后代的幸福是我们当代人的一份社会责任。因此,当代人应当限制其不可更新资源的消费,要把这种消费水平维持在仅仅满足社会的基本需要,并对可更新资源进行抚育,确保持续的生产力。⑦所有的人必须授权为他们自己的生活和地球上的生命行使责任。因此,他们必须有完全的受教育的机会、政治权利和可维持的生活。⑧以伦理和文化的观点善待自然与人类生命,不管在某一社会中占主导的政治、经济和宗教意识形态是怎样的,应鼓励尊重生命的多样性。
国际自然资源保护同盟为保护自然所确立的新的伦理学基础,也完全可以视为创立新的地球道德的伦理学基础。创立新的地球道德,从本质上就是要建设一种新的使全人类可以持续生存与持续发展的道德。或者说“可持续生存与可持续发展”是地球道德的原则要求。
人对地球的道德义务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教授,国际环境伦理学会主席霍尔姗斯·罗尔斯顿(Holmes Rolston),在他的著作《哲学走向原野》中指出,大自然是许多生命存在和繁衍的摇篮,是生命的根源。人们面向原野,就是在基本的生命洪流中面向产生生命的根源,就像女儿面向母亲、教徒面向上帝一样。当人类探索自己与原野的关系时,就会探索自己出生地的历史,回到生命产生的过去,回到人类产生的摇篮,回到生命孵化的温床。人们就会深深地体验到,人类和原野不只是资源关系,而首先应该是根源关系。人类不应该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片面地限定在资源关系之中。按照人与自然的根源关系,人类应该归属于自然,并且自觉地把自己的地位限定在与自然的关系之中。原野的存在是限制地球上占统治地位的生命形式——人类的一个证明。原野是人类应该尊重和敬畏的大自然的表现,而不应理解为人类寻求户外娱乐的场所。人类没有创造原野,而是原野创造了人类。原野及野生的生命群落拥有自身的价值和存在的权利,并在人类的环境伦理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不应践踏的地位。
罗尔斯顿认为,关于自然的价值理论为保护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和整个自然界提供了理论依据。不仅动物、植物、物种,而且生态系统,作为自然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都具有自身的价值,每一种事物在自然中都有自己的地位,它们都为维护地球生物圈的完整性而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人类应该承认这些非人类客体的道德权利,为尊重生命和自然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在尊重生命的环境伦理学中,价值理论可以发挥一种判断功能,它能够评价高等动物、有机体、物种和生态系统这些层次的价值,辨别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私态度,为人类对地球尽自己的道德义务提出适当的建议。
第一,在高等动物层次,动物保护主义者依据J·边沁关于动物有无感受痛苦的能力的原则,把价值赋予哺乳动物,要求人们尊重这些非人类的生命。罗尔斯顿认为,这种对生命的尊重,实际上是一种半人类主义的、主观主义的伦理学,它只尊重最靠近人类的而且这种态度只是根据人类的同情心去尊重痛苦中的生命个体,往往违反自然选择规律,保护了病弱的动物,从而引起了生命物种的退化。例如,当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里的大角羊患结膜炎时,它们因看不见东西而遭受挨饿和伤害的痛苦,其中有一半死去。如果人们出于同情心去医治这种疾病,救活这些瞎羊,让它们繁殖后代,反而削弱了这个物种,违背了这个物种的生存利益。而黄石的生态学家却任凭这些病羊遭受痛苦和死亡。他们深知,在生态系统中痛苦具有工具意义,通过痛苦过程、自然过程对羊进行选择,淘汰了病弱的个体,促进了这个物种的强壮,提高了它们的生存能力。这些生态学家才是真正地懂得仁慈,才是对生命的真正尊重。
第二,在有机体层次,要求人类尊重一切生命,即从动物到植物,从有感觉的生命到无感觉的生命。例如,小草鲜花有权为实现自身的价值而生长开放,而不管有没有人去欣赏,人类也有义务让它们存在下去。
第三,在物种层次,生物在历史过程中的同一性的保持,即同一个物种的长期生存和延续,是通过编有遗传密码的物种的血缘关系传递下来的。生物个体从属于物种,而物种又是以一定数量的个体形式存在的。从整体上看,保持物种生存比保持个体的生存更重要,也具有更大的价值。因为失去了的个体总是可以经过物种中的其他个体繁殖出来,但物种灭绝却再也不能产生出个体。每一个物种稳定持续地存在,都需要经历几千万年的生存适应过程。因此灭绝一个物种就是停止一个物种几千万年的历史。人类不应该按自己的需要随意灭绝任何物种,而应该允许物种的生存和进化。“地球上的生命,充满光辉灿烂的图景,灭绝则使其光辉暗淡甚至熄灭。因此一门尊重生命的伦理学,在物种水平上显得极为迫切。”为了尊重濒危物种的生存权利,人们必须具备科学的生态知识,杀死一些过多的野生动物和人造的劣质品种,营救遇险的濒危动物,保护濒危的植物,恢复由于人类活动破坏了适合于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
第四,在生态系统的层次上,一个物种是在它生长的环境中成长的。环境伦理学必须发展成大地伦理学,必须对与所有成员密切相关的生物共同体予以适当的尊重。我们必须关心作为这种基本生存单位的生态系统。由于有机体的生存和物种的进化都需要开放的、多样化的生命系统,因此整体主义的大地伦理学认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完整性和完美性包含着更大的价值,是更值得保护的东西。这种对生态系统的尊重,有时会让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学家感到气愤,因为从他们的伦理规范看来,这种尊重是一种残忍的行为。例如,为了恢复黄石国家公园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生态伦理学家听任森林大火的燃烧而不去救火,甚至还准备恢复食肉动物狼的最高地位,让过多的糜鹿遭受狼的凶残捕杀。然而,出于对生态系统健康和完善的尊重,按黄石地区生态规律的要求,那里生态系统的完善既要大火,也需要狼。黄石公园需要大火的原因,是大火重新安排了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产生了各种营养物,使物质加快再循环过程,并且促进生物种群更新。黄石公园之所以需要恢复狼的地位,是因为只有靠狼的捕食,才能控制糜鹿的大量繁殖、避免它们毁灭白杨和柳树,从而使河岸边水獭生存的环境得到保护。
从以上4个层次来看,对生命的尊重不应该只是出于人类的同情心和意愿,不应该只是依赖于人的利益和自然对人的工具价值,而是要根据自然本身的价值,从生命物种的保存、进化和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完美出发,采取符合生态规律的行动,才会是对生命的真正尊重。
5 生态失衡与社会犯罪
著名生态学家陈敏豪教授认为,“生态平衡”是对生态系统而言的,是指生态系统的平衡。这里所说的“平衡”不同于力学上的平衡和其他单项事物的平衡。在这里,平衡是和系统联系在一起的,是指生态系统的整体状况。因此,生态平衡是一个概括性的概念。然而,生态系统是有层次之分的,影响各种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整体状况的变量与参数为数众多,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具有不确定性,因此,生态平衡又是一个带有模糊性的概念。
生态失衡的表现却是具体、可见的。诸如人口过多、环境污染、食物匮乏、能源短缺、资源紧张、森林被毁、水土流失、草原退化、沙漠扩大、气候反常、风沙肆虐、洪水泛滥、物种减少、供水不足、水质低下、怪病丛生、发病率上升、城市地面沉降、空间过分拥挤、城市功能衰退等等。从更广阔的角度看,人的心理紧张、犯罪率上升、自杀人数增多,人的孤独感和失落感等现象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同生态失衡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美国的一位社会科学家发现,环境污染、生态失调与犯罪率升高有很大关系。他认为,环境中的有毒化学物质,特别是混于水中的有毒金属在进入人体后会破坏人的神经系统,使之失去对肌体的正常控制能力。过去,人们一直把犯罪同社会学、经济学和心理学联系在一起,但是,美国的科学家却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如果单单用这些来解释犯罪的话,为什么同样是在美国,有些州平均每10万人仅有100起暴力犯罪事件,而有的州却多达3000起?科学家们在分析了各地的环境污染情况之后发现,如果把环境污染也考虑进去,这种现象就好解释多了。
科学家对联邦调查局和环保局提供的信息进行了综合,特别是分析了水中含铅和锰的情况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环境污染与一些恶性犯罪,如杀人、抢劫、强奸等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些饮用水中铅和锰含量高的州,恶性犯罪率是全国平均犯罪率的3倍。原来,铅可以破坏大脑中一种神经细胞,而这种神经细胞则专门清除大脑中各种有毒物质。在缺钙的情况下,大脑中负责抑制冲动的神经则会受损,人的脾气会变得异常暴躁。
波特金·艾尔曼杰拉和马利查在他们合著的《学习无极限》一书中指出:“人类的差距,指的是在与日俱增的复杂性和我们对付这种复杂性的能力之间所存在的距离……就大部分历史时期而言,复杂性主要来自自然现象,而当代的复杂性大多是因人的活动而引起的。”“当代学习的不足,导致人状况的恶化和人类差距的扩大……这种状况使个人和社会在对付全球问题所提出的挑战方面,都未能作好准备。”这一论述既适用于人类在其他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也适用于人类在生态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人类究竟能不能将调节生态平衡同推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协调统一起来,这将最终取决于人类是否能从自然界的对立面回到自然界中来;取决于人类是否能与自然界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取决于人类是不是能深入探索生态平衡的机制,将自己的决策与行为限制在生态阈限的许可范围以内。强化人类科学文化的学习,普遍提高人的科学知识、文化素质和环境意识,这是人类走出生存困境、实现生态平衡的光明之路。
6 可持续发展及其有关原则
创立新的地球道德,从本质上就是要建设一种新的使全人类可以持续生存与持续发展的道德。或者说“可持续生存与可持续发展”是地球道德的原则要求。
①要尊重自然,不损害必须的自然过程。②不能危及地球上的遗传活力;所有形式的生命,不管是野生的还是驯化的,其种群水平必须足以维持其生存。为此目的,要保护必要的生态环境。③对地球上的任何区域,包括陆地和海洋,都要遵从这些保护原则,特别要保护那些独特的区域,保护各种生态系统类型的代表性样地,并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生态环境。④生态系统和生物以及土地、海洋和人类利用的大气资源,都要得到认真管理,以获取和维持最大的持续生产力,但不能以这种方式对那些与之共存的其他生态系统或物种的完整性构成危险。⑤要保证不因战争或其他敌对行为而引起自然的退化。
如果我们真正关心地球,真想提高全人类的生活质量,那么,我们目前流行的大部分经济、社会和伦理的价值观念都需要改变,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要建立新的“世界道德”,特别是具体“制定世界可持续生存的道德准则”。我们还应该进一步意识到,我们现在付诸的行动,将对我们的子孙以及其他物种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并完善以可持续生存与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原则的地球道德。“进行持续生活必须成为全世界人民的指导原则。”“必须成为个人、社会、国家乃至全世界各个层次上的新的生活方式。”
1987年,联台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研究报告,把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要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要求3个相互联系的持续性:生态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和社会持续性。1991年,世界保护自然同盟等3个国际组织发表《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把持续发展定义为“改进人类生活质量,同时不要超过支持发展的生态系统的负荷能力”,它为实施这种发展战略提出九项原则。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文件,第一次将持续发展从概念、理论推向实践,要求以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从政治平等、消除贫困、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生产和消费方式转变、科学技术、立法、国际贸易、动员群众参与等各方面采取行动,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可持续发展观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
试问,对我们最有价值的品德,对人类生存的最崇高的目标,对我们的后代究意应承担什么道德义务呢?概括地说,我们有义务使生命持续下去,而且一定要超过我们对其破坏的程度。人类持续生存与持续发展的道德原则要求人类充分意识到自己如何破坏了地球,并危害到各种其他形式,包括人类自身;还要求进一步意识到,如果我们不改弦易辙,就可能扼杀人类取得的光辉成就。此外,我们还面临两种道德选择:一是一种新的全球主义,它将导致一个在全世界实行法制的、更加文明的社会;另一种是恢复到老一套依靠权力、独断专行,以自我为中心的民族主义。不过,人类可持续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地球道德原则帮助我们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它激励人类勇敢地面对全球性的挑战,共同努力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
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认为,可持续发展原则包括9个方面:①建立一个可持续性社会;②尊重和保护生活社区:③改善人类生活质量;④保护生物的多样性;⑤维持在地球的承载能力之内;⑥改变个人的态度和生活习惯;⑦使公民团体能够关心自己的环境;⑧建立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国家网络,⑨创建全球性联盟。
7 保护环境的新型生产技术
下面介绍几种替代工业文明的新型技术,主要是开阔思路,从理论上阐述。
7.1 舒马赫的“中间技术”
英国学者舒马赫认为,人类要生存离不开技术,但技术不能与自然对抗,人类必须注意技术的发展方向。舒马赫的技术观深受佛教经济学思想的影响。在他看来,佛教经济学的主要思想是:劳动是为了获得发展才能的机会,克服自私自利,生产恰当生存所需要的商品和劳务,人应该通过劳动和简化消费方式获得最大满足。他觉得佛教经济学充满着智慧,而现代工业技术不断大型化,不断增加着暴力,并不代表进步,而是对人生智慧的否定。但是,“智慧要求科学技术朝着有组织、温和、优美的方向前进。”他认为,朝着这种方向前进的技术就是“中间技术”。目的是为了帮助人,而不是使人成为机器的奴仆。
在技术水平上,中间技术是介于镰刀与拖拉机之间,或者说是介于铡草切刀与联合收割机之间的技术。中间技术又是劳动密集型的和适合于小型企业的技术。它与土技术相比,生产率要高得多,与资本高度密集的现代工业技术相比,又要便宜得多;而且,中间技术在人力、财力、教育和组织方面的问题都容易解决,也能顺利地适应环境,设备简单容易掌握,也便于修理,因此,它是一种适合于在不发达国家中普遍推广的技术。舒马赫认为,中间技术有许多优点,特别值得人们追求,第一,这种技术能够满足人的真正需要,符台于人的实际。“人的身量很小,因此小型技术最好。追求巨大,无异追求自我毁灭。”这种小型技术使人们能够按照生命过程的原则来完善生产方法,让人处于安宁和谐的环境中。第二,小规模生产对自然环境的危害也是很微小的,所以这种技术对自然是非暴力的,尤其是在工业技术方面表现得更明显。这种技术是多样化和分散化的,这与工业技术的专业化和集中化的方向相反,符合自然与生命过程的要求。第三,这种技术富于人性和创造性,用这种技术进行的劳动,是人们最喜欢的那种使用双手和大脑的有益劳动,而且人们在工作时也有机会享受乐趣。而这些富于人性和创造性的东西,在现代工业技术中已经被完全剥夺了,人们在大机器工厂中工作,特别忙碌、枯燥和乏味,只是为了赚钱而工作,并且越来越非人性。因此,中间技术就更加显得重要和珍贵。第四,这种技术在经济上价格低廉,基本上人人可以掌握,还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舒马赫的中间技术主要是面向发展中国家的,他的技术观贯穿着深刻的生态思想和人道原则,因而对欧洲绿党的技术主张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人们对他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舒马赫实际上是全球绿色运动的预言者,他强调了在一切企业和机构中,恰当的技术、良好的工作以及符合人性的规模的重要意义”。
7.2 绿党的“软技术”
绿党把工业文明的机械技术称之为“硬技术”,而把他们提倡的技术称之为软技术。绿党认为,工业文明的硬技术破坏自然和危害人类的本质,就在于它的机械思维方式和统治自然的价值观。软技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理智地使用自然资源,对自然采取和平的、非暴力的利用方式。软技术是以人为中心的技术,是自力更生的和劳动密集型的,因此是小规模的和分散化的;这种技术适应了社会需要,公平分配,没有失业的危机,人们共同生活在一个社会经济共同体中。这种社会经济共同体是人们自愿地组织起来的,最能表现人们在社会中的联系和民主权利。
绿党提倡的软技术,是与工业技术的“硬”性即冷酷无情和破坏性完全对立的,是温和的、柔软的,具有弹性和缓冲性的。这些软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能源生产上,要求逐渐放弃核反应堆、采煤厂、石油钻探、露天矿开采以及综合燃料项目的发展,大力提倡软能源的生产方法,发展利用风力、水力、地热、太阳能暖房,利用农业和林业废料制造液体燃料等一切再生性能源,采取各种节约能源和保护能源的措施;在资源的利用上,反对工业技术极端地浪费资源的生产方法,主张采取封闭式的再循环技术,以便对资源进行多次使用和综合利用;在农业生产上,要发展生态农业,避免化肥与农药的使用,以促进自然生态系统恢复元气。
7.3 杰克逊的“替换技术”
丹皮特·杰克逊提出的“替换技术”,是一种与现代工业文明完全对立的技术。工业技术是中央集权型的,人们依存于上一层的社会单位,政治上是专权的,由专家阶层从事科学和技术,技术运转的方式普遍使人感到过于复杂,技术事故频繁发生,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相脱节,而且破坏地区性人文资源,这种技术导致高失业率,它的技术目标只是地球上少数人有时间从事的;而替换技术是广泛分权的,小单位自给自足,政治上是民主政治,由全体人员从事科学和技术,技术运转方式是任何人都能够明白的,技术事故几乎没有,即使有也很少,对技术性、社会性问题采取多样的解决方法,科学技术与文化相统一,而且与地方文化共存,这种技术完全没有失业,它的技术目标对所有人都永远有效。替换技术的政治意义更突出,强烈主张在分权的基础上建立一种适应人的需要的技术,引起了不发达国家的响应。
7.4 星野芳郎的“多样性技术”
日本著名的现代技术史和技术论专家星野芳郎提出了“多样性技术”,星野芳郎认为,工业技术是以定量化、集中化和分工化为特征的,而自然本身是在经常流动着、变化着和循环着。随着巨大单一的工业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生产和自然环境的冲突就爆发了,工业技术必然造成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巨大破坏。在人和自然矛盾非常突出的今天,人们必须尊重自然的生态规律,在开发技术时,必须把解决环境问题也一起考虑进去,就不能单一的、无限地扩张以定量化、集中化和分工化为特征的巨型工业技术。现代人类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是仅靠单项技术的开发就能解决的,而是必须依靠整个技术体系的历史性转变才能解决问题。星野芳郎提出依靠整个技术体系的厉史性转变来解决人类生态环境问题,更是具有远见的看法。
探索有利于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新型绿色技术,创立在技术圈中生存的新的生活方式,是全人类都在关注的问题。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在从事技术活动或技术决策时,要尊重生态规律、具有生态意识;要求现代决策者和技术专家将科技、生态、人文等多种文化融汇贯通于一身,这是人类的工业文明过渡到生态文明的客观要求。1992年4月,国家环保局负责同志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成立大会答谢辞中说:“随着全球生态危机愈演愈烈,人类开始猛醒和反思。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解决这场危机的关键是人类需要进行一场深刻的变革,寻求一种新的发展道路,建立一个以环境保护为标志的新文明。”“黄色的农业文明和黑色的工业文明意味着人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种发展是不能持久的。在自然界中,人类无论怎样推进自己的文明,都无法摆脱文明对自然的依赖和自然对文明的约束。自然环境的衰落,也必将是人类文明的衰落。”“今天一个环境保护的绿色浪潮正在席卷全球,这一浪潮冲击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预示着人类史上的一场‘环境革命’即将来临。这场革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通过这场伟大的革命,人类将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黄色文明和黑色文明,建立一个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新文明。”
8 生态工业崭露头角 生态思潮导致变革
生态工业概念的提出,源于20世纪70年代丹麦的一个叫“卡隆堡”的工业园区。“卡隆堡”工业园区以降低成本和达到环保法规的要求为目标,开辟了一条革新性的废弃物管理利用途径——“工业共生”,即将甲厂产生的废料和副产物作为乙厂的生产原料,使资源有效利用。1989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两位研究人员在《科学的美国人》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正式提出“工业生态学”和“工业生产系统’的概念,引起广泛关注。最具代表性的是1991年10月,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提出的“生态可持续性工业发展”概念。该概念兼顾了工业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替换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俊统工业模式。随后,1993年,在“卡隆堡”的启发下,美国商人保罗·霍克恩在《商业生态学》一书中提出了关于生态系统和生态工业园区的问题。1994年,加拿大新斯科舍省达尔湖西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提出生态工业园区的构想。至此,生态工业开始在世界上崭露头角。
传统工业发展模式是以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目标为己任,忽略了对生态效益的重视,导致“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局面发生;而生态工业将工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从战略上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的集约、循环利用,有助于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生态工业可以通过延伸资源加工链充分利用能源和资源,达到能量多级利用、价值增值目的。通过对废弃物的资源化,达到清洁生产、保护环境的目的。针对我国工业技术落后,资源、能源利用率低,工业污染严重,工业环保设施薄弱的状况,应着重推行以下几方面的产业生态化措施:一是在工业企业内部推行清洁生产,促使企业合理利用资源、减缓资源的耗竭、减少污染废弃物质排放,实现废物资源化;二是加快工业部门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加速发展消耗少、效益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布局合理化;三是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扶持环保工业。环保工业为工业污染防治提供先进的技术设备,是发展清洁生产的技术基础,是一个前景广阔、实用价值高的新兴技术产业。
生态工业是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以节约资源、清洁生产和废弃物多层次循环利用等为特征,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运用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经营和管理的一种综合发展模式。它要求综合运用一切有利于工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从宏观上使工业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工业的生态、经济和技术关系,促进工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人流、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的合理运转和系统的稳定、有序、协调发展,建立宏观的工业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在微观上做到工业生态资源的多层次物质循环和综合利用,提高工业生态经济子系统的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效率,建立微观的工业生态经济平衡,从而实现工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发展道路。
中国农学会副会长、高级农艺师舒惠国在他的著作《生态环境与生态经济》一书中指出:“生态经济的发展方式和生产方式,以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和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为前提,强调人类的生产和发展必须自觉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共同责任,并为此而协调行动,过去那种只管自己发财,不管别人遭殃的以邻为壑的发展方式和生产方式,将受到唾弃和越来越严格的监控和制裁。像那种上游毁林开荒,下游大涝大旱和把河道当成排污沟、把湖泊和海洋当成纳污池的行为,不仅极易引起相邻国家和地区的矛盾纠纷,而且还会引起世界性的关注,例如,热带雨林的大面积砍伐就引起了世界性的忧虑。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和相互影响性,已要求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必须实行发展方式和生产方式的生态化变革,不如此,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不仅不能从对抗转向和谐,而且还会使人类与自然的矛盾转化为加剧人类社会内部矛盾的对抗性,人类面临的问题就将更加复杂、更加尖锐。”“从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方式和生产方式转向生态经济的发展方式和生产方式是一场革命,其意义同一万年前的农业革命和300年前的工业革命一样,将开辟出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全新时代——生态文明时代。”向生态经济的发展方式的转化,将导致人类思想文化史的变革。现代生态思潮的兴起,是人类思想文化史的一场巨变,至少有六点将导致全球性的变化:一是生态观念。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的一致性,人与环境的普遍适应性等;二是生态意识。生态意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尺度,人的素质提高是生态建设的关键;三是生态与社会、经济、技术、文化紧密相联,发展科学技术要防止危害环境的种种负效应;四是重视生态教育,建立生态理论体系,制定生态法规,加强生态保护的国际性合作;五是发展生态工业和生态绿色技术,建立绿色技术发展规划;六是提倡自然科学家与社会科学家的联盟和合作等等。这些观念和思想的提出,丰富了现代生态文化理论,在科学文化发展史上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
参考文献
1.李宝恒译,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研究报告,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2.陈敏豪,生态文化与文明前景,武汉出版社,1995
3.王伟,生存与发展——地球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95
4.余正荣,生态智慧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5.舒惠国,生态环境与生态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