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闲话三国
18681900000086

第86章 关羽与孔明

《三国志》评价关羽,只是一员虎将而已,与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并列。并评曰:“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从这部官方史书的看法,关云长有万人之敌的绝对肯定的一面,有报效曹公的并不值得赞扬的一面,更有刚而自矜的明显是缺点的一面。就其战绩、政绩来看,也不能说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蜀之亡,个人英雄主义的关云长,是不能辞其咎的。

在《三国演义》中,抬得最高的,一是诸葛亮,一是关云长,但这两位,一错失荆州,一穷兵北伐,乃是导致蜀国败弱的重要推手。而且这两位最后都失败在非等量级的对手手里,孔明还能得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同情,而关云长虽然被后世人敬之为神,尊之为帝。但他死在陆逊、吕蒙手里,输得非常之惨,从此落下个“只提过五关斩六将,不提走麦城”的经常被引用的讥诮之语,可见后来人敬重之余,对他的失败,多少认为是他老人家咎由自取,属于活该的了。

某地关帝庙门口的对联,这样写道:“匹马斩颜良,偏师擒于禁,威武震三军,爵号亭侯君不忝徐州降孟德,南郡丧孙权,头颅行万里,封称大帝耻难消。”绝大多数关帝庙,无不都是颂其武艺功勋,赞其操行德守,褒其忠贞刚烈,敬其义薄云天,还少见如此持平之论。

无论看人行事,两分法,还是能够避免偏听偏信,偏袒偏私,偏执偏颇,偏心片面的一剂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