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上善若水
18681700000009

第9章 道教的重要思想源头

张道陵的五斗米道是我国本土宗教道教的最初形态,是华夏民族先贤们在出现农耕文明后慢慢形成的世界观。其中包括天、人、神、鬼思想的建立,以及追求得道成仙、宏法济人、无量度人的宗旨。

五斗米道最后发展形成道教后,其世界观远承夏、商、周文化思想的源流,更多的是源于先秦诸子百家。

在夏、商、周三代文明的过程中,已从尧、舜以来朴实的天文知识,渐次演变为理论的天文思想,从此建立了抽象的天文数学符号。

在那时,十天干、十二地支,以及通过干支排比组成的六十甲子,更有五行、八卦,与干支配合,附以天神的观念与名称,用来解释人事、物理等各种理论的法则,充满神秘的宗教意味。所有这些,都成为后来道家与道教所有学术思想的滥觞。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中的道家、儒家、墨家、阴阳家的思想及易学理论等,它们是成熟的道教最重要的思想源头。先秦时期虽然只有道家而无道教,但道教的思想萌芽早已潜伏在道家诸子的理论之内。

在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思想是道教的核心。道家创始人是老子,他把“道”作为宇宙的本体,万物的规律,是超越时空的神秘“存在”,将“道”视为天地宇宙、阴阳五行、万物生灵的本源。道教就是以此为基点建立了道教神学理论体系,并且从宗教神秘主义的角度把“道”人格化,将老子看作“道”的化身。

道家注重修真养生,追求长生久视。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提出清静无为、见素抱朴、专气致柔、心斋坐忘、导引守一等修道养生方法,就是道家修真养生的思想的体现。

道家的养生思想和神秘主义所形成的修道成仙思想是道教的核心,后世的道教的教理教义和修炼方术,都围绕着这个核心展开。

在继承老子和庄子思想以及史前神鬼崇拜的基础上,战国时期,在齐国形成了以环渊、田骈、慎到为代表的“黄老学派”。这一学派尊崇黄帝和老子,以道家的清净养生、无为而治思想为主体,兼收并蓄诸子百家的一些内容,从而使得先秦时期道家思想更加丰富。

道教吸收孔子、孟子忠孝仁义的“三纲五常”思想,以此构成宗教道德观的主体,并将这种伦理道德与长生成仙思想结合,以神仙的威力驱使人们去践行道家理论。

道教的主要经典《太平经》提出了“天地君父师”的伦理体系,后来发展为影响深远的“天地君亲师”世俗伦理规范。比如董仲舒宣扬“天人感应”、“阴阳灾异”、“天人合一”的神学思想以及随之而起的宣扬星象预言、经籍图箓、呼神劾鬼的谶纬神学等,均为道教所吸收。

道教也吸收了战国时期的墨家思想。墨家的创始人墨翟站在小生产者的立场上,提倡自食其力和互助互利。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著的《墨子》一书,记录了墨翟言行,提倡尊天明鬼,重申了最高神天帝的意志和赏善罚恶的至上权威,借助上天来推行“兼爱”“非攻”等政治主张;还将鬼的范围由“人死为鬼”扩大到天地山川鬼神,为道教祭祀天地亡灵提供了理论依据。墨家的这些思想也被《太平经》继承发展;墨家重视科学技术的精神,也被道教所继承阴阳学说对道教具有重要意义。阴阳概念在《易经》、《道德经》中都有论述。五行概念最早见于《尚书·洪范》,其中阐释了金、木、水、火、土5种物质及属性。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将阴阳与五行结合创立了阴阳五行学说,用来阐释道家的天道和儒家的人道,给五行赋予社会属性来,说明王朝更替的原因和趋势。

邹衍的思想被春秋战国时期的方士所吸取,作为神仙方术的理论基础。阴阳五行充满了神秘色彩,成为道教修炼法术的理论基础。

道教还吸收了易学理论。伏羲氏、周文王推演总结的《易经》,为儒家“五经”之首,道家“三玄”之一。对《易经》所作的注释逐渐形成了一门学问,这就是易学。《易经》的内容和形式都为道教所吸收。

道教将《易经》当做基础经典而深入探讨、演绎和应用。道教以《易经》中至高无上的“天”为模型来塑造最高神“天尊”,其玄学方术、符箓丹道、斋醮科仪都和《易经》密切相关。事实上,以易解道的理论实践贯穿于道教发展的全过程。

道教的产生还和诸子百家中的医家、兵家、法家、纵横家有渊源关系,纵横家祖师鬼谷子便被道教尊奉为上古真仙。

道教将诸子百家思想集于一身,最终整合成为道教哲学。诸如追求人类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等等。其“与世无争”、“道法自然”的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旁注]

农耕文明 是人类历史上主要因特有的农耕文化而在经济发展、社会制度、思想、精神和艺术等领域领先于人类发展的社会文化。在古代社会,农耕文明之所以能够引领社会发展方向,主要依赖于当时的农业社会与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适应。

六十甲子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进行循环组合:甲子、乙丑、丙寅等等,一直到癸亥,共得到60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如此周而复始,无穷无尽。它是华夏民族最早、最大的发明创造。六十甲子最古老的用途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

黄老学派 产生于战国中期,是齐国稷下学宫的一个学派。黄老学派的代表作是《老子》、《黄帝四经》等,学说的核心是“无为而治”、与民休息。西汉王朝主张黄老学派的学说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将它运用到政治和法制实践中,并取得显著的成效。

《太平经》又名《太平清领书》。是道教的主要经典,以阴阳五行解释治国之道,宣扬散财救穷、自食其力。此书系东汉原始道教重要经典。原书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部,每部17卷,共170卷。今道藏本仅残存57卷,另有唐人闾丘方远节录的《太平经钞》10卷,敦煌遗书《太平经目录》1卷。

谶纬 是我国古代谶书和纬书的合称。谶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纬是汉代附会儒家经义衍生出来的一类书,被汉光武帝刘秀之后的人称为“内学”,而原本的经典反被称为“外学”。谶纬之学也就是对未来的一种政治预言。

五经 指儒家的五圣经,即《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汉武帝立五经博士,我国历史上的儒教国家化由此谓开端。阅读五经,能够从五个角度理解人生,即哲学角度的《周易》,政治角度的《尚书》,艺术角度的《诗经》,社会角度的《礼记》,历史角度的《春秋》。

三玄 魏晋玄学家对《老子》、《庄子》和《周易》三书的合称。是我国古代最高哲学经典。《易经》为群经之首。《道德经》随其后,其要本归老子之言。三本经书一脉相承,浑然一体,是为三玄。

玄学 又称新道家。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魏晋玄学使我国哲学的概念以及这些概念间的关系的探讨大大发展起来。

[阅读链接]

黄老学派是先秦道家的一个派别。从内容上看,黄老之术继承、改造了老子关于“道”的思想,认为“道”是作为客观必然性而存在的。在社会政治领域,黄老之术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即要求统治阶级尽量不要干涉人们的生活,不要好大喜功,劳民伤财。

黄老学派治世安邦的主张在汉初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促成了我国历史上“文景之治”的盛世。东汉时,黄老之术与新生的谶纬之说相结合,逐渐演变为自然长生之道,对道教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