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诚信知报
18681000000005

第5章 孔子阐发的诚信思想

先秦诚信思想历经数百年的传承,至春秋时期,经过孔子的阐发,成为孔子道德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后来发展成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即现在的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他是当时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伦理思想,以“仁”为核心和最高的道德标准,“信”是这一道德标准的必然要求。孔子提出,做人要以忠和信两种道德为主。他要求学生“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以便通过孝、悌、信、爱等品质的培养而迈向“仁”的境界。

孔子的学生曾参特别重视“信”的修养。《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曾参的妻子要去赶集,儿子哭闹着要同去。妻子就对儿子说:“你在家好好听话等妈妈回来,杀猪给你吃”。儿子信以为真,不闹了。

曾参回家后,儿子把妈妈要杀猪的事告诉了他。曾参沉吟片刻,就和儿子一起去把猪绑了起来,准备宰杀。

妻子回来了,连忙制止:“别杀猪,我是跟孩子说着玩的。”

曾参严肃地说:“对小孩子是不能随便开玩笑的,孩子年幼无知,父母教什么,孩子就学什么。你要骗他,他就会去骗别人,这怎能教育孩子向善呢?”最后还是把猪杀了。

这个故事表现出曾参在“信”的问题上不容丝毫苟且,他既以此教育儿子,其实同时也是自己修身以实现人格自我完善的需要。

“信”是“仁”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所以,孔子说:“有仁德的人必然能说出好的话。”但能说出好的话、能做到“信”的人却不一定就具备了仁德。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仁”呢?

孔子在回答子张向孔子问仁时解释了这个问题。他说:“能够处处实行5种品德,就是仁人了。”

子张说:“请问哪5种。”

孔子说:“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仁”既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也是一个兼涵诸德的总的道德规范,它要求在人际交往中必须做到“信”。

孔子认为,“信”是立身的关键。他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真不知道他怎么处世,这就像牛车没輗,马车没有軏一样,那车怎么能走呢?”

“信”对于个人虽然不是最重要的道德品质,但它在人的言语、行为中同样起着重要的关联作用,即言语是否符合实际;行为是否符合言语。因此,诚信是人安身立命的关键;人无信则无以立、无以行。

孔子及其学生一贯非常重视学生,而学习的目的是“知道义”,做好人,但如果有人没经过学习便能做到尚贤轻色,竭其力侍奉父母,忘己忘家事君主,同朋友交往诚实守信,那就等于学过了。因而,朋友之间的诚信是学习做人的重要内容。

孔子的学生子夏说:“看重实际的德行,轻视表面的姿态;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曾参每日反省:“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其中就有一条是讲交友时有做到诚信。

诚信是建立朋友关系的基础,是维护朋友关系的准则,而朋友之间的相互信任则是朋友关系的理想状态和境界。孔子认为,贤者不会轻易去怀疑别人。孔子在谈到交友之道时,主张要与正直、诚实、见闻学识广博的人交朋友。孔子与颜回谈到了自己的志向,其中一条就是使朋友相互得到信任。孔子认为君子对于事业应当是在以道义为原则的基础上,靠诚信来完成。

孔子指出,是否有诚信的态度,做事的效果是大不相同的。

有一次,子张问如何才能使自己到处都能行得通。孔子说:“说话要忠信,行事要笃敬,即使到了蛮貊地区,也可以行得通。说话不忠信,行事不笃敬,就是在本乡本土,能行得通吗?”

孔子要子张将“忠信笃敬”这几个字时时刻刻牢记在心,他说:“站着,就仿佛看到忠信笃敬这几个字显现在面前,坐车,就好像看到这几个字刻在车辕前的横木上,这样才能使自己到处行得通。”

子张把这些话写在腰间的大带上。果然使自己到处行得通,终至事事成功。

诚信作为一种道德品质,它也是政治的基础和从政的需要。孔子认为,诸侯国的治理者对政事应严肃认真,又严守信用。

有一次,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时,孔子回答:“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也就是说,获取民众的信任与支持、拥护是最重要的,它将决定国家政权的兴亡。

孔子生活的春秋末年,礼坏乐崩,他试图通过信与礼,去恢复社会秩序,特别是遭破坏的合理的封建制度。

孔子提倡诚信,强调诚信,但决不主张盲目的诚信。在“信”的标准问题上,孔子坚持“义以为上”、“义以为质”,在具体运用中则又表现出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孔子对义表现出了相当的推崇。他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把是否懂得“义”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标志。

在谈到建功立业的问题时,孔子说:“君子以义作为根本,用礼加以推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忠诚的态度来完成。”认为“义”是立业的基本原则和根本之所在。

当弟子问怎样提高品德时,孔子的回答是:“以忠信为主,使自己的思想合于义,这就是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了。”认为要提高品德,就要以忠诚信实为主,并努力做到符合“义”。

他又说:“君子对于天下人,无专主之亲,无特定之疏,唯以道义是从。即不问亲疏,但以道义是亲,即以义为处世准绳。”具体到诚信问题上就是:君子对于“信”,并不一定要做,也不一定不做,关键看是否合于义。

“信”是一项重要的道德品质,每一个人都应当努力实行。那么,在“信”的实行中应注意些什么呢?孔子提出了以下几点:

一是应该“谨而信”、“敏于事而慎于行”。这是一种相对保守的做法。话一出口是收不回来的,因此,为防止说出的话不符合实际或无法信守、实行。

孔子认为君子应“敏于事而慎于言”或“讷于言而敏于行”的,甚至应“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当有弟子问仁于孔子时,孔子回答:“做起来很困难,说起来能不慎重吗?”南宫适反复提醒自己说话一定要小心谨慎,孔子对此极为赞许,竟把侄女嫁给了他。

二是必须好学以使信合于义。这是一种积极的做法

他说自己“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正因为从小立志学习,以后又努力不懈,不断精进,才至于深明道义,终至“从心所欲不逾矩”。所以,他认为要想真正做到忠信,就必须好学以明道义。

三是必须坚守“义”这一标准,又灵活运用这一标准,这是实行“信”的根本。

君子应当讲的大信,不容丝毫含糊。至于那种不问义理是非、固执拘泥的小人之信,则不要计较。正如子夏所说:“在德操大节上不要超过界限,在细微小节上有点出入是可以的。”

“信”,一般说来,是要求做到“言必信,行必果”的,但也有特殊情况。当子贡问到什么样的人才配称“士”时,孔子认为,能够“言必信,行必果”的人能称之为“士”;而那些不大懂得是非曲直,在大事上可能有些糊涂的人,就不能称其为“士”。因此,孔子认为,在不懂得是非曲直的所谓“士”的要挟之下订立的盟誓,就可以不去理睬的。

诚信伴随着孔子的一生,他关于诚信的一言一行,几千年来影响着国人,特别是影响着知识分子。

[旁注]

儒家学派 又称“儒学”、“儒家学说”、“儒教”。最初指的是冠婚丧祭时的司仪,自春秋时期起指由孔子创立的后来逐步发展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对我国以及东方文明发生过重大影响并持续至今的意识形态,儒家思想是东亚地区的基本文化信仰。

曾参(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16岁拜孔子为师,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将孔子的言行整理成《论语》,上承孔子之道,下开思孟学派。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影响我国2000千多年。

子张(公元前503年~?),孔门弟子之一。出身微贱,且犯过罪行,经孔子教育成为“显士”。虽学干禄,未尝从政,以教授终。孔子去世后,独立招收弟子,宣扬儒家学说,是“子张之儒”的创始人。子张之儒列儒家八派之首。

子夏(公元前507年~?),“孔门十哲”之一,“七十二贤”之一。主张国君要学习《春秋》,吸取教训,以防止臣下篡权。还主张做官要先取信于民,然后才能使其效劳。李俚、吴起都是他的弟子,魏文侯也尊以为师。

颜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2年),14岁即拜孔子为师,此后终生师事之。在孔门诸弟子中,孔子对他称赞最多,不仅赞其“好学”,而且还以“仁人”相许。历代文人学士对他也无不推尊有加,历代管理者也无不尊奉颜子。

子贡(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孔门十哲”之一,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利口巧辞,善于雄辩,办事通达。他还善于经商之道,为孔子弟子中首富。

南宫适 孔子“七十二贤”之一。南宫适言语谨慎,崇尚道德,孔子称赞他是“君子”、“尚德”之人,并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他。

[阅读链接]

孔子一生讲究诚信,但也并非凡是说过的话就一定要做,这要看具体环境中的具体情况。在某些特殊的情境下,就可以说而不做。

公元前496年的一天,孔子一行经过蒲邑时,遭蒲人拦截。蒲人要孔子答应不返卫国,就给他放行,孔子应允后,刚一离开蒲地就奔往卫国。

子贡问为什么,孔子认为,受胁迫所说的诺言是不必遵守的。也就是说,只有符合于义的信约诺言,才能去实践、兑现。包括受胁迫所订的盟约,往往有悖大义,自然是不值得去履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