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警察心理教育:警察心理辅导的理论与实践
18680000000061

第61章 警察心理应激与训练(35863)(6)

10.6.松弛训练法

这是心理调节和行为治疗中简便易于操纵的方法和基础步骤,可以独立用于心理调节和训练,也可以结合其它方法用于治疗。警察工作需要主体保持沉稳镇定的心态,紧张焦虑、心慌意乱是无法胜任工作,并会导致工作失误和事故的发生。这种训练方法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加速恢复体力和精力。

10.6.1 基本理论和条件要求

松弛训练方法又称放松训练,是指在暗示作用下,使人的全身肌肉从头到脚逐步放松,进而达到恢复体力,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这种方法最早由德国精神病学家舒尔兹提出,他把暗示程序编成几句语言表达的公式,如:(1)我非常安静;(2)我的右(左)手或脚感到很沉重;(3)我的右(左)手或脚感到很暖和;(4)心跳得很沉稳、有力;(5)呼吸非常轻松;(6)腹腔感到很暖和;(7)前胸凉丝丝的很舒服。以后各国心理学家根据这个公式,编制了放松训练的指导语和暗示语指导来访者进行训练。掌握这套松弛技术会迅速使自己的肌肉松弛下来,会降低血压、稳定心律,恢复心理平衡。对缓解人的焦虑、恐惧情绪有效,并且可以改善人的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长期训练可陶冶情操。

这种训练还可以用深呼吸或冥想的方法使人放松。冥想就是让来访者回忆自己经历过的最愉快的一件事,或者最想往的一件事,情节越具体、越形象越好。

松弛法训练,需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训练者或站、坐、躺,保持放松、舒适的姿势,注意力集中,排除杂念,呼吸平稳沉静。这种方法通常与系统脱敏疗法结合使用。不同的心理咨询者根据自己的体会,编制了接近而又有区别的训练方法,这里根据我们的体会介绍一些简单实用的方法,以做训练的参考。

10.6.2 进行性肌肉松弛法

西方一位学者说过:“不能控制自己肌肉的人,也就不可能控制其注意力。”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肌肉的紧张松弛或放松,达到身体和精神的松弛目的。这种训练需要相对安静的环境,消除或减少引起紧张的刺激性因素。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1)基本模式

将全身的肌肉从头面部向下按组排列,每组肌肉的松弛训练均按五个步骤进行:(1)集中注意于要松弛的肌组;(2)紧张该肌组;(3)坚持紧张5-7秒钟;(4)放松该肌组;(5)进一步松弛该肌组。可以将以上步骤概括为“集中、紧张、坚持、放松、松弛”的循环过程,也可以简称为“紧张、松弛”循环过程。

(2)训练方法选介

练习1:在安静的环境中,舒适地坐下来或躺下,轻轻地闭上眼睛,放慢呼吸,很深的吸气,缓缓吐出,开始数数,由10倒数至1,头部有意识开始放松,逐次到面部、颈部、胸部、腹部、双臂、双腿……通过肌肉的紧张放松,逐步释放紧张,通过积极暗示渐渐进入一种有意识的重新塑造自己的氛围,使心中的烦恼、焦虑、悲观、自卑逐渐远离自己,让内心出现一个乐观、自信、健康、坚强、受欢迎的自我。这样的训练要连续多次进行,使自我放松成为习惯。

练习2:在办公室或考场条件中,当出现紧张焦虑情绪时,可根据条件在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不要背靠椅子,腰背放松挺直,头顶微微上拔坐好,放松自己,轻轻闭上眼睛,调整好呼吸,主要通过上肢肌肉的紧张、放松,同时伴随着手掌的握拳、松开及腕部的用力、放松;在进行下肢肌肉的紧张、放松训练过程中,同样伴随着脚掌和脚腕的用力和放松,达到缓释紧张焦虑情绪的目的。

10.6.3 言语松弛法

言语松弛法有多种形式,既可以由辅导者通过暗示语指导进行,也可以由自己进行;可以用于个人,也可以用于群体或公众场合。

(1)基本模式

在训练过程中有的只松弛一组肌肉(松弛面部肌肉是常用的方式),有的则松弛多组肌肉。先集中注意于某肌组,然后按步骤进行松弛。另一种方法采用计数方式。这种方法可以采用从1数到10或从10倒数到1,每次一数或两数。在计数时想象“紧张从身体内释放出来”特别是从双臂、双腿、躯干、头面部和整个身体内“流淌”出来,达到松弛的目的。

(2)训练方法选介

练习1:自然站立。自然呼吸,保持最为镇定的心情,笔直地站好,以缓慢的速度从1数至100。除了呼吸和眨眼之外不要有其他动作。不要瞪眼睛,不要让身体摇晃。保持自然,站稳。保持这种姿势默数至100后,放松,并休息一段时间,休息的时间同数1至100的时间。然后,重复上面的动作,然后再休息。不断重复共6次。

也可以坐下,直起上身,姿势保持自然。如上面一样,保持心情的高度平静,并默数1至100。也像前面一样放松,重复所练习的动作。每天坚持这样的练习,共10天。时间和次数只是一个建议,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训练可以自由地延续下去⑧。

练习2:保持舒适的坐姿、立姿或躺姿,调整好呼吸,通过言语提示使自己从头面部、颈部、背部、胸部、腹部、上肢、下肢等依次放松。然后,从1数到10并想象自己的疲劳紧张状态从身体内释放出来,取而代之的是充满自信、精神饱满的良好状态。

10.6.4 精神松弛法

当自己处于紧张焦虑烦恼的情绪时,使用精神松弛法让一种积极的心态冲淡或取代原来消极的心态,可以得到较好的放松效果。在进行上述各种松弛训练时,可以同时使用精神松弛法。

(1)基本模式

在肌肉松弛后,想象自己在非常舒适愉快的环境中,如:鲜花烂漫的春天,躺在绿草如茵的草地上,阳光温暖、轻风徐徐、白云游动……在一幅和谐美好平静的景象中,让自己全身心地松弛下来。

(2)训练方法选介

练习1:调整好姿势,有条件最好躺在床上,微闭双眼,沉稳地吸气,轻轻地呼气,保持均匀的呼吸。完全摒弃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不愉快事情,只想到令自己愉快想往的事情,如:寂静的森林、蔚蓝的大海、辽阔的草原、起伏的山峦、清澈的天空白云和使人感到震撼的荒漠、高原……。这种选择应该是因人而易的。对于不同情况下的放松,可以选择不同的引导词。如紧张焦虑状态下选择“没有什么了不起”、“车到山前必有路”等引导语;竞争失败情况下选择“这是我成功付出的代价”、“我没有被失败压垮表明自己的成熟坚定”;在被人误解的情况下选择“我没有权力要求别人都理解自己”、“这是提高自己与人交往能力的机遇”,等等。在给出积极暗示的同时,使自己越来越远离事件和烦恼,并逐渐融汇到令人神往的境遇之中,得到全身心的放松。

练习2:放松静坐,双脚与肩同宽,双手自然放在双膝之上,微闭双眼,轻合双唇;沉稳吸气,缓缓呼出,给自己意念,全身放松,置身于和谐平静的环境中;想象血液从大脑缓缓向下流淌至肩部、腰部、手掌、到脚指尖,循环往复3-5次;想象太阳的能量在滋润着手心、脚心,身体微微发热,精神舒畅。

掌握了松弛训练的基本模式,可以随时随地的灵活运用。如,遇到紧张状况,可以即时使自己进入训练状态,并通过“沉着”、“放松”等指导语,在1-2分钟或几秒钟的短暂时间内控制和降低焦虑。还可以通过良好习惯的培养,通过张弛有序、有劳有逸的生活方式,避免自己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之中。休息是解除疲劳的最好方法。休息可以分为积极的休息和消极的休息,积极的休息也称为活动性休息,即通过改变活动方式和内容,使脑力劳动与体力活动或身体各部分的活动相互交替来解除疲劳;消极的休息又称静止的休息,即停止活动,主要是躺着或处于睡眠状态,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每个人都需要一定时间的静止性休息,但活动性休息对于解除疲劳、缓解心理压力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培养发展良好的兴趣爱好,可以起到精神支柱的作用,大大提高工作中的心理承受能力。活动性休息可以采用打球、爬山、游泳、散步等多种形式,也可以把上下班、整理办公用品、家务等作为松弛自己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