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警察心理教育:警察心理辅导的理论与实践
18680000000059

第59章 警察心理应激与训练(35863)(4)

10.4.警察心理应激对策

警察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多种应激源,长期处于心理应激状态,正视这种现实并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正确的态度。应激所导致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不等同于思想和政治问题,因此也应该有不同的和综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10.4.1 区分应激水平与思想问题

人是一个系统,长期的应激状态必然会降低人的生理心理功能,严重的还会导致各种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由此而出现的行为问题和工作失误既与人的原有素质、思想觉悟、纪律作风、工作能力密切相关,又与一般的不负责任、违纪违法存在区别。尽管行为人仍然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但是其行为的心理含义已经不同了。对于一般的违纪违法行为需要处分和惩戒,对于过度应激出现某种心理问题而导致的行为问题,在给出必要的处分和惩戒的同时,还应该提供更多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一系列心理支持帮助。

10.4.2 避免或消除某些应激源

警察工作存在多方面的应激源,避免或消除应激心理现象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通过广泛地开展心理辅导、心理训练工作,通过组织内部良好社会心理气氛的建设、人际交往和家庭生活的指导等工作缓解或消除某些应激源,提高人际交往和工作效能,提高家庭生活质量,促进警察个人和整个队伍的综合素质则是可能的。

10.4.3 建立完整的社会心理支持系统

社会心理支持系统是指一个人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获得他人在心理上的帮助和支持,从而增强自我心理防御功能,消除或减轻心理应激所带来的心理紧张状态。人在社会生活中可以通过家庭、朋友、事业、娱乐和社会等方面获得心理支持,因此被称为社会心理支持系统。心理上的支持和帮助是指个人在社会关系和组织中,被社会其他人员尊重、理解、同情、安慰,使本人得到良好的心理体验,并减轻和消除心理应激所导致的精神紧张和身心压力。社会心理支持系统在实际生活中区分为客观的、实际的或可见的系统组成和主观的、体验到的或情绪支持的系统组成。社会心理支持系统的作用是以个人的主观感受为标准的,因此,对心理支持的感受和体验并不等同于客观实际。

近年来,对心理应激的研究为社会支持保护人们免受应激事件的病理影响提供了有建设意义的证据,表明社会支持可通过提供情绪支持而增强免疫功能。社会心理支持通过两种方式缓冲了心理应激:首先,社会支持可减弱应激评价过程,使情境不被评价为引起高度应激的情境。其次,社会支持可以减弱应激反应,影响与情绪相关的生理过程,改变生理唤醒水平。社会心理支持系统包括警察组织内部、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建立良好的社会心理支持系统有助于警察个人和整个警察组织能力的开发。

警察组织内部的心理支持系统

警察组织心理支持系统的建设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和方面,可以是有形的和无形的。例如,建立完善警察组织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机构、使警察组织的管理科学化、改善干群关系建设良好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良好的同事关系、建立继续教育的体制、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等等。

另外,警察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工作,有时不仅成为公众注意的焦点,而且还会成为矛盾的焦点。一些人对警察工作不切实际的要求、误解;一些人会把对某种社会现实的不满,错误地宣泄在正常执行公务的警察身上;还有少数人出于各种动机歪曲、编造事实,诬陷警察人员。这种误解和诬陷会对警察构成重要的应激源,会导致警察内心道德与不道德、公正与不公正的冲突。警察组织在严肃纪律、严格要求的同时,也要注意及时发现那些诬陷不实之词,维护警察的权利,还当事者警察的清白。对于尚接受审查的警察也应该给以及时地关心。这是重要的心理支持。

家庭、朋友心理支持系统

保持家庭成员之间沟通渠道的畅通,促进夫妻、亲子之间的理解、关心、尊重和包容,保持家庭生活的和谐稳定,遇到各种生活问题和困难时能够相互扶助支持,共渡难关等等。

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遇到困难时能够与朋友沟通。同时,有良好的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等。

社会心理支持系统

从社会舆论上理解支持警察的工作;从物质上根据工作的需要,适时改善警察工作装备,提高警察的生活条件,提高警察因公殉职、受伤、患病的优抚标准和治疗条件;在社会管理机制的改革过程中,完善警察工作的立法,减少非警务活动所形成的应激源,密切警民关系等等。

10.4.4 加强心理辅导与训练

让警察心理辅导与训练成为警察队伍管理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的内容。在对警察队伍进行政治、法律、组织纪律、业务等训练的同时,开展相关的心理训练,并且应该把心理辅导与训练作为其它训练内容的基础和重要构成,使心理辅导与训练融合到其它的训练内容之中,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通过具体的训练提高警察组织的心理素质和应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