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警察心理教育:警察心理辅导的理论与实践
18680000000005

第5章 心理健康概述(21190)(1)

2.1.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心理健康指的是:“没有心理疾病,保持心理健康,具有良好适应性的一种主体状态。”

心理健康对人的发展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状况,以及社会转轨时期人们心理压力增大、心理问题增多的原因,对于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正确的进入自己的社会角色,做好警察工作有着积极地意义。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了解:

健康、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基本概念;

当前社会心理健康的状况;

警察心理压力的相关因素;

当今心理问题突出的原因。

心理健康又称心理卫生、精神卫生。原名mental hygiene。hygiene一词系古希腊健康女神之意。后来以health代替hygiene,被称为心理健康。1908年3月,美国比尔斯(G.W.Boers)发表了著名的《一颗失而复得的心》,叙述了他因精神失常被送进精神病院长达3年之久的住院经过,揭露了精神病人所遭受的粗暴、残酷、痛苦的折磨和非人的生活,呼吁改善精神病人的待遇。此书受到舆论的重视,比尔斯在各方面赞助和鼓励下,同年5月在康涅狄克州成立了世界第一个心理卫生协会组织,推动他所计划的心理卫生运动。

该协会的工作目标是:(1)保持心理健康;(2)防止心理疾病;(3)提高精神病患者的待遇;(4)普及关于心理疾病的正确知识;(5)与心理卫生有关的机构合作。这也就是说,心理健康(卫生)包括研究人格的完善;预防精神病、心理症(神经症);防治各种心身疾病和病态人格;普及心理科学知识等,是一个范围很广的工作概念。

近年来,逐渐形成了一种习惯上的区分,心理卫生似乎更多地表述工作范围,而心理健康则成为心理卫生的中心工作。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没有心理疾病,保持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社会适应性的一种主体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