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水调歌头
18679200000056

第56章 丹江大坝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公司是个临时成立的机构,只有四十多个人,他们的办公地点是把汉江集团中学的院子租下来进行改造而成的。院子虽然不大,可收拾得幽雅整洁。几树木棉,正绽放着粉红色的花朵。还有青竹林、松树、草坪,颇像个科研单位。

但它实际上不是科研单位,而是个颇有权力的管理机构。尽管他们人数不多,却承担着三个大任务,一是负责大坝加高工程,二是库区移民安置,三是陶岔渠首枢纽的建设。

我在二楼办公室见到了综合部主任周建华,向他了解大坝加高工程的情况。

周建华说:现在,大坝的高程已由162米加高到176.6米,坝顶的长度也由2494米拉宽到3442米,正常蓄水位由157米抬高至170米。相应库容由174.5亿立方米增加至290.5亿立方米,总库容达到339亿立方米。通过优化调度,可使汉江中下游的防洪能力由过去的2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库中的蓄水,可以满足前期调水95亿立方米,后期调水120亿—130亿立方米的要求。

很多记者到工地来,说是没看到施工的大场面。时代不同了,以前是10万大军修水库,当然浩浩荡荡。现在的倍厚加高,实际工程量也不小,但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施工主要靠现代化机械,用不了多少人。

科技创新,在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个混凝土坝加高不同于一般的新建工程,是在初期工程的基础上进行施工,规模较大,难度高,技术标准要求也高,施工环境相当复杂,在国内尚无成熟的施工经验。俗话说:新衣好做,旧衣难改。中线水源公司组织参建各方挑战难关,对许多关键性技术问题进行专题研究,部分科研成果已在工程建设中得到有效应用。

比如新老混凝土接合研究,我们早就进行了3次现场试验,有针对性地采取了结合面设置键槽、根据后期结合面脱开的情况进行适时灌浆等构造和工程措施,满足了安全规范要求。其中大坝增设横缝、下游浇筑面设置永久保温措施等,都具有创新性。

比如键槽切割,采取“静态爆破与墙锯切割联合”的新技术,补设混凝土键槽,工效较高,对原混凝土没有损伤。

比如闸墩植筋,对溢洪坝闸墩采用钻孔方式进行加固,沿闸墩周边钻孔,放置螺纹钢筋。灌浆材料经试验,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还有裂缝处理方案,丹江口大坝当年施工时,受条件所限,混凝土浇筑存在一些质量缺陷,工程经过40年的运行,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在加高施工中,按设计要求必须全部进行调查处理,采用了预缩砂浆或环氧砂浆嵌缝封闭处理、灌浆处理,在所有进行灌浆处理的裂缝处,混凝土内设置并缝钢筋。

科技创新有很多,都比较专业,我在这里不给你多介绍了。

说实话,施工难度大,新的混凝土成本高,参建的葛洲坝工程局没有多少经济效益,他们主要是考虑为南水北调服务,不赚钱也要干好。

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在土建和机电增容等方面,填补了世界水利建设的空白。

我们水源公司成立之初,就明确提出了“以一流管理、树一流形象、聚一流人才、建精品工程”的总体目标。

5年后,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部完成,这个公司有可能就解散了,但我们干的工程,会世世代代地发挥作用。

周建华原来就是汉江集团的宣传部长,对工程情况了如指掌,很多材料都装在他的脑海里,介绍起来精确简约,让人一听就有个清晰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