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水调歌头
18679200000050

第50章 商州新曲

在商州,吃完晚饭后,朋友们说:去丹江公园散步吧。

凡是外地人来商州,朋友们都会这样推荐。

丹江公园已是商州人的主要休闲场所。

自从开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资源保护工作以来,商洛市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1万平方公里,占总流失面积的70%,减少出境泥沙三百多万吨。新修堤防工程一千五百多公里,市区堤防达到50年一遇洪水标准,大大提高了防洪抗灾能力,减少了洪水挟带泥沙杂物入江。

丹江公园工程于2005年12月19日开工,是商洛市区“一江两岸”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位于市区丹江北堤与江滨大道之间,北起二龙山水库(仙娥湖)坝底,顺丹江延伸至东龙山嘴刘湾桥头,总长7510.5米,总占地44.9万平方米。公园规划设计以“城市精神营造,文化内涵体现,生态旅游观光,市民休闲健身”为创意,公园平面主体为“一湖、一带、三廊、四园、五广场”。“一湖”即仙娥湖,湖面面积四百多公顷,有大坝飞瀑、三仙岛、仙娥削壁、溪岸桃花等景观;“一带”即贯穿全段的河堤路和丹江水面,它是整个公园的骨架,它将绿地景观、步行系统、水上交通系统等多个独立景点完美地串联在一起;“三廊”即文化长廊、水景长廊、绿色长廊;“四园”即春、夏、秋、冬园,而春、夏、秋、冬园中又分别布置有药园、活水园、人文园和十二生肖涌泉点;“五广场”即丹江桥市民广场、黄沙河龙泉广场、王塬桥杉林广场、构峪桥西苑广场(含戏水广场)、李塬桥儿童广场。五类广场以春、夏、秋、冬园隔开,相互间若即若离,互为补充,再加上“多点渗透”模式的陪衬雕饰,形成对比鲜明、错落有致的空间景观构架。堤防上安装糙白玉护栏9.3公里,护栏上刻诗词一千余首,河道中建3米高橡胶坝3座,回水长度3.5公里,形成二十二多万平方米城市水面,营造了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

公园将丹江城防工程、黄沙河综合治理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10公里银色防洪大堤、10公里丹江水面、10公里绿色文化长廊。不但解决了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长期以来高度关注的城区防洪安全问题,而且成为商洛“山水园林生态旅游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园建设规划总投资9000万元,采取政府投资与社会捐建相结合的方式。商洛市的每个区县各出资承建一段,用来展示本区县的风采。园内有绿地36万平方米,绿地率达76%,有塔、亭、楼、阁、廊、泉、坛、石、径等景点及公厕、垃圾箱等配套设施千余处。公园植物景观分别是绿色背景林、休闲景观林、四季彩叶林、田园风光区、疏林山花区、翠谷莺飞区等6个部分。

园中最显著的建筑是一座飞檐斗拱的仿唐式阁楼,叫丹鹤楼。它北接通江路,南临丹江,宁静、肃穆地屹立在黄沙河与丹江河的交汇处。丹鹤楼高29.6米,南侧设置大型木质仿古水车,水推轮转,细柳依依,古色古香。东西两侧分列有“建设生态旅游市、一江清水送北京”的霓虹灯大字,提示为配合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开展,全市上下要齐心协力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将丹江源头的一江清水输送给北京。

2009年9月,第六批“国家水利风景区”公布,丹江公园榜上有名。这是陕西此次唯一被命名的水利风景区。由水利部水利风景区评审委员会讨论通过并命名的“水利风景区”,要求该工程在涵养水源、保护生态、改善人居环境、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都要有极其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2010年4月28日,首届中国秦岭生态旅游节在商洛市商鞅广场开幕。该广场有一座高大的商鞅雕像,雕像旁长33.8米的浮雕文化墙,讲述了商鞅变法前后的历史风云。从徙木为信到收复河西再到起义千秋,可以看到商鞅留给我们的那种执著务实、改革图强的精神思考。商洛地名的来历,与商鞅有关。古时,此处为商鞅的封地。

这天,广场上人山人海,共睹佳节盛景。旅游节演出由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周涛担当,主题曲《秦岭里最美的地方是商洛》由著名作家贾平凹写词,著名作曲家赵季平作曲,著名歌唱艺术家谭晶演唱。

谭晶的嗓音很有穿透力,歌声在丹江上空飘荡。

在秦岭的南坡,有一个地方叫商洛,那里的小路牵引着无数山峰走过。

在秦岭的南坡,有一个地方叫商洛,那里的清泉流淌着世代耕读的传说。

摘一朵白云给你,掬一捧清泉给你,唱一支山歌给你;

我的商洛,我的商洛,哎嗨哟;

秦岭里最美的地方是商洛……

掌声雷动,群情激昂。唱完歌,谭晶即兴说:“这歌词写得真好,可以看出贾平凹老师很爱家乡。不知贾老师今天来了没有?”

贾平凹站起来说:“来了。”

掌声又响起来,一波接一波,犹如丹江潮,逐浪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