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水调歌头
18679200000005

第5章 水保群英

治理大山大河,需要费大力气。

宁强县水土保持工作站不到30个人,其中女同志几乎占一半。平时在机关的人很少,绝大多数都上山去了,包一个点,包一面坡,包一条沟,包一个村……任务落实得很具体,从规划到施工,再到最后的验收,一点儿都不能马虎。这个水保站,连续几年拿了省市的水保振兴奖杯。

在县城郊区的水保小楼里,我见到了副站长兼办公室主任王慧琴,这是一个本地妹子,老家就在燕子砭。她今年三十多岁,戴副眼镜,一副瘦弱文静的样子。王慧琴2000年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保专业本科毕业,然后就来到县水保站。工作一年后结了婚,现在有个上小学的女儿。她包抓文家河小流域生态工程,白天在工地上测量、放线、指导、监督,晚上回不来,就住在农民家里。农村条件有限,生活无法规律,女同志的干净卫生呀、化妆保健呀就更别提了。

我问她女儿怎么办,她说女儿小时候放在别人家里,请人带。现在女儿上学了,就给她胸前挂个钥匙,装些钱,自己吃饭、回家,晚上让朋友或邻居帮着照看一下。水利工地上没有节假日、双休日,随时要处理事情,孩子也习惯了。我说可以请家里老人来带孩子,她说自己的老娘已经七十多岁了,身体不好,在老家还需要别人招呼呢。婆婆家远在安徽,那边还有牵挂,过来不了,并且也不适应陕南的生活习惯。

王慧琴的老公在西安某水电单位工作,长年住在陕北的工地上搞质检,也是忙得没有节假日。每年她去老公的工地一次,老公来宁强一次。她说这比过去的“七夕”相会好多了,牛郎织女每年才见一次,咱们两次,机会多一倍呢。听到这儿,我的眼睛有点儿发酸,毕竟社会环境不同了,年轻人的要求也不同了,这种比说,只是一种心理安慰而已。什么巾帼英雄花木兰啊等等,多是理想的化身,轮到自己身上,试试看?面对着王慧琴这样的山区水保工作者,我们怎能不肃然起敬!

王慧琴的办公桌上,放着一面小牌子,上写:宁强县水土保持工作站汉水源先锋工程示范科室。我把她与这牌子,一起拍进镜头里。

水保员李朝辉,一个身强体壮的青年人,为工地调运树苗时在山路上翻车,手骨折断,留下了后遗症。

水保员李清利,中年人,在火烽垭村水利工地上施工放线时,从2米高的石坎上失足掉下来,摔成轻微脑震荡。

水保员陈军,在乡下被疯狗咬伤,要连续打十几次防疫针。还有一次正在农家里与老百姓交谈,地震来了,农户房塌差点儿被埋。

站长周杰,老水利工作者,有一次去凤县参加水保工程评审会,遭遇车祸,右臂骨折,住院三个月。

在宁强县水保站,小擦小伤小病是不值一提的,因为太多了,太常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