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水调歌头
18679200000046

第46章 一台歌舞

白河县的“三苦”作风,引起了陕西省委的重视。省委在白河县召开了艰苦创业精神现场会。会上,时任陕西省委副书记、省长的袁纯清说:在恶劣环境面前,白河的班子既没有听天由命、怨天尤人,更没有束手无策、无所作为,而是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摒弃“等、靠、要”思想,以强烈的创业意识、全新的发展观念正确对待苦与穷,靠“三苦”精神去战胜困难。白河县为我们树立了典范。

陕南素有“旬阳的头,紫阳的脚,要看水色下白河”之谣,安康市委书记刘建明提出:白河在水源地保护及生态建设方面,是有成绩的。另外,白河又是个歌舞之乡,你们能不能搞一台晚会?就叫“白河水色”。

这个任务,落实到白河县文化馆。

诗人郑国义,也参与了歌词创作。

在县文化馆卢传珍馆长的带领下,词作者、曲作者、编舞者精诚合作,很快拿出了舞台剧本。又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排练,2008年5月,省委书记来白河检查工作时,一台“白河水色”的歌舞晚会作为接待活动正式演出。省委书记看完节目后,问:你们的演员,是不是从外边借的人?县委书记陈勇回答:都是本地人,以文化馆干部为主,加上政府机关的一些文艺爱好者。省委书记点点头说:没想到,不错。

这台歌舞除了在县城剧场表演,还下乡巡回演出,很受老百姓欢迎。它成了白河县的文化品牌,凡是会议或者外地来了重要客人,县上就拿“白河水色”来招待。

2008年8月,交通部“十天”高速公路设计组专家一行来到白河,住在县城的长兴宾馆。设计组长是个老太太,她很不满意白河的条件,水也不想喝,饭也不想吃,只吞下一点儿稀拌汤充饥。县上的领导找到这位组长,请求她在高速公路设计时给白河留一个进出口。老太太说:你们这地方,路不平,车很少,还要什么高速?

晚上,“白河水色”为专家们演出。卢传珍代表演职人员上台致辞,她说:白河是国家级的贫困县,条件有限,我们只能拿这台歌舞来欢迎专家们的到来。白河的儿女祈盼改变家乡面貌,相信专家能给我们带来福音。祝各位在白河期间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然后,大幕拉开,演出开始。

首先是序章《天池玉女》,说的是白河县城的锦屏山顶有一天池,池水温润养颜。很久以前,每逢中秋节傍晚,就有天上玉女来这里洗浴。后来,王母发现她私自下凡,且盗取瑶池玉露洒进锦屏山的天池,就将玉女按天条处罚。从此,白河县城里冒出许多泉眼、泉水,池水与汉江相通,温润甘甜。因这水,白河女子才皮肤细嫩出众,汉江在这里才更加清纯秀美。

接下来是第一章《水色》,由歌舞《白河姑娘》、童谣忆《泡桐树、泡桐花》、舞蹈《月儿潭之梦》组成,表现了白河的历史和地方特色。

第二章是《水韵》,由舞蹈《五月山乡》《蚕乡三月》、民俗歌舞《薅草锣鼓》、风情舞蹈《白河女人驾船来》组成,表现了白河人民的劳动场面。

第三章是《水情》,由民歌联唱《兰草花儿等》、风情舞蹈《女儿出嫁了》、歌伴舞《汉水深情献北京》组成,说是白河人民把汉水收拾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当做女儿远嫁他方,送往北京。水即女儿,女儿即水,人与自然和谐一体,心愿一致。

看完演出,老太太首先站起来鼓掌,一扫脸上的阴云。

回到宾馆,她立即召开专家组会议,说:白河县为北京供水,这么真挚真心,令人感动。咱们也要为白河的交通与发展着想啊!

于是,高速公路在白河境内留下3个进出口。

世间仍有真情在,唯有真情感动人。

卢传珍讲到这儿,眼睛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