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18674300000033

第33章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做到“四个强化”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做到“四个强化”――宝鸡市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体会与思考张云日方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行动纲领。《纲要》印发后,我市把学习贯彻《纲要》作为思想道德建设、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题,落实领导责任,突出教育引导,丰富活动载体,创新工作机制,加强示范带动,不断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向纵深发展。公民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有力推动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步伐,2002年宝鸡市被中央文明委表彰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先进城市。通过实践,我们体会到,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做到“四个强化”。

一、选好突破口,强化官德建设,在率先垂范中提高公民道德建设的感召力

领导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领导干部有责任和义务身体力行,起好表率作用。应该说,官德建设是道德建设的重中之重。做人讲人品,做官讲官德。领导干部道德高尚,就有人格魅力,就有威望。如果领导干部作风飘浮,弄虚作假,德行不佳,在群众中就会失去威信,会使一些群众产生失望情绪,降低对自身的道德要求,这种官德差而民德降的现象是十分可怕的。我们在贯彻《纲要》中,选择官德建设为突破口,把官德建设放在首位,首先从机关作风入手,从机关道德建设入手,要求各级领导走出去,与人民群众交朋友,为群众办好事,用人格的力量感染人,用求真务实的作风影响人。13名市级领导和300名县级干部带头转变作风,在企业和农村设立帮扶点。在领导干部影响下,部门及乡镇干部也纷纷走出机关,服务一线群众。全市中小学危房改造投资1.09亿元,干部捐资近一半。其次,我们积极构筑领导干部加强道德建设的平台,在开办“市长热线”的基础上,又开办“行风热线”直播节目。市政府领导每周通过市长热线节目直接接受群众监督,讲政策,解难题。行风热线从8月份开播以来,65个政府部门和窗口单位一把手直接与群众对话,受理问题475件,405件得到处理。市长热线和行风热线改变了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拉近了政府和群众的距离,被群众称为架在领导和百姓间的连心桥。

领导的示范作用,不仅表现在带头实践基本道德规范,更重要的是把抓公民道德建设能像抓经济工作一样,抓在手上,记在心上,安排部署基层落实在行动上,这样,道德建设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市委在《纲要》颁发后,及时召开常委会,研究制订了《关于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意见》,市政府把贯彻《纲要》列入政府工作报告。由于领导重视,上行下效,各县区、各部门都对贯彻《纲要》做出研究部署,落实具体措施,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有领导、有部署、有措施、有检查,成为我市公民道德建设规模大、效果好的主要原因。

二、强化宣传,加强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公民道德建设的说服力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先抓养成教育,解决好“知”和“行”的关系。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结果。要让群众履行基本道德规范,必须要群众明白基本道德规范是什么,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哪些该做,哪些不能做,必须有一个是非标准。所以,我们从公民道德知识普及入手,从抓宣传教育入手,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大力提倡,让《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我们编印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宣传手册2000份,印制基本道德规范挂图5万份,免费下发,供基层宣传张贴,并在各窗口单位悬挂公民道德规范标语牌。举办公民道德知识竞赛,全市20万人参与;举办道德之光大型文艺晚会,并深入社区演出;组织学习《纲要》演讲报告会,巡回演讲;培训道德宣传员500多名,在新闻媒体设立专栏,发稿2000多条;在全市设立了“十个文明市民标兵,一百个优质服务明星,一千个文明家庭示范户”重点宣传。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在群众心中扎下了根,深入到千家万户和社会各行各业中,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三、强化载体,注重实践,在为民服务中扩大公民道德建设的参与面

强化载体,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强化载体,首先要选好载体。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群众经济状况、生活环境、思想认识、文化素质都产生很大差别。必须做到具体分析,针对性地选择活动载体,抓住影响人的道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家庭、学校、企业和社会各个方面,以不同的活动载体,让群众广泛参与,让道德实践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我市在贯彻落实《纲要》过程中,按照“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件事做起”的思路,有组织、有重点地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先后开展了“学纲要、讲道德、树新风”活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争做宝鸡文明市民”活动,“爱护美好家园、争做文明市民”活动,“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扶贫、帮困、助残”主题活动,“关心下岗职工、奉献一片真情”主题活动,“当好小市民,做好小交警”主题活动,“捡拾一片垃圾,认养一片绿地”主题活动,“树道德新风,创文明行业”实践活动,全市累计百万人参与环境治理,150多万人参与义务植树,义诊病人2万多人,文艺团体下乡演出200多场,各类扶贫捐款上百万元,实实在在为群众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让群众真正体验到了道德建设的巨大力量,感受到了身边的变化、社会的变化,参与面越来越大。

四、强化监督,严格奖惩,在完善机制中体现公民道德建设的操作性

公民道德建设是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靠教育,也要靠法规制度的约束。必须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努力形成保障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条件,把提倡与反对,引导与约束有机结合,形成道德建设的监督制约机制。我们切实强化道德建设的监督力度,各县区、各部门制订了公民道德建设考核办法,使道德建设的目标要求更加具体化。并把舆论监督、社会监督和组织监督有机结合,设立新闻曝光台,聘请社会监督员,加强行业作风检查整治,有力促进了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在机制创新方面,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取得了明显效果。一是完善制约机制。编印了市民道德手册,涉及《市民文明公约》、《职工文明守则》、《乘客文明守则》、《游客文明守则》等16类,作为各行业的从业规范。二是完善监督机制。对文明单位明察暗访,道德建设水平低下的坚决取消荣誉称号。对“创佳评差”单位坚持开展评行风活动,由群众对照其承诺标准打分评差,及时弥补不足。三是完善激励机制。采用目标激励、荣誉激励、物质激励、情感激励等多种措施调动干部群众自觉实践《纲要》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不断完善机制,使道德建设由空谈变为实际,更具科学性、操作性,保障道德建设的深入开展。

(作者单位:宝鸡市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