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学生实践能力的特征与培养
组织高校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大措施和不可缺少的环节,是促进教育、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要形式和途径。提高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实现高校教育培养目标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
一、学生实践能力的含义及特征
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环节。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越来越要求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德育素质与智育素质、思维能力与操作能力的均衡发展,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和谐一致。所有这些都要求学生不仅仅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参加社会实践。所谓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就是指学生按照国家和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能力。
人类的一切活动归根到底都属于实践活动的范畴,实践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因此,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实践能力是人类最基本的能力。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结构决定了实践能力的多样性和不同特征,大学生实践能力也有自己的特征。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特征一般来讲有以下几点:
第一,实践参与性。人们的各种能力都是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必然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若离开了实践活动去谈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就是欲取无源之水,欲得无本之木。
第二,相对稳定性。大学生一定的实践能力一旦形成,就会在一定的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即使在一段时间里没有参加相应的实践活动,其实践能力也仅仅是弱化而已,但绝不会消失。
第三,能力提升性。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基本技能培养需要在实践活动中反复练习,才有可能达到熟练的程度并加以巩固。只有亲历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培育实践能力,掌握社会实践技能。这种社会实践能力也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从不熟练达到熟练,逐步提高。积极参与、勤学苦练是提高实践能力的必经途径。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并非先天遗传,而是需要后天的不懈努力才能提高。
第四,外化张显性。大学生的实践活动是在社会组织中进行的,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相互帮助、共同合作来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实践活动的本质是人的行动,行动具有外显性,因此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外化张显性特征。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高低可以通过其外显的行为来判断。正如不听音乐家演唱就无法判断他的实力一样,实践能力所具有的外化张显性特征为检验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高低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第五,动态生成性。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多元化及其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这表明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并非一成不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在持续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地生成和上升发展的,具有动态生成性的特征。
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树立实践教育理念
高校应着眼于国家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注重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构建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信息技术时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是向我国社会培养和输送高质量人才的重要基地,承担为国家和社会培养综合性、复合型人才的历史重任。要完成这一神圣使命,高校首先要确立现代教育理念,包括“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和注重实践教育等理念。
(二)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
高校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要以课程和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紧紧围绕有利于大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来进行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改革。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强化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尽快尽多地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第一,学科相互渗透融合。这是强化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依照学分制培养方案,按照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及实践性课程五大模块设计课程结构,对相关相近专业交叉整合,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的比例。通过打破学科壁垒,整合创新课程体系,挖掘和共享课程资源,在各门课程中渗透素质教育的因素,充分满足学生个性能力发展的需要,形成素质教育课程的合力,以实现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及实践能力的目的。第二,教学模式多样化。教学过程包括“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重要过程,二者互为影响,教学相长。要实现高校人才目标,培养出高素质的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就必须打破应试教育模式,深化教学改革,实现教学模式多样化。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创新意识,拓展个性发展空间,为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保障其健康发展、成才创造条件。
(三)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要求教师要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基础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只有这样,建设高质量的高校教师队伍的目标才能实现。
(四)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加强高校实习基地的建设,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社会实习基地是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的大舞台,也是检验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高校要两手抓,一手抓学校内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一手抓学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实践教学改革,有利于尽快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高校大学生学习知识就是为了应用知识,创新知识,以提高服务社会的实践技能。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造力、竞争力,这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地位的客观要求。要重视第二、第三课堂的作用,这是新形势下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载体。
第五节 学生的交流能力与适应社会的能力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每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加广泛而深入的联系和协作,人际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在事业成功和生活美满中的作用也就更加突出了。如何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更是他们走向社会、走向成熟的需要。
一、学生交流能力的含义、特点与培养
(一)学生交流能力的含义及特点
交流是人类生存活动的基本形式。交流能力是一种以个人为对象、彼此联络感情、协调关系,寻求心理需求满足的活动方式和活动过程中的一种能力。大学生要在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离不开交流能力。如何与别人成功地交流,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一环。
大学生对社会交往或交流活动的要求比较迫切。他们这个年龄段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崇尚友谊,因此,大学生的交流能力有别于别的年龄阶段的特点:一是开放性。大学生的交流系统有向外扩展的趋势,它包括交流对象和范围的扩大,交往观念的更新、开放等。交流的范围不仅包括自己的同学,还有社会上的人群。他们的交流不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敢于与他人进行各方面交流。二是自主性。他们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是非标准,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对象。三是易变性。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虽然初步确定,但是乃处于形成阶段,还不稳定,他们交往的对象、内容、方式等容易发生变化。
(二)学生交流能力的培养
1.学会尊重别人。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尊重的需要是每一个人较高层次的心理需要,获得别人的尊重是与人交往最起码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尊重别人也即能获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所以,大学生在与人交往时应首先尊重别人的人格,至少不要伤害他人的自尊心。
2.拥有自信,主动与人沟通。要相信自己的人格魅力,在人际交往中不胆怯、不自卑、不畏首畏尾。要心胸豁达、宽容。从某种程度上说,没有宽容就没有良好的适应;没有宽容,就没有幸福。
3.诚心地赞美别人。对于别人的优点与成绩要真诚地赞美,尽量不要以自我为中心,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如果尽可能地从别人的角度去想一想、看一看的话,或许就会多一分心平气和,少一些牢骚抱怨。在日常交往中,不要吝啬对别人的称赞与鼓励,因为获得他人的赞赏与肯定是每个人心灵深处最基本的需求。
4.把握好批评和建议的艺术。很多情况下,人际交往的效果不在于说了什么,而在于如何说的。说话时的语音、语调、节奏、速度等的不同,所起的效果也不一样。批评和建议都要心存善意,不要恶意攻击;要讲究场合,尽量不要当众批评;要对事不对人,不要攻击人格;要留有余地,不要一棍子打死。最重要的是不要让一个人的自尊心受到严重威胁。同时,处理好人际关系还需保持一颗“感恩”的心。
二、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含义、特点与培养
(一)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含义及特点
从社会适应的个性化表现来说,社会适应也就是社会适应能力。一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个体独立处理日常生活与承担社会责任达到他的年龄和所处社会文化条件所期望的程度,也就是个体适应自然和环境的有效性。这里的适应有个体应对、顺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意思。社会适应能力是一种社会实践能力,其特征不仅包括个体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也包括个体改变环境使之适合自身的需要。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一般是指大学生在毕业离开学校走入社会阶段,通过社会互动,努力与社会达到一种和谐状态的一个角色转换过程。它也包含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期间的各种适应,如对学校生活环境的适应、学习环境的适应、人际环境的适应等,并力求在大学期间找到和社会的衔接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在学校和在社会生活中,为达到与所处环境的和谐状态而必须具备的一种综合能力。当代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主要涉及适应时代、适应大学校园生活和从学校走向社会顺利发展等三大环节的能力。包括适应知识经济,适应市场经济,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适应大学环境变化,增进心理健康,学会学习,树立正确择业观与就业观,实现角色转换和从业后顺利发展等具体能力。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特点有:一是适应社会是主客体达到和谐的状态。只有当作为适应主体的大学生自觉身心愉悦,在物质上富足,在精神上感到满足;同时,他们的社会实践有利于适应“客体|——社会”的进步时,主客体才能达到最佳的和谐状态。二是适应社会能力内容的多样性。当代大学生适应社会能力涉及的面非常广泛,包含的内容很多,主要包括学习适应能力、社会工作适应能力、社会交往适应能力、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等。三是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一个动态的、渐进的过程。由于环境的复杂性、社会的多样性以及个人的成长的途径不同,每个人对社会的适应总是不断变化的,适应能力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培养的。
(二)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
第一,强化认知训练,提高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学校党委和行政要通过“两课”的教育和教学,引导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及其在当代中国丰富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来对待人生和社会问题;学校和院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从社会和大学生实际出发,帮助大学新生分析学习、生活和心理适应不良的表现、原因和对策,引导他们认识大学学习、集体生活和人际交往的特点,使他们尽快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迅速适应大学生活。同时要注重大学生理想、信念和责任感的培养,发展主体意识。我们在肯定教育的外在价值与物质力量的同时,应更多着眼于“人”的发展与完善,注重年轻一代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感的培养,防止教育的片面工具化与功利化;采用不同层次的教育形式,从国家、社会这个大视角出发,塑造“社会人”的形象,深化“人”对社会的认识,强化“社会”角色意识。
第二,提高大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从对他人的依赖到独立生活,这是人生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是一个人健康、成熟的具体体现。独立生活能力关系到每个人一生的发展和成功。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逐渐学会照顾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学习上应重视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学会科学用脑,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在交往上应注意交往对象和交往方式,不要良莠不分,什么样的朋友都交,也不要孤芳自赏,拒人于千里之外;要多参加班级、学校和社会义务劳动,有意识地让自己吃些“苦头”、经历些“磨难”。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学会应对挫折、困难,培养自己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从成功或失败的体验中,获得自信心、克服困难的毅力与情感,同时也学会自我约束。
第三,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现代西方教育理论认为,最有用的学习,是对学习的学习。达尔文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可见,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对于个体的学习之重要。培养学习能力有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有利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有助于适应未知的工作环境。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对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高校应把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之中,注重大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养成,使大学生逐步学会学习和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21世纪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学习能力可以帮助个体不断地获取新的知识,学习能力越强,获取新知识的效率越高。
第四,加强人际沟通,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尤其是心理日趋成熟与稳定的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他们丰富知识和提高学习能力,有助于促进其心理健康,有助于其更好的完善自我,适应社会。大学生要想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有意识地培养促进人际关系的积极的个性品质,并避免养成对人际关系起破坏作用的人格缺陷。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应克服羞怯心理,勇于表现自我,适度推销自己,以增强交往对象对自己的熟悉程度,为后续交往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要掌握人际交往的艺术与技巧,这对处理好一些问题,搞好人际交往作用很大。实践证明,交往手段运用得当、正确,可以满足对方的自尊需要,使双方相处的更加友好和客气,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五,加强心理适应的辅导,提高大学生的应对挫折能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情绪调控能力和容挫能力。高校要加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逐步建立、完善和规范心理健康诊断及咨询。首先,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提供人力、物力、财力和场所的支持。设立必要的心理咨询机构,开设心理咨询热线,使心理咨询成为常设性的工作,保证大学生身心健康地步入社会。其次,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程,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并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帮助他们了解所处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并教授一些情绪调控的方法。再次,进行适度的挫折感教育。因为适度的挫折情境能使大学生在其中经受磨炼,学会摆脱困难,培养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坚强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就像打预防针,让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轻度挫折,以观其心态,并对其在处理挫折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疏导和教育,使其掌握对待挫折的正确方法,增强大学生挫折心理承受能力,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最后,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使他们有理解和控制所处社会环境的心理优势感,在社会适应的过程中形成适应性的人格特征。从而,使他们能够解决所遇到的社会适应问题,达到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
第六,加大实践性教育的力度,提高大学生的应变能力。大学教育不仅仅是培养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同时,更重要的是锻炼一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开发一个人在今后社会发展中的潜能。实践性教育活动,是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他们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环节。它能验证、巩固、深化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促使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已具备的能力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加速知识向能力的转变。
从一定意义上讲,以上多种能力培养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大学生各种能力培养的途径是交叉的、相互的,并不是一种途径只对一种能力的培养起作用。只有把各种培养途径有机地协调统一起来,形成合力,才能真正使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得以提高,才能满足大学生社会化的需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六节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
推进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不仅是高等学校所担负的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历史使命,也是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我们应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努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各种能力而做出新的贡献。
一、传统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机制
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过分专门化、过早专门化,通识教育不足,教育模式比较单一,教育方式刚性化、单一化,对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本科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大学扩招后,这种状况愈加严重。教育质量的下降,更引起人们的普遍批评和高等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培养途径的选择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时在指导思想、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及教学方面也都存在着不足。
(一)过分专业化和过早专门化
过分专业化的弊端集中体现在专业划分过多、过细、专业口径过窄。由于学科专业的不断分化,新学科、新专业越来越多;又由于我国绝大多数行业没有建立行业内的职业培训制度,用人部门总是希望直接从高校吸收专业对口的实用型人才。因此,我国高校多年来基本上形成了一种按行业,甚至按岗位、按新产品进行专业教育的过度专门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学科、专业之间整合趋势的加强,主要按学科划分专业的做法更适宜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人才,专业面宽、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的通用型、复合型人才将更能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过早专门化的弊端可以从我国大学与中学的关系、高校本科生课程结构的特点上反映出来。就大学与中学的关系而言,普通中学教育的任务是实施普通教育,大学的任务是针对已接受完普通教育的学生实施专业教育,两种教育模式分属两种教育阶段,二者之间衔接不够紧密。大学的专门化教育活动在低年级就已开始,面向低年级的通识教育受到限制。
(二)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单元,课程体系设置是否合理决定着学生知识面的宽窄和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劣。我国大学往往偏重于专业课程的教育,而忽视了学科之间的交叉和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紧密联系。以理工科为主的学校通常忽视人文社会科学的渗透,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学校又忽视了自然科学知识的穿插。当前,我国各项事业都在蓬勃发展,加入WTO后,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都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出高层次的一专多能的人才来满足发展的需求。所以,改革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结构体系成为大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三)本科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我国大学很多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还是灌输式、填鸭式的方法,课堂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讲、学生听,师生之间的交流很少,而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课堂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这种教学方式实际上只是把学生限制在循规蹈矩、拾人牙慧的桎梏中,最终只能导致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能力的丧失。这种教学方法把教师置于绝对中心的地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十分单调呆板,严重束缚了学生创造潜能的培养和发展。
(四)教学管理不够规范
我国大学虽然多年来一直在推行教学管理改革,但由于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专业化的系统设计,改革的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其原因是我们改掉了原有的一些管理方法、制度,但新的管理方法和制度却又没有建立起来。如学分制改革,直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一所学校能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学生自由地选择专业、选修课程、选择教师、选择学习进程在绝大多数学校都不可能。同样,在西方具有悠久历史且行之有效的导师制,近年来虽然也被个别学校引进到了教学管理中,但并没有引进其最为精髓的精神和内容。所以,我国大学在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着众多的不够规范的地方亟待完善。
二、现代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机制
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两者的综合实际上就是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问题。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是高等学校实现根本任务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
(一)现代人才培养模式
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大学根据国家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大学生设计的知识、能力等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素质结构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根本目标是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创新人才培养步伐。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建立以大学生发展为中心、弹性化的、突出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包括:
1.树立适应新时期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
(1)坚持把以知识传授、继承为主的人才培养观念,转变到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创新精神、较强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培养观念上来。专业培养方案要注意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教学计划增加一定的人文教育课程和内容,使培养的人才善于处理与社会、自然和他人的关系;会做人、会学习、会工作、会与他人合作;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实施创新教育的环境,重视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重视创新技能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创新和创业构筑成长的平台。
(2)树立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全面教育质量观。高素质人才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知识——具有形成高素质人才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和健康体魄。同时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知识、能力、素质必须适应社会的需要和要求;二是必须加强素质教育。老师对自己所任课程,必须提出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思路和具体培养点。
(3)实行由知识教育向知识和认知教育转变。知识点的多少对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影响越来越小,认知能力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使学生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突出创新人才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要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和获得较强的综合竞争实力,必须依靠大学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又必须是复合型的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高度统一。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知识又包括科学文化知识、专业基础与专业知识、相邻学科知识等。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经过有意识的培养和长期的实践锻炼形成的,主要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等。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坚持知识、能力和全面素质的辩证统一,以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大学生的和谐发展为中心目标建构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21世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3.拓宽专业领域,实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统一。高等教育应着力建立一种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统一和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形成一个“专业教育——在专业教育中引进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的新机制。按照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人才培养的专业口径,调整、改造、重组现有专业,加强曾经被忽视的相邻学科知识的教学,增强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实现人才的宽口径培养;重新调整专业教学计划,按照拓宽基础、淡化专业意识的思路设计教学计划,改变长期以来偏重专业教育的做法,加大通识教育的比重,按照在通识教育基础上进行专业教育的思路,实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统一和融合。
4.秉承传统与时俱进,坚持实践教育全面育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实践教育既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手段,也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当前开展实践教育,要更加强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乃至创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投身社会、认识社会乃至造福社会的品质。加强实践教育,要做到“三坚持、三结合、三落实”。“三坚持”就是坚持从社会、自然和工作实际中提炼问题并加以研究解决,坚持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坚持实践教育不断线,通过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将实践教育的育人理念落实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三结合”就是学生实践与教师实践相结合,教学内容与国家发展的需要相结合,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三落实”就是教学计划落实,经费支持落实,实践基地落实。
5.强化因材施教,为特色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因材施教是一种得到了广泛认可的教育理念,既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施途径。个体差异是因材施教的心理学依据。承认并尊重学生的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等的个体差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学生及学生群体的特点,施以不同的培养方式,使学生按照不同的途径、不同的条件和方式充分发展,以取得最佳的教育和教学的效果。
6.建设弹性化的教学与学习制度。弹性学习是基于“弹性、自治、学习者中心”的基本理念,以现代信息媒体技术为基础,以弹性的、为个人设计的课程为基本内容,以学生自主进行学习选择为特点的一种学习活动。在弹性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改革传统刚性的、不可选择的大学人才培养制度,建立具有可选择性的、弹性化的人才培养制度。建立弹性化的教学与学习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弹性课程制度。传统的大学课程设置中理论型与知识型课程多,问题型与活动型课程少;大班授课多,小型班授课少;必修课多,选修课少;可选择性不强。课程设计注重的是向学习者传授和灌输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学习者的自主性与能动性得不到应有的发挥。知识社会是一个以学习者与学习者需求为中心的社会,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个体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因此,大学的课程设计要体现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出发点的理念。课程在类型、形式与内容等多个方面要适应学生多样化的发展要求。
(2)采用参与式、互动型的教学方法与模式,把传统的注入式知识教育改变为研究式的素质教育,由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化为师生之间多形式的互动交流,积极进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
(3)建立弹性化的大学内部教育教学评价制度。内容上,要建立以学分制管理为主和学年制管理为辅为主要内容的教学管理评价制度。形式上,教育教学评价系统要体现出弹性化特色,以真正促进学生的多样化与个性化发展。具体包括:一是评价内容和标准的全面性,不仅评价学习者在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等认知因素方面的发展,还要评价情感、意志、个性、人格等非认知因素方面的状况。二是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应把各种评价方法结合起来,定性与定量、自评与他评、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等。三是评价主体的多样化。即管理者、培训者、学习者本人都可以对教育教学和学习活动进行评价。四是评价要具有发展性。评价不仅仅是为了鉴别和选拔,更重要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发展。五是要重视学生对评价活动的重视与参与。突出学生在教育评价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二)现代人才培养新机制
高校作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主阵地,只有建立起和谐、高效的运行机制,才能源源不断地为国家输送真正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1.更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观念。高校要担当起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的重任。第一,必须转变现有的教育观念,实现由偏重同一性和规范性向鼓励多样性和创造性转变;由偏重对学生的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由偏重知识单向传授向重视知识创造转变。同时,把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作为对人才基本素质的内在要求。第二,要用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目标凝聚广大师生,实现学校在育人职能、科研职能、服务职能和创新职能方面的和谐统一,为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创造一个和谐发展的环境。第三,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促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培养创新意识,参与创新活动,激发创新潜能。第四,要鼓励教师潜心研究、严谨治学、敢于创新、求真务实,营造崇高的师德和思想境界,形成师生教学相长、积极探索、互动创新的生动局面。
2.突出创新型人才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志不强则智不达。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尤其要注重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教育,即强化大学生的主体责任意识,强化校园文化的教育作用,强化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体验,强化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主人翁责任感,胸怀“天下为公”之大志,秉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精神,勤奋学习、立志成才、开拓创新、报效祖国。通过这种责任教育,使大学生切实感受国家的需求、民众的艰难、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对于创新型人才的渴望;深刻体会到没有国家的繁荣,就没有个人的发展,没有民族的振兴,也就无从谈及个人理想和价值的实现,从而激发出更坚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改革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机制:
(1)创新课程设置。为适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应体现能力本位思想和结构优化的内容要求。第一,要加强综合性课程设置。重点突出对学生网状知识结构的构建,着力学生发散型思维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第二,加强个性化课程设置。压缩传统学科教学内容,增设选修课,精选必修课,构建较为灵活的课程设置体系。第三,重视创业课程设置。开设创业计划课程,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培训和创业计划大赛等实践活动。
(2)创新教材内容。教材的创新必须做到:第一,新颖性。教材应在做好继承的基础上以最简捷的形式表达出学科的发展和过程的基本理论体系,并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最前沿的科学内容。第二,多样性。发挥当前信息传媒技术高度发展的优势,充分利用电子教材等教学资源,以适应不同学科、专业的学习对象的需要,满足学生扩大知识面的要求。第三,理论联系实际。创新性的教材内容要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思维、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有限的知识点,使学生获得训练有素的科学素质培养。
(3)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方法上要摒弃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交互式、设问式、自学式、讨论式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促进师生之间的思维互动。在教学手段上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进行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实施网上教学和CAI教学,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增大课堂信息量,提高授课效率。
(4)创新实践教学。第一,改革实验、实习教学,提高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比例和实验室开放程度,加强现代化实验、实习教学手段和教材的建设。第二,将学生的科研训练纳入培养方案,创造条件让学生较早介入科学实验或参与教师承担的科研课题研究,鼓励支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以培养他们的科学素质和科学精神。第三,设立创新实践基地。通过“产学研”一体化的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及创新的价值,进一步激发创新热情和提高创造能力。
4.优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外部环境:
(1)营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环境。高校应以制度的形式赋予学生更大的学习自由和选择权,努力倡导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学术思想。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批评精神,使他们敢于质疑既有的结论,敢于面向学科发展的前沿,进而激发创新思维。
(2)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个性发展的育人环境。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就要克服目前教育中的单一性、封闭性缺陷,努力营造一个宽松的育人环境,尊重学生个人,发展个性,培养自我责任意识,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以自由发挥和发展,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3)营造广泛支持创新型人才涌现的舆论环境。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只是高校的责任,整个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都责无旁贷。政府必须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大科研和创新经费的投入,建立以科研为基础、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国家创新体系。引导全社会树立创新光荣的价值观,努力形成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为创新型人才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5.建立以创新教育为主导的教师评价机制。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创新教育必须客观地评价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引导,要求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由传统的“主导”和单纯的教书匠角色转变成为一个指导者和管理者的角色。为此,要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鼓励教师发扬教学民主,带头创新教学实践,尊重学生的学习自由,让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大胆质疑,敢于标新立异,敢于挑战权威,进而激发创造力。
6.创设能使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良好的激励机制的建立,可以促进创新人才创新欲望的增长而不断发挥其创造的潜能。第一,要设置创新学分。鼓励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开发创新思维及能力,积极参加“挑战杯”、创业计划、数学建模和电子设计等各种科技创新竞赛,根据个人获奖情况申请相应创新学分,并计入学生应修总学分数。第二,建立自主学习机制。让学生在经过1-2年的以通识教育为主的课程学习和素质培养后,可根据自己的课程修读情况、个人兴趣和特长,确认主修专业并选择专业模块课程修读计划,同时还可以自选导师、自选课程、自选进度,以保证学生有多种途径实现自我设计,满足学生对专业学习的要求,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第三,要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创新实现必须有良好的物质基础。高校应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必要的学术研究平台,通过设立创业或创新科研基金和加大对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奖励等,尽可能地开发他们的聪明才智,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
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实现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的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承轻创新、重守业轻创业、重单一型轻复合型等弊端。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我国高等教育应当立足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逐步构建起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富有时代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
(一)适应新形势需要,重新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加入WTO以来,改革开放取得了新的进展,形成了宽领域、全方位的改革新局面。这就对高等教育的人才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但要在数量上,更要在质量上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不断变革提供充分的人才保障。高质量的人才不仅要具有宽广深厚的知识基础,还要具有开放、合作、灵活多变的适应性;不仅要具有运用知识、服务实际的能力,还要具有洞察未来、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的潜质和底蕴。因此,高等教育不仅应注重学生的知识积累和一般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鉴此,人才培养目标要由以往的“知识型”转变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型。
(二)夯实基础,拓宽口径
过窄的知识面是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扎实,视野开阔,知识面宽,是人才供给可持续进行的基本条件和要求。因此,必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学习和掌握。一是要重视英语、计算机、数学等公共基础课教学,增加公共课、基础课的学时。二是要加强专业基础课教学。根据专业知识结构的要求,按照“知识点——知识链——知识体系”顺序,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打破原有课程间划分过细、孤立、封闭的格局,消除重复、陈旧的内容,增加前沿和交叉内容,使学生获得完整、系统、新颖的知识。拓宽专业口径,就是在夯实专业基础上实行分流培养,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和个性发展。在培养内容上实行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在培养年限上实行前两年淡化专业和专业方向,主要进行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后两年根据学生志愿按专业方向分流培养;在课程体系上前两年主要安排公共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学习,后两年进行专业方向课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在实践教学上实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低年级见习与高年级实习的有机结合,形成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在三四年级增大选修课和辅修专业比例,让学生掌握更多实用性、技能性知识,掌握与本专业领域相关的课程,以扩展专业应用面。
(三)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
培养目标,必须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现实和长远需要,及时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要压缩社会需求量小的专业,扩展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改造传统专业,新增社会急需的专业。通过这种调整,使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趋于合理。在此过程中,高校应树立大学科观念、跨学科观念,按照“大视野、厚基础、宽口径、强素质”的原则,配置并整合教育资源,设置专业要尽可能避免重蹈以往专业划分过偏、过窄、过细的老路。同时,还应注意建设特色学科和特色专业。
(四)进行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往那种“填鸭式”教学,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和继承地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抑制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此,必须改革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一是要以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为出发点,把先进的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等引进课堂,运用声、光、电等现代化多媒体的科学技术和设备来辅助教学。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知识容量,丰富教学内容,启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效率;二是要增加讨论、辩论、案例分析、集中问答、专题性讲授、习题课、参观等课堂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欢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知识,开发智力;三是改革考试方式,可以以论文加闭卷考试、闭卷考试加计算机辅助考试、开卷考试、口试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代替以往的单纯的闭卷考试。在试题命制方面,应增加能力题考试的分值。
(五)注重实践,突出能力
当前,社会对人的实践能力的要求较高,因此,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快试验教学改革和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提高综合实验能力和从事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条件。一要加强校内实验室和实习中心的建设,为学生进行职业经验训练提供平台。二要充分利用第二、第三课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二、第三课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等,培养学生的策划能力、组织能力、指挥能力、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坚韧性、适应性、合作性等良好的品质。三要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有效开发和整合资源,强化对社会实践的组织、领导和指导,做到有步骤、有计划、有组织地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素质。
(六)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监控是通过调查、研究影响教学质量的诸因素,有针对性地解决影响教学质量的难点和关键问题,通过科学地设计和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和机制,促进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和运行应以人为本,应是激励式、拉动式的,而非被动式、强制式的。也就是说,应建立以激励为主导、监控为辅助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此监控模式下,要优化评估指标,注意设置教学实践指标、教学创新指标;改革只是由本校关门评估的方式,引进校外评估,强化评估实施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并依据标准将综合性评优和单项评优结合起来,对评估结果进行再评估,以评估促进质量监控和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