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实质性目标,这和其他能力的培养一样,需要从早抓起。
近代实验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婴幼儿学龄前的教育,可以把儿童的智商提高30分之多。布鲁姆总结前人大量的长期跟踪研究成果后也提出,假如以17岁人的智力水平为100,那么儿童长到4岁,智力大约达到50%,8岁时已达到80%,其余的20%是8岁到17岁时获得的。也就是说,人的智力发展,在最初4年等于以后的13年的总和。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这个关键年龄期,培养和教育的情况如何,会直接决定一个人的智力以及创造能力。如果错过了这个关键年龄期,人的智力发展缺陷将是难以弥补的。众所周知的印度“狼孩”卡玛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她从小被狼叨去,直到七八岁才回到人群中间,尽管以后在半德拉孤儿院经过9年的精心教育和训练,也无法弥补上她所失掉的智能,在她17岁死去时,其智力水平仅相当于三五岁的正常幼儿。
日本学者木村久一认为,人的潜能是遵循递减规律的。比如说,生下来具有100度的潜能,如果从小就给他进行理想的教育,那么就可能成为一个具有100度能力的人。如果从5岁开始教育,即使教育得很出色,那也只能成为具备80度能力的成人。而如果从10岁开始教育的话,教育得再好,也只能达到具备60度能力的成人。这就是说,教育得越晚,儿童潜能的实现就越少。这就是儿童潜能的递减法则,郭沫若称之为“天资递减律”。
可见,智能培养必须从早抓起,创新能力当然无可例外。而实践却是培养能力的基础和前提。
(一)实践能力是创造力的必备条件
实践能力既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同时又是创造力的必备条件,包括创造力在内的各种能力都与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必须是通过亲身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另外,创造也必得在实践中完成,离开了实践,创新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有人认为,如果弹钢琴不从5岁开始,拉小提琴不从3岁开始,是难以精通的。这种说法固然有些绝对化,但也有一定道理,弹钢琴和拉小提琴,手指的功夫是很强的,而锻炼手指的功夫当然从小开始为好。学杂技也是这样,体操运动员也是如此,这表明了长期艰苦努力进行实践锻炼的重要性。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实践出真知,斗争长才干,也就道出了个中哲理。
历史上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哪一位天才人物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任何一项发明创造也都是后天实践磨琢的结果。就拿爱迪生来说,他曾一度是世界发明家之魁。他有着1000多项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发明专利权。以致人们认为世上没有他不会做的事情,人们开始称他为“魔术师”,好像他搞发明创造就如玩魔术一般。事实上,只有极少数人了解到爱迪生是在多么勤奋地工作着。他经常一天工作20小时,而且他的大部分发明都是经过几百次试验才获得成功的。他在发明灯泡时,试验了1600种物质,甚至包括朋友的胡子,看看它们是否传导电流并发光。终于,在1879年10月21日,他做了让电流通过置于真空玻璃罩中的一根碳化棉丝的试验,试验灯发出一种微弱的红色的光芒,令人惊服的发明,证明了电灯是“世界之光”。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并且就学习过程来讲,历来强调知行统一,即主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荀子把学习过程看成“闻”、“见”、“知”、“行”四个阶段,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行之,明也”。春秋战国时期的思孟学派提出在学习过程中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就是要在博学、慎思的基础上加以实践。北宋的程颐说:“学者,言入乎耳,必须著乎心,见乎行事。”南宋的朱熹也指出:“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明朝的王阳明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陶行知说:“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而不成教,学也不成学。”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也指出:“认识从实践开始,经过实践得到的理论认识,再需要回到实践中去。”学习活动不能违背这个规律,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样也决不能违背这个规律。
(二)为中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创见是创造的花蕾,好问是创见的幼芽,而实践却是好问的土壤。学校教育是培养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基本阵地,因此,应大力加强教学中的实践性环节,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实践环节不但可以使学生受到实践技能和技术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实际解决问题能力,而且还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为此,要适当增加实验课学时,重视学生实验;开设活动课,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增加一些综合性的实验和要求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重视生产劳动和专业实习以及社会调查;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等等。
20世纪上半叶,美国教育家杜威就指出:“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中心点,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他强调儿童与课程构成一个单一过程的两极,儿童是起点,课程是终点,只要把教材引入儿童生活,让儿童直接去体验,就能把两点连接起来,使儿童从起点走向终点。在杜威1896年创办的实验学校里,“作业”是一个中心概念。所谓“作业”是指儿童的一种活动形式,包括纺纱、织布、烹饪、木工等。他认为这些“作业”的教育价值既适合儿童的能力和兴趣,又能代表社会的情境。
值得指出的是,为中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固然需要与具体的客观实际事物相联系,但这并非提供实践机会所指的全部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还表现为提供好思维材料。因为思维要经过对有关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过程来实现,这是一种“思想实验”,没有一定的思维材料作基础,“思想实验”就难以进行。通常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向学生提供思维材料:通过语言直观勾画出学生已有的表象;通过对实物、模型、教具、图像等进行观察,以形成知觉和表象;通过实验向学生提供思维材料。
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体的做法可以有多种多样,广大教师可以在实践中探讨、总结,不过,最为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理念,即正确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时下的教育教学体系,是以知识的系统性编排的,使知识脱离实际,学生不会运用知识去理解周围世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相应的教学方法也只会是“传递式”,这种教育方式,一个人即使读到博士,仍可能培养的是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人。相反,应该把知识看成人类对客观世界通过抽象思维产生的东西,教学中就不应太多的或者单一注重知识本身,而是对知识的建构过程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这样的理念下,需要我们对教学的各个环节作出必要的调整,这包括设计一些重应用,注重动脑动手的好题,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最后,用一道数学例题来说明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动脑,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题目:我们常见到那样图案的地面,它们分别是全用正方形或全用正六边形形状的材料铺成的,这样形状的材料能铺成平整、无空隙的地面。现在问:(1)像上面那样铺地面,能否全用正五边形的材料,为什么?(2)你能不能另外想出一个用一种多边形(不一定是正多边形)的材料铺成的方案?把你想到的方案画成草图。(3)请你再画出一个用两种不同的正多边形材料铺地的草图。
动脑。
运用基础知识——正五边形内角和及整除知识加以分析,推断出正确的结论是不能用正五边形形状的材料铺成无空隙的地面。因为,正五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08°,要铺成平整无空隙的地面,必须使用若干个正五边形拼成一个圆周角360°,但找不到符合条件n×108°=360°的n(或3×108°<360°<4×108°),故不能用形状是正五边形的材料铺地面。
动手操作。
循序渐进地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各种图形实施“镶嵌”——一种多边形材料铺地;或用两种正多边形材料镶嵌。
附设计的图案如下,仅供参考(远不止这些)。
新大纲指出:初三年级几何内容中插入的“镶嵌”,要求学生“通过对镶嵌平面图形的研究,了解正多边形在镶嵌中所起的作用”,并“运用多种平面图形进行镶嵌设计,拓宽学生的数学和美术知识”。这道题目的解决,不正是这样的吗?
您了解针对学校整体素质教育的评价目标体系吗?
您会评价中学生个体的素质发展水平吗?
为了优化中学素质教育评价,应如何推行考试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