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21世纪中学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18673500000012

第12章 创新精神的培育

在基础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各学科的共同努力与高效运作,同时还需要家庭、社会的支持配合。只有通过不断的教育创新,才能赢得创新的教育。

(一)营造创造性活动的环境

在时下的学校教育中,最大的流弊之一就是以分数论英雄,把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教育质量惟一的标准。走的是考什么就教什么,考什么就学什么,不考就不教,不考就不学的老路,这是一条狭窄的路,片面发展的路,缺乏创造性环境的路。为了获取这社会世俗的成功,学生、家长和学校都在尽力压制学生个性,没有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惟分数是问,在“学答”模式下疲于奔命。也有不少学生在分数标尺面前,被判为没出息,严重地伤害了其自尊心和自信心。而实际上“学答”模式和惟分数是问的做法,片面追求的是记忆、推理、复述等极为有限的能力,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造性个性的充分发展的要求相去甚远。

报纸上报道过一个小学女生,听老师讲蚯蚓再生能力很强,把它弄成两段后,这两段会各自发育成为一条完整的蚯蚓。这小孩听后觉得很奇怪,回家后,她把蚯蚓切成两段放到泥土里摆在窗台上养了起来。她妈妈看到以后,愤怒地把蚯蚓扔到阳台外,而且还打了孩子一巴掌。在这位家长看来,孩子摆弄的完全与升学考试无关,有“玩物丧志”之忧,她所希望的就是孩子专心念好与考试有关的书,做好与考试相关的习题,心无旁骛地为考试和升学奋斗。可这位母亲完全没有想到她这一巴掌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

半个多世纪以前,一个孩子的母亲,因孩子把她刚买回家的一块金表当成新鲜玩具给摆弄坏了,就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并把这件事告诉了陶行知先生。先生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这位母亲不解其意,先生给她分析说:“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创造力的一种表现,你不该打孩子,要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从小有动手的机会。”

这位母亲听了先生的话,后悔不迭:“那我现在该怎么办?”

“补救的办法是有的”。先生接着说道,“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把金表送到表铺,让孩子站在一旁看修表匠如何修理。这样,钟表铺就成了课堂,修表匠成了先生,令郎成了学生,修理费成了学费,你孩子的好奇心就可以得到满足,说不定,他还可以学会修理呢!”

说完了家长,再来看看学校。现在的学校教育是否给学生营造创造性活动的环境呢?让我们先来读一读一封家长的公开信。这是2000年6月5日《西安晚报》上刊登的“一位家长致学校的公开信”:

尊敬的××一小全体老师:

你们好,你们辛苦了!

很久以来,我就想和你们交流,今天我终于鼓起勇气,以一个学生家长的身份和受过多年教育的过来人身份和你们谈谈学生的减负问题。

我将我孩子一天的时间做了记录:在校和在去学校的路上共用时8小时20分钟,睡眠和起床、安排入睡共用时10小时,三餐用时1小时30分,家庭作业中午平均用时50分钟,晚上平均1小时30分钟,那么一天中属于孩子的时间就仅有1小时40分钟!对于尚未发育成熟的孩子来说,真是少得可怜啊!

孩子们的作业是什么内容呢?字、词每个抄写许多遍,并造句;看短文,分段并写出大意;许多道计算题列计算结果等等。我认为小学阶段,主要是培养孩子(特别是独生子女)优良的道德品质、乐观自信的心理素质和自觉学习的兴趣,掌握学习的方法和了解、学习一些文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字词掌握不是抄多少遍就能会写、会用的,三遍内大脑对它的记忆达90%以上,三遍以上抄写几乎是徒劳的。字、词的掌握主要体现在使用上,何不组出一组字、词让孩子们写出一段话来,以达到会写、会用之目的,万不可为了考试,让孩子反复抄写枯燥的字、词。至于看短文分段并写出大意等,在课堂上通过提问的形式是完全可以完成的。小学数学,应多注意培养、引导学生解应用题的多种方法,使他们能经常享受解决问题后的成功喜悦,以增进学习兴趣并开阔思路。大可不必布置大量计算题,使学生反复做同一类型的题目。更不能因学生犯有诸如卫生、纪律等所谓的错误,就用趴在窗台上、面朝南、迎着太阳抄课文等恶劣形式来处理,试想想,这样的教育方法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对于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来说,会对学习有兴趣吗?会对学校有好感吗?怎能不厌学?

国家多次强调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坚决减轻学生负担,不得增加课外作业。可是你们学校为了通过减负检查,老师告诉学生,如有检查人员问“家庭作业多不多?语文标准化作业有没有”?要求学生必须回答:“家庭作业几乎没有,没有标准化作业。”试想想,当我们刚有记忆,走进幼儿园时,老师告诉我们:“撒谎不是好孩子”。可几年后竟在老师的授意下做“坏孩子”,优良品质怎么能培养?体育课常因一人犯错误,体罚全班,让人怎能理解?

看着孩子中午紧张地做作业而不能休息和不断加厚的眼镜片及单薄的身体,我想孩子的家长们一定都在心里呼喊:“请学校改善一下拥挤的教室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吧!”多给祖国的花朵们一些自由空间吧,让他们以千姿百态的形式绽放在祖国的大地上。

一位不能公开姓名的学生家长

这位家长的公开信发人深省。信中虽然反映的是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但也指出了陈旧的教学模式给孩子们所带来的精神压力,在这样一种教学环境下,哪里还能谈得上创新精神的培养!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只会被此类教育方式无情地残忍地“剥夺或屠宰”掉!

事实表明,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的环境,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必要前提条件,创新意识与能力是在自然界和社会中的客观现象产生好奇心与质疑,并予以独立思考,进而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江泽民同志指出:“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惟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为此,就教学活动来说,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营造民主氛围

课堂上不讲民主,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课堂上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记,即使讲民主引导学生思索,也得顺着教师已设计好的教案的思路去想、去答,学生成为灌注知识的容器。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坐上9年、12年,不但无创新意识可言,就连原始的创新欲望也会被扼杀。因此,培养创新意识,其前提是教师须有这种培养意识,自觉地、积极地营造课堂民主气氛,主动地转变教育观念,转换主体角色,摆正教与学的位置,甘愿充当学生的服务员,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学习优秀教师教学风格时,千万不要忽视学习他们是如何在课堂上刻意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宽松的民主气氛的。教学民主意识强的教师,往往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鼓励学生去发现、去创新,问题答案往往也是不拘泥于某一定向性结论,而是帮助学生积极地寻求多元的答案、思路和学习目标,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更强烈,创新思路就会更宽广。心理学研究表明,有利于创造性发展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

2.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和问题情境

基础教育中,教学应该认真组织学生参与科学活动,从事科学探求,进行交流与操作,在做中学,在实践中理解。为此学校与教师要尽力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及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积极进行探究,从事发现、发明活动。让他们从实际中分析现象,从具体情境中发现、提出问题,对提出的问题展开探求,寻找解答,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检验与应用。这是创造性活动的基本过程,也应当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

设置教学情境à提出问题à解决问题à联系实际应用(观察分析)(猜测探究)(求解或反驳)(学做学用)

设置教学情境(信息、资料等)是这一模式的前提,起着思维定向、激发动机的作用;提出问题是关键,重在引导学生大胆猜测、探索;解决问题重在引导,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转换和对问题解决方法与策略的寻求;联系实际应用,重在引导学生学做、学用,扩大学习空间,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数学教育家阿兰·熊菲尔德指出:“我们必须创设一种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去体验数学。”“只要创设合适的课堂气氛和问题情境,学生也能像数学家那样去做数学”。因而,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给出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产生质疑,开展交流与合作,是营造创造性活动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

3.凭借直觉思维训练

作为创造能力,科学直觉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大科学家庞加莱认为,在数学创造中的直觉乃是“数学的秩序之感觉”,能使我们“发现隐微之关系及和谐”。有些人具有极强的记忆力,但这种数学直觉力不强,所以他能够学习和掌握数学,但无力创造;相反,有些人有很强的数学直觉能力,尽管其记忆力并非极佳,也能有所发现。总之,直觉力的程度可以决定创造成绩的大小。

让我们沿着科学史的线索,探究直觉创造的几个实例。

当叙拉古国王叫阿基米德检验金王冠是否掺假时,这位大师陷入了终日的沉思之中。在他的身子泡入木桶的水中洗澡时,脑中闪过一道光辉:他所排出的水在容积上与他的身体相等,因而马上明白:纯金王冠比金银合金王冠排出的水要轻,同样重量的合金体积要比同样重量的纯金体积大,因而会排开更多的水。阿基米德光着身子跑到大街上大喊:我找到了。在长期的思索之后,由于浴桶水溢出来的启发,他获得了一种“直觉的顿悟”,找到了表示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重量关系的阿基米德原理。

达尔文在“贝格尔号”上航行五年以后,回来整理记载所收集到的与物种变迁有关的事实。他用培根方法对事实进行了归纳,又把莱尔的地质学理论中的进化方法应用于生物学研究,得出了生物是进化而来的思想,确立了“选择”在人工培育的动植物种类中的作用。但是,生活在自然状态中的生物选择是怎样进行的呢?这一点在观察事实中是归纳不出来的。达尔文在偶尔翻阅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一书时,理解到马尔萨斯所提出的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的生存斗争的意义,马上在头脑中出现一个想法,就是在这些自然环境下,有利的变异应该有被保存的趋势,而无利的变异应该有被消灭的趋势。这样的结果,应该会引起新物种的形成。因此,达尔文终于获得了一个用来指导工作的理论。有趣的是,另一个独立地提出进化论的英国生物学家华莱士也是从马尔萨斯那里获得自然选择理论的启发性观念的,这表明了马尔萨斯的这本书给生物学家建立进化论提供了激发他们直觉的联想的外部刺激。这也是一种科学直觉启示。

德国化学家凯库勒长期从事分子结构的研究。他对苯的环形结构的研究获得成功,是在1865年的一天晚上,他在书房里写教科书,不知不觉在火炉边打起了瞌睡,做起了梦,梦中的碳原子像炉中柴火一样闪着火星,犹如蛇一般地弯曲盘绕,突然,他见到其中一条蛇抓住了自己的尾巴,这幅图像在他的眼前嘲弄般地旋转不已。在他醒来以后,用了整夜工夫弄清了苯的六角环形结构式。近代化学用X射线对芳香族化合物结构的研究,证实了这种平面六角环形。凯库勒在半睡眠状态下所获得的直觉的闪现,成了科学史上广为流传的佳话。

直觉的创造性及直觉思维在创造活动中的作用,已被众多科学家的创造事实所证实,也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可是逻辑思维在数理学科中占主导成分,因而长期以来,人们在数理学科教学中,重视逻辑思维,偏重演绎推理,强调严密论证的作用,忽视科学审美的桥梁作用,甚至认为理科只包含逻辑思维,这样的教学仅赋予学生以“再现性思维”和“过去的知识”,扼杀了学生的“再创造思维”,严重地制约着学生的创造力。要改变上述做法,可经常适时地列举科学史上不少来源于直觉思维的发现,说明它们不是单纯逻辑思维的产物,而是通过观察、比较、领悟、突发灵感发现的。同时,运用直觉思维把演绎式的教材体系,还原为生动活泼的创新思维活动,突出过程性教学,让学生体验到“处于发展中的知识”。这样一来,学生便处在创造活动的环境之中。

4.点拨发散思维

大家知道,科学上的新思想、新概念和新方法,往往来源于发散思维。心理学家认为,创新能力的大小应和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成正比。也就是说,任何一位科学家的创新能力可用如下的公式估计:

创新能力=知识量×发散思维能力

可见,加强发散思维的点拨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在让学生认真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分析,适时地给学生以巧妙的启发、点拨,让学生思维活动充分展开,让他们自己对所学新知识作出概括,得出一般性结论,产生认识上的飞跃,从而把问题拓广或延伸。

5.拓展课堂,深入社会

目前我国现行课本中的例题、习题,多数是人为编造且与生活实际脱节的,课堂上着力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而解决问题特别是创新的能力较弱,并且所谓的解题能力也与今后实际需求脱节,以致在学生头脑中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经验成了两个互不相干的认知场。因此,有必要拓展课堂教学,让学生深入社会,在感受生活中的科学的同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去解决问题,给他们以充足的时间和无限的空间。

(二)开发创造性潜能

先讲述一个极具启发意义的故事。

从前的一位印第安人居住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他拥有一片私人土地,一辈子穷困潦倒。可自从在这片土地上发现了石油,他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发财以后,这位印第安人首先给自己买了一辆豪华的“卡迪拉克”旅游轿车。当时的车后配有两个备用轮胎,可这位印第安人想使它成为乡里最长的车子,又在其后加了四个备用轮胎,他买了一顶林肯式的长筒帽,配上飘带和蝴蝶结,嘴里叨着一支又粗又长的黑雪茄烟,每天都要驾车到附近那个拥挤而且脏乱不堪的小镇上去。他想见每一个人,也想让人人都看看他。因而,他得不停地左顾右盼地与熟人打招呼,忙乎极了。有趣的是他的车从来没有撞伤一人,他本人也从未有过身体受伤或财产受损的事。因为在他那辆气派非凡的汽车前面,有两匹马拉着汽车。他的机械师说汽车的发动机完全正常,只是老印第安人从没学会用钥匙插进去启动点火,总是要用汽车外面那两匹马来拉着里面有100匹马力准备就绪的汽车。

这个故事告诫我们,不少人常犯的一个错误:只看到外面的两匹马的力量,却看不到里面的100匹马力的力量。

其实每一个正常人都潜存着巨大的创造资源,而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所使用的能力只有其潜能的2%耀5%。那么,如果我们不予开发自身的创造性潜能,那是人生最大的浪费和遗憾,也是教育最大的失职之一。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知道一个通俗的道理:如果1分钱和100块钱都扔到海底,它们的价值就毫无区别,只有当它们被捞出加以利用的时候,才会体现1分钱与100块钱的区别。

如何评价一个人的创造性潜能?国内外心理学家根据大量的研究,总结出创造性心理品质的许多表现。

(1)热爱科学,求知欲旺盛,不过分追求权力、威望和荣誉;

(2)不容易受周围冲突、外力强迫或威胁的影响;

(3)不容易受紧张刺激的影响;

(4)喜欢和别人讨论和争论问题;

(5)既善于发散性思维,也善于收敛性思维;

(6)坚持自己的见解,不容易受别人的观点左右;(7)性格一般偏于内倾;

(8)爱提问题,喜欢探究未知事物;(9)不十分看重考试成绩;

(10)思维灵活、敏捷,善于多方位思考一个问题;(11)言语诙谐,有幽默感;

(12)常表现出不善交际,不属于那种人缘很好、讨人喜欢的人;

(13)经常独立思考问题,喜欢独处;

(14)觉得自己的思维方式与父母、同学、老师之间有距离;

(15)自信心很强,有时给人以傲慢的感觉;

(16)对复杂事物感兴趣,喜欢用多种方式甚至是标新立异的方法探讨复杂的问题;

(17)爱幻想,有丰富的想像力。

中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主要是靠学校教育的作用,因为学校教育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最有计划、最有系统、最有影响的活动。美国哈佛大学伯顿提出了发展学生创造力的十个要点,对于我们学校教育在探索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方法方面极富启示意义。这十个要点是:

(1)创造一种气氛,使每个学生被作为一个人来看待,使他受尊重,并作为小组的一员受重视,教师应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人格,以一种平等、博爱的宽容心来对待每个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拥有一种愉快宽松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创造潜能才能得以自由地表现和舒展。

(2)使每个学生懂得自信并学会提出自己的思想和想法。拥有自信才能有积极的态度和不懈的精神去探索问题,并且敢于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

(3)每个学生应当获得自己去创造成就的勇气和信心,并应当允许他进行长久的尝试。

(4)学生需要有发挥其能力的自由环境,以便激起更充分的探求。这种环境主要是指教师的教学气氛。

(5)学生需要有人对他的新念头、想像力和别出心裁进行称赞和鼓励。

(6)好问的态度应当是教育的主要目标,创造教学追求的是学生好问的精神。

(7)教师对学生应当做到能够倾听、观察和沉默。倾听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了解学生的一种途径,仔细观察能够使教师真正了解自己的学生,教师的沉默使学生有充分的解释和表达,不要急于下结论。

(8)应当竭力避免引起学生害怕的压力,害怕会阻碍学生通向新的思想,而敢于认知可以培养冒险精神。创造离不开冒险精神,冒险精神需要明确的认知和坚定的信念。

(9)大力鼓励学生去探索、选择新途径处理问题,不停留在已经明白的事物上。

(10)应当避免在评价学生中迷信权威的做法。权威是伤害创造力的一把利刃,创造是挑战权威的结果。教师切不可以权威去压服学生。

国外有位中学教师为自己从事创造教学制定了“十诫”,这“十诫”对我们也很有启发意义,可供借鉴。

(1)如果学生的回答是死记硬背的,缺少自己的论证,请不要表示同意,要求他们拿出例证来。

(2)永远不要用最容易的方法解决学生们的争论,切不可直接告诉他们正确的答案或正确的解答。

(3)要注意听学生的回答,抓住他们表述中的每一个思想,以便不放过任何一个为他们揭示某种新东西的机会。

(4)永远记住:教学的依据应当是学生的兴趣、动机和渴望。

(5)授课计划和程序不应当成为操纵教学过程的决定性因素。

(6)要重视学生的“幻想”,使他们养成非刻板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7)永远不要对自己的学生说:“我没有工夫讨论你这种愚蠢的想法”。

(8)要善于使用夸奖的言词、同情的微笑和友好的鼓励。(9)在教学过程中不使用一成不变的教法,也不重复一成不变的内容。

(10)上述训诫应当每晚必读,直至变成自己的东西。

这“十诫”读来很有意义,令人深思。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外对创造教学,对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态度。另一方面,从中也不难看出我们目前的教育教学现状与国外的差距。因此,我们必须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和国际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向,根据学生健全个性发展的需求,进行多方位调整和改革,使学生由“知识仓库”变为“智慧工厂”。

(三)建构中学生创造能力的评价

健康的教育是促进孩子走向创造的桥梁,创造能力的培养又是教育的灵魂。既然培养中学生创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那么,创造能力的评价就成为教育评价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评价中学生的创造能力?对此问题的研究目前十分不够,还没有一个较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或方法。尽管这样,我们在此还需指出两点:

第一,创造能力的评价与良性的教育目标及评价相统一。教育目标或教育评价是一个系统,创造能力的评价与教育评价系统应该是一致的,两者之间并无多大的差异。只是我国传统教育观念中,把教学看成是传授知识的过程,目标是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仓库”,较少追寻创新这个灵魂,这一重大偏差便形成了创造能力评价的缺憾。

第二,创造能力的评价应该是多因素综合评价,而不仅仅是通过几道题目所能反映得出来的,这主要包括创造意识、创造实践、创造意志等几大项。创造意识又包括着兴趣、态度、意念,创造实践包括着观察现象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应用能力等,创造意志包括意志、毅力和决心。对诸多因素的评价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细致的研究。

我们相信,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创新教育的实施,在不远的将来,会有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方法,甚至是一个简单的量表,来对中学生的创造能力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