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努尔哈赤传
18671600000065

第65章 攻占辽东 迁新都安民

攻下辽阳城,连日满洲军又攻克辽东数城,于是辽东明城十四卫,皆变成了满洲的牧马场。

夏日的一个清晨,老汗王在辽阳都司衙门召集诸旗主、大臣议事。

衙门是座青砖瓦四合院,正房五间是往日辽东巡抚办理公务之处。此处高窗亮门,十分宽敞。老汗王占领辽阳后,就选择此处做了临时的汗王殿,凡举国大事,多在此与大臣、贝勒商议。

日影从东窗投进殿内。一个个喜笑颜开的大臣、旗主,相继穿着新袍、新裤步入大殿。图鲁什作为长白山八兄弟的元老,也应邀入殿。

图鲁什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然而因他活泼、耿直、心直口快,并不显得衰老。他进殿后双手拎着几个麻袋,走进衙内,嘻嘻哈哈地跟门卫打着招呼,又跟总管笑道:“老兄,此战获物甚多,您就高抬贵手,多分给我点儿老粗布吧?”

“绫罗绸缎不要,要粗布干啥?”

“给我孙子做尿布呗!”

图鲁什说说笑笑走进衙内,此时大臣、贝勒多已到齐,只见努尔哈赤正襟危坐,气氛严肃。老汗王目视着图鲁什坐下,又环。顾了群臣,说:“今日辽东之都已到吾手,此城古称襄平,又是大金京城之一。为此,汗有一事与众臣相商,明日我们是回旧地萨尔浒,还是迁都于此呢?”

按照历次攻城的惯例,毁城分俘之后,立即回旧地。老汗王突然提出迁都之事,群臣一时茫然,不知如何回答为好。图鲁什向来习惯放头炮。他放下手中的等待装俘物的麻袋,果决地道:“我老家还有八个大孙子呢,还是回老家好!”

众臣也附议道:“回老家!回老家!”

努尔哈赤蹙眉沉思片刻,道:“众臣主张回老家,我当然理解。可是,大军一撤,此城必然会被明军再次占领。那样周围归顺的七十多个大小城民,也必然人心思异,逃匿山谷,各奔他乡。况且,等明军重整旗鼓站稳脚跟,我们再来攻取,那就要再次流血流汗。因此,以我之见,移都为好!”

安费扬古马上赞成道:“汗王远见!汗王远见!”

众臣虽有穷乡难舍、故土难离之感,但觉得汗王所言有理,也就点头同意。当日决定以辽阳当都城,立即着手搬迁。

辽阳城是平地城市,分南北两重城池。搬迁后,努尔哈赤及诸大臣、八旗将士住南城,一般市民和明朝降官迁居北城。

三个月后,迁都之事一切安排就绪,老汗王十分欣喜。为庆贺迁都之喜,七月的一天,全城举行庆典,摆设大宴。同时根据范文程、范文程兄弟的建议,吸取明代军事、政治建制所长,以满洲旗制为主,将二百三十一个牛录整编,将各级额真改为备御、游击、参将、副将、总兵官。重新委派各旗旗主,任命一等,总兵官额亦都为左翼王,统管左翼四旗;安费扬古为右翼王,统管右翼四旗;扈尔汉授三等总兵官;何和礼为正红旗总管;佟养性为二等总兵官;李永芳授三等总兵官,其他人也分别授职。

皮廷相当日也被授予副将,赐给兵马衣物,他十分感动。他回到新居,蓦然想起梨花之事,自觉心中有愧,于是当晚找到汗王,将梨花如何离开沈阳,到辽阳太子河北岸如何失踪,一一做了禀报,他痛哭流涕地道:“听说您与梨花互有救命之恩,我未能把她送到辽阳,末将实在有罪,死有余辜!”说罢,挥起左右手,叭叭连打了自己几个嘴巴。老汗王连忙上前劝住,道:“过矣!过矣!副将能从兵荒马乱中带她离开沈阳,免受战乱之扰,已有大功,何谈有罪?”说罢,亲自斟上一碗黄酒敬给皮廷相,以表谢意。

皮廷相受宠若惊,将黄酒一饮而尽,用袖子抹了抹嘴角,抱拳道:“末将受汗王如此厚爱,但愿为您效力,死而无怨!汗王,请给我调拨兵马,去寻梨花。”

老汗王摇了摇头,道:“副将先回去歇息养身,另有重用。寻找梨花之事,我另派佟养性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