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努尔哈赤传
18671600000003

第3章 幼担重任 受辱逃抚顺

努尔哈赤本出生于显赫的家族,但到童年的时候家道便已经中落。他同自己的阿玛塔克世住着三间泥草房,从外面看上去非常寒酸。自打喜塔喇氏,也就是努尔哈赤的母亲落水死后,塔克世就续娶了哈达贝勒的族女纳拉氏。虽然家里有了女人,但父子俩的生活并没有多少改观,因为此人又懒又馋,为人非常刻薄,这让本就败落的家庭,更加一蹶不振。

这样,努尔哈赤作为长子,就和阿玛共同挑起维持家庭生活的重担。每年三月至五月、七月至十月的采摘季节,他不得不邀伴结伙,进入长白山莽莽林海,每日起早贪黑,挖人参、采松子、捡榛子、打野兽。白天翻山越岭,晚上栖于草棚。当他劳累了数日,带着山货回到家里,继母不是拉着长脸指桑骂槐,就是摔碟子打碗,给努尔哈赤脸色看。有一次,努尔哈赤打来一只紫貂,剥好皮子,交到纳拉氏的手里,她接过油黑发亮的貂皮看了看,发现貂皮背上有个半寸大的窟窿,就绷着凹口脸,薄嘴唇吧嗒着说:“败家子!败家子!这么好的皮子,你为啥捅了这么大的口子?”

努尔哈赤毕恭毕敬地说:“那是箭射的口子,缝两针就好了!”

“什么?”纳拉氏眼珠子瞪得溜圆,发着脾气,“叫我缝两针?你真是站着说话不知腰疼。俺从小就没摸过针,进到你们这个穷家,就受你这个毛孩子指使。”

努尔哈赤忍气吞声地退出屋外,纳拉氏吵吵嚷嚷地追出门口,非要他把貂皮窟窿用嘴舔平不可。这时,几个邻近的本族媳妇走过来,好说歹说,才算了事。

不久,努尔哈赤受不了继母的虐待,便半夜骑着一匹马,逃向抚顺。

夏夜清爽,明月高悬。努尔哈赤骑在大青马上,顺着苏子河谷,由东而西,策马飞驰。

马蹄嘚嘚,河水潺潺,他骑在马上,仰望星空,远眺群山,耳听阵阵蛙声,犹如鱼儿入水,鸟儿出笼。大青马越过古勒山,跨过萨尔浒,黎明时分,努尔哈赤便来到辽东边墙。

这几年,他常听爷爷讲,抚顺城是关外一座热闹的都城。

自明朝天顺八年,抚顺城东三十里设马市后,这里每月初一至初五,十六至二十二,两次开市。每逢开市,成百上千的女真人,骑马驾车,携妻带子,带着人参、松子、榛子、蘑菇、木耳、蜂蜜、东珠、马匹、貂皮等到这里同汉人交换耕牛、铧子、木锨、布匹、铁锅、水靴、针线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同时在这天,打地摊的,说书唱戏的,变戏法的,耍猴的,卖书卖药的,卖古玩的,算命卜卦的,从事各种买卖的小商小贩,也都云集于市场。女真人、汉人、蒙古人、高丽人穿着不同的服装,说着不同的语言,熙来攘往,热闹非凡。

都市的繁华,场面的热闹,一直吸引着好奇心特别强的努尔哈赤。所以当他下决心离家,独自谋生时,就毫不犹豫地奔向抚顺。

努尔哈赤身穿单袍,头戴凉帽,他来到边墙外,跳下马,把马拴在河边的一棵大柳树上,蹲到河边洗了把脸,觉得肚子叽里咕噜,才感觉有些饿了。他直起腰,刚好发现一个挑担的汉人进城,就跟他打起招呼来。说来也巧,原来这个头缠方巾、身穿宽衣大袖的汉人是个卖火烧的老汉。努尔哈赤没有独自买过东西,换过物品,他从马背上取下一张貂皮,望着老汉绛紫色的面庞,用汉语说道:“老伯,换两个火烧吧。”

那卖火烧的老汉一惊,连忙摇头,笑着说:“两个火烧,还值不了一张貂皮的腿,哪能收你的貂皮呀!”随之,从柳条筐里掏出两个烧饼,递到努尔哈赤的手里。

努尔哈赤接过烧饼,见卖烧饼的老汉不收貂皮,手里拿着烧饼,也不肯下口了。他迟疑了一阵儿,就把烧饼塞到老汉的筐子里。

卖烧饼的老汉见这少年如此懂事可爱,就又弯下腰捡出烧饼,边递边说:“好孩子,两个烧饼值几个钱?吃吧,吃吧。下回我再见到你,如果我累了,骑骑你的马,你还能跟我要钱吗?”

几句话,把努尔哈赤说乐了,他接过烧饼,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他吃过烧饼,又跑到河边,双手捧起清凉的河水,喝了个够。当他回身去找卖烧饼的老汉时,老汉已越过边墙,进了抚顺边界。

日升一丈,努尔哈赤来到抚顺马市。这时市场上已熙熙攘攘,拥拥挤挤。他牵着大青马,站在一个高坡上朝市场上看去,只见在一条南北大街两侧,席棚草屋鳞次栉比,户户相挨,形成东西两排铺面。东面是蛋禽、鱼肉、菜蔬、五谷杂粮,西面是布匹、毛皮、鞋帽、日用杂品。在大街的南头有个小小平场,平场里,柳荫中,一群群马匹、牛羊、活猪,都用草绳子拦着,自然形成行市。他暗想:这就是马市吧?其实,马市就是商市的通称。他回头再看眼下,只见饭铺、茶馆的烟囱冒着青烟,那一副副花花绿绿的罗圈幌子,在晨光的照耀下,耀人眼目。随着和煦的晨风,一阵阵炸鱼、烧肉、炒青椒的香味,迎面扑鼻。他咽着唾沫,又呆望了一会儿,就决定把马寄放在一家小院里,独自去逛逛闹市。

旭日东升,淡淡的红光涂在席棚上,幌子上,人们笑逐颜开地走来串去。努尔哈赤在这一片杂乱、喧嚣的气氛中,身着蓝布面马蹄袖长袍,脚蹬长靴,腰系装饰考究的腰刀,使他那浓眉大眼,彪悍的身躯,更显得英俊可爱。他东瞅瞅,西看看,只觉得五光十色,眼花缭乱。尤其是汉人的多彩的锦缎,造型别致的器皿,品种繁多的日杂用品,更引起他的浓厚兴趣。他看到那质地光洁、做工细致的瓷缸、瓷碗,就想:这东西是什么做的?为什么在光滑的瓷面上,能印上山水、花鸟、美人?那花鸟、山水、美人会不会退色?他看见那耀眼的红绿缎子,又想:那细细的丝线是怎么纺的?那颜色是印的还是染的?为啥颜色那么漂亮?

小努尔哈赤第一次出寨子,哪里见过如此繁华的街道集市,他心情极好,一会儿东瞅瞅,一会儿西望望,这里所有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那么新奇。抚顺,这个可爱的地方,让努尔哈赤第一次认识到:原来世界上并不仅仅有马皮牛羊,打猎射雕,还有这么多他不知道的事情。这个认识让努尔哈赤好奇而又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