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曹操传
18670400000031

第31章 战事不利疾病传 周郎巧施反间计

公元一三一年,建安十三年九月底,刘备在鲁肃的建议下,将大队人马由夏口顺流而下二百多里,改驻屯在樊口,以和东吴军就近会合。根据情报,曹操的大军已在江陵作好了出战的准备,随时会顺流而下。但诸葛亮和鲁肃却仍毫无消息,刘备忧心如焚,希望寄托在诸葛亮的身上,倘能说服孙权出兵,局势就可以逆转。如果情势发展不是鲁肃所预料的那样,那就不敢想象了。刘备于是每天派前哨往江中下游探查东吴军队的调动情况。

张飞说:“这个孔明,折腾我们够了才出马,我看他只有耍嘴皮子。”

关羽说:“三弟不要妄下定论,先看孔明先生能不能说动孙权出兵。”

刘备保持缄默,他的焦躁与不安极少表露,但他对诸葛亮充满了极大的信心。

大约过了两天,哨兵传报孙将军已答应出兵,并派周公瑾率水军逆流而上,即将到达樊口。

刘备又是绝处逢生,多么感激孙仲谋,为表示一点谢意,刘备派人去迎接和慰问周瑜的船队。

上行船很缓慢,象逆流而上游的大鱼,行动比较迟缓,加之船只很多,速度和距离都要基本保持同一步调。因此过了一两天,刘备才盼来了周瑜的船队。

指挥船上,一人按剑立于船头,这只船上挂一面很大的红黄相间的旗帜,上有一个大大的“孙”字。岸上的刘备判断按剑而立的人可能是周公瑾。

“公瑾先生,公瑾先生!”刘备放开喉咙。

这日天气晴朗,又处中午时分,江上云雾已消失殆尽。周瑜把头仰向岸边,看那喊话的人,心想这人可能就是刘玄德了。一会儿,周瑜就将指挥船移到岸边,看清这人长得方面大耳,面容和善,身旁立着两个威风凛凛的人,一个人满脸胡须,体格魁伟健壮,两眼圆睁,想这人就是天下人都知道其大名的张翼德了,另一个人身材高大,脸色红润,丹凤眼,很是伟俊,心想这人大约就是那个身在曹营心在汉,过五关斩六将的关云长了。

“公瑾先生,请上岸休息休息。”刘备施礼道。

周瑜说:“形势紧迫,我们即将赶赴赤壁。将军可到船上小叙。”

刘备吩咐关羽和张飞负责陆上的军务,自己登上了周瑜的指挥船。

“孙将军的抗曹力量准备得如何?”

“一共有三万多人。”周瑜坦然地回答。

刘备显出失望和不安的样子。

周瑜信心十足地说:“豫州不必担忧,你就等着看我打败曹军吧。”

“孔明和鲁子敬二位先生呢,怎么没有随你同来?”刘备问。

“他俩在后面船队上,大约三天后可以到达。”

刘备越想越担心,告别周瑜回到岸上的营中,立即暗中派出许多人马,由关羽带领,北上过汉水预作部署,以留撤退的后路。

曹孟德遇到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在部署问题上,他是十分谨慎的。首先,他命令曹仁和曹洪驻屯襄阳,负责陉阳到江陵间荆州降军的监视工作,并保持前线军团和后方间的联系路线畅通。乐进及满宠则率领袁氏降军也在这块地方部署,一方面防止孙刘联军的可能的反攻行动,一方面也和荆州降军作相互的制衡,并亲自在江陵建立后勤指挥部,以掌握全盘军情,随时准备进行必要的反应策略。自己则率领程昱、曹纯、张辽及徐晃的军团,配合荆州蔡瑁和张允的七万水军,由长江乘船舰顺流东下,准备在水上和孙刘会战。

为什么曹孟德突然放弃自己一向擅长的野战,而选择他不熟悉的水战呢?这个问题,就连许多曹军将领也想不通。

程昱曾问曹孟德:“我们的优势在陆地,顺流东下,万一东吴在水上处处布防,我们的水军未经长期集训,如何迎战?”

曹孟德回答:“前面有荆州水师开道,七万水师够东吴难受了!”

“万一蔡瑁和张允有变,我们如何应急?”程昱说。

曹孟德回答:“刘琮在我们手中,蔡,张二人的亲眷全在荆州,他们还巴不得早日踏平东吴返回荆州呢。”

其实,曹孟德的心中早已装下了这样的谱子:如果以大军团由长江北岸进攻东吴,孙权可以待长江天险来个相应不理,如果想强行渡江,自己对长江沿线的天候、地形都不熟悉,危险更大。倘若由荆州顺长江而下,那么,东吴占尽的长江天险的优势不就自行消亡了吗?此外,由水上进攻,可以在气势上给东吴致命的打击,何况荆州水军在数量上两倍于东吴,只要在长江攻防战中掌握优势,刘备和孙权将会无计可施,不得不投降了。

曹军果然一路顺风强占了江陵。但是,曹军和东吴的水上接触尚未开始。

严峻的问题出现了。曹军舰队中的士兵接二连三地出现呕吐、泻肚的现象,半日不到,就有两万兵士染上了疾病,曹孟德只好放弃了立刻南下的计划,下令全军原地休息。

接着,死亡的阴影又笼罩着舰队,平均每天大约有四五十人死亡,曹孟德下令将死亡士兵的尸体趁夜色秘密投入江中,以免动摇军心。

曹孟德命军中医官集中一切力量对付疾病,这些医务人员在岸上买回或亲自采回许多草药,熬成药汤,不分白天黑夜逐一送上每只战船。

这样,时间一长,曹军就慢慢适应了江南水土,疾病不再那么严重了。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不战而屈人之兵,曹孟德一贯奉这条孙子兵法。破袁绍,占荆州,下江陵,这一法则的运用确实使曹孟德尝到了不少甜头。占据江陵以后,他立刻派遣使者出使东吴,去劝孙权放下武器,但失败了。他并不感到意外。对孙权这个新一代江东盟主,他还是有比较客观公允的认识。东吴本来就有了一个治军能手周公瑾,如今又添了一个诸葛亮。看来,要荡平东吴也绝非轻而易举之事。怎样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呢?想压孙权象刘琮之辈那样归降,看来是没有多大可能了。如今,必须让东吴与刘备的力量不能使到一块,让周瑜去对付诸葛亮。

“周公瑾一向为人气量狭小,容不得他人比自己强,今诸葛亮与之合作,一山不能容二虎,我想可以借周公瑾的手来杀诸葛亮。”贾诩说。

“那怎样激起周公瑾对诸葛亮的仇视呢?”曹孟德问。

“东吴那方,周公瑾和陆绩一向很好,他们是同窗。诸葛亮在劝说孙权出兵之际,骂得陆绩狗血淋头,陆绩必然怀恨在心,我们可以怂恿陆绩鼓励周公瑾找诸葛亮的茬子。”贾诩说。

曹孟德就吩咐贾诩去办理此事。

忽然传来情报,说孙刘联军已进驻三江口。

曹孟德在攻心战术完全无望的情况之下,准备下三江口迎战。

程昱说:“这场水战应缓慢进行,我们对这一带的水域很不熟悉。”

曹孟德一改过去沉稳和善于纳谏的作风,说:“趁他们来不及作周详的部署,我们可以一下子打乱敌人的阵脚。如果时间拖长,他们占有了地利,又得人和,我们就不好收拾了。惊弓之鸟,不用顾忌!”

蔡瑁、张允也说:“荆州的水军以前操练得太少,进入新的水域,应作一番实地操练,才能适应这里的水战。”

对于两位降将的建议。曹孟德更不以为然,说:“二位休得多言,我主意已定了。”

张允说:“将士们刚刚受了一场瘟疫,身体尚未复原,从江陵下三江口,水势汹涌,如此颠颠簸簸进入战区,恐怕……”

曹孟德说:“我不能再等到猴年马月了,你们二人若是害怕的话可以守江陵,我自率军下三江口。”

二人见曹孟德阴沉着脸,哪里还敢多言。

公元一三三年,即建安十三年十月底,周瑜已将他的船队总指挥部设在三江口。大约在汉口下游五十公里处。他一方面派出大批情报人员深入上游的曹军活动区,随时掌握曹军动态;一方面则在曹操船队必经的通道上,选择赤壁附近的水面,作为预设决战点。这里的落差大,河流宽度约十里,水流时速八里,经常会出现漩涡状的浪潮,因此在此行驶的船只摇晃得很厉害,对不习水战的曹军极为不利。

赤壁附近两岸几乎全由红色岩石构成,水面波涛汹涌,极不利于登岸。北方对岸两百里处有一座叫做乌林的大森林。周瑜亲自在水面、岸边详细观察,然后胸有成竹地在此布下天罗地网,只等曹军到来。

陆绩说:“都督部署真是无隙可击,只有诸葛亮才能跟你相比。”

周瑜一听,心中有些不快,他素知诸葛亮的大名,群英会舌战群儒,孙权也佩服得五体投地。

陆绩又说:“诸葛亮狂妄至极,那天在群英会上,他说东吴方圆几千里,难找一个英雄豪杰。”

周瑜更是怒火中烧,说:“这人初出茅庐,竟敢口出狂言,等曹军一到,我倒要见识见识。”

陆绩又说:“刘备得了诸葛亮才能起死回生,这人一出仕,就在博望烧得曹仁大败而逃。今日虽孙刘暂为一家,若打败曹操之后,这人辅佐刘备,一定是江东的隐患,不可不除。”

鲁肃说:“大敌当前,岂能搞内讧,那不正合曹贼的心意吗?”

周瑜想了想,没有说话。

鲁肃又说道:“诸葛瑾是孔明的亲兄长,可让他去说服诸葛亮同事东吴,等把这场恶仗打完再说。”

第二天,周瑜叫来诸葛瑾,说:“你的弟弟孔明是王佐之才,为什么委屈自己去投刘备呢。你可否前往刘备处说服孔明,这样兄弟二人同事东吴,主公一定高兴万分,东吴的事业一定能成功。”

诸葛瑾说:“我到江东这么久,没有建立任何功绩,深感愧疚。既然都督如此吩咐,我敢不效力吗?”

诸葛瑾策马来到驿亭见孔明。

兄弟相见,百感交集,均成为泪人。

诸葛瑾哭着说:“弟弟可知道伯夷、叔齐饿死不食周餐的故事?”

孔明知道这一定是东吴派兄长来说情的。

“谁不知这二人是贤明之人。”孔明答。

“伯夷、叔齐兄弟俩宁肯饿死,也相守在一块。我与你同父共母,而今却各事其主,比较伯夷、叔齐,能不惭愧吗?”

孔明却说:“兄长所说的话确也合乎情理。但你我均是汉人,如今刘皇叔是汉室后代,兄长如果能与我共同辅佐刘皇叔,岂不两全其美。”

诸葛瑾本想劝说孔明投孙权门下,想不到反被孔明的一番话说得不能开口,只得失望而去见周瑜。

公元一三四年,曹孟德在江陵已经做好了攻击江东地区的编组工作,他将张辽、徐晃、程昱的军团编组成船队,加上蔡瑁,张允带领的七万荆州水军。这样,开赴战区的人数大约十多万人。

正如张允所说的那样,从江陵到三江口这段水域水势汹涌;船只颠簸得甚为厉害,军士们晕船现象相当严重,每只战船上约有上百的士兵呕吐不止,还有不少的人休克,曹孟德见到这种情形,非常着急。这样的状态不战自溃了,怎么能够迎战呢?

曹孟德下令停止行船,休整一段时间后再说。

这时,华中地区已进入了冬季,强劲的西北风自上而下掠过江面。曹孟德和贾诩、程昱等上岸一边休息一边想对策。每只战船留下部分人守候,绝大部分人下船来休息。

长江沿岸十多里长的路段,炊烟袅袅,天气转晴,阳光洒在江面上,金波闪耀,船只整整齐齐排列,煞是壮观。

如何解决将士们的晕船问题呢?曹孟德在河滩上来回踱步。他的身旁跟着程昱、贾诩等文臣武将。突然,他想出了一个办法。

曹孟德说:“我想将整个舰队用铁索链串联起来,形成巨大的连环船。这样,行船就平稳了,晕船现象即可克服。”

程昱说:“丞相这办法虽能避免船的剧烈摇晃,但万一遇上敌人火攻,那如何得了。”

贾诩也说:“遇上火攻,我们连逃生的办法都没有。”

曹孟德叫二人不必顾虑,他说:“你们看!”二人也跟着曹孟德仰望天空,只见天空一片澄澈,万里无云。他进一步解释道“我们的战船顺流而下,与风向一致,敌军在下游,火攻无济于事。二位尽管放心,吩咐大家注意两岸防守就行了。”

贾诩连声说:“丞相主意甚好。”

程昱独不言语。

曹孟德这个时候更怀念逝去的郭嘉,他多么希望谋士当中有谁能够提出与自己不同的见解,并且以十分充足的理由说服自己。可是,下到江陵以后,差不多自己在想主意,提出的观点几乎无人反驳。程昱、贾诩、娄生这班人虽然有谋略,但临大事,还得郭奉孝这样的人啊。曹孟德忽儿感到很孤独。

曹孟德身边的四位就要摆出一副发落人的架势。

谁知曹孟德轻轻地挥了挥手,示意娄生退下去。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三千多只战船已经串成了一个整体,整个船队首尾相连数百里。平行的船队每个横面有二十四只船,看起来如同一座水上长城,气势非常雄伟,并由数百艘小船在周围巡逻,以避免敌人偷袭。由于规模空前庞大,光是整编便耗费了一个多月。

公元一三五年,在这短短的一个月之内,东吴方面的情形如何呢?

陆绩的一番话使孔明在周瑜的心中成为了一团阴影,周瑜虽智谋过人,善于治军,特别擅长治水军,深得孙策、孙权兄弟二人赏识,这样,就使得周瑜天性中的妒嫉、气量小等毛病一步步加剧。

想来想去,周瑜还是觉得孔明的存在是那么使人生厌。好比一座高山,本到独临大江,一览天下,却不料面前陡然冒出一座高山,一下时遮挡了自己的视线,这能不使人觉得可恶吗?

周瑜与陆绩等人沿江溯流而上进行一番实地考察之后,决定引军北上迎敌。孙权说:“都督先行一步,我随后。”周瑜又对孔明说:“先生可有胆量同我一道迎战曹操的大军?”孔明说:“跟都督随行,可蒙受许多教诲,当然愿往。”

于是周瑜、程普、鲁肃与孔明一道登上指挥船舰,张起风帆,向夏口方向开拔。

在离三江口五六十里的地方,周瑜令船队依次停泊,在岸上扎寨屯住。周瑜在中央下寨,作为临时指挥中心。孔明在一只小船上安身。对于周瑜,孔明的认识是全面而客观的,他知道周瑜容不下自己,只是碍于目前形势,还不至于加害自己。

孔明正仰躺在小船的舱内休息,忽听说周瑜请他到帐中商量军务。孔明整了整衣衫,习惯性地拿起那把羽毛扇。酷暑严寒;这羽毛扇都不离手,这是他的怪癖。

孔明依旧迈着悠雅的步态进入了周瑜帐中。二人施礼一番后,周瑜说:“大战即将开始,兵法上说:‘粮战优于兵战’,我突然想起官渡大战中曹操火烧乌巢之事。如今,曹军八十多万,我们联军不过八九万,情形正与官渡大战一样。我已探知曹操的军粮屯在聚铁山。先生对那一带应该是非常熟悉的。我想劳烦先生带一千精兵去断敌军粮道。”

孔明略一思忖,便知道了周瑜葫芦里装的是何药:无非是借曹操的手来杀我,曹操用兵历来非常注重后勤补给,我这一去不是白送性命吗?

又一想,假若我不去,一定被周瑜讥笑,借题疏离两军关系。车到山前必有路,先应承下来再说。孔明就欣然答应了。

孔明走后,鲁肃问周瑜:“都督遣孔明劫曹军粮草,是打的什么主意?”周瑜说:“很简单,借刀杀人,以绝后患。”鲁肃大为吃惊,辞了周瑜,跑到小船上,见孔明正在睡大觉,连忙将他推醒,说:“你去断粮草,究竟有多少成功的把握?”孔明漫不经心地说:“我精通兵法,熟知各种战争,不像周都督,除了水战稍显能事,此外便一无所知。”鲁肃很着急,又不便向孔明挑明周瑜想加害他的事,嘱咐道:“先生要多留点神。”

鲁肃将孔明的一番话告诉周瑜,周瑜大怒道:“孔明欺我不能陆战,我倒要让他看看我如何去断粮道。我立刻带一万兵马,往聚铁山断曹操粮道!”

鲁肃又将周瑜这番话告诉了孔明,孔明说:“公瑾让我去断粮道,是想让曹操杀我。所以,我跟公瑾开了一个玩笑,他居然连这区区小事都容不下。目前正是用人之际,只希望吴候与刘使军同心协力,如果自相残杀,实在是不识时务。公瑾一气之下要去断粮道,也是有去无回。如今只宜水战以挫敌军锐气,陆战是水战之后的事情。”

鲁肃又连夜将这番话告诉了周瑜,周瑜叹道:“这人见识真令我只能望其项背,如果不除,以后将严重威胁我们东吴!”鲁肃说:“大敌当前,正是用人之时。等破了曹操以后再杀他不迟。”鲁肃也在用缓兵之计。周瑜没有吭声,此时,他的心中只装着一个念头:“除掉孔明!”

一三六一个月之后,曹孟德率几千只战船沿江东下。士兵们在船头船尾欢呼:“丞相办法高妙!”

连成整体的战船行驶十分平稳,只是行驶速度比以前慢了些,但看到精神抖擞的军士,曹孟德感到满心喜悦。

忽然听说周瑜水军已屯驻三江口,派出去的招降使者已被周瑜斩首示众,那封招降书被周瑜撕得粉碎。曹孟德大怒道:“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周瑜欺人太甚,我非给他一记重创不可!”命令蔡瑁、张允为前军,催督战舰迅速抵达三江口。

宽阔的三江口,东吴船只正徐徐而上,为首一只船的船头立着一员大将。那大将扯着嗓门大喊:“我是东吴战将甘宁,谁敢来与我决战!”

蔡瑁、张允败回。曹孟德命船队停止开拔,然后将蔡张二人传到帐下。

“东吴兵少,反而将你们打得惨败,你们二人怎么交代?”曹孟德责备他们道。

蔡瑁说:“荆州水军,很久没有操练;青州和徐州的军队更不会水上作战。这就是失败的原因。我军应当设立水寨,让青、徐两军在中间,荆州军在外面,每天让他们集训,这样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迎战东吴水军。”

曹孟德说:“既然让你们做水军都督,训练之事自行安排就是了,何必向我禀报。从明日起,你们二人好好训练水军,再打败仗,提你们的人头来见我。”

二人胆战心惊地退出营帐。

周瑜初战告捷,犒赏三军,一面派人向孙权报喜。

这天晚上,周瑜出寨观望,只见上游两三里处火光接天。左右的军士告诉他:“这是曹军的灯火。”曹孟德见蔡瑁、张允治军有方,非常高兴。鼓舞将士,说:“胜败及兵家常事,等两位将军训练好水军,踏平东吴指日可待!”但曹孟德依然不忘自己形成习惯的攻心战。他想,若能劝降周瑜,擒孙权,捉刘备就易如反掌了。但想起周瑜毁书斩使之事就感到劝降的渺茫。他嘱人四处打听军中有没有跟周瑜关系接近的人。

曹孟德正为此事苦恼,帐下突然有人毛遂自荐。原来是幕宾蒋干,九江人,名子翼。曹孟德高兴至极,问:“子翼有把握劝降周公瑾?”蒋干说:“我与公瑾是读书时的同窗好友,凭我的三寸不烂之舌,定能劝说公瑾弃暗投明!”曹孟德说:“你需要什么东西尽管吩咐。”蒋干说:“只需一童随往,两人驾船送我就行了。”曹孟德想起曾劝说刘表而被黄祖所杀的弥衡,就对这位有些口吐狂言的蒋干产生了怀疑。又想,此人久居我帐下,今天说不定是真正的显山露水,去也无妨,万一能说动周瑜,那岂不是一大好事。于是置酒与蒋干送行。

蒋干乘一叶扁舟,直接到周瑜寨中,叫人通报:“公瑾同窗蒋干来访!”

周瑜正在寨中思考如何除去蔡瑁,张允之事,听说蒋干来访,笑着说:“说客来了!”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就低声向众人吩咐一番,出寨迎接蒋干。

蒋干拱手施礼道:“九江一别已是十五六载,公瑾活得可好。”

周瑜说:“一介书生,竟然远涉江湖,恐怕又是替曹氏当说客来了?”

蒋干听周瑜一语中的,非常惊愕,笑着说:“我与公瑾分别这么久了,特来叙旧。居然疑我为说客,实在有些不够朋友。”

周瑜说:“我虽然不如师旷那么聪慧,但对你还是了如指掌。”蒋干显得有些不悦,说:“公瑾如此对待老朋友,我只好告辞。”

周瑜笑着去挽住蒋干的臂膀,说:“我满以为你是替曹氏做说客。既然是以老朋友身份来访,怎么能让你走呢?”二人一同进入帐中。

这时,江左的许多文武百官云集帐下,周瑜向他们介绍了蒋干之后,让他们分两排坐定,自己与蒋干坐在上位。这时,乐队已陈列于帐下,一群美女也翩然而入。

鼓乐声起,舞女们轻舒广袖,好不热闹。

一曲终了,周瑜说:“蒋先生是我的同乡,虽是曹营中人,但今日特来与我叙旧情,先生绝不可能作曹氏说客。”又将佩剑解下交与太史慈,说:“你可以佩剑监督我们饮酒,老朋友相见分外亲切,切勿谈起那些冲冲杀杀的事,否则,我让太史慈执剑斩之。”四座噤如寒蝉。

蒋干哪里还敢提劝降之事。

周瑜说:“我本来滴酒不沾,今日与老朋友相聚,破例开戒,大家开怀畅饮,一醉方休!”说罢,大笑畅饮,座上觥筹交错。

饮至半酣,周瑜拉着蒋干的手,一同出帐观赏江上夜景。周瑜问:“我的军士如何?”蒋干说:“真是威武之师。”周瑜又带蒋干到帐后观望,只见粮草堆积如山。周瑜问:“我的粮草如何?”蒋干说:“兵精粮足。”

周瑜装着酩酊大醉的样子,大笑着说:“想当初我与子翼同窗之日,哪里想到我有今天。”蒋干说:“公瑾读书之日就锋芒初试,能有今天,当属情理中事。”周瑜又拉着蒋干的手说:“大丈夫行事不能见风使舵,应择主而事。孙仲谋为人率直,勇谋过人,前景光明,我已跟定了孙将军,荣华富贵都不能动我跟定孙仲谋之心!”说罢大笑不已,蒋干劝降之意更是远在九霄云外。

周瑜又拉着蒋干入帐,与众人再饮,直至月亮西沉,蒋干说:“我实在不能再喝了。”周瑜说:“好久不曾与子翼同床而眠,今晚就与我同睡。”时已近三更,帐内灯火微明,蒋干看见桌上堆着一卷文书,于是蹑手蹑脚走到桌旁,轻轻翻阅,忽然看见一封信,上面写着“蔡瑁、张允谨封。”蒋干大为震惊,便悄悄展读。蒋干想,怪不得丞相责备二人不思进取,治军不严,原来这两人早已有谋反之心。又想,劝降之事不成,带回这份情报也算不冤枉。于是将信装入内衣口袋。这时,周瑜在床上翻了个身,嘴里含混地发出一串梦话:“子翼,你若不走,我几天之后让你看操贼之首。”

蒋干忙吹灭灯盏,将翻检过的文卷稍事整理,回到帐中,轻唤:“公瑾,公瑾。”没有回应。蒋干揣着密信如获至宝,哪里还有心思睡觉。周瑜很是懊悔地说:“我平日不沾酒,昨晚多喝了几杯,不知说了什么?”那人说:“江北有人到此。”周瑜说:“轻点声!”又喊:“子翼,子翼。”蒋干也学着周瑜打起鼾来。之后,周瑜悄悄走到帐外,蒋干侧耳偷听,只听得外面有人说:“蔡、张二将军让我们这几天暂不出兵……”一会儿,周瑜又进帐来喊:“子翼。”蒋干依然鼾声如雷。周瑜又倒头便睡。

蒋干想:“周瑜是个精明之子,假如他醒来找不到密信,我如何脱身。”时至五更,蒋干穿衣完毕,又喊公瑾,周瑜正睡得香甜。蒋干悄悄出帐来,叫小童一道快步走出辕门。守门军士问:“先生到哪儿去?”蒋干说:“公瑾昨晚贪杯,正蒙头大睡,我实在不忍惊扰,留下几句话在案上。”那军士也不阻拦。蒋干快步登船,命小童快速划船,自己也帮着操桨划水。

天色微明,蒋干径自到了曹孟德帐下。

“丞相不曾醒来。”守帐军士不让蒋干进去。

“子翼莫非带回了好消息。赶快进来!”帐内传来曹孟德的声音。

“周瑜心肠似铁,不是言词能打动的。”蒋干说。曹孟德脸色阴沉。

蒋干神秘地说:“我得到了一份重要情报。”看看左右无人便从怀中取出密信递与曹孟德。

曹孟德一面整顿衣冠,一面说:“给我传蔡瑁、张允到帐下来。”

一会儿,蔡、张二人到来。

二人见曹孟德满脸杀气,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感到十分惶惑。

“我待你们不薄,为何这般吃里爬外!”曹孟德吼道。二人不知所云,面面相觑。

曹孟德将那封密信扔给二人,二人看了信,哭道;“冤枉啊,丞相!”

“事实面前还敢狡辩,推出去斩了!”曹孟德挥手说道。二人被军士押解出帐。

“慢着!”曹孟德似乎意识到了什么,连忙招呼军士。

军士止步。

曹孟德走到二人身边,很是愧疚地说:“二位将军受惊了,我差点冤枉了你们!”

成命收回,二人仍然莫名其妙。“你们走吧,训练水军去吧。”

二人走后,曹孟德颓丧地坐回凳上。

“人老了,这脑子也愚笨了,我险些枉杀了两位能干的将军。”他仿佛经历了一场噩梦。

娄生对曹孟德的举止大为不解,说:“丞相今日如何这般表现?”

曹孟德说:“我差点上了周瑜的当。你想想,蔡、张二人可能叛变吗?第一,两个的亲眷均在荆州,属于我们的掌握之中,二人难道不为家人着想。第二,我方力量如此强大,灭孙权刘备是旦夕之事。二位愿意去投行将为我所灭的孙权、刘备吗?第三,蒋干的去意周瑜明明知晓,一封绝密信件怎么能轻易落到蒋干的手中,蒋干又如何能轻轻松松地回来。这分明是周瑜设下的圈套。我险些上当!”

娄生说:“可否找蔡、张二人核对笔迹?”

曹孟德说:“用不着,不能再让二人担惊受怕了。”

娄生忽然有个念头,他想验证曹孟德的判断。

这一天夜晚,蔡瑁、张允正在训练水军,忽然有人喊:“两位将军稍息,丞相有会。”

二人走出水寨,娄生说:“二位将军训练很是辛苦。”二人没吱声。蔡瑁想,如今水军已训练得差不多了,莫非丞相……

张允说:“既是丞相吩咐,想必是有要紧事。”

娄生想观察二人的反应,说:“可能是半月前那桩事。”

二人一听,满以为丞相见他们训练已经成功,留他们没有什么用了。张允便向蔡瑁使了一个眼色,蔡瑁会意。三人走到一个僻静处,张允拔剑说:“疑我们反叛,我们干脆投东吴去。”一剑刺去,正中娄生心窝,可怜娄生一介谋士就这样被小聪明误了性命。

二人正想登舟逃跑,被夜间巡逻的虎豹队发现,曹纯问:“二位将军半夜三更打算去哪儿?”张允说:“去下游看看水情。”曹纯说:“凡出水寨,必得有丞相的放行文书。请将军出示与我。”二人杀了娄生,又拿不出放行文书,回头也不免一死,干脆驾船逃命。

曹纯更怀疑二人是叛贼,跃上船头,二人来不及作任何反应,就被曹纯砍为四截。

可怜蔡、张二人,兢兢业业为曹孟德训练水军,却因娄生的小聪明而断送了性命,而让曹孟德成为周瑜及世人的笑柄。

曹孟德冤枉,娄生冤枉,蔡瑁和张允更冤枉。及至明末,有一个叫柳敬亭的读书人很为他们鸣不平,于说书讲史中编了一首小诗,诗云:

周郎巧施反间计,曹公识破竟不语。

娄生自作小聪明,蔡张屈成刀下鬼。

曹纯提着两颗人头去禀报曹孟德,当即又有人禀报娄生被杀的消息。曹孟德气得说不出话来。这个中究竟,把贾诩都弄懵了。还是老将程昱能理会,他说:“厚葬二位将军,对外就说二人企图谋反而被处死。”又派人到荆州安抚蔡、张的家属。

曹孟德一气之下又杀了蒋干,说:“一介腐儒,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让老夫贻笑大方!”之后,任命毛玠、于禁为水军都督。

周瑜得知蔡、张二人被杀的消息,并没有显出太多的高兴。鲁肃说:“二人已除,都督的心腹之患就没有了,众将领兴高采烈,为何你却悄然不语?”周瑜说:“我的计谋能瞒过诸将,却难以瞒过孔明,你去探探孔明的口气,看他有何反应?”

鲁肃依照周瑜的吩咐来到孔明的船上,孔明正在读书。

“好久不曾拜望先生,今日偷闲来向你致歉。”鲁肃先开口说话。

孔明笑着说:“子敬、公瑾这几日好辛苦,总算干成一件大事。我正想向公瑾表示祝贺呢。”

鲁肃愕然。

孔明提出了计。鲁肃听了惊得说不出一句话来。

孔明又说:“希望子敬在公瑾面前不要说我知道蔡、张二人被杀之事。我担心公瑾加害生事。”

鲁肃应诺一番,回去将孔明的料事如神以及希望公瑾不要加害于他的事告诉了周瑜。周瑜惊恐万分,说:“此人绝不可留!”鲁肃劝道:“若杀了孔明,恐怕被曹公讥笑。”周瑜说:“我当然要叫他死个明白!”

一腔的愤怒,只是一时的冲动罢了了,要涉及正事的作战应该把个人的恩怨放置一边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