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中国自然遗产之谜
18666900000012

第12章 黄山人间仙境

很久很久以前,在今天安徽省的南部有三座峻拔的山峰合称“三天子都”,意思是仙界的通都大邑,即指天帝居住的地方。后来人们见黄山及周边群山峰岩青黑,由远望去苍黛而凝重,故从秦朝起开始称之为黟山。唐朝时曾有一本名为《周书导纪》的书,其中杜撰了一个“黄帝炼丹”的神话故事,说的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历经八个甲子(480年)后炼成,服7粒即刻得道升天……于是,当时大唐信奉道教的皇帝唐玄宗听闻这一切后便在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六月下诏改黟山为黄山。前文所提及的三座峰就是今天的天都、莲花和光明顶三大主峰。

“天下第一奇山”、“魔山”、“人间仙境”等等是由古至今人们给予黄山的别名,世人好像从不曾吝惜用最美好的词语来赞美它的绮丽雄奇与变幻莫测。事实也的确如此,黄山可谓集众多中国名山胜景于一身,它兼有泰山的雄伟、华山的峻峭、衡山的烟云、庐山的飞瀑、峨眉的清凉、雁荡的巧石;同时又峰峰形似刀削、色同苍玉,并且常年被烟云所缭绕,给人整体的感觉绝对的“奇、伟、幻、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历来被视为“天下四绝”,并因其独特奇异而名闻中外。

“四绝”之首当属千姿百态的黄山松。说它奇,一在状之异。生长于此的松非同一般松千篇一律、千树一貌,而是形态迥异,很有个性。诸如卧龙松、凤凰松等,其特有的外形令人喜爱,引人遐想。二在居之险。这里的松多生长于悬崖绝壁险峰之上,它们差不多是破石而生,傍石而长。为适应环境,这些松针叶短粗,顶平如削,它们干曲枝虬,色泽苍翠似雕。三在寿之长。据说黄山松多寿达百年以上,象著名的迎客松、送客松、接引松、连理松等奇美的古松更是寿达千年以上,被排在“十大古松”之列,尤其是玉屏楼前的迎客松,它一臂伸出,似在欢迎远方的宾客,如今已成为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的象征。

黄山有无数灵幻奇巧的怪石,它们与险峰、奇松巧妙结合,构成为一幅幅奇妙的画卷。这些鬼斧神工的巧石或似人、似兽;或似禽、似物,它们惟妙惟肖,十分逼真有趣。其中“金鸡叫天门”、“松鼠跳天都”、“猴子观海”更是众石中之怪杰,它们不仅形似,据说还都有动人的传说。

变幻莫测的云雾算是黄山的神来之笔,它令黄山更显神秘。每当云雾弥漫群峰,黄山便成为“海”的世界,俗语称之为“云海”。去过黄山的人大都知道,雨后初晴是观云海的最佳时刻。随着云雾的飘忽不定,云海会呈现出不同的气势。轻舞时,黄山更有诗意;涌动时,黄山更显气魄……其实云海之美幻并非言语所能表达,有如前人联中表述的那样“岂有此理,说也不信;真正妙绝,到此方知。”

流连黄山,许多人只顾忘情于它的天然秀色,而忽略它的文化内涵,其实中华文化在这座名山上下有着很深的烙印。古街、古桥、古牌坊、古村落等众多古老建筑群都在此地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意韵向世人展示着这一地区古文化的迷人风采。全山200多处的摩崖石刻更是令这座以峰林见长的风景名胜平添了不少人文情致。此外黄山的开发还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像黄山名称的由来就与道教有关,并且至今在山上依然还留有轩辕峰、容成峰等与道教神仙故事相关的峰名。佛教在南朝刘宋时期(公元420~479年)也已传入黄山,之后历代修建的寺庵共计近百座,而且其中不少僧众成为能诗善画之人。据统计,从盛唐到晚清,描写黄山的散文有数百幅,歌咏黄山的诗词达2万多首,特别是“黄山画”已成为中国画历史长卷中最辉煌的篇章。

由此可见,黄山美是一种稀世的综合美。正如当年世界遗产项目考察官员桑塞尔博士来黄山实地考察时说的那样:“黄山的自然美和自然文化世上罕见。”“我看过的山中,这是最特殊的、最绝妙的,再好没有了。”

黄山的整体艺术

1.有机的组合,高度的和谐:黄山群峰叠翠,山、石、松、云相互衬托,和谐统一,形成了连续构图的整体布局。高低错落,峻峭秀拔的山峰构成了有节奏旋律的、统一构图的基调。群山峻岭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立体画面。

2.多样的统一,综合的艺术:人们对黄山千姿百态的自然景物进行艺术概括和命名,附以神话历史故事,是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统一。具有诗一般迷人的境界和画一般神奇的景色。有着独立的艺术美和欣赏规律,同时又融汇贯通,统辖于“奇、巧、幻”总的艺术规则之下,体现出综合的艺术气质。黄山的山峰,由于大自然的造化,前后参差,高低有序,层次极为丰富。在群峰中,以天都峰、光明顶、莲花峰等为中心,如众星捧月。分散在主峰前后左右,既有月亮的青辉,又有群星的灿烂。

3.奇险的山峰,雄伟的气势:“自古黄山天下奇”,清人赵吉士认为:“黄山之奇,信在诸峰;诸峰之奇,信在松石;松石之奇,信在拙古;云雾之奇,信在铺海。”黄出不险不奇,山峰大陡峭,山体坡度大多在60°~74°,有的则近于直角,相对高差达千米。黄山峰峦横空出世,云海浩淼无际,波澜壮阔,十分壮美。红日初升或夕阳晚照,云海气贯长虹,峰岛闪烁夺目,体现了黄山雄伟壮美的特征。

4.博大的群峰,丰富的景色:黄山自然景观绚丽多姿。山势之险峻,烟云之浩荡,飞瀑之奔泄,巧石之磷峋,青松之奇特,环境之清凉,黄山莫不兼而有之。黄山以峰海表现其整体气势,以奇松、怪石、云海“三奇”和丰富的水景以及它们的相互组合,表现其特征,显示了黄山天然的完美和谐。

5.奇松:松是黄山最奇特的景观,它们干曲枝虬,千姿百态。迎客松恭迎八方游客,探海松勇取定海神针,它们不畏风雨冰雪,不择瘠薄恶土,表现了崇高的品格。人们在赞美它的同时,也受到启迪和鼓励。

6.怪石:在黄山的峰海里,巧石争崛,怪岩遍布,犹如神工天成,形象生动,构成一幅幅绝妙的天然图画。步移景异,妙趣横生,给宁静的山峰带来活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7.云海:黄山的云海世界神秘莫测。有时如一缕青烟,随风翻浮;有时又如万马奔腾,波涛汹涌。时而来去匆匆,渺茫无际。怪石、奇松、峰海飘浮在云海中,忽上忽下,忽隐忽现,置身其中,犹如进入梦幻境地,飘飘欲仙。

8.水景:黄山千岭万壑,雨量充沛,形成了形态各异的水景,如河溪、瀑布、湖泊、深潭、温泉。黄山高差大,河溪、瀑布、深潭往往串连在一起,或迂回曲折,水流湍急;或浪花飞溅,悬流直下,构成黄山最积极、最有生命力的景观。

黄山文化

黄山是“黄山文化”的发祥地,黄山具有使人陶醉的魅力,富有诗意和含蓄深邃的意境,诱发游人无限的遐想和创作激情,并且付之笔端,跃然纸上,摄入镜头。因此,以黄山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大量涌现,这些文艺作品不仅有鲜明的艺术特色,而且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艺宝库。从明代嘉靖时期郑重始就有黄山的绘画作品。明末清初,有一批画家寄情黄山,描绘黄团的美景,如浙江、查士标、梅青、虚谷、雪庄,而其中最有成就的是石涛。现代名家有黄宾虹、汪采白、张大千、傅抱石、刘海粟、李可染等,他们笔下的黄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为中国画宝库留下了珍贵的遗产,形成了黄山派。其特点有:

(1)以黄山为蓝本,师法自然。“搜尽奇峰打草稿”,“敢言天地是吾师,万壑千岩独杖黎”,他们师法自然,从黄山的山山水水中吸取营养,丰富自己的艺术创作,表现黄山的奇特风貌和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2)寄情于黄山的山峰美景,追求意境的创造。著名画家刘海粟上黄山写生,深深体会到黄山是山水画取之不尽的生活源泉。他画黄山松“使松树呼呼有声,看过之后,能常常往来于心中,产生热爱祖国山川的情操”。

(3)黄山群峰气魄雄壮,是中国山水画构图的粉本。黄山层峦叠嶂,云海飘忽,无论站在哪里,都可发现一幅幅美妙的中国山水画构图。观赏这幅天然的图画长卷,就会明了“重重悉见”的中国山水画散点透视法的科学道理。这些也是黄山画派作品的构图特点。

(4)黄山美的环境是中国山水画表现程式的范本。西海群峰上,雄伟绚丽。批麻、马牙、斧劈、各色皱法俱全。从真山到古人的画,反复联想、推敲,觉得山水中的一切技法,源于客观现实。张大千、刘海粟的泼墨写意,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黄山的气势。黄山的自然美景,吸引了历代的诗人墨客,志士名流,领略和歌咏雄伟、瑰丽的自然景色,产生了浩如烟海、灿若繁星的诗文。此外,还有大量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可以说,黄山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诗的山。神奇的天然画境,为摄影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据不完全统计,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出版黄山风光画册20余本,各种影视片30余部。这些表现黄山的作品,出神入化,与中国的山水画有异曲同工之妙。出版方面,随着研究和表现黄山的各类文艺作品的大量涌现,安徽黄山出版社、黄山书社等应运而生,《黄山》杂志社、黄山书画院相继问世,出版了各类以黄山为题材的书刊和绘画作品。黄山是知识的宝库。雄伟壮观的峰林世界,千姿百态的怪石景观,启发人深思,激励人探索:大自然是如何塑造黄山的?黄山云海又是如何形成的?黄山松为何千姿百态?还有黄山的冰川及冰川遗迹的争论等,都将促使科学工作者进行深入的研究。黄山的景名和摩崖石刻,体现了壮观的文化特色。在主要景区,就有摩崖石刻200处。遍布黄山的摩崖石刻,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它们分布在道路的近旁,与游览路线紧密结合,游人可以就近欣赏,增加游兴;二是均刻在石壁上,与山体结合在一起,混然天成。“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刻在青鸾峰上,每字6米见方,是黄山规模最大的石刻。从黄山的景名和题刻内容来看,它们均抓住自然景物和环境气氛的特点,进行艺术概括,起到画龙点睛、烘托景物和环境主题的作用,增添古朴、典雅的艺术气氛,帮助游人领悟自然美景的特征,启发人们联想,激发游人对景生情。有的还能发人深省,启迪人生,追忆往事。如:“大好河山”是因景寓意;“万山拜其下,孤云卧此中”富含诗情画意;“不垢不净”发人深省等。黄山的大量摩崖石刻以及它们所表现的深邃意境,是中国文化与中国自然山水的渗透,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表达形式,反映了中国自然风景的民族特色。“薄海内外,无如微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黄山以其博大神奇的风貌和典型的美学特征,重要的科学价值,为中国山之魂,与长江、长城、黄河一起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令人神往。作为“天下第一山”的黄山,不仅是中国,而且也是全世界人类最珍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