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世界骗局之谜
18666200000046

第46章 赝品大师鱼目混珠

骗局追溯

20世纪60年代末期,法国巴黎一个画廊馆长在清理一幅毛里斯·德·弗拉明克(Maurice de Vlaminck)1906年的风景画时,可能是油彩干的时间还不够长,天空的淡蓝油彩跟着灰尘落下,显出其下一层又一层的练习伪作。这幅画是一位名叫埃米尔·德·霍伊(Elmyr de Hory)的合伙人想要拍卖的作品,画廊馆长立即把这一发现报告了警方,油画的拥有人霍伊也锒铛入狱。由此,法国画坛一个超级大骗子浮出水面。本次骗局所涉及的大师名画赝品作品数量之多和交易金额之巨都是举世罕见的。

真相揭密

赝品大师霍伊原是德国人,一个穷困潦倒的二流画师。1946年,在巴黎一间画室中,他正在努力作画,希望名利双收。有一天,一个有钱的朋友来看他,在他这里发现了一幅毕加索的素描,遂出高价买下。其实这是霍伊的仿作,没想到却赚了一笔,这给了他一个灵感,接下来的二十年,他仿造了一千多幅后印象派的画作,签下马蒂斯、摩迪尼亚尼(Modigliani)等人的大名。他的仿作大量进入战后蓬勃的艺术市场,在许多博物馆里跟真迹并列,估计为他赚进了6000万美元。很多仿作都被专家鉴定为真品,可笑的是,有时他自己就是鉴定人。霍伊假称自己是贵族之子,把祖传的美术精品从德国偷偷运出转卖,过着往来无白丁的豪奢生活。他阅览许多艺术书籍,研究放大的真迹影印,学习大师的运笔和用色,然后用这套功夫创造作品。他很仔细地让这些仿作看来年代久远,例如人为加工的老画纸及老画框。他的伙伴甚至把霍伊的仿作放进了精品目录。

有意思的是,当霍伊出狱后,他还把故事告诉了略有名气的小说家克利福德·艾尔文(Clifford Irving),艾尔文以同情的笔调为他写了一本自传《假冒》(Fake!),序中写道:“我注意到在这个充满好奇的世界中,什么事情都是有可能的,那些看来不可能的只是因为人的想像力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