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人的生存与健康
18662900000001

第1章 序言

一、阳光

太阳是地球上光和热的重要来源,是一个火热的气球体,表面温度约6000℃,越向内部温度越高,在太阳的中心温度为1500×104℃。这个高温能使所有物质气化。太阳照射地球1分钟相当于燃烧700万吨煤产生的热量。

光是一种辐射能,不同的光线由于光亮子能量不同,可引起不同的光电效应。一般情况下,物质从外界吸收大量能量,会自发地过度激发态,多数的能量以电磁波的光子形式向四周发射出去,而产生普通光。

太阳光80%为远红外线,远红外线波长范围在0.76~1000?滋m之间。人体对远红外线的吸收取决于远红外线的波长和皮肤的状态。人体皮肤中的水是远红外线的吸收体,远红外线的绝大部分能量均被浅层皮肤吸收。人体经穴是外界向人体提供能量的窗口。在一定条件下,外界提供很少的能量进行激发,人体器官组织内即可产生非热效能。占人体重量65%~70%的体液中的水分氢键键能,相当于2~7m的远红外线能量,而氢键对维持生命物质的结构与性能的稳定和正常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只要采取很小能量的远红外线辐射频率,就可以有效地激活细胞组织。

远红外线辐射人体时,与体液中老化的大分子团水产生共振而使大分子团水变成小分子团水,去除吸附在老化了的水分子团表面的污染物质,小分子密度增加,细胞表层的水张力也增加,细胞膜的渗透性增强,使水分子透入细胞膜的数量和速度增加。既加强了有毒物质的排泄,又使细胞的能量交换得到加强,使细胞膜及细胞内钙离子增强活性与数量,细胞活力增强,人的免疫力就增强。另外,远红外线热量还参与血液、淋巴液、组织液在人体组织的物质、能量的流动,减少血管内血液的浓度,改善微循环,消除疲劳,减少病痛。

二、空气

维持地球上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空气。空气中与人体生命息息相关的是呼吸时吸进的氧和呼出的二氧化碳。

氧气的价电位速率高,蕴含较大的动能,在与其他物质起反应时,氧的价电位放出大量的热量,使反应更强烈,如燃烧和爆炸。但铁、铜生锈,氧化反应却比较平静。

氧是生物组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细胞生命活动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是氧和二氧化碳,氧是细胞需要的能量,细胞要生存,就要不断输送氧,不断供应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完成都离不开氧的能量,如果没有氧,细胞内的氧化作用得不到能量,细胞的运动就不能进行,细胞的生存就受到威胁。

空气中的负离子是带负电荷的优质氧气,在森林、海滨、瀑布和暴雨过后时,人们会感到空气新鲜,呼吸顺畅,这是因为空气里有丰富的负离子。

负离子又称阴离子,当大气能量作用与气体分子逐出电子时,就形成了空气离子,被雷电击下的电子附着于附近的分子时就形成了空气负离子,已失去电子的原分子就成了空气正离子。空气中氮占78.05%,氧占20.9%,其他占1.05%。

空气负离子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是肺和皮肤。空气负离子经过肺、皮肤进入血液后,放出电荷,作用了细胞中的蛋白质,刺激神经细胞和内外感受器细胞。传导到大脑中枢和大脑皮层。负离子还能使氧自由基无毒化,使血液呈弱碱性,并可抑制体内细菌、病毒的生成,改善空气质量。据科学家测定,每立方厘米含有浓度1000~2000个负离子,使人感觉舒服轻松。人体如经常处于1000~2000个/立方厘米的负离子环境中,对健康大有帮助。

科学家发现,负离子能使细胞激活。因为细胞生命活动实质是细胞生物电活动,负离子进入血液中红细胞就不会串连凝聚,各种营养物质和氧就能源源不断地运输到细胞,并排出二氧化碳和废物,净化血液,减少动脉粥样硬化,使细胞活化,消除疲劳,使人体植物神经稳定,增强人体免疫力,减少病痛。

空气负离子对人的寿命影响很大。我国广西巴马县有个长寿村,那里的人平均寿命90多岁,一个重要因素是巴马大气中负氧离子浓度高,空气中的含氧负离子每立方厘米达2万~3万个。由于海拔高,宇宙线和紫外线的辐射强度大,植被好,空气新鲜清洁。现代医学证实:空气中的新鲜负离子氧气,能使人的大脑细胞、肺、心脏、血液循环处于最佳功能状态。此外,负离子还能消除有害气体、除菌、消毒、消炎、保鲜。

负离子主要功能是促进新陈代谢,能激活肌体抗病能力,改善睡眠,进而消除疲劳,使人精神振奋,工作效率提高,并能镇痛,改善心脏功能。正离子则会导致人精神涣散或产生烦躁不安的情绪。家中种植盆栽植物,能增加含负离子的优质氧气。

有害气体会破坏大气层的臭氧层,间接地造成紫外线指数的增加,对人类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威胁。气候带位移动引发动物大迁移,可能促使脑炎、狂犬病、登革热等传染病蔓延。水灾、旱灾等对农作物的影响,沙尘暴的频繁出现,对人类健康造成越来越大的影响。

使用空调使空气缺乏负离子。如果吸入的氧气质量差,就会使神经末梢的感官器受到刺激,使你感到头昏、头痛、目眩、头重、失眠、疲劳、恶心、便秘、口干、鼻痒、乏力、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白细胞减少等症状。造成人体失衡,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影响健康。

三、磁场

物质放在不均匀的磁场中会受到磁力的作用。在自然界里,磁与电是一对孪生兄弟,有磁就有电,电子的自转会使电子本身具有磁性,一个个电子成为一个个小小的磁铁。地球是一个大磁场,世界上的物质都无处不充满着磁场,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形成过程都是在磁场作用下形成的,没有磁场生命就很难运行和延续。地球磁场成为生物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因素。地球磁场保护着人类和各种生物免受地球以外的高能宇宙线的伤害。

世界上任何物质都有磁场,任何物质和生命都离不开磁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所需的向心力是太阳磁场与地球磁场吻合而形成的,而不是万有引力所形成的。地球是运转在万有引力形成的向心力很不足的轨迹上运行的。所以,地球虽然永恒绕太阳周转运动,但地球上的人和物却不失重,而航天飞机进入轨道后,飞机上的物体都会失重,这就是航天飞机偏离地球磁场太远的原因。宇航员在太空失钙过多,回到地面后不能立即行走,并要与外界隔离休养一段时间,以恢复身体的抗氧化能力。

现代科学技术揭示,人体本身和生活环境存在着微弱磁场,例如心脏跳动、神经活动、眼睛眨动、手足肌肉运动等,都能分别产生极微弱的心磁场、脑磁场、眼磁场、肌磁场。研究表明:地球磁场的变化影响人体的生长和发育,如人员稀少且植被丰富,有磁化水的地区,人的身体多数强壮。人体磁场能引发多种疾病,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细胞早衰、血液黏稠、血中大量沉积物堵塞血管、心脑血管病人增多等等。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加速发展,城市高楼林立,钢筋水泥建筑和电线、电缆、管道纵横联网,汽车川流不息,屏蔽和遮断了地球磁场的作用。现代人长期生活在城镇建筑物内,接受和享受自然磁场的机会减少,加上每天大量食入人造合成食物,矿物质减少,体内充磁物质减少,所以现代人机体免疫力较差,影响身体健康。

地球磁场的磁层有一定的厚度。自地球上有生命以来,地球表面的磁场保护地球的大气层不被太阳风吹走。太阳大气的最外层由高度电离的原子和自由电子组成,密度极其稀薄,内层温度高达100万℃。太阳风的粒子流速是地面大风的100倍以上,如没有磁场阻挡,太阳风将很可能把大气中的蒸气不断耗尽,使海洋逐渐缩小、消失。二氧化碳易溶于海水中,如果没有海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不断增加,气温不断上升,灾害性天气将更加频繁,人类灾害将不断发生。因为有地磁场,有大气和海洋,地球的一切生物和生命才能诞生、续存。正是有了地磁场,太阳风中抛出的高能粒子,才不会给人类生命和生物造成危害。专家认为人的一些生理指标与地球磁场的波动有关,如体温、血流、脉搏、血压等。有资料显示,地球磁场作用于人体后,在体内引起一系列生物化学效应,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微循环改善,促进物质交换,把更多的营养物质输送给组织细胞,又将细胞代谢废物带走排出。地球磁场还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镇痛和改善睡眠,降低血黏稠、血脂、血清胆固醇等作用。

地球磁场能清除血管内沉积物,清洗疏通血管,使血管管腔变长,管壁逐渐恢复弹性,消除血管内多余的血脂和坏死的血小板等代谢物,防止杂质沉积和血栓的形成,活血化淤。

四、食物

为了保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人必须每天不断地通过食物获得各种营养物质。食物进入人体后,经过消化、吸收转变为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一般而言,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和膳食纤维等,还有水分。这些营养一是供给机体活动所需的热量;二是供给身体生长发育和组织修补所需的材料;三是维持人体的各种生化活动。如果我们平时能完整均衡地摄取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就可以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避免疾病的侵袭。食物在人体内所产生的热量,用于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每日膳食所供热量过多,会使多余的热能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造成身体肥胖。每日膳食所供热量过低,人体会消耗自身组织中储存的蛋白质或脂肪以供热能,造成身体消瘦。

肉、鱼、蛋、油、糖、酒、醋、米、面、饮料等属于酸性食物,进食过多易造成酸性体质而得病。蔬菜、水果、水、海带、豆类、菌类等属于碱性食物,应占膳食总量的70%左右,以使体内血液处于弱碱状态,才能保障身体健康。

1、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生命的重要原料。恩格斯说:“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形式。”蛋白质由碳、氢、氧、氮、硫、铁、碘、钴等元素组成,这些元素组成的氨基酸,就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蛋白质合成需要20种氨基酸和各种酶参与催化。人体所有的组织细胞离不开蛋白质,细胞的更新、修复需要蛋白质,对代谢过程有催化作用的酶,调节生理功能的激素,保护机体免受致病微生物侵害的抗体等,大多由蛋白质构成。供给机体能量,维持正常的血浆渗透压,使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保持平衡都与蛋白质有关。皮肤、肌肉、内脏、毛发、韧带、血液均以蛋白质为主要成分。人脑蛋白质含量高,骨骼也含有蛋白质。含蛋白质高的食物分别是大豆39.2%、花生25.8%、鸡肉21.5%、鲤鱼18.1%、牛肉15.8%~21.7%、羊肉14.3%~18.7%、猪肉13.3%~18.5%、鸡蛋13.4%、小麦12.4%、面粉11%、小米9.7%、高粱9.5%、玉米8.6%、稻米8.5%、牛奶3.3%。薯、蔬菜、水果等食物蛋白质含量较低。成年人每天每千克体重需要1~1.5克蛋白质食物来维持人体的正常需求;青少年、孕妇、乳母每天每千克体重需要1.5~3克蛋白质。蛋白质摄入过多,会增加尿素、肌酐、尿酸和钙的排出,增加肾脏排出负担。过多食用动物性蛋白质食物,会增加高脂血症、冠心病的危险。

2、脂肪:脂肪就是甘油三酯,动植物油、奶酪、牛奶和坚果都属脂肪类食物。脂肪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并有促进维生素的吸收、人体发育、胆固醇代谢、减少胆固醇在人体内的沉积,供给和贮存热能,参与组织构成,维护生命、皮肤和毛细血管的健康,保护内脏和维持体温等功能都要依靠脂类物质。摄入脂肪对维护人体健康是必要的,但要适量。成年人每天脂肪摄入量约35~40克为宜,并应以植物油为主。食油过量,会导致腹部皮下脂肪堆积而肥胖,加重心肺负担,引起脂血症,为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中风和胆石症种下祸根。

胆固醇是一种脂类物质,人体不可缺少,但过多则容易沉积在动脉血管上,时间一久,血管壁内膜增生、变形,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甚至管腔狭窄,阻碍血液的流通,进而导致冠心病和脑血管病。肥肉、动物内脏、猪蹄、羊肚、青蛙、鱿鱼、鱼子、蛋黄、奶酪、牛脑、鹌鹑蛋等胆固醇含量高,最好不吃或少吃。

3、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又称糖类食物,由碳、氢、氧三元素组成,主要指谷、麦、玉米、豆、乳类和瓜果、土豆、山芋等。人体所有的神经组织、结缔组织和细胞核、细胞膜都含有碳水化合物,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人体生命活动和躯体运动所需热能的55%~70%是靠每天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供给的,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和保肝解毒作用。

4、维生素:维生素是维持人体健康和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低分子化合物,分为维生素A、D、E、K、B1、B2、B6、B12、PP、C等种类,维生素A、D、E、K族为脂溶性物质,只有溶于脂肪才能被机体吸收。维生素B、PP、C族为水溶性物质,作为代谢过程中酶的激活剂,参与体内一些重要生化过程。人体对各种维生素的需要量极少,但由于维生素一般在体内不能合成或极少合成,必须由食物不断供给,才能满足人体生命活动的需求。维生素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促进健康有重要作用。但过量服用维生素可能导致中毒,产生副作用。

4.1 维生素A:维持正常视力和上皮组织(眼睛、口腔、咽喉、食管)的正常功能及构造的完整,抵抗传染病,促进骨骼和牙釉质的生长,利于青少年发育。缺乏维生素A可能会皮肤粗糙、容易感冒、眼睛干涩、畏光、多泪、牙齿出血、腹泻、晕眩、皮肤干裂、关节疼痛、尿频等。全脂奶、奶油、乳酪、菠菜、芥菜、甘蓝、韭菜、苋菜、空心菜、小白菜、胡萝卜、南瓜、油菜、番茄、蛋黄、苹果、杏、红枣、桃、梨等富含维生素A。

4.2 维生素D:促进钙与磷的吸收代谢和机体的生长发育。维生素D过量,会造成血钙增高和软组织钙化,伤害肾和心血管,恶心、降低食欲、造成倦怠。缺乏维生素D会降低钙磷吸收代谢能力。全脂乳、奶油、白脱油、动物肝、鱼子等富含维生素D。

4.3 维生素E:有抗氧化作用,能增强免疫功能,减少胰岛素和性激素在代谢中的消耗,保持生物活性,保护末梢血管功能,阻止日光紫外线照射皮肤内胆固醇产生癌症。维生素E过量易造成出血、脑血栓、疲乏、头痛、头晕、视觉模糊、腹痛、腹泻、性功能下降、肠痉挛、口腔炎症等疾病。维生素E缺乏会出现四肢乏力、出汗、头发分叉、精神紧张等疾病。植物油、芝麻、花生、黄芽菜、绿叶蔬菜、奶类、蛋黄等富含维生素E。

4.4 维生素K:它最主要的生理功能是促进肝内凝血酶的合成。当皮肤破裂出血时,凝血酶就活化,促使纤维蛋白质转变为纤维蛋白,在伤口形成凝块。如果缺乏维生素K,凝血酶合成就受影响,延长血液凝固时间。深绿叶菜和苜蓿草含维生素K丰富,谷物和动物肝脏也含有维生素K。

4.5 维生素B1:为身体提供糖能量,为大脑神经组织提供代谢能量。消化不良、精神萎靡、手脚麻木,患多发性神经炎和脚气病,可能是缺乏维生素B1。粳米、玉米、小米、面粉、黄豆、鲜毛豆、鲜蚕豆、鸡蛋、鸭蛋等富含维生素B1。

4.6 维生素B2:参与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维持视力功能和机体健康。人体缺乏维生素B2会发生口角、皮肤开裂,眼皮红肿、舌头发炎、角膜炎、白内障、脂溢性皮炎、阴囊炎等。全脂乳、脱脂乳、乳酪、粳米、黑面、黄豆、豌豆、鸡蛋、鸭蛋等富含维生素B2。

4.7 维生素B6:能促进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为细胞生长所必需,能改善肝炎病人的食欲与症状,促进脂肪代谢,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对动脉硬化、周围神经皮炎、脂溢性皮炎、痤疮、斑秃等有治疗作用。缺乏维生素B6会引起皮肤病、贫血、抽筋、食欲不振、恶心等。瘦肉、动物肝脏、海鱼、奶类、粳米、黑面、花生、核桃等富含维生素B6。

4.8 维生素B12: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促进脂肪和糖代谢,有利于骨髓造血,临床用于贫血、肝炎、肝硬化治疗。缺乏维生素B12会产生巨核幼红细胞性贫血、脊髓性及消化道黏膜炎症。动物肝脏、肉类、蛋类等都含有维生素B12,肠道细菌也能合成它。

4.9 烟酸:又称维生素PP,可促进消化,维持机体和皮肤健康。缺乏烟酸可发生舌炎、皮炎、癞皮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呕吐、腹泻、头痛、眩晕,记忆力下降及痴呆、癫痫等。粳米、黑面、黄豆、猪肉、牛肉、羊肉、猪腰子和肝、牛乳、禽蛋、花生等富含烟酸。

4.10 维生素C:维生素C是一种糖酸,具有还原性,参与糖代谢及氧化还原过程,使组织产生胶原质,影响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及血液的凝固,刺激造血功能,促使脂肪下降,抵抗感染。还可防治坏血病、器官出血、传染病、药物中毒、营养不良,防肿瘤、治感冒和冠心病等。维生素C过量易引发肾或泌尿结石、胃痛和肠道疾病,使人感到乏力等。牙龈红肿、出血、伤口不易愈合、食欲减退可能缺乏维生素C。芥菜、卷心菜、黄芽菜、菜花、萝卜、菠菜、甘蓝、番茄、油菜、小白菜、萝卜缨、青蒜、芫荽、辣椒、猕猴桃、梨、枣、柑橘、樱、柚、桂圆等富含维生素C。

5、无机盐:无机盐约占人体重量的5%,构成骨骼、牙齿等坚硬组织,在肌肉和其他软组织均有无机盐与有机物结合而存在。无机盐存在于体液、血液和消化液中,以维持酸碱平衡和组织细胞的渗透压、细胞膜的通透性,调节神经的兴奋、肌肉的运动,维持机体的某些特殊的生理功能和解毒作用。人体内还需要无机元素,以发挥生物的催化作用。虾米皮、海带、带鱼、牛奶、谷类、麦类、玉米、豆类、黑木耳、菠菜、大白菜、鸡蛋、柑橘等都程度不同地含有钙、碘、铁、钾、磷、镁、硒、钠、锌、铜、锰、钴、铬、钼、氟等矿物质元素,虽然作用各有不同,但都很重要,能参与人体组织和维持机体代谢。

5.1 钙元素:钙能帮助血液凝结和毛细血管的正常渗透,维持肌肉的伸缩性和心跳规律,活化酶,维持神经的传导性能和体内的酸碱平衡。成年人体内含钙约1200克,其中99%的钙存在骨骼、牙齿、指甲、头发中。成年人每天需800毫克钙,孕妇、乳母、少年每天需1000~1500毫克钙。除膳食补钙外,每天还需补300~500毫克钙剂。缺钙可能导致手足搐搦、骨软化、骨质增生或骨质疏松。乳类、豆类、菠菜、萝卜缨、芥菜、甘蓝、菜花、芹菜、白菜、荠菜、苋菜、油菜、黄瓜、冬瓜、丝瓜、甜瓜、山楂、柑橘、枣、无花果、粳米、玉米、小米、面粉、核桃仁、花生仁、杏仁、松仁、鱼、虾米等富含钙元素。

5.2 钠元素:钠为细胞外液中的主要阳离子,维持水平衡、渗透压和血液酸碱平衡,加强肌肉兴奋性。食盐含氯化钠95%以上。食盐不足会影响心脏功能,使胃液减少,产生抽筋等症状;食盐过多会引发高血压。成人一天摄入食盐4~5克即可。

5.3 铁元素:成人体内含铁3~5克,铁主要负责输送氧气和携带、排除二氧化碳。血红蛋白还要维持血液酸碱平衡。缺铁会造成血红蛋白减少、贫血和疲劳。瘦肉、兔肉、动物内脏、鸡、鸡蛋、豆类、粳米、黑面、芥菜、苋菜、菠菜、油菜、韭菜、萝卜缨、杏、桃、李子、枣、橘、橙、花生仁、核桃仁、松子仁、杏仁、海带、海藻、黑木耳、芝麻等富含铁元素。

5.4 钾元素:为细胞内液中的主要阳离子,具有维持体内的水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加强肌肉的兴奋性,维持心跳规律,参与蛋白质、糖和热能代谢。缺钾可发生倦怠、嗜睡、肌肉无力、肢体麻痹、心律失常和代谢性碱中毒。钾广泛存在于瘦肉和蔬菜中。

5.5 锌元素:锌在人体中达2~3克,维生素A代谢、二氧化碳向肺部运输,酒精在肝内解毒,皮肤和头发内角蛋白的合成,都要有锌参与。缺锌易引发痤疮、口疮、厌食、消瘦、皮炎、关节炎、性功能减退、肝硬化等症。粳米、小麦、小米、瘦肉、动物肝、鲱鱼、牛乳、豆类、核桃仁、花生仁、粟子、南瓜子、萝卜、大白菜、蘑菇、芝麻、苹果、酵母等富含锌元素。

5.6 硒元素:保护细胞膜不被氧化,对生殖器官、皮肤、头发和指甲均有营养作用,但摄硒过多会有毒性。瘦肉及动物内脏小麦、玉米、大蒜、大葱、洋葱、白菜、沙丁鱼、南瓜等均富含硒元素。有些地方的大米也含有硒元素。

5.7 铜元素:铜和铁一样参与造血,对构成心脏、动脉的结缔组织和维护心血管健康有重要作用。缺铜易使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和尿酸水平升高。猪肉、动物肝脏、虾、大豆、菠菜、柿子、粳米、芝麻等富含铜元素。

5.8 镁元素:镁对蛋白质合成,肌肉收缩和体温调节,维持心脑血管生理功能正常,特别是镁对血压、心肌的传导性与节律、心肌舒缩有关。缺镁易引起供应心脏的血液和氧气的动脉痉挛,导致心脏病猝死。大米、粳米、小米、豆类、菠菜、芝麻、萝卜叶、芥菜、土豆、黄花菜、紫花、海带、香蕉、菠菜等富含镁元素。

5.9 碘元素:成人体内含碘50毫克,主要存在于肌肉和甲状腺中,用以调节人体的基础代谢,维持生长和促进发育。缺碘会产生甲状腺肿大。海带、紫菜、海鱼、海虾等富含碘元素。

5.10 磷元素:成人体内含磷近800克,约80%在骨骼内,是构成骨骼、牙齿的主要成分,其余在软组织和血浆中。缺磷会产生骨骼、牙齿功能不正常,骨质疏松、骨质软化和骨折。谷类、大豆、花生、李子、葡萄、粟子、土豆、鸡、蛋黄、酵母、虾等富含磷元素。

5.11 锰元素:锰是多种酶的激活剂,能保护机体组织细胞免受臭氧基和其他环境污染氧化剂的损害,并能促进正常成骨作用。缺锰易引发皮肤瘙痒和癫痫病。大豆、粳米、小麦、芝麻、豆腐、牛肝、萝卜等富含锰元素。

5.12 钴元素:钴对造血有重要作用,缺钴易贫血。动物肝、牡蛎、沙丁鱼、虾、茶等含钴元素。

5.13 铬元素:铬对激活胰岛素,随之从血中摄取糖分运入体细胞起重要作用。缺铬过多会导致近视和糖尿病。酗酒会消耗铬元素。牛肉、猪肉、鸡肉、鸡蛋、豆类、小麦等含铬元素。

5.14 钼元素:钼在人体内含量不足9毫克,但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对心血管病的发生有一定影响。体内钼过量会造成动脉硬化,缺钼会发生克山病。钼与肿瘤病关系密切。动物肝肾、谷类、有叶蔬菜和豆荚等富含钼元素。

5.15 氟元素:氟是形成牙釉质和硬骨的主要成分,常饮含有氟元素的水有益于防治骨质疏松症。氟摄取不足,氟则转变为牙釉质而发生障碍,造成龋洞扩大。

6、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是指一般不易被消化的食物营养素,主要来自于植物细胞,包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树脂、果胶及木质素等。谷皮、麦皮、豆皮和蔬菜的茎、叶及水果、硬果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纤维食物能防结肠癌、便秘。增加粗粮、蔬菜、水果、豆类等食物中的纤维素,能改善血糖代谢,减轻肥胖。一般认为,成年人每天摄入400克的粮食和500克蔬菜,即可满足人体对膳食纤维的生理需要。

五、水分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物质与物质之间就无法相互融合,无法循环再生。水是生命之本,人体各物质中水的含量最多,胎儿体内水分占90%以上,婴儿80%,青壮年70%,中老年65%左右。人的衰老过程也是水分不断丢失的过程。人体对水的需要量随年龄、体重、环境和劳作强度而定,正常成人每日需水2500~4000毫升。

水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组成,人体内的一切化学反应都是有水参与,如果没有水,吃进的食物不能消化,氧气不能到达组织中的细胞,养料、激素、微量元素、维生素均不能到达身体的各部位,各种新陈代谢将无法进行。水还参与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的结构,构成生命质量,共同完成生命的能量、物质和信息等生命活动。

水的电解能力可使体内的水溶解物质,以溶解状态和离子状态存在。水分流动性在人体消化、吸收、内分泌、循环、排泄过程中,可以加速废物的排泄和营养物质的运输,促使体内新陈代谢的化学反应顺利进行。水能调节体温,人体各种组织产生的热量通过水的调节、消耗、蒸发、导热以维持各种组织的温度,以保持恒温。如外界环境温度高时,体热可随水分经皮肤蒸发而散发,使体温达到恒定。水是细胞和体液的主要组成部分,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都要在水的参与下才能完成。水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一种组织成分,是维持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物质。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代谢、利用、输送、排泄和呼吸活动等都要有水参与。水是关节、肌肉、体腔和各种器官的润滑剂,是保持血容量和血液循环的恒定器。因为有水,血液才能流向全身直至进入微循环毛细血管,以维持生命功能正常进行。水对人体的重要性超过食物,人没有食物能生存几周,而不饮水只能生存几天。

水的作用关系到人的生命和健康。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现在市场上出现了负离子水饮水机,其主要功能是将自来水外加电场电解水,或利用异种金属接触电势产生电解离子水,不用外加电场制造出来的水更安全,符合健康标准,氧化电位还原呈负值,这种水不含有毒、有害等物质,没有异味,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pH值7.45~8.5左右,水中溶解氧和二氧化碳适度,小分子团(水的缔合分子含6~7个水分子),水的渗透力、溶解力、代谢力强。

现在大多数人喝的是大分子团水,这种水渗透力、溶解力差,不能很快送到细胞。常喝大分子团水易得动脉硬化,动脉内脂质沉积物逐渐增多,器官功能下降,血流阻力增大,伴随高血压、高血黏、高血糖、高血脂,从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水是生命之本,百药之王”。根据科学研究,现代健康饮水标准:

1、不含有菌、有毒、有害、有异味的水;

2、水硬度适中,水的渗透力、溶解力和代谢力强;

3、含人体所需的矿物质;

4、pH值呈弱碱性;

5、水中溶解氧和二氧化碳适中;

6、水分子团小,适于人体细胞吸收利用;

7、水的营养生理功能好,容易进出细胞膜运送养料,带走废物,净化血液,活化细胞,电导率适中,氧化还原电位低。

水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一是水受化学有毒物质如各种化学物质和农药等污染后,通过饮水和食物链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

二是水中的砷、铬、镍、铍、苯、胺等可在悬浮物、底泥和水生物体内蓄积,可能诱发癌症;

三是由于人畜粪便等生物性污染物污染水质,可能引起细菌性肠道炎类疾病;

四是如水质产生异味、异色、异臭,呈现泡沫或油膜等,常可引发人体感官器官疾病。

据调查,目前多数人喝的是大分子团水,这种水结构生物化学反应差,脂质代谢差。人的脂质随着年龄增大逐渐增多,血流阻力大,血流量减小,而中老年人大多都有动脉粥样硬化,同时伴有高血压、高血黏、高血糖、高尿酸,致使生命质量受到影响。动脉内脂质沉积逐渐增多,导致器官功能障碍,造成人的自然寿命缩短。据研究,长期饮用大分子团水,是使人类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而提前致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

水疗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呼吸,消除疲劳,增加肌肉力量,发挥交感神经功能,治疗各种神经官能症,消除细菌、病毒和保护皮肤。冷热浴可使汗腺分泌加强,汗液大量排出,使血液浓缩,组织内的水分进入血管,并将有害代谢物和毒素排出体外。

水是维持人体生理、生化活动的重要营养素,人的体温调节,血液循环,维持人体代谢,保持体液的压力都离不开水。水能使矿物质在体内离子化,促使细胞代谢的产生,促进人体内分泌,促进酶的催化作用,没有水的介质作用,一切代谢活动会停止。

水有保健、免疫、助消化、激活酶等生理功能,经常饮优质健康水能调动、激活整体生命物质的生理活性功能。人们的日常生活变数很多,平时多饮水是预防疾病和保持健康的有效途径。空腹、半空腹饮水最佳。早晨、上午、下午、晚上什么时候饮水,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但饭后一小时内一般不要饮水。

国以人为本,人以健康为本,健康以血液为本,血液以细胞为本。健康是生命存在的根基,是人生立身处世的资本,是创造财富与谋求幸福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关心和重视身体健康,大家都渴望着生命质量的提高,期望着生命岁月的延长。

国际医学专家对全球疾病现象进行研究后提出:在致病因素和疾病的防治中,遗传因素占15%,社会因素占10%,医疗因素占8%,气候地理等自然因素占7%,而个人的行为、生活方式因素占60%。现代医学研究有80%的疾病可以靠自身因素来解决。大量事实证明,要保持身体健康,只有自己重视从思想行为、饮食营养、体质锻炼、睡眠休息、生活保健、疾病防治等方面认真做好,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就一定会有健康的身体。

人生健康内容可以比作一栋房屋结构来形容,保持精神健康比作为房屋的梁柱,如果房屋的梁柱歪斜,房屋就无法支撑,有倒塌的可能;合理安排饮食比作为房屋的基础,房屋基础不坚实牢固,房屋就无法立存,就不能长久展现在地面上;长期适度运动比作为房屋的砖墙,房屋没有砖墙围隔就无法居住,风沙、灰尘、污气就会随时侵蚀人体;充足有效睡眠比作为房屋的门窗,房屋没有门窗,房屋就无法防盗通风,有了门窗还需要按时关开;坚持常态保健比作为房屋室内的地面、门窗、桌椅、床柜和炊具要经常清理打扫灰尘、污物,否则房屋就无法干净整洁;注意防治疾病比作为房屋的顶盖,房屋没有顶盖,房屋就无法遮挡自然灾害,居住的人们将不能躲避风雨和阳光的侵袭。健康面前人人平等,如果人的身体不健康,不管有多大权利、多少金钱、多高地位都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