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品读中国城市人性格
18659400000032

第32章 中国最悠闲的城市——成都

【成都历史概况】:成都是四川省省会城市,它具有悠久历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时将都城从广都樊乡(今双流县)迁往成都,构筑城池。关于成都一名的来历,据《太平环宇记》记载,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以周太王从梁山止岐山,一年成邑,三年成都,因之名曰成都”。公元前316年,秦国大军入蜀,蜀国灭亡。为加强中央集权制,秦国在蜀地设置蜀郡,秦大将司马错重筑成都城,作为蜀郡首府。汉代,成都的织锦业发达,成为朝廷重要贡赋来源,朝廷遂设置锦管理,并在城西南筑“锦官城”,后世因此把锦官城作为成都的别称,简称“锦城”;汉代的成都,经济已相当繁荣,晋人左思在所著《蜀都赋》中称“既丽且崇,实号成都”,是西汉时期著名五都会之一。唐代,成都的手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发展,与长安、扬州、敦煌并列为全国四大名都会。就其商业的繁荣程度而言,它仅次于扬州,时有“扬一益二”(唐代的成都是益州的首府)之说。五代时,后蜀皇帝孟昶偏爱芙蓉花,命百姓在城墙上遍植芙蓉树,花开时节,成都“四十里为锦绣”,故成都又被称为芙蓉城,简称“蓉城”。元代设四川行中书省,成都一直是省会所在地,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成都在中国历史上创造了两个奇迹:一是它的名字,两千多年来从未变更过,这在中国地名史上实属罕见;二是两千多年来,成都一直是四川地区的郡、州、府、道、省等行政区划的首府所在地(包括几个独立王朝的都城),从未变更过,可以算得上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省会城市之一。

成都人性格经典词汇:火辣、激情似火、敢作敢当。

一句话概括成都人:入得厨房,出得厅堂的都市男女。

城市符号:廊桥

1.成都女人

漂亮指数:80

时尚度:78

【红粉之都的成都女人】:一个城市被称为“红粉之都”,那这个城市该有多少旖旎的风光、多少娇媚的女人,才能配得上这个称谓。成都女人轻轻松松地就把“红粉之都”演练得更加出神入化,以致成都的女人和成都的美景、美食并称为“成都三美”。全国各地的人一窝蜂的涌到成都来看美女,使得成都美女声噪四海。成都女人长相极富东方古典的韵味,肤白无暇,脸色红润,或温婉,或可爱,或性感,或干练,都被成都女人演绎得入木三分。怪不得外地男人到成都都恨眼睛不够用,恨结婚太早。

【伶牙俐齿的成都女人】:看过东北女人和成都女人吵架吗?东北女人是出了名的嗓门大,但是成都女人也不是纸做的老虎,成都女人的牙尖嘴利,吵架的语速很快,往往在你没有反应的时候,她已经骂完了。成都女人吵架时,哭的是梨花带雨,好像受了多大委屈的样子,这只是她们博取人们同情的一种手段,其实她已经把别人的祖宗十八代给骂了个遍。所以东北女人和成都女人吵架通常都占不到什么便宜,到最后反而落得个欺负弱小的罪名。

【成都女人美食至上】:川味小吃比较重油、味重,原来以为是成都男人好吃的,但是在成都的各个小吃店中,最多的还是成都女人,后来才发现这是成都女人的借口,也是成都女人掩耳盗铃的一种手段,她们明明是自己想吃,但总是无法说服自己,就搬出男人来压阵。成都的美食基本都是分散在各个小店里,成都女人为了让自己一饱口福,不计形象,即使身穿名牌服装,也不管不顾地蹲在街边吃牛王庙的怪味面,不吃出一身油腻决不收兵。

2.成都男人

【成都男人的“趴耳朵”】:成都男人最出名的就是他们的“趴耳朵”,也就是“妻管炎”。在美丽泼辣的成都女人面前,成都男人永远都提不起男子汉应该有的气概。经常听到成都男人在外称妻子为“当家的、管家、总经理”,可以看出女人在家中所处的地位。在大事上,还是妻子拿主意,关键时刻还是要靠女人打天下,攻城掠地,女人摆平了,男人自然表现得十分恭顺。北方男人看不起成都男人,认为成都男人活得窝囊,连上下游关系的重庆男人都对成都男人鄙夷有加。但是在成都男人看来,“趴耳朵”是爱家、爱老婆的表现,所以成都男人宁愿顶着全国男人的唾骂,仍然自得其乐做自己的“趴耳朵”。

【走俏的成都中年男人】:成都女人是现实的,年轻的成都男人不能满足她们想要的生活。等到她们发现忽略了成都男人的时候,成都男人已经在岁月的磨砺下逐渐褪去青涩的少年本色,温吞圆滑的本性令举手投足中更添一份儒雅之气,处处体现出一个中年男人应有的沉着与稳重。所以,中年的成都男人是最俏的。在成都有这样的顺口溜:“二十岁的男人是期货,三十岁的男人是现货,四十岁的男人是俏货,五十岁的男人是缺货,要六十岁的男人才是跳楼货”。

【成都男人的性格】:成都是一座男女颠倒的城市,成都女人行事泼辣,作风大胆,而为了阴阳互补,造物主让成都的男人或多或少地沾染了女性的气息,成都男人说话带的尾音软绵绵,为人腻腻歪歪,做事也拖拖沓沓。成都男人身上既没有北方男人的大气,也没有西部男人的豪迈,倒更有南方男人温和的个性,却缺少南方男人精明的头脑。有人说成都男人是水,水四处流淌,温柔而易动。就连成都女人对成都男人也颇有微词,所以成都女人宁愿选择外地男人,也多数不愿选择成都男人。

3.成都商人

【成都商人的诚信为本】:古时走街串巷的挑担货郎,讲究“童叟不欺”;现今的成都企业,讲究“民无信而不立”。从古至今的成都商史上都只是一部诚信史。以信为义,诚实不欺,是成都商人亘古不变的经商法宝。成都商人通常一言九鼎,答应对方的事,就一定要做到,哪怕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千金散尽只为了一个“信”字。跟成都商人做生意,可以让人高枕无忧。因为成都商人自己诚信可靠,也极其痛恨刁钻、奸佞之徒,他们相信“骗人只能一次,害自己却是终生”。

【防守性的成都商人】:成都处于盆地,四面都是山,也有“四塞之地”之称。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得成都易守难攻。久而久之,成都商人也成为了一个防御力明显高于攻击力的商帮。成都商人大都是小工厂主出身,一步一个脚印发展成为企业,长久的财富积累过程使得成都商人更明白成功的不易,也使得成都商人不会轻易涉险。他们宁愿抱着祖产,维持目前的状况,也不愿尝试有可能成功的冒险。这种稳妥的防守会令成都商人固步自封,看不到企业发展的路上不仅仅需要高度的防守,还需要主动的出击。

4.成都历史名人

【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前179~前118),西汉辞赋家,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景帝时,为武骑常侍。景帝不好辞赋,他称病免官,来到梁国,与梁孝王的文学侍从邹阳、枚乘等同游,著《子虚赋》。梁孝王死,相如归蜀,路过临邛,结识商人卓王孙寡女卓文君,于之私奔,同归成都。家贫,后与文君返临邛,以卖酒为生,二人故事成为佳话。武帝时,拜为郎。后又拜中郎将,奉使西南,对沟通汉与西南少数民族关系起了积极作用。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辞赋上,现存《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哀秦二世赋》6篇,他的《长门赋》、《美人赋》、《大人赋》、《哀秦二世赋》均为骚体作品。其中《长门赋》比较有名,据叙中说,是为武帝陈皇后失宠而作。司马相如的文学创作活动,丰富了汉赋的题材和描写方法,使汉赋成为一代鸿文,鲁迅也高度评价了司马相如对汉赋变体创新的贡献。

【巴金】:巴金(1904~2005.10.17),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人物,立志做社会活动家的他,却成为小说家、散文家。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编辑《呐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他的作品已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多年来他还出版了大量译作。巴金小说创作最为著称的是取材于旧家庭的崩溃和青年一代的叛逆反抗的作品,《家》就是这方面写得最成功、影响最大的代表作,曾激动过几代青年读者的心灵,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其作品感情丰沛,故三部曲式大部头之作甚多,后期作品用笔趋于沉实,其长篇小说《寒夜》堪称杰作。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5.成都的文化性格

成都是巴蜀文化的发源地,作为四川的省会,成都是四川境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带。成都从古至今出现了不少文人墨客,一度成为诗人的圣地。摇滚也曾在成都兴起。近几年的西部大开发,使得成都外表一如北方的开放,内里却是小桥流水的传统。就像一个穿着时尚外衣的女子,却在里面穿了一件最不搭配的肚兜。这种奇怪的现象也使得成都这个西南历史文化各城愈加焕发出逼人的魄力。

6.成都小吃文化

成都平原肥沃的土地和都江堰的水,几千年的风雨沧桑和文人墨客们的诗情画笔,滋养出一座神奇的城市,古色古香又不拒绝时尚,山峦重围却心胸开阔。成都是一块福地,证据之一就是城址的千年不变,城虽然还是那座城,但东西南北的风景却大不相同。成都既有从古蔓延至今的特色风景如“茶馆”,也不乏时髦的新景观如“酒吧”。郭沫若可能算旧成都突围出去的“另类”,新时代的成都也不乏新奇人物,从文坛打工族到球迷、茶客,成都人就是成都人,有它自己的味道,摆龙门阵,民风嗜麻(麻将)。成都的小吃可谓一绝,成都的夜别有风情。成都宛若一册别具风情的画卷,它总能给你惊奇,它总能给你别样的收获。

成都小吃历史久远,其中一些品种据文献记载可追溯到千年以前。如包子,古时称“馒首”,据说是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供军士们行军打仗时食用;“槐叶冷淘”,唐代大诗人李白、北宋怪杰苏轼都曾谈及,其做法似今日之凉面:还有“馓子”,苏东坡在诗中有生动描述:“纤手搓来玉数寻,碧油轻蕉嫩黄深。夜来纯睡浓于酒,压褊佳人臂缠金。”

成都小吃的成就取决于成都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人文历史传统。作为历史名城、建都和封邑,外地官宦入川、人口迁徙和商品贸易的发达使成都人能够博采各地小吃之精华,继承历代小吃之绝品,兼收并蓄、丰富多彩。

四川是以大米为主食的地区,成都厨师也爱用大米为原料制作各式小吃。米食品种类在成都小吃中占有相当的地位。成都厨师不仅精于制作米食品种,而且花样繁多。除传统的“叶儿粑”、“赖汤圆”、“珍珠馍馍”、“蒸蒸糕”、“白蜂糕”等大宗品种之外,像“银芽米饺”、“凤凰玉饺”、“一品烧麦”、“海参芙蓉包”、“蝴蝶米饺”、“鲜虾玉盒”等精细品种也不计其数。

贵州省(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