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品读中国城市人性格
18659400000012

第12章 东方莫斯科——哈尔滨

1.哈尔滨女人

漂亮指数:80

时尚度:78

【冰城美女】:哈尔滨的女人是自信的,几乎她们个个都认为自己是美女。这已经成了她们恪守的信条。因此,哈尔滨女人的爱情是欢乐的,有灵性的,健康的,有活力的。哈尔滨的女人们对待爱情像对待钞票一样充满着爱惜之情。哈尔滨女人的感觉总是良好的,在单位、在家中、在街上、在商店、在餐厅、在酒吧,从来都自我感觉良好。她们的美源自于自信!

【哈尔滨女人的气质】:哈尔滨女人在性格上带有绝不含糊的那种极端,如同一览无余、没有任何过渡、让人一目了然的东北平原。

这也很像东北的天气:夏天的阳光把空气清洗得干干净净,自然,没有杂质,但是极为热烈和浪漫,仿佛全都包围着你,让你沉醉在浓郁的灿烂之中;而在寒冷的冬天,漫步在白雪皑皑的大街上,那种把人冻透了的冷,非常的纯粹和极致,但却别有风情。

这就是哈尔滨女人的气质:热烈、浪漫、直率、心胸开阔、不拘小节、乐于助人、心地善良、性格活泼,尤其是那种女中豪杰式的大气和胆略,让这里的女人别有风情。

【哈尔滨女人的时尚观】:哈尔滨女人最大的特征就是个头高挑,皮肤白皙,大多亭亭玉立,而且很靓。在大街上,她们会络绎不绝地进入你的眼帘,逼着你去欣赏她们。她们热爱生命,追求一种显示自己精神境界和审美情趣的效果,所以适合那种夺目的色彩,这种色彩表现在衣饰上使哈尔滨女人风情万种。她们在穿着上很大胆,而且争奇斗艳,大有夺冠抢魁之势。世界上任意一款最新流行的时装,你都可以在这里立刻看到它的复制品。

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爱美的女孩子们也用四季分明的裙装将这座城市打扮得愈发迷人。轻松、随意的一份份美丽轻舞飞扬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姣好的皮肤,润泽的脸庞,精致的五官,带着一种难得的宁静,不张扬,不跋扈——一种别样的情怀就这样装点着祖国的北疆。

哈尔滨女人敢领时装潮流之先。她们很舍得在这方面投资,哪怕一掷千金、万金也在所不惜,所以在新式服装的消费水平上恐怕是全国最高的。那些大反差的色彩,用在其他地方的女人身上就会媚俗,但是用在哈尔滨女人身上,就会成为一种灿烂的浓烈风情。在新世界商场中总有些工薪女孩要挑几套招牌服装赶赶时尚。

【小议哈尔滨女人】:对哈尔滨的女人来说,没有她们吃不了的苦,也没有她们享不了的福。她既可以义无反顾朝前走,淑女、贵妇人、女强人、白领丽女,全部演习一遍,同时,她也可以抛弃这一切,回到起点,一切从头开始,并且永不言悔。

哈尔滨的女人们是勇敢的、自尊的。当她们的自尊与利益受到了陌生人的挑战时,她们会以闪电般的方式,让对方在体验狗血喷头的过程中,知道今后如何尊重哈尔滨女人。

哈尔滨女人普遍是仗义的。这种须眉式的仗义在其他城市是很少见的。这是一种文化,在她们血液里流淌了千百年了。

2.哈尔滨男人

【哈尔滨男人性格特点】:哈尔滨男人大多浪漫、豪爽,就拿喝酒来说,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历史和哈尔滨百年啤酒史一样长,酒品如人品,他们爽快、真诚、浪漫。

【哥们义气大过天】:哈尔滨的男人大多浪漫,豪爽。他们刚烈不羁,为朋友可以两肋插刀,为小事情从不斤斤计较。他们可以为正义挺身而出,也可以为亲人献上温情细腻的心。他们才华洋溢,像金铁林、李双江、黄宏,为我们捧回世界乒乓球之冠的孔令辉,在台湾的铁笔李敖,在香港的当红小生赵文卓,把哈尔滨男士浪漫、文雅的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爱饮酒的哈尔滨男人】:在北方大碗喝酒,大快吃肉的习俗上,哈尔滨把肉演化成了精美的俄式香肠、干肠、烤肠。哈尔滨的历史与哈尔滨百年啤酒的历史一样长,哈尔滨啤酒人均销量居世界第三,仅排在巴黎和慕尼黑的后面。清清凉凉的哈尔滨啤酒是哈尔滨人一年四季的最爱,他们把喝酒的风格看成观察一个人品质的窗口。

【细品哈尔滨男人】:东北天寒地冻,地广人稀,一望无垠,自古为北方游牧民族所居。这里的人高大强壮,性格也豪爽。这种豪爽来自于传统,也来自于阳刚的氛围。东北的土著民族原本尚武,移民又多为生活所迫而闯荡至此,再加上天高皇帝远,因此这里的人有种好勇斗狠的豪气。“不到东北不知道胆小”,则一语道出了东北民风强悍的特性。

3.哈尔滨商人

【哈尔滨商人性格特点】:哈尔滨商人秉承了东北人的特点:强悍易怒,脾气大。常常听到有人称其为“东北虎”。其一是由于东北虎出产于这里,是一种大型食肉猛兽,于是乎将这里的人比喻为虎;其二尚武好斗,民风强悍。

哈尔滨人善打架,而且东北人打架“猛”,比如说,打起架来,秉承了东北人的性格特点,一定要就近找到武器。如果地上有砖头,决不会捡土坷垃;地上有铁棒,决不会捡木棒;地上有斧子,决不会捡镰刀,什么解决问题找什么。而在攻击的部位上,也是找准要害:如果能打脸,决不打屁股;如果能打心口,决不打腿;如果能抡拳头,决不抡巴掌。细想起来,其实,这也是符合东北人的豪放性格的。

东北人这种地域性格在商业活动中也不时表现出来。在做生意过程中,东北商人喜欢吹胡子,瞪眼睛,撸胳膊,挽袖子,天不怕,地不怕,十个不服,八个不惧。解放前,在上海滩上,如果人家听说对方是东北蛮子,大都是要让三分的,因为东北人太“虎”气,惹不起,只好躲。就是到了现在,与东北人做生意的商家,大都觉得东北人脾气不好,三句话合不来就动口骂人,甚至动手动脚动刀子,有时一句话说不好,弄不好就闹个鼻口流血。

因此,与东北人做生意,首先要对东北人的这股脾气有所认识。这是赚东北人钱的基础。同时,与东北人做生意打交道,必须要诚实不欺,否则就要吃亏。

【无酒不言商】:东北人大概受天气寒冷的影响,养成了“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习惯,哈尔滨人也不例外。招待客人热情大方,毫不吝啬,让人有宾至如归之感。大喝特喝,不醉不休,“宁伤脾胃,不伤感情”,是哈尔滨商人酒场上的座右铭。他们“豪饮”的大名,早已远扬四海,与欧洲的德国人、法国人、俄国人相比,毫不逊色。哈尔滨素有“啤酒之城”的美誉,在这里,哈尔滨人出奇的酒量常常令外地来的客商瞠目结舌。两个小伙子,三伏天,在一家小酒馆里,喝一箱24瓶的啤酒,是一桩很平常的事。在哈尔滨,如果你只能喝一瓶啤酒,就是一件颇痛苦的事了。如果带着一瓶啤酒的量,坐在酒桌上,你会觉得自己特别没有面子,形象特“矬”,说起话来不仅没有底气,而且状态也特别“小丑”。哈尔滨人喝个四五十瓶啤酒,再加相当数量的白酒,实在是平平常常的事。对他们来说,做生意和喝酒是密不可分的,无酒不谈商,许多大生意都是在酒桌上拍板的。

【至理名言】:在东北人眼中,喝酒是感情深浅的衡量。“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

【讲义气,重朋友】:哈尔滨人最讲义气,性情豪爽,为了朋友甘愿两肋插刀,把友情看得比命都重要,东北汉子心眼都挺好,交朋友遇到知己能把心掏出来。重义气,使哈尔滨人在商界获得了值得信赖的好名声,很多人在与哈尔滨的商家打交道时,表现得比较实在,容易相处。

在生意场上,买方和卖方的目的就是金钱交易。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双方也进行情感交流,这样就会在两者之间建立一种信任关系,使买方觉得卖方诚实可信,卖方也觉得买方有信义,可以信赖,这样双方自然会增加合作的机会。因此,讲义气,重义气,东北商人做生意的这一特色促使许多东北商人成为大腕级的富豪。

【哈尔滨商人的商规】:

(1)坚持看-1新闻联播。

(2)不要轻易相信和约或合同。

(3)你自己必须守信,一诺千金,但对不守信的人例外!

(4)你能赢得起但你可能输不起的生意最好不做!

(5)不要先期投入太多,给自己留够底牌。

(6)天下无事不可为,但商人有所为也有所不为。

(7)慎重选择合作伙伴。

(8)在你的团队里不要有你家庭成员的影子。

(9)不要与和你有利益冲突的女人上床。

(10)不要给你的女人讲你的商业细节。

(11)不要偷税漏税但要学会合理避税。

(12)你可以利用新闻记者但不要相信记者。

(13)不要摆大,哪怕你真的是老大。

(14)保持中立,不要卷入政治派系纷争。

(15)不要太在乎金钱与利益得失。

(16)不要过多用金钱粉饰自己。

(17)资本决定发言权,但你不应该轻易让别人知道你有多大的发言权。

(18)总结别人的成败得失,但国外的案例你可以不用理会。

(29)不要用黑白道的规矩去解决商业上的冲突。

(20)在能把握全局的前提下,不要追求事必躬亲。

(21)给自己留条后路,预防众叛亲离。

4.“贼有意思”的东北语言

东北方言的豪迈与东北人性格的豪气冲天如同姐妹。与东北人没有小家子气一样,东北在语言操作上往往力度明显。管上街叫上“gai”,干啥叫干“ha”,怎么办叫“咋整”,热叫“ye”等等,这些语言与东北人外部形象和性格相当吻合。

东北方言具有直爽的特点,缺少南方人的圆润,北京人的温柔。东北方言不讲平仄,在运用上有相当大的空间,这就有了游猎民族驰骋林海与种田农民固守田园的差异。

东北方言达到登峰造极,应该归功于那些小品创作人员,可以说东北小品完全一个样,通过方言表现人物形象的作品,始终离不开幽默又近似滑稽的自谑成分,这在时下平淡如水的艺术田地中,人们的精神饥渴之时,本不是幽默的民族看到滑稽的形象和自谑式的幽默语言,自然如沐春风、喜不自胜。

5.东北民俗——大秧歌和高脚子

在关东大地上,最受老百姓喜爱的民间歌舞就是东北大秧歌。每年正月,无论城镇还是村屯,都有秧歌队欢快活泼的唢呐声、锣鼓声在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中回荡。

正月初一家家户户都忙着拜年,一般从初二开始“跑秧歌”,演出形式以拜年贺喜为主。在城镇,秧歌队要到当地官署和商家铺户以拜年名义演出,在农村则是坐着大车到附近的村屯,在村公所或富家大户宅院中演出,也有登门拜年之意。这种演出,受拜者要预备烟茶款待,并在秧歌队临走时给“秧歌头”赏钱,有的还要管饭。所以秧歌队拜年事先已选好对象,起码是要给得起赏钱的才能去,否则人吃马喂各种费用就难以开销了。当然,演出时当地男女老少都可以白看热闹。过去农村过年,一是图“喜兴”,二是讲面子。假如哪个村没来秧歌队拜年,村里的人都会觉得不开心。因此,如果本村不办秧歌,各家按贫富摊钱,派人去外村“接秧歌”,以为村里增添过年的喜庆气氛。

东北大秧歌的风格,以火爆、欢快、奔放著称。民间称秧歌扭得好叫“扭得浪”,即不但舞姿要优美,而且腰胯摆的幅度要大,节奏感要强,表情要有感染力,总之是不能平淡而要夸张,才符合关东豪爽热情的民风。此外,秧歌的“走阵”(行进表演队形)也要活泼新鲜。除通常的圆场外,还可以走出“二龙吐须”、“太极八卦”等许多花样,时快时慢,边走边变,加上演员服装的鲜艳色彩,看得人眼花缭乱。

过年开扭的秧歌到正月十五至十六两天达到高潮。这时走村串屯的拜年已经结束,街上的商家店铺也开始了新一年的营业。元宵佳节之日,秧歌队纷纷集中到当地最繁华热闹的市镇街道,进行游行式的演出。有的还特意办出与赏花灯气氛融为一体的“灯宫秧歌”。街市上精彩表演此起彼伏,热闹非凡。酷爱秧歌的演员们也都在满街观众的喝彩声中尽展才华,过足了秧歌瘾。因为闹过这两天之后,他们就要卸去彩装,回到田地和作坊里,成为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了。

6.哈尔滨节日

【哈尔滨冰雪节】:一年一度的哈尔滨冰雪节,在每年12月份到翌年1月份举行,这是我国第一个以冰雪为内容而组织的区域性节庆活动。每年的哈尔滨冰雪节都举办大型的冬泳比赛,场面非常壮观。与日本的冰雪节、加拿大的冬令节、挪威的滑雪节并称世界四大冰雪节。届时,游人可以到哈尔滨市一睹冰灯、雪雕的美景,欣赏冰雪文艺晚会,还可以参加很多冰雪娱乐项目。哈尔滨冰灯和雪雕艺术已成为世界冰雪艺术的三大奇葩之一。

【哈尔滨音乐会】:“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简称“哈夏会”)是国家级音乐盛会,每届于隔年的8月6日至15日举行,历时10天。

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是酷爱高雅艺术的哈尔滨人的独创,规模盛大,群星荟萃,已成为音乐艺术家的摇篮。

现在已升华为地方传统音乐节,也成为我国传统的音乐盛会,是中国“三大音乐会”之一,并由此奠定了哈尔滨音乐名城的地位。

【滚冰节】:滚冰节是当地的民间习俗,由来已久,元宵节的夜晚,人们将蜡烛点燃,放在河面上摆成各种图形,同时,男女老少都要到冰封的江面上打滚嬉戏,据说可以滚去烦恼,滚去灾祸,滚来好运,滚来幸福。

【民间冰灯节】:民间的冰灯节,是在春节和元宵节期间进行,一般都是将一家一户自制的冰灯摆放到自己的院子里。随着文化娱乐活动的规模逐步扩大,开始在村子的广场或娱乐场所开展冰灯制作比赛活动。这种活动,给乡村增加了浓郁的节日气氛。

江苏省(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