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厚黑用人学
18659200000006

第6章 量才而用

有高峰必有低谷,才能越高的人,缺点往往也越显著。越是才能超群、性格鲜明的人,越容易引起别人的嫉妒而出现许多“舆论缺点”,正是“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世之累。”领导在考察用人才,要量以器使,用人当用长处明显、短处不严重的人。榨取其精华,摒弃其劣行,当是厚黑用人之上策。

1.什么样的人都敢用

领导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人,如何与这些人相处,而且能相互取长补短,更好地发挥他们的长处,是智慧领导必备的领导艺术之一。以下是对待一些性格有缺陷的人的一些办法,你应该学学。

(1)对待刻薄易怒的人。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谁都会发脾气,但要针对合适的人,掌握合适的分寸,在合适的时候,本着合适的目的,使用合适的方式,但不是人人都能办到的,那是不容易的。”如今,在工作单位里,在家中,在公共场所,发怒的人比比皆是。发怒意味着恐吓,强迫别人屈服、让步、听话、认输和俯首帖耳,使其他人的感情降到次要地位。这是一种不健康不文明的行为。发怒可以像突然爆发的火山,也可以如缓慢上涨的潮水,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发怒的用意总是威胁和恐吓,对付它的秘诀就是不要害怕。请看一个例子:

玛格丽特是一位衣着保守、年约45岁的中年妇女,她在一家银行当主管,工作一向给她带来满足和某种成就感。因为一件小事,刻薄尖酸的领导,终于找到了一次机会,对玛格丽特大发雷霆。面对尖酸的领导,玛格丽特首先做了一次深呼吸,保持镇定的情绪。她是这样做的:领导发脾气时双臂挥舞声嘶力竭,她却双手下垂不动声色;领导紧绷着的脸流露出嘲弄的神色,她却坦然自若,显示出大将风度;领导挥舞拳头时,她却稳如泰山;领导声嘶力竭漫骂不绝时,她却心平气和。无奈的领导终于悄悄地离开。

(2)对待猜忌多疑的人。遇事留神、猜忌多疑的人认为,自己随时都会被人攻击和伤害。为了保护自己,他们的思想总是高度警惕,惶惶不可终日,心里老嘀咕这嘀咕那。在他们的心目中,别人都是两面派和告密者。当然,为了保护单位的或个人的利益不受侵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存有一点戒心是必要的,但是不信任别人,尤其是自己的同事,那就有害了。研究表明,疑心重、不信任和爱挑刺的人,即使不吸烟不喝酒,他们的寿命也没有同龄正常人长。医生认为疑心病重的人,心脏病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的人,心理学家说猜忌是不健康的表现。

对待疑心太重的人,领导要放手使用,给予充分的信任,使他打消不必要的顾虑,放下思想包袱,同时,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使大家能够彼此信任,愉快地合作共事。

(3)对待悲观失望的人。悲观主义者的一些言行举动,有时会令人可笑,有时会令人可悲。悲观失望的人也许会占用你宝贵的时间,耗费你的精力,模糊你重要的判断。但要记住,悲观主义者尽管千方百计地搜寻事物的阴暗面,他们一般并无恶意,他们只是懦弱值得同情。那种认为他们是自作自受的观点是不对的。

对待悲观失望的人,领导不可轻视他们对你的神经的麻痹而松懈你的警惕。一个集体内,要是某一个人有悲观的情绪,就可能阻碍整个集体的前进。必须注意两种结果:一是这个集体的整体成绩是否欠佳;二是你本人的热情和干劲是否降低。

对待悲观主义者除了思想帮助外,给他一个合适的工作岗位也是应该的。如将他放在流水线的末尾,在这种地方,悲观主义者可以成为良好的监督者,即使不出现问题,他也会鸡蛋里挑骨头,要是确实存在差错,他也会比别人更能把差错找出来。

(4)对待愤事嫉俗的人。这些人对一切都存在疑问,他们对人的本性和动机都不信任。怀疑、悲观、自私,都是其表现。不可轻视他们的作用。他们的态度与其他一些消极行为一样,也具有传染性,在单位里悄悄地蔓延,就会逐渐毁掉人们的热情、信任和忠诚,影响人们的士气,磨去人们竞争进取的锋芒。

如何对待愤事嫉俗的人呢?这里介绍一种夸张消极法。你可以这样做:故意模仿愤事嫉俗者的言辞和举止,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过在说话时尽量显示出大智若愚的样子。这样做就可以消除他们对单位的消极传染性影响。

(5)对待争强好胜的人。这类人有其积极的一面,那就是不甘人后,但也有消极的一面,那就是易于走极端,给公司带来消极影响妨碍他人有效的工作。

对待他们,不可以同样的咄咄逼人的态度,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而应该一方面从正面引导他们,发挥其积极的一面,促进公司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另一方面找准机会,指出其消极影响,克服自身缺陷。

(6)对待奉承拍马的人。马屁精如果有朝一日掌权时,又会培植出更多的小人,最后公司就会处于工作效率低下、业务陷于瘫痪的境地,因此,领导一定要杜绝奉承拍马的发生,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素质。

在用人过程中,领导一定要掌握各类人的不同特征,不要无任何理由地警惕别人、怀疑别人;分析问题多从坏的方面去考虑,设想各种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领导不要急于显露自己,要利用可靠的信息和有力的手腕,消除他们的疑心,为自己所用。

2.敢用强过自己的人

市场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竞争,公司要在竞争中取胜需要一大批领导胸怀宽阔,敢于和善于驾驭烈马,使一大批贤能者有机会展报负、献雄才。

优秀人才的可贵就在于有主见、有创见,不随波逐流,不看别人的眼色行事。人才的特征就是:创造力强,能为组织带来绩效,为领导开创局面,甚至其能力超过领导。既是创新开拓就难免与传统、权威不一致,甚至也可能与领导合不来。任何发明创造、改革进取都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错误与失败在所难免,甚至失败多于成功。领导用强于自己的人要有“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士”的雅量,才能大业能成,成常人难成之举。

要做到敢于用比自己强的人,必须克服求全责备的心态。求全责备,是指对人要求过严,容不得别人半点缺陷,见人一短,横加指责,不予任用。求全责备是用人之大忌,它压抑着人的工作积极性,障碍人的成长,阻碍人的智能的充分发挥;它使人谨小慎微,不思进取;阻碍人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想像力的发挥;它使人缺乏活力,缺乏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造成人才特别是优秀人才的极大浪费。人才也是凡人,有其长也有其短。

德鲁克在《有效的管理者》中有一段很精彩的评论:谁想在一个组织中任用没有缺点的人,这个组织最多是一个平平庸庸的组织。谁想找各方面都好的人,只有优点没有缺点的人,结果只能找到平庸的人,要不就是无能的人,其实世界上是没有完人的。

敢用强过自己的人,要容人之长。因为,容人之长,用比自己强的人,第一,是该用的;第二,“珠玉在侧,觉我形秽”很有对我“取而代之”的危险。因此,容人之长需要有更大的“肚量”。某位领导家曾指出:“用一个能力强的人,只会提高你自己的地位;条件好的人不但增进整个部门的工作成效,更使你因为容人之长而声名大噪,何乐不为。”可见容人之长已为多数智能之士所共识。

敢用强过自己的人,要容失败。创造性活动,失败多于成功,但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晚年时说:“我坚持奋斗了55年,用一个词可以道出我艰辛工作的特点,那就是失败。”美国管理学家汤姆·彼德斯和南希·奥斯汀考察了几十个单位,从少数技术先进、实力雄厚的大公司到中小公司、金融业、服务业和传统手工业;从学校、军事单位到政府机关,发现最优秀的组织都是能够容忍失败的组织。如花旗银行、通用电气公司、百事可乐公司,都大力主张“失败是正常现象”,甚至认为应奖励“合理错误”。世界最著名的高科技园区——硅谷,流行着一句名言:“边干边学,边败边学。”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失败者正是硅谷成功的关键所在。

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说过:“你可以把我所有的工厂、设备、市场、资金全部夺去,但只要保留我的组织和人员,几年后,我将仍是钢铁大王。”卡耐基死后,人们在他的墓碑上刻着这样一段话:“这里安葬着一个人,他最擅长的能力是,把那些强过自己的人,组织到为他服务的管理机构之中。”卡耐基的成功在于善用比自己强的人。因此,现代领导更需要有敢于和善于使用比自己强的人的胆量和能力。

3.不怕下属犯错误

任何部下都不可能没有缺点毛病,聪明的领导应辨证客观地看待这一点,恰如其分地把握时机,在不断的批评教育中让部下扬长避短,迅速锻炼成长。可是,一些领导由于情面或其他原因,对于部属的缺点采取一些消极的做法,结果即耽误了部属成长进步,又损害了自己的威信。领导对于部下的缺点应注意“四忌四宜”。

(1)忌功过和泥,宜赏罚分明。一些部属工作上很能干,但缺点或毛病也不少。如有人说话太冲,不分场合地与领导争辩,有时让人下不来台;有的各方面都不错,就是爱占小便宜等等。对此,一些领导怕打击其积极性,更怕因其顶撞而失面子,对部属的缺点平时不说,而在评功评奖、提拔使用和确定福利待遇等关系部属切身利益的问题上搞将功补过、功过和泥,使其该得的得不到。这样一来,往往造成“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捣蛋的”的不正常现象。因此,对于部属的缺点或毛病,领导要做到功过分明、赏罚分明,不要碍于情面,奖励不要搞平均,及时让部属认识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指导和帮助部属提高工作能力。

(2)忌板脸怄气,宜直言其过。一些领导或与某些部下话不投机;或者因自身不正、怕人揭短,说话硬不起来;或是对一些问题自己拿不准,不是及时指出部属的缺点和毛病,而是和部属板脸怄气,让其自悟。殊不知这样一来,部属整天看着领导脸色,感到这也不是那也不是,无所适从,不但难以悟出自己到底错在那里,反而觉得领导同自己过不去。更严重的是,容易使那些善于察言观色、阿谀奉承、用造谣生事来迎合领导口味的人钻空子。

(3)忌迁就回避,宜防微杜渐。有的领导对有才干、政绩突出的部属的缺点毛病,一味地迁就回避,从不说一个不字,直到铸成大错时才不得不将其一棍子打死。因此,对于部属的成绩要出以公心来评价,而不是站在领导个人感情的角度来评价,对于有功之臣的缺点或毛病,也要及时就事论事地批评指正。

(4)忌印象终生,宜积极施教。有的领导常常抱怨部属不得力,只要有一次把事办砸了,就认为是“烂篱笆扶不起来”,不可救药。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然而,“强兵”并不是天赐的,而是“强将”手把手逐渐带出来的,领导手下的高素质部属,是在不断批评指导中锻练出来的,领导只有不当甩手掌柜,手把手教、跟踪指导和检查、及时纠正问题,才能让部属正确领会领导意图,提高办事能力。

有的领导对那些与自己关系一般或自己不喜欢的部属不负责任,当发现其工作、生活上的问题时,不是当面指出,而是持幸灾乐祸的态度,让其自己走霉运。殊不知在幸灾乐祸的同时,自己也失去了威信,甚至被部属瞧不起。领导一定要注意这些问题。

4.用人不要太苛刻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人指着摆在一起的几十盆青松,要别人辨认,看哪些是真松,哪些是假松。这些青松形状、色泽一模一样,可是有人很快辨出真假。旁人问其原因,他说:“这很简单,只要细看那枝叶,凡有小小虫眼的,定是真松。”这就叫无疵不真。辨物如此,识人也一样。现实生活中,可以说没有无疵之人,宋朝戴复右写到“黄金无足色,白玉有微瑕。”既然如此,领导在识别人才时,就应该正视这种现实,不要用“完美”的观点看人,死死抓住一些小毛病不放,而要以善意的态度了解一个人的全部情况,分析一个人的所有特点,从中找出长处。

古往今来,大凡有见识、有能力、能够成就一反事业的人,往往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和特点。他们不仅优点突出,而且缺点也明显。因为人的长短处是伴生的,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到处可见。如社交能力强的人,有时显得卑屈;过分善良的人,有时会上当受骗;自尊自重的人,有时会显得傲慢自大;意志坚定的人,有时会显得固执等。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杜拉克对他熟悉的著名学者考察后的结论是:才干越高的人,其缺点也往往越著,有高峰必有低谷。还有一种社会现象,即越是才能超群、性格鲜明的人,越容易引起别人的嫉妒而出现许多“舆论缺点”,正是“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世之累。”领导在考察人才时,碰到对“缺点”比较多的人认识难以一致时,要认真分析,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是什么性质的问题,然后分清是非,不要轻易判定某某人不行。

量以器使,用人当用长处明显、短处不严重的人。美国南北战争时,林肯任命格兰特将军为总司令,有人认为格兰特嗜酒贪杯,不宜担当大任。林肯却说“如果我知道他喜欢喝酒,我到应该送他几桶。”林肯不是不知道酗酒可能误事,但他更知道在北军诸将领中,只有格兰特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林肯的任命是正确的,它使美国南北战争发生了重大转折。这个事实说明,用人之要贵在用其之长,而不是求其为“完人”。王安石主张“取其长不问其短”;曾国藩主张“不苛求乎全才,宜因量以器使”。杜拉克在《有效的管理者》一书中指出,有效的管理者从来不问他不能做什么,而是问他在哪些方面做得突出。在配备人员时,他们要用的是在某一主要方面有特长的人,而不是在各方面都行的人。

由于人才成长的主客观环境的局限,决定了任何人只能了解、熟悉和精通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知识或技能,一旦离开了他们适应的领域,其优势、长处就会消失。所以用人时应该注意先弄清楚使用对象的特长,这种特长适用于哪些领域,然后找到最佳的位置。不要人为地要人才放弃特长而去适应工作。当然,用人看长处,并非完全不看短处。对于降低了人的价值、危急了用人目标实现的严重缺点,是绝对不能含糊的。

5.让人才尽其所能

人尽其才、各得其所是会用人才、用好人才的基本出发点。

人尽其才的用人思想,是建筑在个人本位的文化思想基础之上,从社会微观上说,要凭个人的能力,这是基础。在这之上,给人以相等的机会,进行公平竞争,竞争的结果是打破均衡。这种方式以个人竞争为动力,促进公司的发展,同时拉开社会收入、社会地位的差距。

各得其所的用人思想,建筑在集体本位的文化思想基础之上,从社会微观层次上说,社会给每个人均等的机会充分就业,就业后是隐性竞争,强调尊重员工的个性和特点,是共和共荣的团体主义。在分配上也有较强的平均主义色彩。这种方式以集团内集合、集团间竞争为动力,推动公司发展,力求满足每个人的个体利益,淡化社会收入、社会地位的差别。

人尽其才和各得其所,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由利益均等向机会均等转变,建立起公平竞争的公司环境,是其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适当打破机会均等,为少部分有能力的人提供更为优越的社会条件和待遇,以建立起社会的个人利益导向,求取竞争带来的社会效益,是这种用人方法的最终目的。

领导用人,要在对少数人重点的基础上,为多数人建立起一个既公平竞争又适才适所的社会环境。既在竞争机制中鼓励少数人脱颖而出,有给多数人以均等的竞争条件和比较均等的物质待遇,以奉献精神和共荣共辱的集体利益凝聚公司力量。这样,就把个人利益和集体主义结合起来了,就可以发挥个人竞争和集团竞争两个优势。结合点是多数与少数关系的处理,操作的重点在竞争机制和公平分配。

细想一下,把下属一个个过一遍,你一定会发现,确有一个又一个不可缺少的人。他们都有自己明显的长处,没有他们的这些长处,单位的工作简直无法想像。可是也有一个又一个有也行、没有也行的人。没他们,我们可能已习以为常,以为他们自己并不争气。但作为领导,你想过他们的长处吗?他们可能原来是有长处的,只是现在不见了,短处倒露了出来,而且工作老不顺畅,和别人也不是很协调。如果真是这样,那领导就应该想到,问题是否出在自己身上,是否没有把他们的长处用起来呢。

日本富士通公司实施一种“向新事业挑战”的计划,以“你就是总领导”为广告标题,在公司内公开征集新事业计划方案。经审核可行的,公司出资90%,提案者出资10%,成立新公司,且由提案人任领导。这家公司的“富士系统顾问公司”、“机械制造公司”就是这样成立的。与此类似,三菱商社有一种“转职挑战”制度,先公布缺职,12月到翌年约1月接受申请,2~3月审定,4月上任。凡想调换部门的员工可直接向人事部领导申请。这种方法对公司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6.别让“能人”翘尾巴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议论:“某人确实有才,但就是自命不凡。”“某人恃才傲物。”“恃才傲物”者,确实是领导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对象。领导若处理不当,轻则给人落个心胸狭窄、不能容忍的印象;重则可能使人才遭到排挤,单位工作不能有声有色的开展。那么,领导应该怎样对待恃才傲物的下属呢?

所谓恃才傲物者,一般多是有才华、有主见、有棱角、但又不太好招呼的人。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确实有才学,但性格孤傲。英国著名政治家鲁艾姆说过:“受过教育的人容易领导,但不容易进行压制;容易管理但也不能进行奴役。”这种人一般都有主见,善于钻研问题,不恳轻易放弃科学上有根据的东西,甚至有点“固执己见”。这样就容易被认为“骄傲自大”、“恃才傲物”。这种人才有以下特点:

一是爱提意见。古人说:千人之诺,不如一人之谔,其实这正是他们的可贵之处;二是经常“将”领导的军。一些甘居外行的领导对此颇为反感;三是靠知识和能力工作,不搞阿谀奉承。

一般来说,这些人认为自己在人格上与任何领导都是平等的,不爱拉关系、走后门、找后台、搞人身依附。还有些人因为工作性质决定,联系群众较少,也易被人们称之为“孤芳自赏”、“清高自傲”。如果不加分析地一概视他们为“恃才傲物”,则是片面的。

另一种人则属才气不大,傲气十足。这种人大多属性格使然。比如有的人过于冷僻、固执、刚愎自负,因而不能正确估价自己。这种性格如得不到匡正,长期下去与人与己与事业都不利,在任何一个单位都难以与上级和同事处好关系,使得一些领导颇感到无计可施。

领导对待“恃才傲物”的下属,要注意把握两点:

(1)善于识别,辨才识才。什么是真正的“恃才傲物”,什么是极端的“刚愎自负”,什么是“真知灼见”,什么是“固执己见”,首先要划清“人才”与“非人才”的区别。一般来说,真正有才的人发表意见往往从实际出发,出以公心,敢负责任,敢于坚持正确意见;而盲目自高自大、目空一切者,则往往以个人名利为重,从主观愿望出发,顽固地坚持错误主张。

(2)心胸开阔,大度容才。领导干部要特别做到能容人,虚怀若谷,从善如流。一个高明的领导应懂得一个单位能不能容才、会不会用才,是这个单位事业发展兴旺不兴旺的标志。人才兴则事业兴,人才衰则事业衰。领导要善于“以部下的光荣为自己的光荣,以部下的骄傲为自己的骄傲,以部下的成功为自己的成功。”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个部门负责人工作很有主见,在主管城市发展、街道建设中,不是领导怎么说就怎么说,敢于坚持自己的主见,有时甚至和领导争得面红耳赤,因而被某些人认为“恃才傲物”被早早打入另册。后来那座城市在城建中吃了不少苦,耽误了发展大计,懊悔不迭。这个教训值得汲取。

作为人才,不可能是完人,特别是有些恃才傲物者,身上的缺点还相当明显。作为领导,则要认真履行起职责,既要关心、爱护他们,又要严格要求他们。特别是对有性格缺陷的人,更要严格要求他们,帮助其尽快完善人格修养。

7.不必畏惧难缠的人

领导常常遇到这样的难题:一些性格古怪的下属,不听话,爱抬杠,整日价牢骚满腹,很是难缠,而往往是这些人,工作却没的说,甚至一个顶仨。领导该如何应付呢?

千样饭养千样人。人的性格、能力不相同是很正常的。领导不能因下属性格不入眼,而草率下难缠的结论,冷而远之。否则只能是难缠者也没给你好脸色,从而更加证实你的想法,即所谓的“循环证定”。还有的下属爱抬杠,实际上是因其能力没被利用,也就是马斯洛所说的“能力要求被利用,只有发挥出来,才会停止吵闹”。领导应给他们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并不管他们是否与自己合得来。切不轻易产生成见,否则,难以人尽其才。

公司的整体利益,是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合格的领导应头脑冷静,心胸开阔,搞清与下属的矛盾冲突是为了公司的利益,还是纯属个人义气之争。其实,许多建设性的提案,提出的策略并不高明,往往是逆耳、犯颜的,但在公司利益与个人意气的天平上,孰重孰轻,却是一目了然的。人生了两只耳朵,一张嘴,是要人多听善纳。可以说,许多下属之所以难缠,是因为领导不注意他们的感受,不听听他们的想法,人都有倾诉的需要。培根说的好:“当你遇到挫折,而感到愤懑忧郁时,向知心朋友的一席倾诉可以使你得到疏导。”优秀的领导,应是下属的知心朋友。难缠者貌似藐视领导,其实心里一样希望领导重视他们,走进他们。一个人照镜子,投之一笑,报之以笑。领导应真诚地与他们交朋友,及时帮他们排忧解难。一些大公司将管理者的雕像放在公司内,供不满的员工发泄。此做法虽不可借鉴,但这种思想对上下级之间的沟通,是必须重视的。

能自嘲,勇于承担责任的领导是自信的。五指有长短,领导不一定都得比下属强,同样会犯错。那些业有所长的难缠者固然看不起平庸的上级,然而,一个能力极强的上级只会一味地指责下属,喜欢推委责任,同样会遭到难缠者的蔑视。

一个巴掌拍不响。一些下属之所以难缠,不单是下属的原因。领导应力求建立起一个以观念共鸣、情感沟通为契机的互动模式。以下方法不妨试一试:

(1)幽默法。随时幽它一默,是消除对立情绪的良方,屡试不爽。比方说,有下属对你的意见不以为然,趁他未及开口,来一句:“这建议也许你认为不好,你的脸色可以证明。”

(2)冷处理法。冲突有激化趋势时,操之过急反而不好。为此,一方面可尽量温和地侧面引导,避开正面交锋,必要时还可适当让步,另一方面不妨请权威人士出面。

(3)赞扬法。人都有希望受肯定的一面,一句赞语往往效果奇佳。领导不要吝于赞扬,但赞扬必须出于真心,有所根据且有度,虚伪、言过其实的赞扬特别容易使难缠者更反感。

一个公司,所谓难缠者多了,不见得一定不好。正是:内部文火烘,外部借火炬,可以燎原矣。

8.施之以恩,怀之以柔

公司的业绩如何,往往取决于下属能力和积极性发挥的程度,因而领导都希望自己的下属能力强。但在现实中,许多领导痛感下属工作不力,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呢?你应软硬兼施。

常言到:人无完人。如果下属犯了什么错误,工作出现失误,作为领导,要慎重处理以免伤害他们的自尊,令其感到尴尬不安。出现了这种情况,最好是私下与他们谈话,对他们表现好的一面加以赞扬,指出他们目前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帮助他们找出改进的办法。领导这样做,下属往往会感激领导不在公开场合伤自己的面子,激发感恩报德、将功补过的心理,由不力变得力。

有些下属工作不力主要缘与领导不注意与他们沟通思想,不重用也不重视他们,以至灰心丧气,经常与领导顶牛。如果你注意营造一个“你是个优秀人才,我尊敬你,我尽力帮助你”的氛围,让下属明白你重视他的工作,重视他的存在,下属就容易受到激励,尽力完成领导所交办的任务。用重视之心对待下属须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注意在单位同事面前赞扬不得力的下属的长处;二是注意在自己领导面前说明,正是这些下属的通力合作才使工作得以完成,这样做下属以后工作会更加卖命。

有一些下属自认为工作不得力,自身素质不高,又与领导相处不和睦,似乎在某领导手下永远没有出头之日,就自暴自弃。于是,领导有言他不行,有禁他不止,虽然没有正面冲突,但时常在暗地里与领导较劲,在工作中时常知道自己错了,或者明知这样做有不良后果,却抱着一种“反正我也不指望提拔,只要不犯大错,谁也把我毫无办法”的想法,我行我素。对此,领导不应不闻不问,听之任之,而应该随时与这些下属沟通思想,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感化他们,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对工作不力的下属施之以恩、怀之以柔是必要的,也被实践证明是比较有效的办法,但不是万能的。对他们的宽容、感化,不能演变成纵容过失和保护落后。领导应还有硬的一手,具体就是,建立竞争机制,有明确的岗位目标,严格考核,及时兑现奖惩,以制度的刚性矫正工作不力的惰性。

9.尊重下属的人格

自尊之心,人皆有之。即使是有这样那样缺点,以致犯过错误的下属,也同样有自尊心,有时甚至比其他人更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作为领导,应该充分考虑下属的这些需要,不要过于求全,要尊重你的下属。

对人格的尊重往往表现为运用权利时的慎重与理智。经验证明,当一个人的理性因素占上风时,就能够尊重事实,善用逻辑推理,较好地得出客观结论。当其情绪因素占上风时,就会失去理智,无视事实,看问题会产生较大的偏见。因此在与下属的交往中,领导要保持冷静、理智。下属就会感到你真诚可信,相反,如果你总是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态度,即使你有理,也不会使人心悦诚服,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工作中,对下属的意见要尽量采纳,下属的意见瑜瑕参半时,要充分肯定其正确的部分;下属的意见只有非常明显的错误时,才予以否定,但也要心平气和地说明道理。

下属都有自己明确的权限,在这个范围内尽职尽则地完成工作,本人也会感到快慰。因此,领导在给下属布置工作时要责任清楚,权限要明确,不要随意干预或替代,既严格要求又充分信任,才能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某种意义上讲,尊重下属主要表现为爱护下属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这种爱护首先表现为为下属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外部条件,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与客观环境关系极大。有的领导喜欢自己的下属是传统保守型的人,认为思想活跃、对就新生事物敏感的人不安分守己,是本公司的不稳定因素。这样,势必挫伤以致扼杀下属的创造精神。

尊重,还表现为尊重他人的劳动。一件工作、一项任务完成以后,领导要充分肯定下属为此付出的努力,把成绩讲足,客观分析他们的失误,把问题讲透。这样其工作得到承认,不足也得到指点,就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提高自己。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那些勤恳工作、超负荷运转和善于创新的下属要格外爱护。在一般情况下,他们的失误可能多些,他们更需要关心、支持和理解。在你不求全的思想指导下,尊重下属,给他们以精神上的鼓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