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居危难自救:城市应急手册
1865700000028

第28章 游乐伤害 (3)

在沙漠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水源和食物的缺乏,所以当在沙漠中遇险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持身体的水分,尽可能长时间地维持生命,等待救援。

沙漠遇险求生的原则

1.等待救援。保持好的心态,不要焦虑,更不要自行逃生。因为沙漠中面对酷热、沙暴,自行逃生基本是不可能的,即使是酷热后的傍晚或夜间,也会因为温差问题而难以支撑。

2.维持生命。在沙漠中遇险,极有可能要等待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获得救援,所以在等待期间要尽可能地延长生命,保护好自己。

自制集水器

挖一个浅坑,铺上一块塑料布或其他不吸水的料子。其上堆放一些清洁的光滑石头。石头上的凝露会滴在塑料布上。到第二天早上移出石头,收集塑料布上的露水,即可饮用。

在沙漠中遇险,一面普通的镜子就可能成为能获救的关键物品。用镜子反射太阳光,可让救援者迅速发现你所在的位置。

沙漠中寻找水源

1.跟踪野生动物,特别是跟踪野牛、野驴、野马、野骆驼、羊等动物,或按照这些动物的脚印寻觅水源。一般来说,野生动物出没的地方,肯定是有水源的。

2.刨根法。沙漠、戈壁中,除沙枣、骆驼刺有着极强的耐旱性外,芦苇、红柳、胡杨等植物,它们对水的需求就比较多了,如果发现这些植物,特别是芦苇,只要顺着根部往下刨,就一定会慢慢渗出水来。但这样的水不能立刻饮用,因为其中包含很多碱和矿物质,不仅不解渴,还可能有毒。所以要经过蒸馏后才能喝。

需要注意是,在长时间没有水喝,最终终于找到水时,千万不可拼命大口猛喝。快要脱水的人如果猛喝水,将会导致呕吐,而使体内失去更多的水分。

自制太阳能蒸馏器

挖一个直径至少90厘米的坑,在坑中央放一个清洁的容器。如附近有树叶或灌木,可采来散放在坑内,以增加水的收集量。用一块塑料布盖着坑口,用石头、沙子或其他重物压紧坑缘。在塑料布中央放一块小石头,使塑料布成一倒置圆锥体。使塑料布的最低点正好在容器上方,但不可碰到容器。水会凝结在塑料布向着坑的一面,然后滴到容器内。如有胶管,可把一端放在容器内,另一端伸出坑外。这样,不必移动蒸馏器,就能用管吸水了。

防止体内水分流失

在沙漠中,要尽力防止体内水分流失,做到以下几点。

1.多休息,少用力。

2.不要抽烟。

3.尽量待在阳光直接照射不到的阴凉处。如果找不到,可以自己搭一个遮挡阳光的荫蔽处。

4.不要直接躺在燥热的地面上。

5.尽量不要吃东西,或尽量少吃。因为身体在缺水的情况下,会从各个器官组织中吸取水分来消化食物。

6.千万不要喝酒,酒精也必须从身体的各器官中吸取水分才能分解。

7.不要用嘴呼吸,用鼻子呼吸,且不要多说话。

高原反应

高原病包括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脑水肿、高原肺水肿等。短时间进入高原均可产生头痛、头晕、心悸、气短等反应,重者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失眠、疲乏、腹胀、胸闷等。对急性高原病应以预防为主。

防治措施

1.如果可能,应避免乘坐飞机或汽车直接抵达较高的高度。最好从低于3048米处的地方开始步行上去。

2.如果乘坐飞机或汽车直接上到该高度,在24小时内务必不要过量活动和继续登高。在3048米以上的高度,每天仅应上攀305米。高度每增915米应进行一天的休整。

3.如果已表现出初期的高山病症状,在症状减轻前不要再上。

4.体内应保持充分的水分,适应过程中通常伴随有脱水,所以须喝大量的水来保持体内水分[每天至少喝3升—4升水],尿量应充分并保持清澈。

5.第一次到达高海拔地区时应尽量放松。出现高原反应时,白天进行一些轻微的活动比躺倒要好,这是因为在睡眠时呼吸功能会减弱,使症状恶化。

出现高原反应后的注意事项

1.不宜随意吸氧。普通的高原反应一般1天—3天后症状会逐步好转,直至消失,但有部分迟发反应者,症状可能会延续到一周左右。有这类高原反应者不需吸氧,若随意吸氧易导致对氧气的依赖,从而延长适应高原环境的时间。

2.行动要缓慢。进入高原第一周[尤其是前3天],不要急速行走、跑步,即使有紧急任务,也要劳逸结合。

3.不宜暴饮暴食。要多吃水果、蔬菜,尽可能多饮水,但不可暴饮暴食,以免加重消化系统的负担。为有效防止水分从体表丢失,可使用唇膏、防晒霜等护肤品。为尽快适应高原环境,尽量不要饮酒、吸烟。

4.要严防发生感冒。在高原感冒,最易诱发高原肺水肿。高原昼夜温差大,尤其需要防寒、保暖。一旦发生高热、严重呼吸困难和口唇紫绀等症状,应立即就诊,不可耽误救治时机。

5.适当服用缓解高原反应的药物。进入高原地区前两天,可口服红景天、肌苷片等药物,以减轻进入高原后的不良反应。

6.避免服用有镇定作用的药物,如巴比妥酸盐类、镇定剂类及安眠药。在睡眠中这类镇定类药物会进一步减弱呼吸系统的功能,从而使症状恶化。

7.吃含有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高原氧气稀薄,重症感冒患者应暂缓进入高原,以免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不适合去高原地区旅行的人

1.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显著心律失常或静息心率大于100次/分,高血压Ⅱ期以上,以及各种血液病、脑血管疾病患者。

2.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度以上阻塞性肺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气肿、活动性肺结核、尘肺病患者。

3.糖尿病未获控制者,癔病、癫痫、精神分裂症患者。

4.现患重症感冒、上呼吸道感染,体温38℃以上或体温在38℃以下但全身及呼吸道症状明显者,在病愈以前,应暂缓进入高原。

5.曾确诊患过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血压增高明显的高原高血压、高原心脏病及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者。

6.高危孕妇。

小心燃放烟花爆竹

每年春节期间,是燃放烟花爆竹的集中期。但由于购买了不合格产品,或是采用了不安全的燃放方式,导致身体残疾,或是因火灾损失财物的事例屡见不鲜。总之要小心对待烟花爆竹,千万不要乐极生悲。

燃放烟花爆竹的时候要远离易燃易爆物品所在地,另外不要对着围观者燃放,尤其是魔术弹这类可以喷射很远的烟花。

如何正确选购烟花爆竹

1.到有零售经营许可证的零售点就近购买。

2.选购贴有专营管理标志的烟花爆竹。

3.选购外观整洁、无霉变、完整未变形的产品。

4.选购标志完整、清晰的产品,即有正规的厂名、厂址,提示语、中文燃放说明清楚。

5.选购引火线为无霉变、无损坏、无藕节[除部分线香类外]安全引线的烟花爆竹。

6.不购买非法生产、违禁的烟花爆竹。

燃放烟花爆竹应注意的事项

1.燃放前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及燃放注意事项。

2.选择比较空旷的地方燃放,并与其他正在燃放的烟花爆竹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一定要远离仓库和堆垛,更不要在油库、车库和化工品仓库旁燃放,并且要避开汽车,避开市场商场等公共聚集场所。

3.不将头伸向烟花爆竹的正上方点火。

4.不利用燃放烟花爆竹借机闹事、打架,不用烟花爆竹威吓或取笑他人,更不要用爆竹做恶作剧。

5.不让未成年人单独燃放烟花爆竹,家长一定要在旁看管。

6.当爆竹没有正常点燃时,不要靠近察看或进行二次点燃,应该用水浇灭。

7.不用已点燃的烟花爆竹点燃其他烟花爆竹。

8.烟花爆竹燃放期间,居民应及时清理阳台、楼道可燃杂物。室内无人时,关闭好窗户,收拾好阳台和窗外晾晒衣被。

9.烟花爆竹专营有保障,不要超量购买烟花爆竹存放在家中。

10.烟花爆竹应小心保管存放,不要靠近火源,不要在太阳下暴晒。

被烟花爆竹炸伤后的处理

1.烟花爆竹的主要成分是火药和可燃性金属粉末,引燃后会产生较大的热量和冲击力,可造成热烧伤和爆震伤。所以受伤后一定要迅速降低损伤处的组织温度,用凉水冲洗、冰块冷敷等方法处理,以减轻肿胀,防止损伤加重。

2.冷敷后要进行局部消毒,如有破损,应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近治疗。对于头、耳、眼、鼻、面部损伤不可掉以轻心,均应到医院接受检查治疗,以免贻误治疗时机。

钓鱼的安全隐患

钓鱼是一种很好的休闲养生方式,但是也要注意钓鱼地点的选择和气候条件的影响。

垂钓易引发的常见病

一、眼病。

垂钓一般都是在白天进行,旷野的光线是很强的[除阴雨天气外]。人到中年后,眼球晶体的蛋白代谢功能也在减退。逐渐变性导致的白内障,随着年龄增长而加重,经常直接接触强光源,会加速白内障的发生、发展。原因在于光线中红外线具有物理热作用,紫外线具有光化学作用,长时间接触照射会造成机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性损伤。因此,垂钓者在注视一段时间鱼漂后,要双眼离开鱼漂远眺一下绿色植物数秒钟,在晴天垂钓应戴上太阳镜保护眼睛。

二、颈椎病。

钓鱼时,经常会因为保持同一姿势而造成颈、腰负担较重。因此,垂钓者应注意动静结合,时时改变自己的头部方位和体位,做做颈、腰各个方面的功能活动。避免局部劳损,减轻全身疲劳。

三、风湿病。

垂钓多坐在湖、江、塘边的树下,或草丛中、石头上,环境阴凉、潮湿,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容易导致风湿病。垂钓者最好专门准备一双胶底高帮鞋,用以防潮,并在垂钓时多注意活动各个关节。

四、痔疮。

长期立坐,造成躯体下部的静脉回流困难,直肠上、下静脉压增高,逐渐形成充血、曲张,导致痔疮形成。所以,一般不应每天垂钓,因为这样连续作战,不但易坐出痔疮,对整个身体也不利。

五、蚯蚓病。

垂钓者因鱼钩刺伤有可能感染蚯蚓病,应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蚯蚓是许多钓鱼者喜欢用的诱饵之一。然而,蚯蚓是雌雄同体,有受精囊孔3对,卵l个—3个,繁殖时卵产生于卵茧内,当垂钓者食用了被卵茧污染的水和食物后,卵茧就会在体内生长成蚯蚓,寄生于肠道内,使人患上蚯蚓病。主要表现为慢性腹泻、腹痛和消化不良等症状。故专家们提醒凡是接触过蚯蚓的人,尤其是垂钓者必须注意手的卫生,洗手时一定要用肥皂洗净,然后再用流水多冲洗几次。这样可以减少感染机会。

六、寄生虫病。

任何人一旦接触了有血吸虫尾蚴的水,尾蚴便会经人的皮肤进入人体内,发育成成虫后,寄生在肠系膜下静脉里,使人患上血吸虫病。因此,垂钓者要注意垂钓处的水域是不是血吸虫流行区。肝吸虫以鱼类为第二中间宿主,鲤鱼、草鱼、青鱼、土鳞鱼等鱼类可携带肝吸虫的囊蚴,当垂钓者用手去捉鱼时,藏在鱼鳃里的囊蚴便有可能污染到垂钓者的手,如手未洗干净便拿食物、烟卷等入口,囊蚴也便被吞下,经胃、肠道消化液中的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作用,幼虫在十二指肠穿破囊壁而出,并从十二指肠、胆总管经胆道进入肝管而寄生,令垂钓者患上肝吸虫病。

钓鱼时应远离高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