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感恩之心(心灵鸡汤系列书)
18639200000026

第26章 无言的感动(2)

她在房间里来回走动,手里收拾的全是刚才被我弄得满地都是的一些物件。一会儿之后,她抬手看了看表。看完表,她又走近了我,将我的身体在轮椅上摆好,拍了拍我的衣服,然后从椅子的边上,拿出了几根链子,轻轻地套在了我的两只手上。这样,我的整个身体就只能老老实实地呆在椅子里。因为我的脚从来就没有过知觉。用链子套住我的手,这也是好多年前就形成的习惯了。从我对这个房间有丁点的记忆开始,我就经常受到如此的待遇。

她把我的身体固定好了之后,照例又呆呆地站在我的身边,痴痴地看着我。每次她这样的时候,眼角都会流出一点一点的泪。这次也不例外。她的泪先是断断续续的,后来就直如滂沱。我静静地坐着,还是不发一言。因为我不能说话。

良久,她用手擦了擦眼角,低下头,在我的额头上亲了亲。我感觉一股温暖就如一丝细细的天鹅绒,直飘进了我的身体。之后,她开门走了出去。

这样的事情,每天至少要发生两次。一次是早上,一次是中午。

我看着她走出去了,先是安静了一会儿,然后我觉得手上的链子是那么的不舒服。我讨厌这玩意。像以往一样,她一关上门,我就用力挥动着自己的手。

我不停地用着力。椅子在我身体的作用下不断地转换着方向,后来还向前滑动。我感觉自己的手隐隐发疼。但我顾不上这么多了。

椅子依然在滑动着。突然,我感觉自己的手得到了解放,一只手上的链子断了!我有了一种释放的感觉。我一阵兴奋,继续挥动着另一只手。这时,椅子越滑越快。但我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

就在我感觉自己的另一只手也要摆脱束缚的时候,我突然感到自己的头,重重地撞在了一个硬硬的东西上,我的耳际边传来了一阵轰隆巨响。瞬间我就毫无知觉了。

醒来后,一大群人围在我的身边。他们用毫不避讳的神情在说着什么事。他们说,就是这个傻子,他母亲出去工作了,他却在家里把煤汽罐弄翻,还引起了煤气泄漏。幸好隔壁邻居听到了“嘭”的一声巨响之后及时叫警察开了门,才没有酿成大祸。我不知道他们说的‘傻子”是谁。但我却看到他们都在望着我。我发现自己正躺在一张床上,浑身无力,周围好多来来去去的人,都穿着白色的衣服。

一会儿,每天都用链子把我绑起来的那个人赶来了。她满脸灰尘,神情倦怠,眼神中却似乎很是焦急。她坐在我的旁边,一下抱着我的头,“呜呜”地哭了起来,泣不成声。周围的人都在摇着头,好像很无奈。我听到一个人说,不容易啊,十五年,十五年如一日地独自照顾着自己的这个弱智儿子,还没有正式工作,全是打点儿零工,捡点儿破烂,难啊。其他的人都表情夸张地摇着头出了这间房子,有的人走时脸上甚至还流满了泪。

我发觉她搂着我的时候,我的鼻孔出不了气,窒息得有点难受,好像那链子绑着我时的感觉。于是我便用力动了动,想挣脱那个怀抱。她却更用力地将我揽在了怀里。我感觉到她脸上流出的那一行一行液体流到了我的脸颊上,暖暖的,涩涩的。

我很生气。每次出现这种事情的时候,我都怕她那含着苦味的泪水流到我的嘴里。我害怕苦味。我用尽了全力想挣脱。

这时,我听到她说话了,语气似乎很悲伤,她说,小辉,我也实在是不想把你绑起来啊,但妈要挣钱,又雇不起人照顾你,不这样,妈也没有办法啊!妈怕你一个人在家乱动,会出事,才用链子把你绑起来的呀!

说完,她又用力抱了抱我,嘴里还在喃喃自语。我却从她的自语中又一次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名词。这个名词每天都要从她的嘴边说出来好多好多次。我有点困惑,张了张嘴,却突然听到了自己的声音。我吃了一惊,我可是从来都没有听到过自己的声音啊。莫非这声音就是所谓的语言?我有点疑惑,我曾经想过语言的好多种形式,如果我会数数,我相信至少会有99种。但今天,我却明显感到,从我嘴里发出来的这种声音,与我曾经想过的那99种都绝对不同!我听到了那声音,那声音是我说的一句话,也是我记忆中自己说的第一句话,这句话是,什么是妈啊?!

那个正流着泪紧紧抱着我的人一听,猛然一怔!之后她就露出了极度惊喜的神情,然后就马上将自己的脸,又紧紧地贴在了我的脸上,无一丝丝的空隙。

我感觉我的整个脸都被泪水浸透了。一股温暖就如一丝细细的天鹅绒,直飘进了我的身体。

每个人都是一滴水银,即使摔得支离破碎,也要迅速凝聚起来,只要坚信希望,任何困难都能挺过去。

都市里的一滴水银

●艾清华

在大学里,我最不喜欢上经济学的课,因为我很讨厌经济学教授老范,我甚至和有些狂傲的老范在课堂上言辞激烈地争吵过。

大学最后一年,在求职过程中接连遭受打击的我又和女友分了手,整个世界顿时塌了下来,我患上了抑郁症。从此,上医院就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夏末的一个黄昏,意外地在医院里遇见了老范,他正微笑着哄着身边的一个和他年纪相仿的女人。他没有注意到我的存在,我冷笑着走进了病房。

当我再次走出病房的时候,却吃惊地发现老范正独自一人哭倒在洗手间里……

那天,我们聊了很多,他告诉我他和妻子为了在这个城市里站住脚吃了很多苦,告诉我他们的女儿很有可能永远看不到任何东西了——他还要强作欢颜安慰着妻子。“每个人都是一滴水银,即使摔得支离破碎,也要迅速凝聚起来,只要坚信希望,任何困难都能挺过去。”分手的时候,他擦干眼泪对我说。

从那之后,我常常去听老范的课,不为别的,只为他那种坚强乐观的水银精神。

感谢你,老范,我一生的恩师。

天下情,博大如母爱,也有误人歧途的时候。在歧路上,心也硬了,爱也冷了,硬如石,冷若冰。而总有一种歌声,会让冰冷消融,让错误修正,让爱更纯净,更伟大,更动人。

总会有一种歌声会让冰冷消融

●佚名

这是一部蒙古国导演宾巴苏伦·达瓦与路易吉·法洛尔尼的纪录片《流泪的骆驼》:

在蒙古南部沙漠深处,漫漫黄沙,阵阵驼铃,满目是一片苍凉的昏黄色。在一户牧民家中,一头母骆驼正在生产。因为难产,母骆驼十分痛苦,但是,很坚强,没有流一滴眼泪。

经过牧人的帮助,母骆驼产下一头罕见的白骆驼。对于这个“不速之客”,世代黄种的母骆驼拒绝接纳,不给他一滴奶水和一脉母爱。

为了拯救白婴驼,牧人派自己的两个儿子穿越危险的沙漠腹地,到城里请乐师。请来的是一所学校的一名年轻的音乐教师,他坐在母骆驼旁边,演奏马头琴,牧人的妻子在充满爱意的琴声中,一边帮母骆驼梳理驼毛,一边深情地歌唱,于是,蒙古原始的救赎仪式开始了。

现场充满着空灵缥缈的气氛,歌声里飘逸出劝慰、说服、感恩和幽怨,声声如泣,感天动地。

母骆驼终于被感动了,流下热泪,长长泪珠打湿一片驼毛。

牧人把白婴驼再次带到母骆驼身边,这一次,它没有拒绝,神圣的哺乳开始了。

歌声再次在蒙古包响起,那是牧人和乐师在用歌声庆祝成功的救赎,欢庆古老的歌声将冷漠消融。

想起小时候,孵蛋的母鸡突然“醒”后,不愿再孵小鸡,在装有20个鸡蛋的鸡篓里振翅蹬腿,情势十分危急,母亲就一边用手抓住母鸡,一边用古老的腔调浅吟低唱:乖崽、乖崽,鸡篓里有你的崽;乖崽、乖崽……不多时,母鸡安顺如猫,安静地卧在鸡蛋之上,又安心地孵起小鸡来。

天下情,博大如母爱,也有误人歧途的时候。在歧路上,心也硬了,爱也冷了,硬如石,冷若冰。而总有一种歌声,会让冰冷消融,让错误修正,让爱更纯净,更伟大,更动人。

我知道,这个世界没有一个人是冷酷无情的,没有一个人是拒爱于千里之外的,即便他暂时冷酷,一时拒绝,但总有一种歌声会将之消融,让温暖吹遍,如春风千里拂人面。

当我们从别人那里得到帮助(哪怕是小小的帮助)时,我们是真正地心怀感激(感恩)地说了“谢谢”,还是把别人对自己的付出认为是理所当然,虽然嘴上礼貌地说着“谢谢”,心里却不以为然呢?

“谢谢”的分量

●陈彬

辉煌的人生不一定是在惊天动地的所谓大事中铸就而成,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一样可以踩出个精彩的足迹。人生的偶拾使我倍感为人处世的艰辛及持之以恒修炼的必要,几年前曾经在一本刊物中读过的一个故事,真正道出了其中的感悟,且至今每每读起仍让我久久无法忘怀,感慨万千。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在一个电闪雷鸣的暴风雨之夜,某地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事故:满载乘客的一艘渡轮与另一艘货轮相撞后沉没,船上几百名乘客在漆黑冰冷的湖水中拼命挣扎。

一位年轻的大学生勇敢地跳入湖水中,一次又一次救起溺水的人。当他从冰冷刺骨的湖水中救出第17个人之后,终因筋疲力尽而虚脱。从此之后,他的腿再也无法站起来了。因为过度的虚脱使他双脚残废,为了救17个人,致使他终生与轮椅为伴了。

几年后,一家报纸采访了这位当年的英雄。当问到他这几年感触最深的事时,这位当年活泼好动如今却是坐在轮椅上的年轻的大学生发出无奈的回答:“几年来,17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回来向我说声‘谢谢’啊!”

亲爱的朋友!看了这位年轻的大学生的回答,除非你是冷血动物,对世间的一切已麻木不仁,否则的话,你肯定与我的心情一样:多么让人伤心的一句话,多么令人感慨万千的一句话,多么令人若有所思的一句话啊!世间之大,不外乎由千千万万个你、我、他组合而成,“人”字的结构向我们展示的是这样一个哲理:相互支撑,相互帮助,相互依存,彼此付出。而当我们如果只想获取而不愿付出时,我们真的就已经脱离了“人”的轨道,人性的丑陋将染黑这个世界,我们在这个社会生存的成本也就无穷大了,这是个不健康的社会。

我们都向往着一个互敬、友爱、互助、互动的健康的社会。这样的社会需要千千万万个你、我、他共同来构建、维护和执行。也许我们应该问一问自己,当我们从别人那里得到帮助(哪怕是小小的帮助)时,我们是真正地心怀感激(感恩)地说了“谢谢”,还是把别人对自己的付出认为是理所当然,虽然嘴上礼貌地说着“谢谢”,心里却不以为然呢?

在孤苦无依的日子,在漂泊无助的岁月,能使我沉静地忍受痛苦和劫难而不至于沉沦,使我固执的相信,这世上有生生不息的爱和绵绵不尽的温暖,缘于您身上熠熠闪耀的人性光辉……

最人性的关怀

●江浸月

她正在给学生们上课,突然发现校长和一名刑警已站在了门口,她心里不由得慌乱,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果不其然,她的当刑警队长的丈夫在执行公务时出事了。

赶到医院时,丈夫像植物人一样酣睡,眼泪和呼喊也不能让他醒来。医生说,头部的淤血两天内不能自行吸收,就要做开颅手术。她六神无主,唯一能做的就是默默地为丈夫祈祷。

一夜无眠的守候,她守来希望的第一缕曙光,丈夫终于醒过来了,而且神志清醒,黑夜瞬间从她心里淡出去,她拥着丈夫喜极而泣。

然而,令她始料不及的是,忧虑才下眉头,不安又上心头。因为她听到了来看望丈夫的公安领导和丈夫的谈话,领导说罪犯最疼爱他的女儿,下一步准备用“亲情作诱饵”,攻破罪犯的心理防线,让他自己现身,速战速决。罪犯的女儿叫解莉,关键要做好她的思想工作……

解——莉,她在心里尖叫起来,那个丁香一样结着惆怅和忧伤的女孩子,才13岁,就在她的班里。她脑海里马上浮现出这样的场景:一个泪水涟涟面容憔悴的女孩,被警察带领着,面对着深不可测的大山,用颤抖的声音泣血般地呼喊:爸爸,你在哪儿?快出来吧。面对女儿撕心裂肺的哭喊,罪犯脆弱的心理不堪一击,轻易地现了身,神武的警察猛虎一般扑过来,当着女儿的面把是罪犯的父亲带走,风中传来女儿更凄惨的哭喊……

她不敢把这悲凉的一幕想下去,可是,一边是肩负重任、在焦虑不安中急于求成的丈夫,一边是心理脆弱得如薄纸需要细心呵护的学生,她在心里痛苦地思量着。她清楚地知道,即便自己不会去当“说客”,让一个无辜的女孩在亲情人伦和法制的。心灵天平上,做出痛苦的思考和艰难的抉择,但来自法律的威严和警察强大的思想攻势一定会使女孩做出大义灭亲的义举。想象着女孩用亲情作诱饵时的无奈,想象着女孩亲眼看着父亲被抓捕,亲手将父亲送上审判台的痛苦,她决计尽她所能为那个女孩撑起一方晴天。

她知道自己没有能力去制止“亲情诱捕”计划的实施,但她却可以从中“干扰”。她匆匆地赶回学校,悄悄地告诉女孩将要发生的事情,让女孩自己做出决定,她还暗示女孩,如果不愿面对,就选择逃避,可住到医院里,让病痛作挡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