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烬,虽然总归要熄灭,
可它毕竟燃烧过;
流星,虽然最终要陨落,
可它毕竟明亮过;
落花,虽然难免脱落枝头,
可它毕竟芬芳过;
烟花,虽然终究烟消无踪,
可它毕竟绚烂过。
其实感动就是这么简单,
源于微笑,
蔓延于整个生命。
“……当命运捉弄你的时候,不要彷徨,不要害怕。因为还有我,还有很多爱你的人在你身边,你绝不孤单。”
生命的美丽约定
●佚名
晌午,安娜坐在医院外面的草坪上晒着太阳,虽然身旁有着一簇一簇鲜艳的小花,但她的脸上却始终是一副忧郁的表情,因为她被诊断患有绝症,而且时日不多了。母亲总是含着眼泪站在她身旁,为她梳着头发。她的头发一天天变少了,像秋风中摇曳的枯草。
在回病房的路上,一个男孩走了过来,在他们四目接触的一刹那,一种特有的神采闪在安娜的眼前。男孩拿起手中的风筝塞到安娜手里说:“你瞧这是一只小鹰,它是我的朋友,它很勇敢!我叫约克,现在把它送给你,希望你能快乐!”就这样他们聊了起来,原来约克也患有绝症,每天他在医院的草坪上经过时都会看见安娜在静静地发呆,脸上写满忧伤,约克觉得这么美丽的女孩应该有最灿烂的笑容,但是他什么也做不了,因为他的日子也不多了。今天,他看见安娜坐在草坪的花丛里,觉得应该让她像艳丽的花朵般笑起来,于是他鼓足了勇气和安娜讲话!这天傍晚,他俩已成了仿佛相识多年的老朋友。两颗已经濒临绝望的心相撞了,闪出了希望的火花。他俩在一起聊天,一起放风筝,这对少年仿佛拥有了整个天空。
终于有一天,他们都得知病情到了无法医治的地步,他们相拥而泣,但还是互相鼓励着,他们约定:好好地过完每一天,为对方祝福,永不言弃!但他们一直都会通信给彼此鼓励。
一晃两个月过去了,一个下午,安娜手中握着约克的来信,抱着那只小鹰风筝,合上了眼睛,嘴角边带着一抹淡淡的微笑。母亲流着泪默默地拿过约克的信,一行行有力的字跃人了眼帘:“……当命运捉弄你的时候,不要彷徨,不要害怕。因为还有我,还有很多爱你的人在你身边,你绝不孤单。”母亲拿信的手颤抖了,泪水一点点润湿了它。
母亲在安娜的抽屉中发现了一沓写好但尚未寄出的信,最上面一封写的是“妈妈收”。母亲疑惑地拆开了信,是女儿的字迹,上面写道:“妈妈,当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也许我已经离开您了,但我还有一个心愿没有完成。我知道也许我无法履行我的诺言了,所以,在我走了之后,请您替我将这些信陆续寄给约克,让他以为我还坚强地活着,相信这些信能多给他一些活下去的信心……女儿。”
望着女儿这最后的遗言,母亲突然感到有一种豪情在涌动,她觉得有责任去见见这个男孩,要他好好活下去。
安娜的母亲拿着女儿的信,按信封上的地址找到了约克的家。她看到桌子正中镶嵌在黑色镜框中的照片是一个很阳光的男孩。她怔住了,当她转眼向那位开门的妇人望去时,那位母亲早已泪流满面。她缓缓地拿起桌上的一沓信,哽咽地说:“这是我儿子留下的,他一个月前就已经走了,但他说,还有一个与他相同命运的女孩在等着他的信,等着他的鼓舞,所以,这一个月来,是我代他发出了那些信……”说到这儿,两位母亲已泣不成声。她们感到:这个美丽的约定,这一对少年的共同心愿就像一团火一样,将永远点亮着她们的生活!
成刚听着听着已泪流满面,他明白了,母亲坚持要他每月给她寄一次钱,是为了一年能享受12次快乐。母亲心不在钱上,而在儿子身上。
寄钱
●白旭初
回乡办完父亲的丧事,成刚要母亲随他去长沙生活。母亲执意不肯,说乡下清静,城里太吵住不习惯。成刚明白,母亲舍不得丢下长眠地下的父亲,成刚临走时对母亲说,过去您总是不让我寄钱回来,今后我每月给您寄200元生活费。母亲说,乡下开销不大,要寄寄100元就够用了。
母亲住的村子十分偏僻,乡邮员一个月才来一两次。如今村里外出打工的人多了,留在家里的老人们时时盼望着远方的亲人的信息,因此乡邮员在村子里出现的日子是留守村民的节日。每回乡邮员一进村就被一群大妈大婶和老奶奶围住了,争先恐后地问有没有自家的邮件,然后又三五人聚在一起或传递自己的喜悦或分享他人的快乐。这天,乡邮员又来了。母亲正在屋后的菜园里割菜,邻居张大妈一连喊了几声,母亲才明白是叫自己,慌忙出门从乡邮员手里接过一张纸片,是汇款单。母亲脸上洋溢着喜悦,说是我儿子成刚寄来的。邻居张大妈夺过母亲手里的汇款单看了又看,羡慕得不得了,说,乖乖,2400元哩!人们闻声都聚拢来,这张高额汇款单像稀罕宝贝似的在大妈大婶们手里传来传去的,每个人都是一脸的钦羡。
母亲第一次收到儿子这么多钱,高兴得睡不着觉,半夜爬起来给儿子写信。母亲虽没上过学堂,但村小教师的父亲教她识得些字写得些字。母亲的信只有几行字,问成刚怎么寄这么多钱回来,说好一个月只寄100元。成刚回信说,乡邮员一个月才去村里一两次,怕母亲不能及时收到生活费着急。成刚还说他工资不低,说好每个月寄200元的,用不完娘放在手边也好应付急用呀。看了成刚的信,母亲甜甜地笑了。
过了几个月,成刚收到了母亲的来信,信只短短几句话,说成刚你不该把一年的生活费一次寄回来。明年寄钱一定要按月寄,一个月寄一次。
转眼间一年就过去了。成刚因单位一项工程工期紧脱不开身,原打算回老家看望母亲的愿望不能实现了。他本想按照母亲的嘱咐每月给母亲寄一次生活费,又担心忙忘了误事,只好又到邮局一次给母亲汇去2400元。20多天后,成刚收到一张2200元的汇款单,汇款是母亲退回来的。成刚先是十分吃惊,后是百思不得其解,正要写信问问母亲,却又收到了母亲的来信。母亲又一次在信上嘱咐说,要寄钱就按月给我寄,要不我一分钱也不要!
一天,成刚遇到了一个从家乡来长沙打工的老乡,成刚在招待老乡吃饭时,顺便问起了母亲的情况。老乡说,你母亲虽然孤单一人生活,但很快乐。尤其是乡邮员进村的日子,你母亲更是像过节日一样欢天喜地。收到你的汇款,她要高兴好几天哩。成刚听着听着已泪流满面,他明白了,母亲坚持要他每月给她寄一次钱,是为了一年能享受12次快乐。母亲心不在钱上,而在儿子身上。
我们做不了什么伟大的事情——而只能怀着伟大的爱心去做一些小事。
没有一件善事是渺小的
●丹娜·威克
那天是感恩星期四,一个人为制造的行善节日。我和两个女儿多年前就有了这个传统了——星期四,它已经成了我们专门用来行善的日子。在这个特别的星期四,我们并不特别清楚将要做些什么善事,但是我们知道,一定会有些事情出现的。
我们沿着繁忙的休斯敦大道行驶,祈祷着会有让我们去做善事的事情出现。可是中午时间已经到了,我和两个女儿的胃已经不由自主地咕咕叫起来。她们已经等不及我自己发现,而是大声叫起来:“麦当劳,麦当劳,麦当劳!”我暂时放松下来,开始寻找最近的麦当劳。突然,我意识到我们刚刚路过的几乎每一个十字路口,都有一个乞丐。是的,就是它了!如果我的两个女儿已经饿了,那么所有的这些乞丐肯定也饿了。太好了!我们的行善目标它自己出现了。我们马上就去为这些乞丐买午餐。
我们找到一家麦当劳,为我的两个女儿订了两份快乐套餐,然后我又另外要了15份套餐,马上出发开始分发。这真是令人高兴的事情。我们将会经过每一个乞丐身边,送出一份午餐。我们会告诉他或者她,我们希望一切会越来越好。然后说:“哦,对了,这是你的午餐。”接着,我们会迅速离开,到下一个十字路口。
我们会爱上我们从汽车后视镜看到的一切:一个惊讶但兴奋的人,拎着他的午餐袋,在我们离去的时候还远远望着车的背影。这真是太令人激动了!
我们一个接一个地分发,最终到了我们路线的尽头,看到一个个子小小的女人站在那里,向路人索取零钱。我们把最后一份午餐连着装午餐的袋子一齐送给她,然后迅速转了一个“U”字形,驶向相反的方向,准备回家去。糟糕,是红灯,我们不得不停下,就在那个十字路口,那个小个子女人站立的地方。我感到很窘迫,也不知道该如何表现。我并不希望她感到有说什么或者做些什么的必要。
她走到我的车前,我摇下车窗,以便和她讲话。“以前从来没人像你这样对待过我。”她的言语充满了惊奇。我答道:“嗯,我很高兴我们是第一个这样做的人。”因为觉得别扭,我希望赶快转移话题,于是我问道:“那么,你打算什么时候吃这顿午餐呢?”
她只是用她那大大的、疲惫的灰色眼睛看了看我,说道:“哦,亲爱的,我并不打算吃这份午餐。”我疑惑地看着她,可是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她继续道:“你瞧,我家里还有个小女儿,她也很喜欢麦当劳,可是我从来没能买给她,因为我们没那么多钱。但是你看,今天晚上,她终于可以吃麦当劳了!”
我不知道我的两个孩子是否注意到了我眼里的泪珠。许多次我曾问自己我们的善行是否太渺小、太微不足道,以至于根本无法带来改变。然而,在这一刻,我突然意识到特丽莎修女所说的那句话的真正含意:“我们做不了什么伟大的事情——而只能怀着伟大的爱心去做一些小事。”
无言的感动
●佚名
生活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生活不是没有感动,而是缺少能够感动的心灵。
下午,在楼顶的会议室极目远眺,天空蓝得清澈,阳光明亮得让人沉醉,能看到近处家属房和附近的民居,掩映在绿树丛林中。整天在家不觉得家门前的风景有什么特别,可从远处眺望,那样的风景仿若一幅精美的水墨画般的美丽。才发觉原来房子四周的风景如此美丽迷人。
其实,人总是如此,身在画中,总是不觉得画的美丽;而远远的欣赏,才看出那是一幅不可多得的美丽图画。
于是,心中浸满了温柔的感动,为这美丽的风景。
于是,心中溢满了无数的欣喜,为这蓝天白云下绚丽的景色。
病房的小孩孱弱着身子跑来跑去,虽然行走时候步态蹒跚,可他还是跑得那样认真。跑得累了,依在我身边,伸出双手要我抱。
于是轻轻地抱了他徘徊在长长的走廊。小孩虽然不会说话,可表情是那样的喜悦。用双手环着我的脖子,细白的小手有些清凉。
看着面前孱弱的小孩,心中有那么一丝无声的叹息,有那么一丝无影的泪在心里滴落。
已经7岁的小孩,却只有105厘米的身高,15公斤的体重。睁着一双婴儿般清澈的眼睛凝望着眼前粉红色工作服的我。
发觉小孩的手指甲长了,于是将孩子放在面前的凳子上,拿出指甲剪细细地帮小孩修剪了指甲。
小孩依然用乌黑的眼睛望着我。
那样小的一个孩子,却已被家人丢弃,不知道他今后的路会是怎样。
昨天,看着少儿救助中心的人抱着他进来,心中有那么一丝无言的感动。真心地对他说:“辛苦了!”
“那倒不辛苦,在车上他睡着了,我只好抱着他。”那人回答。
丢弃孩子的父母,充满爱心的救助站工作人员,明显的对比令心中充斥着太多的感慨以及无法言述的感动。
于是在某个地方,自发地引出了一场资助贫困儿童上学的活动。热心的人们令我感动。
与其说大家是在拯救这些小孩,毋宁说是这些小孩在拯救着人们日渐沉沦的灵魂。
婆婆将小女托付给一个11岁的同校的小女孩照管,要那孩子在放学的时候领着女儿坐校车,带着女儿过马路。
中午我上班的时候女儿还没回来,等我下班回来女儿已经上课去了。
下午放学回来,11岁的小女孩拉着女儿的手,帮女儿提着书包,如大姐姐般照管着刚上学的女儿,小心翼翼地将女儿送回家门,还给女儿买了一堆零食。
因女儿回来的时候我在楼上忙着,并没亲自下楼接她,婆婆告诉我的时候,听得我目瞪口呆。心中在感激着11岁懂事的小女孩。
那样的感动,我无法说出口。
很多的感动,或许,只是缘于瞬间的小事,而正是那么多的小事,让我们的心中充满感动。
我感觉我的整个脸都被泪水浸透了。一股温暖就如一丝细细的天鹅绒,直飘进了我的身体。
爱的第一百种语言
●佚名
我侧身、低头,默默地静坐在一个角落里,视角所及,全是乳白乳白的墙。这些墙体已经色泽暗淡,毫无光泽。我将眼光略略地抬了抬,看到了门后面的一个人影。
这个人影高高的,留着明显老旧的齐耳短发。我的口很渴。我用力扭了一下身子,直了一下腰,喉咙里就发出了一阵阵的“咕噜”声。她回过头,看着我,没有说话,径直走过来,端起我面前的杯子。我将头稍微偏了偏,她把杯子放在了我的嘴边,然后倾斜,水就流进了我的嘴里。
我和她无需用其他的方式交流,我们之间没有语言,但哪怕是我的一个小小的动作或是一个不经意的暗示,她也能很准确地理解我的意思。我们这样已经好多好多年了。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就只有我们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