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心脑血管病人食疗自疗与生活宜忌(常见病防治专家指导方案)
18624700000020

第20章 动脉硬化的食疗(2)

(1)摄入的热量必须与消耗的能量相平衡,最好把这种平衡保持在标准体重范围内。如果超重,就不仅要减少热量摄入,还应该增强体力活动,增加能量消耗。

(2)重点减少食物中动物脂肪和蛋白质,每次进餐都要严格控制肉类部分。因为即使是最瘦的肉也含10%~20%的动物脂肪,应该从食用肉中清除多余的脂肪,把脂肪摄入量减少到最低限度。不要吃鸡皮,因为鸡皮所含脂肪比例高。一星期内吃猪、牛肉不要超过3次,其他时间最好是鸡或鱼(不包括水生贝壳类),因为这些食物所含的饱和脂肪酸少于猪、牛等肉类。

(3)肉或鱼最好烧、烤或烘,不要用油煎或炸:因为烧、烤、烘能从肉中清除掉相当数量的动物脂肪。

(4)降低胆固醇的摄入量。每日不超过一个蛋黄(包括其他食物中含的蛋黄);水生贝类动物(龙虾、小虾、牡蛎)每月最好吃2~3次;少吃肝、肾和其他内脏,因为内脏中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和脂肪。

(5)少用或不用蛋黄酱拌色拉;最好用醋或酱油等;多用植物油烹饪,少用动物油和黄油烹调。

(6)不吃或少吃奶油、糖果或酸味饮料,少吃甜食,少吃精制糖;多吃标准粉,少吃精粉。这样可以改善消化能力,降低热量摄入,也减少了肠道对脂肪和胆固醇的吸收。

(7)限制上述饮食不会缺乏营养。蔬菜、水果和各类食物中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可以向人体提供热量。也就是说,各类食品包括黑面包、糙米、蚕豆、豌豆、胡萝卜、绿叶蔬菜和新鲜水果如桃子、梨、苹果(最好带皮)等,含有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在不提高血液胆固醇的情况下,供给人所需的热量。

(8)吃饭要定时,两顿饭之间不要加小吃,如果非吃不可的话,可吃些苹果、饼干或其他没有脂肪含量的食品。

(9)饮咖啡、茶和含咖啡因的饮料要适量。这些饮料刺激大脑、心脏和循环系统,而且刺激胃酸分泌,使人感觉饥饿。口渴时最好喝天然果汁、无咖啡因的咖啡、脱脂牛奶和水。

动脉硬化病人的食疗

动脉硬化与饮食有着重要的关系,如果说饮食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在发病前还没有被充分认识的话,那么动脉硬化症形成之后就必须被重视,并进行改正,而且把饮食作为一种治疗方法,轻的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甚至可以通过食疗而改善或恢复正常。比较严重的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可以通过理想的食疗配合适当的药物治疗,维持长期动脉硬化病变不发展,或预防其他动脉硬化并发症。所以食疗在这里对预防动脉硬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1.蛋白质的供给蛋白质的供给不单纯是蛋白质摄入量问题,而且是哪种蛋白质有利于防治动脉硬化。动物蛋白极易导致动脉硬化,而植物蛋白有助于防止动脉硬化,尤其是豆类。因豆类含植物固醇较多,有利于胆酸的排出,胆酸被重吸收的量减少,胆固醇的合成随之减少。由于动物性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接近人体,而植物蛋白则往往缺少赖氨酸、蛋氨酸等必需氨基酸,故动物蛋白摄入量也不宜过低。但动物性食物又有饱和脂肪酸过多之弊,故应利用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在强调多食用植物蛋白的同时适量食用动物性蛋白。

应选用的动物性蛋白如瘦肉、牛奶、蛋类等,尤其应该多选用各种鱼类食品、海产品类,因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它可以代谢为花生四烯酸,能降低血脂并减少血小板聚集,减低血液黏度,从而减轻动脉硬化。吃鱼多的地区,冠心病及脑卒中的发生率比吃鱼少的地区要低。

关于蛋白质的摄入量问题,应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素质、病情、消化吸收能力以及家庭经济条件等来安排,蛋白质摄入不可过少,也不可过多,原则上成人每日进食蛋白质80克左右。并且强调植物蛋白的比例。

2.脂肪的供给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饮食习惯有着密切关系,尤其是大量摄入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会使血液里的胆固醇、血浆脂肪、血浆蛋白的含量升高,这是导致动脉硬化发生的重要原因。由于动脉硬化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血胆固醇和脂蛋白增加以及脂质异常,因此食物中脂肪的控制更加受人们的重视。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硬化合并心、脑血管病变的不良因素,这直接关系到动脉硬化的预后,所以,脂肪的摄取量问题在动脉硬化的治疗中占相当重要地位。

评价一种食物对冠心病患者是否有益,仅以胆固醇含量多少判定优劣还不够,更主要的是看该食物所含脂肪的质量。一般来说,多数食物中脂肪含量均比胆固醇含量要高得多。

所谓脂肪的质量,主要是指脂肪分子中脂肪酸链长短及饱和程度上的差异。饱和脂肪酸(不含双键)可使血胆固醇升高,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两个以上的双键)可使血胆固醇降低。每进食1克饱和脂肪酸至少需进食2克多不饱和脂肪酸,才能使饱和脂肪酸提高的胆固醇含量得到抵消。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在营养学上常用P/S值表示。P/S值越高,对人体越有益。大多数植物油的P/S值均比动物油高。由此看来,并不是说所有的油脂性食物均不能食用,正确的做法应该设法控制动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的比例。

豆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较高,对于降血脂、防止动脉硬化有较好的作用。近年来,为了降低血脂而用的玉米油、麸油等对心血管疾病有治疗作用,可划为药物范围。

同时应提出的是:膳食中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之比(P/S)接近2肘方有降血脂效果。但摄入不饱和脂肪酸过多,在体内被氧化为脂质过氧化物后,可使红细胞膜与线粒体膜遭到破坏。故每食入1克多不饱和脂肪酸需要0.6毫克的维生素E,以保护生物膜免遭脂质过氧化物的损伤。所以治疗膳食中P/S以1.5~2为宜,且同时应多食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

一般来讲,肉类(特别是肥肉)、鸡蛋黄、黄油、奶油和干酪等禽、肉食物和奶制品含饱和脂肪酸,另外椰子油里也含有饱和脂肪酸。这种脂肪在室温条件下一般都呈凝固状态。

不饱和脂肪又分两种,一种是单不饱和脂肪,这类脂肪有提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的作用,对血管壁有保护作用。如橄榄油、花生油、鳄梨的脂肪;另一种是多不饱和脂肪,这种脂肪能降低血中胆固醇的含量。多不饱和脂肪大多存在于植物和蔬菜当中,棉子油、豆油、玉米油和红花子油等就属于这类脂肪。葵花籽、芝麻、核桃和美洲山核桃中也都富含多不饱和脂肪。这种脂肪在室温条件下常常是液态或半流动状态。

3.碳水化合物的供给碳水化合物又称为糖类,包括:淀粉、糖原、麦芽糖、蔗糖(砂糖)、乳糖和葡萄糖。

我们每天的食物,糖占60%左右,其中主要是淀粉,人体所需要的能量70%是由糖提供的。糖类也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适当的糖类食品是不可缺少的,但摄取过多就会留下后患,尤其是精制食糖,有人把它形容为“甜蜜的毒药”。因为过多的糖可以转变为脂肪,堆积在体内,造成肥胖;糖还能消耗体内维生素B1,影响机体某些重要物质的代谢。糖是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长期热量过剩会缩短人的寿命。大量摄入蔗糖,可导致严重的动脉硬化,甚至心肌梗塞。因此膳食中的糖分不宜过多,对于动脉硬化的患者除应适当控制主食的摄入量外,更多地要注意少吃零食,如各种甜点、含糖饮料、冷饮、果汁、水果罐头、糖果等。

纤维素和果胶是人体不能吸收利用的碳水化合物。而粗纤维可以储存水分,使大便变软,且促进胃肠蠕动,又不致过分刺激胃肠。

在预防冠心病的饮食措施中,应限制精制糖的摄入量。正常成年人每日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应以占总热量的60%~70%为宜。必要时应根据有无糖尿病和低血糖等情况请医生或营养师给予指导。

值得提出的是,红糖含有铁和铬,对心血管病人来说,用红糖代替精制白糖较为有利。

4.维生素的供给维生素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它能参与机体重要的生理过程。因此饮食中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将会对机体各种不同的生理功能活动产生良好的作用。

维生素C对于防治动脉硬化最为重要,因为血液中被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很容易沉积于血管壁而形成粥样硬化,而维生素C则可以防止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清除起氧化作用的自由基。血中维生素C含量低的患者,动脉硬化、冠心病发病率比血中维生素C高的人明显增高,所以,有动脉硬化的患者应比一般人增加维生素C摄入量,每日摄取量应达300~600毫克。

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是蔬菜和水果,尤其是绿色蔬菜中含量较高,但经过储藏加工和烹调后的含量会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因此主张旺火短时间快炒蔬菜,现炒现吃,这样能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炒菜时可先在油中加少许盐或糖,或做汤时放些油和醋,能减少维生素C的破坏。总之,应从食物中摄取丰富的维生素C,必要时,可考虑用药物补充。

饮食中摄入不饱和脂肪酸过多时应加大维生素E的摄入量。维生素B6和维生素P也有降血脂和抗动脉硬化作用,必要时,也可考虑用药物补充。

5.保证充足的水分水是自然界一切生物生命过程中必需的物质之一。人类亦不例外,它是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所含水分约占体重80%,每个成年人一昼夜内需水量约2500~3000毫升,才能维持机体各部分的正常生理功能,从而维系正常的生理活动。

中老年人有生理上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体内固有的水分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出现生理性失水现象。同时机体各部分逐渐退化,抵抗力下降。因此,一些中老年人,皮肤显得干燥,皱纹出现的早而明显,而且容易经常感冒生病。因而,经常注意饮水,补充人体的消耗,延缓机体各部件的退化,同时通过饮水排尿的内洗涤作用,将体内各种代谢物排出体外,这是保持健康的措施之一,也是动脉硬化患者预防感冒及其他各种并发症的必要措施。

饮水,还有助于排便。便秘往往是心血管疾病的大敌,由于便秘,必然要用力,从而增加心脏的负担,加之用力后腹压增加而使膈肌上移,压迫心脏。在临床上,可以看到许多患者由于用力大便,造成心绞痛发作,甚至心肌梗塞而死亡。所以,经常饮水,使肠道内含有足够的水分,粪便柔软容易排出,是动脉硬化患者必须注意的事项。

此外,饮水还能保持充足的血容量,不致因血液浓缩,血小板聚集,造成血栓形成;饮水可减低血液黏稠度,预防心肌梗塞和脑梗塞的发生;还可以调节体内钠的代谢,使尿中排出的钠增多,利于降低血压。

最好是每日清晨一杯温开水。人们在夜间睡眠时,因排尿、出汗、呼吸,体内相对缺水,导致血液浓缩、血流缓慢、机体代谢积存。早晨6~9时为脑血栓发生的危险时刻。清晨起床后饮一杯水,可使血液正常循环,有预防脑血栓、心肌梗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的作用。

晚上睡前饮水也很重要,晚间睡前不饮水,可导致血浆浓缩、血液黏稠度升高和血小板凝集力亢进,从而促进体内血栓的形成。对于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年人,晚间饮水可预防晚问血管病的发作。不少老年人不习惯睡前饮水,怕夜间起床排尿,其实大可不必,如果明白夜间缺水的危险性,就不会有这种顾虑了,而且还要自觉地半夜起来饮水。

老年人由于肾脏功能减退,夜间尿量增多,更易导致血液黏稠,血管阻力增大,易形成脑梗塞,所以夜间缺水是很危险的。

平日,应少量多次饮水,渴时不要暴饮,以免增加心脏负担。夏季也不要过多地吃冷饮,因大量吃冷饮,可导致血管发生痉挛,血流减少。注意睡前不宜多喝茶水,以免影响睡眠。

6.限制食盐的摄入量盐,不仅是人类膳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调味品,也是维系人体正常生理机能的不可缺少的物质之一。盐中主要成分是氯化钠,5~6克即可满足生理需要。

食盐摄入量过高是导致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这点已被科学所证明。世界卫生组织在关于预防冠心病、高血压病的建议中提出,每人每天摄入盐分应在5克以下。目前北京人平均每人每天摄入食盐12克,远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控制标准,限盐任务还很艰巨。

7.忌饮酒嗜酒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高达59%;嗜酒者比一般人的死亡率高2~3倍,其中30%~50%的人死于心血管病。

酒精对于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对于动脉硬化患者来说,更是危害极大。酒精可使心跳加快,增加心脏的氧消耗和负担,使已患有冠状动脉硬化的心肌进一步缺血,容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引起心律失常,导致功能较差的心脏发生心力衰竭。若长期饮酒,还会引起心肌的脂肪组织增厚,心脏功能减弱,心脏扩大。

当酒精中毒时,机体的维生素C及叶酸极易出现缺乏,将会对动脉硬化产生严重影响。若严重的酒精中毒,可导致延髓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抑制,出现休克、呼吸浅表、心跳停止而骤死。所以,戒酒是防治心血管疾病不可忽视的措施。

8.戒烟吸烟是公认的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吸烟越多危险性越大,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发生冠心病的可能性大70%。

动脉硬化病变与吸烟量成正比,戒烟者粥样硬化发展减轻,冠心病发病率稳步下降,在戒烟10年后,易患冠心病的可能性与不吸烟者相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