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发现陕西:雄伟壮观帝王陵
18620300000017

第17章 唐代帝陵(2)

设置有祭坛,紧依九峻山北麓,南高北低,以五层台阶地组成,愈往北伸张愈宽,平而略旱梯形,在南三台地上有寝殿、东两庑房、阙楼及门庭,中间龙尾道通寝殿,是昭陵特有的建筑群。在司马门内列置了14国君长的石刻像,包括突厥、叶蕃、吐谷浑、龟兹、于阅、焉耆、高昌、新岁、乐浪等的可汗和王,他们都曾受唐朝的诏封。石雕像高2米多,座高1米。清乾隆以后大多被毁,现存的仅有“突厥答布可汗阿史那社尔”、“高吕王左武卫将军智勇”、“焉耆下龙突骑支”等。自昭陵设置“蕃酋”以斤,后来的唐各陵也都设“蕃酋”或“蕃民”的石像。这些石像刻市于高宗初年,反映了贞观时期国内各民族大团结、唐对西域的开拓以及与邻邦关系融洽的盛况。这些石像在早年已遭破坏,今可见者有7个题名像座,儿躯残体和儿件残头像块。前人曾说这些石像:“高逾常形,皆深眼大鼻,弓刀杂佩,壮哉,异观矣!”从发现的残体米看,石像高不过六尺,连座约九尺许,并未超过常形。可以看出确有深眼高鼻者,有满头卷发者,有辫发缠于头者,有头发中间分缝向后梳拢者,有戴兜鍪者,但未见有弓刀杂佩者。服装有翻领和偏襟两种,其余则不能确知。仅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这些石刻像属于写实之作。

昭陵保存了大量的唐代书法、雕刻、绘画作品,为我们研究唐代书法、绘画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昭陵墓志碑文,堪称初唐书法艺术的典范,或隶或篆,或行或草,多出自书法名家之手。欧阳询、褚遂良等的书法,都以其独特的风格,争奇斗艳,成为中国书法艺苑中光彩耀人的奇葩。昭陵陪葬墓壁画,多为唐代现实生活的写照,又不乏浪漫主义色彩,其用笔,或奔放泼辣,或道劲有力;其用色,或简洁明快,或细腻精致,人物造型兀不形神兼具、栩栩如生,堪称唐墓壁画之上乘。昭陵陪葬墓出土的大量彩绘釉陶俑,工艺精湛,造型优美,色彩绚丽。

唐太宗为追念自己南征北战的功绩并纪念心爱的战马,在埋葬长孙皇后之后即诏令雕刻“六骏”。“六骏”都是从西域和波斯马中精选出来的良马。在雕刻时,先由大画家阎立本绘制图样,并令大书法家欧阳询书写赞语于石的上角。“昭陵六骏”浮雕,构图新颖,手法简洁,刻工精巧,鲁迅先生曾称其“前无古人”。

昭陵六骏驰名中外,曾有诗云:“秦土铁骑取天下,六骏功高画亦优。”这是李世民自已选定的题材。他在隋亡以后,为打破割据、实现统一的局面,以巩固唐王朝新建的政权,南征北战,驰骋疆场,从他骑过的6匹马可以联系到他的战功。由当时担任营山陵使、工部尚书、著名工艺家、美术家阎立德起图样,由筑陵右工巾的高手雕镌而成的。

这6具右雕骏马是在平面上起图样,雕刻人马形状的半面及细部,并使高肉突起,称之浮雕。

六骏名为“特勒骠”、“青骓”、“什伐赤”、“飒露紫”、“拳毛騧”、“白蹄乌”。其中“飒露紫”、“拳毛騧”二骏,于1914年被盗运到美同费城宾夕法尼业大学博物馆,其余四个藏于现两安碑林博物馆。昭陵六骏各高25米,横宽3米,皆为青石浮雕,姿态神情各异,线条简洁有力,威武雄壮,造型栩栩如生,显示了我国唐代雕刻艺术的成就。

昭陵的这些石刻在品类、造型及题材上,既不取牛前仪卫之形,也不用祥瑞、辟邪之意,独具一格,所有石刻都是写实的、富有政治意义的不同凡响之作。据《全唐文》所收赞文记载,六骏原分东西两组。东而第一骏“特勒骠”为黄马,白喙,微黑,是平定宋金刚时的坐骑;第二骏“青骓”苍白杂色,前中五箭,是半定窦建德时的坐骑;第三骏“什伐赤”纯赤色,前巾四箭、背巾一箭,是平定王世充、击败窦建德时的坐骑。西面第一骏“飒露紫”紫色,前巾一箭,是攻打洛阳、击败王世充时的坐骑;第二骏“拳毛騧”为黄马,黑喙,前中六箭,背中三箭,是平定刘黑闼时的坐骑;第三骏“白蹄乌”纯黑色,四蹄俱白,是平定薛仁呆时的坐骑。六骏中“飒露紫”是唯一附刻人像的,人正在俯首为马拔箭。据《唐书·丘行恭传》记载,它所表现的是攻打洛阳土世充时丘行恭拼死护驾让骑拔箭的故事。“拳毛騧”和“特勒骠”表现出缓步行进的安然神态,其他四匹则表现了奔腾的强劲姿态。

昭陵还分布有功臣贵戚等陪葬墓180余座,已知墓主姓名的有57座,形成一个庞大的陵园。这是沿袭秦汉帝陵的陪葬制度。唐代从献陵开始,起初只限于赐葬,随后允许申请陪葬,渐次扩到了孙亦可从葬陪陵。众多陪葬墓衬托了陵园的宏伟气势,加之各墓之前又多有石人、石羊、石虎、石望柱、石碑之属,更能点缀陵园繁华景象。

唐昭陵温颜博墓前的石人、魏征墓碑首的蟠桃花饰、尉迟敬德墓志十二生肖图案和石椁的仕女线刻图等,皆为当时艺术精品。昭陵地面建筑虽被毁坏了,又屡遭战乱的破坏,但陵园遍布着丰富的古迹和文物。昭陵博物馆里展示了许多墓碑和墓志,保存了大量的有关唐代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史料,更为人们展示了初唐书法艺术的高超水平。

第3节、高宗与武则天合葬墓——乾陵

乾陵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埋葬着唐王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建于684年,历时59年才修建完成。

高宗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子,文德皇后长孙氏所生。16岁时得舅父长孙无忌的帮助被立为皇太子,649年即皇帝位。李治并非旧史家所称的“昏愦无能、怯弱平庸”之辈。即位初年,他“载怀千古,流鉴百王”,立志要做中兴英主,以建人唐不世之基业。在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元老币臣的辅佐下,他恭勤国事,礼贤下上,认真执行太宗阜帝的贞观遗训,垦殖荒田,推行均田制,发展科举制度,人口迅速增加,社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

故史书评价高宗即位初年的政治是“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进入中年后,因“风眩头重,曰不能视”,遂委托武后处理朝政。武后遂借机大权独揽,专擅朝政,“权与入主侔矣”。666年正月,李治与武后同登泰山封禅,谒祀孔子,大唐王朝巾形成了“二圣”并尊的局面。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这在中国古代是非常不容易的。她通过笼络朝臣,利用李义府、许敬宗等人的支持,消灭了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元老重臣,从此专断朝政。

弘道元年(683年)高宗死后,中宗李显即位,武则天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次年废中宗李显,立李旦为帝,令其不得干预政事。同时,命心腹大臣策划了几百人的“劝进”活动,结果朝廷上下、京城内外、四夷酋长、僧道等儿万人都跟着“劝进”。武则天见时机成熟,遂改唐为“周”,于天授元年(690年)九月正式登上皇位,自称大周皇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通文史,善权谋,手段残酷。她称帝后,广开仕途,开创“殿试”、“自举”、“武举”制度,广泛吸纳人才;奖励告密,任用酷吏,屡兴大狱,打击士族显贵,以维护自己的绝对统治地位。

在实际她统治的近50年间,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得到了蓬勃发展。同时,加强和改善了唐千朝与边疆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晚年豪奢专断,宫闱秽乱,侄儿武三思把持朝政,政究大乱。705年,武则大病重,宰相张柬之等发动政变,拥立中宗李显复位。同年武则大崩逝于洛阳上阳宫,临终遗嘱“附庙、归陵、令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终年82岁。次年五月,武则天灵驾还长安,八月与其夫合葬于乾陵。

683年,高宗死在洛阳,武则天遵照高宗“得还长安,死亦无憾”的遗愿,在关中渭北高原选择了吉地,命吏部尚书韦待价为山陵使,户部郎中韦泰真为将作大匠,动用兵士和民工20余万人,按照“因山为陵”的葬制,将梁山主峰作为陵冢,在山腰凿洞修建地下玄宫。经过三百多个昼夜的紧张施工,到684年安葬时,主要工程竣工。埋葬高宗后乾陵营建工程继续进行。

705年,武则大病死。在安葬武则大的问题上,朝廷发生了一番争论,中宗欲满足母后“归陵”的遗愿,人臣严善思极力反对。他说:“尊者先葬,卑者不宜动尊者而后葬入。则天太后卑于天皇大帝,今若开陵合葬,即是以卑动尊,恐惊龙脉。”宽厚仁慈的中宗皇帝为了表示孝心,没有接受这个建议,命人挖开乾陵埏道,启开墓门,于神龙二年(706年)五月将武则天合葬入乾陵地宫。从此,乾陵成为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中唯一的一陵葬两帝的陵园。因此,乾陵陵园的所有营建工程经历了武则天、巾宗罕睿宗朝初期才始告全部竣工,历时长达57年之久。

乾陵位于陕西成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气势雄伟壮观。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梁山是圆锥形石灰岩山体,共有3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米,乾陵就在北峰之上。梁山南向两峰较低,东西对峙,中间为司马道,故而这两峰取名叫“乳峰”。据史书记载,陵墓原有内外两重城墙,四个城门,还有献殿、阙楼等许多宏伟的建筑物。勘探表明内城总面积240万平方米。城墙四面,南有朱雀门,北有玄武门,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

从乾陵头道门踏上石阶路,计537级台阶,其台阶高差为81米余。

走完台阶即是一条平宽的道路直到唐高宗陵墓碑,这条道路便是“司马道”。两旁现有华表1对,翼马、鸵鸟各1对,石马5对,翁仲10对。还有石碑2通,东为无字碑,西为述圣记碑。有蕃凶像61尊,石狮1对。据《长安志图》记载,高宗殡葬时,我国边疆少数民族首领和邻近国家的特使共61人前来乾陵参加葬礼。为了纪念这件大事,唐巾宗于神龙元年(705年)刻石像立于陵前。东列29人,西列32人,皆穿窄袖衣,腰束宽带,足蹬皮靴,两手前拱作祈祷状。石人头部早年多被毁,只有西列两尊尚存头部,皆高鼻、深日,显然系两域或中亚人。石人背后刻有国名和官职、姓名,少数尚可辨认,有“木俱罕国主斯陋勒”、“于阅国尉迟墩”、“叶火罗王子羯达健”、“阿史那忠节”等7人。据考证这些国大多在今新疆境内。高宗、武则天时代唐代政权北控漠北,西辖葱岭,这些人往往既是本地区的酋工,又是唐朝巾央政权任命的地方行政长官。这些石刻正是唐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写照。

在武则灭之后,唐陵之中再没有出现石虎,这成了陵园转折的标志。武则大特别忌讳石虎,视之为“人臣象征”,以前在乾陵也没有发现过石虎的标志。如今这些被掩埋的石刻全部被立了起来,向人们展示着当时的政治争斗。

乾陵的石刻从规模上也超出了以往的陵园石刻,其石刻是唐代诸陵中最多的,现有109件,主要集中在神道两侧。超大的体量表现出大唐盛世的宏大雄壮之势,乾陵石刻的雄浑气势不仅表现在外在的形式高大宏伟,更在于内在精神的深邃与大气。而这种精神气度在乾陵石刻作品中自然而然地流淌着,一种深邃而强大的精神力量与简洁朴实的雕刻形式相辅相成。乾陵石刻兀论是雍容华丽的人物还是张扬霸气的动物,都能从它们宏大的体积内感受到一股涌动的力量,而那些流动的线条巾又有着音乐般的节奏与韵律。可以说乾陵石刻艺术就是大唐盛世社会风貌的实物佐证。

另外,在南门外有为高宗皇帝和武则大歌功颂德的述圣记碑和无字碑。在中同历史上,陵前石刻的数目、种类和安放位置是从乾陵开始才有了固定制度的,一直延袭到清代,历代大同小异。

为何立一个无字碑,有人说这是在夸耀武则天的功绩难以用文字形容;有人说这是在骂武则天的恶行罄竹难书;也有人说这是武则天留下一块无字碑让后人去自由评说。这三种说法都不对。我们只要看看饱经风霜的无字碑,再看看它的两边——唐王朝给李治立的做工精湛的“述圣纪碑”,再联想到武则天在这片陵区的附属地位,就会有所感悟。

实质上无字碑昭示着武则天深深的无奈。

乾陵本是唐高宗李治的陵墓,自郭沫若以来,现代人认为这是二帝合葬墓,但这并不符合传统观点。因为神龙政变之后,武则天被迫将大唐江山归还给李氏皇族。为了死后能有栖身之所,武则天自己宣布废去自己的帝号,请求她的儿子(中宗李显)将自己以唐高宗皇后的身份附葬于唐高宗的乾陵。唐中宗答应了母亲的这个请求。所以在礼制上乾陵仍然属于一帝、一后的合葬墓。

乾陵陪葬墓共计17座。计有太子墓、土墓、公主墓、大臣墓等。考古工作者已先后发掘了永泰公主、章怀太子、懿德太子、中书令薛元超、燕国公李谨行等5座陪葬墓,出土珍贵文物4300多件。其中有100多幅绚烂多彩的墓室壁画,堪称中国古代瑰丽奇绝的艺术画廊,《马球图》、《客使图》、《观鸟捕蝉图》、<;出猎图》、《仪仗图》等璧画,不仅对研究唐代绘画,而且对研究唐代建筑、服饰、风俗习惯、体育活动、宫廷生活、外事往来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