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儿科醒
18560300000014

第14章 治痘论

衔冤更惨。真令人言之痛心。闻之堕泪者也。幸至有宋。有神人出。而立种痘一法。乘儿无病之时而种之。其种出之痘。少者不过数粒。多者不过数十粒而已。且不需服药。诚挽回造化。避危就安。万举万全之良法也。

本朝高宗纯皇帝。仁被万方。德逾千古。悯兹良法方书未载。恐日久湮没失传。特于御宗金鉴书内。编辑种痘心法要旨。仰见仁慈。恩深保赤者矣。第迩来能种之子。皆有力之家。单寒之儿。犹然自出。岂不大负国家及在昔神人之初念乎。原其所以。屈于力有所不能耳。今喜博爱堂诸君子。发心择请种师。并资助衣食。广为贫家儿女种痘。洵慈幼之盛举也。予甚乐焉。用是特缀数语。并冀广为劝导。使人人皆能效法诸君子。于以修福而广皇仁。端在是矣。功德岂有量哉。

一种痘原所以去险履平。避危就安而设。务宜用种出之痘。所落之痂作苗。其气纯正。无天行时毒外感内伤之邪。夹杂于中。种出自然稀疏顺吉。应时成功。决无愆忒。若夫时痂。则断不可用。至于种法。宜以水苗为上。

一下苗之后。调摄禁忌。不可不慎。自始至终。不可稍忽。如避寒热。慎饮食是也。假气严寒。盖覆宜温暖。勿使受寒。恐被寒气所触。则痘不得出。亦不可过于重棉叠褥。火器熏靠衣被。致热气壅滞。使痘不得宣发。天气和暖。盖覆宜适中。恐客热与毒相并。致增烦热。亦不可轻易着单露体。致风寒外侵。阻遏生发之气。此寒热所以贵得其平也。卧处常要无风。夜静不断灯火。不离亲人看守。一切食饮。宜豫为现成。以备不时之需。如时有迅雷烈风之变。宜谨帷帐。添盖覆。多烧辟秽香。以辟一时不正之气。至于饮食。人之气血。藉以生化。痘之始终。全赖乎此。若饮食亏少。气血何所资助乎。但不可过甚。若过饮。则饮停不化津液。过食。则食滞壅遏气机。大凡吮乳之儿。不多乳。不阙乳。能食之儿。勿餐生冷粘硬。勿啖辛热炙爆。勿恣意茶水。勿饮凉浆。食不过饱。亦不令饥。此饮食所以贵得其平也。寒热饮食而外。则凡举止动作。既不可任意骄纵。亦不可过于拂逆。惟在调摄之人。

耐其性情。兢兢业业。善为保护。不但慎于既种之后。且当慎于未种之先。不但慎于见苗之初。犹当慎于落痂之后。种师宜谆谆告诫。务期详细。使彼知关系匪轻。心存谨慎。如法调摄。可保万全。至于禁忌。亦最紧要。凡种痘之家。房中最要洁净。切忌冲犯。宜明亮。

不宜幽暗。勿詈骂呼怒。勿言语惊慌。勿对梳头。勿对搔痒。勿嗜酒。勿歌唱。凡房中淫气。妇人经候气。腋下狐臭气。行远劳汗气。误烧头发气。误烧鱼骨气。吹灭灯烛气。硫黄蚊烟柴烟气。煎炒炙爆气。葱蒜醉酒气。沟渠污浊气。霉烂蒸湿气。溷圊厕桶气。病患秽恶气。新丧 秽气。以上务宜谨慎遵守。毋稍懈忽。倘自不经心。致令触犯。咎难他诿也。仍宜谨伺房门。勿令生人及僧尼孝服人辄入。宜将此刷印。人给一张。俾各自慎。

辟秽香方

苍术 大黄(减半)上二味共为细末。红枣煮汤。连肉和成条晒干。宜豫制给人。一凡房屋宽深者。自宜听其在家。

谨慎将护。倘室庐狭隘。或不足以蔽风雨者。果能筹屋以备暂居。则更妙矣。并且随时酌借帐被。

─每一小儿。宜给红兴布扎头一条。红稀布小褂一件。取其新洁而又和软也。若极贫之儿。于冬令严寒之时。则当改给絮袄矣。此宜随时斟酌。

在于发热之时与之。以杜冒滥。既见点后。给灯油鱼馒钱。三百六十文。倘不守禁忌。

将护失宜。致生他症。设有不测者。亦宜量给小费。此虽万中之一。然不得不豫为之筹也。

─一岁之内。四时宜否。要在活人。非富贵之家。自种可比。但于五六七月间。借以深邃房屋。少少种之。以为接苗之计。其余各月。不妨随到随种。多多益善也。下苗日期。宜避破闭。及四立二分二至之前一日。并年命刑冲破害。及岁煞灾煞劫煞。天克地冲比冲之日。

─凡验看小儿。以耳后筋纹为主。红而纹少者为上。纹多而色不紫赤者次之。若纹多而色兼青紫。此虽不可与种。然听其自出。则更难矣。宜赠以稀痘药。数服后。令其再诣师验看。

若转为红色。则又宜亟为之种矣。此外如病后。或现有病。或未及周岁。皆当缓种。必俟其气血和平。始与之种。除此以往。无不可种之儿也。稀痘药方附后。

消毒救苦汤羌活 防风 连翘 生地 酒黄柏升麻 麻黄根(各五分) 川芎 本 柴胡葛根 生黄芩 酒黄芩 苍术(各二分) 细辛生甘草 白术 陈皮 红花 苏木(各一分)当归身 黄连(各三分) 吴茱萸(半分)共为粗末。周岁之儿。每用三钱。两三岁者用五钱。于四立前一日。东流水煎。调制朱砂服。

制朱砂法 用当归 川芎 升麻 甘草(各六两)东流水六大碗。新砂锅。桑柴文火煎减半。倾出。滤去渣。用好朱砂四两。绢包线扎。

悬胎离砂锅底寸许。挂定。将前所滤之汤。陆续入于锅内。桑柴火缓煮。俟汤将干。取起研极细末。一岁一分。

下苗后。必以七日。五脏传遍而后发热为则。然亦有六日而即热者。亦有九日十一日而始热者。此其常也。若发热于五日以前。此际苗气尚未传遍。热何由作。必因将护不慎。致犯外感内伤。或已染时行之气。而欲出天花也。与种痘无涉。种师宜豫申明其说焉。若逾十一日不热。宜更为补种。

附方柴葛桂枝汤 主表散痘热。

柴胡 干葛 桂枝 防风白芍 甘草 人参水一盏。加生姜三片。煎七分温服。表虚加黄 。

温中益气汤 气血双补。疏通隧道。并达四肢。

人参 白术(炒各五分) 生黄 (八分) 归身白茯苓(各六分) 甘草(炙) 川芎(各四分) 白芷防风(各四分) 木香 官桂(去粗皮各二分) 山楂肉(六分)生姜一片。枣一枚去核。水一大钟。煎四分温服。

参 内托散 痘虚发痒。或不化脓。或为倒靥。

人参 黄 (蜜炙) 当归 川芎浓朴(姜制) 防风 桔梗(炒) 白芷紫草 官桂(去粗)皮 木香 甘草(各等分)糯米一撮。水煎。色淡白者。去防风紫草白芷。宜多加糯米。一方有芍药。

十宣散 调气补血。内托疮毒。五日后必用之方也。亦治痈疽。

人参 黄 当归(各二钱) 川芎防风 桔梗 白芷 炙草浓朴(各一钱) 桂心(三分)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或二钱。木香汤调下。

实表解毒汤人参 黄 当归 生地甘草 白芍 柴胡 升麻片芩(酒炒) 元参 地骨皮上入薄荷叶少许。淡竹叶十片。水煎。

保元汤 治痘疮气虚 陷者。

人参(二三钱) 甘草(炙一钱) 肉桂(五七分) 黄 (二三钱灌脓时酒炒回浆水一钟半。加糯米一撮。煎服。此药煎熟。加人乳好酒各半盏。和服更妙。

酌宜用之。头额不起。加川芎(三五分)。面上。加升麻(三四分)。胸腹。加桔梗(三四分)。

腰膝。加牛膝(四分)。四肢不起。加桂枝(二三分)。呕恶。加丁香(三四分)。元气虚寒。加大附子(制七八分。或一钱)。

养卫化毒汤人参 黄 (炙) 桂枝 甘草 当归上水煎服。

人参败毒散 治时疫 疹。

人参 茯苓 枳壳 甘草 川芎 羌活 独活 前胡 柴胡 桔梗(各等分)水一钟半。姜三片。煎服。

升麻葛根汤 解发痘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