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暗示力
18522200000014

第14章 『内心』是健康和快乐的真正操控者(6)

我曾经在一家环境优雅的高档餐厅会见过某大公司的一位总裁。他大吃大嚼、狼吞虎咽,吃完后,面前很快又送上来满满一盘食物。我问他为何如此吃那么快,他说:“我从不品尝食物。我太忙,有更重要的事要考虑。”

哦,品尝美食本来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可是他却把这当成了一项任务或者工作。他自我否认在吃美食、喝美酒时能体验到充分的愉悦,不欣赏那一片好肉经过怎样精心准备,不知道那盘沙拉是多么鲜嫩和新鲜。可以想象,他肯定同样得不到人世间的许多其他享受。他这种投入也并不一定有很好的回报,因为人总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始终不停地运转,中间从不喘气或休整,那么是无法达到最佳状态的。或者,换句话说,尽管这样做能给别人留下“他很忙”的印象,但却不会使他最大限度地发挥智慧和才华。

梭罗曾劝告过与他同时代的人,去减少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复杂性:“简化!简化!简化!做两三件事就够了,而不是100或1000件事;与其数到100万,数到半打就够了。”由于我们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忙,做事情分秒必争,所以梭罗的话运用在今日社会就更贴切了。

一个人在接受一项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紧张心理。只有任务完成,紧张才会解除,如果任务没有完成,则紧张持续不变。

在心理学上,这种状态被称为“齐加尼克效应”,它源于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曾经做过的一次很有意义的实验:

将自愿受试者分为两组,让他们去完成20项工作。

其间,齐加尼克对一组受试者进行干预,使他们未能完成任务,而让另一组顺利完成全部工作。实验得到不同的结果,虽然所有受试者接受任务时都显现出一种紧张状态,但顺利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随之消失;而未能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持续存在,他们的思绪总是被那些未能完成的工作所困扰,心理上的紧张压力难以消失。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有一种自然倾向去完成一个行为单位,如去解答一个谜语、学习一本书等,这就是心理张力。心理张力强的人做事认真、责任感强,通常会一鼓作气把事情做完;而缺乏心理张力的人常常做事马虎、懒惰,三天打渔两天晒网。那些工作狂都是心理张力较强的人。

虽然工作让人很有成就感,但是压力也是难免的,特别是那些内驱力过强的人,一项工作如果不及时完成,神经就会处于一种紧张状态中,总是惦记着未完成的那一部分。

我经常也有这样的体会,某项工作完成了一小部分的时候,晚上会不停地去想,以至于经常失眠,而早上也会醒得很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文件,继续前一天的工作,直到整个工作完完全全地完成了,生活轨迹才会回归正常。我很讨厌这种状态,这种压力虽然对我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压力一旦形成,就让我无法控制,让我感到疲惫不堪。有时候,即使走出了办公室,那些未解决的问题也会如影随形。

如果学会从精神上为自己“减速”到能尽情享受人生体验的程度,你的人生就会愉快得多,你的自我暗示就会有效得多。

暗示是解除焦虑的帮手

人的生命阶段有可能会出现莫名的抑郁、恐惧、紧张、自闭、焦虑等等状况。著名的精神病医生梅尔宣称,现在医院里半数以上的病床上,躺着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可是,在强力显微镜下,以最现代的方法检查他们的神经时,却发现他们的大部分都非常健康。显然,他们“神经上的毛病”不是因为神经本身有什么反常,而是因为悲观、烦躁、焦急、忧虑、恐惧、颓丧等负面情绪引起的。

柏拉图曾说过:“医生所犯的最大错误在于,他们只治疗生理上的疾病,却忽视了精神上的疾病。其实,精神和肉体是一体的,怎么能分开呢!”

人为什么会精神失常?没有人知道全部答案,可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极可能是由恐惧和忧虑造成的。焦虑和烦躁困扰得人们不能在现实的世界中调试自我,他们渐渐地跟周围的环境断绝所有的关系,退缩到自己的幻想世界中,以此逃避他们所忧虑的问题。

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承受着种种压力,一旦超过一定的度,就会以某种情绪反应或躯体反应的形式表现出来,但许多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而是把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某些症状,努力克服自己这些本属正常的反应,结果是不但不能克服这些症状,反而使自己钻进牛角尖,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走入恶性循环的死胡同。

假如我想知道焦虑对人会有什么影响,我不必到图书馆查书,也不用询问医生,我只需坐在家里望着窗外,就能在一条街上看到某一个人因为忧虑造成精神崩溃,还有一家的主人因忧虑而患上了糖尿病——泥石流一来,他血液中和尿液中的糖分就升高。

别人可能原谅我们所犯的错,可我们自己的神经系统却不会。每年死于自杀的人,比最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还要多。这真是一件令人吃惊而且难以置信的事实。

当你预料将要面对威胁性事物或可能要面对不利的处境时,你会感到紧张不安,呼吸心跳加快,这就是医学心理学所说的“焦虑反应”。其实,焦虑只不过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种自我保护程序,每当人们觉察到某种潜在危险时它就启动,促使人们未雨绸缪,避开危险。焦虑刚出现时,这些症状并无危害,但很多人不认识焦虑是一种心理问题,把焦虑时的症状错解为危险的疾病,如有的病人把胸闷、心慌理解为身体产生疾病的信号,到处求医问药,若是没有找到对应的身体疾病,就会更加恐慌不安。由于这种灾难性错解,焦虑的程度进一步加剧,反复出现“惊恐发作”,以致身体和精神真的出现了问题。

揭穿了焦虑的面目,如果再学会自我暗示的方法,我相信你对控制焦虑会更有信心。如果我们不再使自己去注意特殊事件所引起的威胁,我们就会发现焦虑已经消退。如果我们改变对自己所讲的话,重复多次地运用更加积极的言语,就可以发现原先我们认为危险的东西事实上并不那么危险。一旦我们出现这种重新评价,焦虑也将随之消失。

画出精神脸谱

我们知道,彩虹是一种大气现象,当空气中富集了大量的水汽,经过太阳光以较小的角度照射,水蒸气中的小水滴上会折射出七彩的色带。人的意念像万千个不同频率的光波,频率相同的会形成一个意识带,就是像光谱、像彩虹一样。

借助物理的光谱、波谱以及色谱的概念,我们假设人类的心情也有这样一条“谱”,且把它记录下来加以研究。

好,现在就行动。请准备一张白纸和一支铅笔,测一测你的心情。

首先,用铅笔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像我们小时候画过的“数轴”。然后从左到右在直线上平均画出十个刻度,分别写上1至10的数字。

接着,把你认为的坏心情用熟悉的词汇描述一下:痛苦、忧伤、悲哀、愤懑、沮丧、烦躁,或者郁闷。再用同样的方法表达心情一般的时候:麻木、索然无味、平淡,还是宁静。最后,让我们满怀憧憬,想象一下你所期待的好心情:欣慰、满足、愉悦、感恩、激动、兴奋,乃至幸福。

请从这些词汇或者你认为更合适的词汇中挑选十个,以你的理解,按照不同程度的心情由低向高排列,并标注在相应的数字刻度下。

比如,痛苦、焦虑、烦闷、孤独、平静、淡定、欣慰、快乐、兴奋、幸福十个词。

评价一下你现在的心情,请在“心情谱”上选择与你心情相对应的词汇。比如,你刚遭遇不幸,非常痛苦,你的心情指数就是1;若是觉得情趣索然、冷冷清清,你的心情指数就是4;假如不为衣食住行发愁、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心情介于淡定与欣慰之间,你的心情指数就是6.5;而要是投资有了收益,公司给升职和加薪,比较兴奋,你的心情指数就是9。由于每个人的感受不同,所以即使遇到同样的事,心情反应的程度也是不同的。比如同样是做了个环球旅行或者坐着豪华游轮出海,有的人可能感觉非常兴奋,也有的人仅感到愉悦而已。

除了可以测量心情指数,人还可以通过以上这条“心情谱”了解自己的心情特点。

如果你的心情指数波动不大,比如在相邻的两三个数级间徘徊,说明你的心情谱较窄,情绪相当稳定。

也许你的心情指数经常在四到六个数级之间波动,说明你的心情谱相对宽泛,是个感情丰富的人。

而你的心情指数若是超过六个数级,跳跃幅度较大,如可以感受到揪心的痛苦,也能够体验到莫大的喜悦;或者忽而沮丧,忽而兴奋,那就表明你的心情谱相当宽,并且细腻、敏感,但情绪不够稳定。

通过这条“心情谱”还能了解人的心态:如果心情谱偏右,指数经常在5以上,表明你是个心态积极的人;如果心情谱偏左,指数经常低于5,那就显示你的心态比较阴郁。

“心情谱”与数学上的函数图有异曲同工之处。

有位女士从小就喜欢函数图,她觉得它们的曲线实在太迷人了,后来,这位女性发觉生活中的许许多多事情其实就跟这些曲线一样,围绕着坐标轴上上下下地起伏着,很有趣。于是她就用函数曲线来记日记了。这位女性每天都会用一段时间来整理一下自己的心情,根据自己的心情好坏来绘制曲线,然后在旁边写上注释。心情好,她就把曲线画到横坐标轴上方,如果第二天心情更好,曲线就会一直攀升,或者稍微下降;如果心情特别差,她就把曲线画到横坐标轴下方,如此反复,就给自己的生活画出了一张函数图。

比如里面有一个攀升得很高的波峰,这是女士生下女儿的时候,那时候她幸福极了,所以她把这根曲线画得特别高。还有一个是她母亲去世的时候,她画了一个下降得几乎到了图纸最底端的曲线。那时候这位女性难过极了,她觉得整个世界都空了许多,所以她把这根曲线画得特别低。

图上的一个又一个波峰和波谷表示的还有:恢复高考后,她考上大学的日子;女儿生一场大病的日子;她当上先进工作者的日子;她离婚的日子;女儿考上大学的日子。

而最近两年记下来的有:隔壁的邻居帮她拎了重物,女儿在母亲节送了她一束康乃馨,她和丈夫去了一趟澳大利亚,她和丈夫发生了一些小争执……虽然这个本子上记录的都是琐碎的日常小事,但是能够明显地看得出来越往后看,那条上下起伏的曲线也越来越趋于平和,只是在横坐标轴的上方有些许的波动,却都没有下降到坐标轴的下方,完全没有前面几页那样的大起大落了。

对此,这本心情函数图的女主人这样说道:“现在翻起前面的那些日记,发觉那些曾经令我痛不欲生的日子好像也没有当时那么严重了,我觉得自己好傻啊,怎么会把那么好的时光浪费在痛苦的挣扎之中?我完全可以放松自己的心情,去做一些更有意义、令人开心的事情,所以我现在每一天都是那么美好。

“当然,工作中出现棘手问题的时候我还是会有烦恼的,不过它很快就过去了,我的心情依然很好。”

假如你总是跟情绪的野马在战斗,建议你也可以试试给自己的生活画一张心情谱或心情函数图,用以了解自己的情绪,调控好它。

装出好心情

如果你是一个脑力劳动者,让你感到疲劳的,通常不是由于你工作超量,而是由于你的精神。比如说,上个星期日,不断有人来打扰你,你忙得连地板都没时间清洗,跟别人约好去郊外走一走也没有实现,音乐剧没来得及去听,这一天啥事情也没有做就过去了,你并没有因为是休息日而得到充足的休息,反而疲惫不堪。上班第一天,你在办公室工作,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得很好,你所做的事情是周日的40倍,下班回家后,你却依然神采奕奕。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也有过。通过这两天的对比,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呢?让我们疲劳的并不是工作本身,而是我们精神的紧张不堪。

有一天友人弗雷德感到意气消沉。他通常应付情绪低落的办法是避不见人,直到这种心情消散为止,但这天他要和上司举行重要会议,所以决定装出一副快乐的表情。令他惊奇的是:他不久就发现自己不再抑郁不振了。弗雷德并不知道,他无意中采用了心理学研究方面的一项重要新原理:装作有某种心情,往往能帮助我们真的获得这种感受——在困境中较有自信心,在事情不如意时较为快乐。

在心理学上有个术语,叫“假喜真干”,就是假装自己喜欢,并且付出实际行动。假如你“假装”对工作感兴趣,这态度往往就使你的兴趣变成真的。这种态度还能减少疲劳、紧张和忧虑。

几十年来,心理学家都认为:除非人们能改变自己的情绪,否则通常不会改变行为。我们常常逗眼泪汪汪的孩子说:“笑一笑呀!”结果孩子勉强地笑了笑之后,跟着就真的开心起来了。情绪改变导致行为改变。心理学家的实验表明,一个人老是想象自己进入某种情境,感受某种情绪,结果这种情绪十之八九真会到来。一个故意装作愤怒的实验者,由于“角色”的影响,他的心搏率和体温会上升。心理研究的这个新发现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摆脱坏心情。